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4 09:12 编辑
关于大拗救的荒唐
唐近体诗的押韵虽然只讲平仄,但它的句子构成却产生于四声。凡句子只要满足了四声的搭配条件,它就是合理的。只因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才发生了凡押平声韵的句子,不能发生孤平。这就是从永明体到唐近体,人们共同遵守的一个规矩。
近体诗句的原理:只要不是押韵句,有没有平声都可以,具备上去入三声中的两声就是合理的。用于上句不入韵的句子,可五仄、四仄。仄仄仄仄仄可以,平仄仄仄仄可以,平平仄仄仄可以,仄平仄仄仄可以,仄仄平仄仄可以,仄仄仄平仄可以。可以有六种。也就是说上去入三声可以组合成六种格式。押韵句不能发生孤平,但可以多平:平平仄仄平可以,平平平仄平也可以。因为平声只有一个声,不能平平平平平。同样,仄声也不能上上上上上,去去去去去,入入入入入。因此,上句上去入全仄可以具备三声,下句全平则只有一声,所以上句可以是全仄句而下句则不可以有全平句。旣然上句的六种形式都是合理的,那么,就并不须要下句去救它(也不可能用下句去救上句,古人的句子找不出五连上、五连去、五连入的上句被下句用多平去救的)。这就可以解释启功说的左手残了不能再把右手弄残使其对称的拗救原理。因为上句只要未出现五连上、五连去、五连入的句子,上句就没有残,于是无须下句去救!与启功同资格的另一个教授更有相似的更生动的比喻:上句张三没老婆(没平声),下句李四有老婆,和上句不平衡。那么让李四再纳一个妾(用第三字平去救上句:因为第三字是不该平而平故称妾)。这样的大拗救是荒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