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65|回复: 92

关于大拗救的荒唐

 关闭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08: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17-5-4 09:12 编辑


关于大拗救的荒唐

    唐近体诗的押韵虽然只讲平仄,但它的句子构成却产生于四声。凡句子只要满足了四声的搭配条件,它就是合理的。只因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才发生了凡押平声韵的句子,不能发生孤平。这就是从永明体到唐近体,人们共同遵守的一个规矩。
    近体诗句的原理:只要不是押韵句,有没有平声都可以,具备上去入三声中的两声就是合理的。用于上句不入韵的句子,可五仄、四仄。仄仄仄仄仄可以,平仄仄仄仄可以,平平仄仄仄可以,仄平仄仄仄可以,仄仄平仄仄可以,仄仄仄平仄可以。可以有六种。也就是说上去入三声可以组合成六种格式。押韵句不能发生孤平,但可以多平:平平仄仄平可以,平平平仄平也可以。因为平声只有一个声,不能平平平平平。同样,仄声也不能上上上上上,去去去去去,入入入入入。因此,上句上去入全仄可以具备三声,下句全平则只有一声,所以上句可以是全仄句而下句则不可以有全平句。旣然上句的六种形式都是合理的,那么,就并不须要下句去救它(也不可能用下句去救上句,古人的句子找不出五连上、五连去、五连入的上句被下句用多平去救的)。这就可以解释启功说的左手残了不能再把右手弄残使其对称的拗救原理。因为上句只要未出现五连上、五连去、五连入的句子,上句就没有残,于是无须下句去救!与启功同资格的另一个教授更有相似的更生动的比喻:上句张三没老婆(没平声),下句李四有老婆,和上句不平衡。那么让李四再纳一个妾(用第三字平去救上句:因为第三字是不该平而平故称妾)。这样的大拗救是荒唐的。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09: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4 09:15 编辑

启功说的左手残了不能再把右手弄残使其对称的拗救原理。
启功的左残右残的对称的不合理。

------这是金筑子的谣言。启功先生从来没有“左残右残”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4 09:1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见那本格律书把拗比作残,是读书人理解有误。

点评

当代北京的启功、张中行、还有一个把拗救比作男人有老婆再纳妾的三个名人谈大拗救!针叶林那知道这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09: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09: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4 09:17
没见那本格律书把拗比作残,是读书人理解有误。

当代北京的启功、张中行、还有一个把拗救比作男人有老婆再纳妾的三个名人谈大拗救!针叶林那知道这些?!

点评

老金能否转一下原话,比如启功的,在那本第几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0:08
你还想纳妾呀?看来没有痴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09: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09: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4 09:26
当代北京的启功、张中行、还有一个把拗救比作男人有老婆再纳妾的三个名人谈大拗救!针叶林那知道这些?! ...

你还想纳妾呀?看来没有痴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4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90
贡献
21826
金钱
28546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近体诗句的原理”是对唐而言,还是格律诗定制后也适合?若说都适合,那格律诗在历史上不存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4 10:0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4 09:26
当代北京的启功、张中行、还有一个把拗救比作男人有老婆再纳妾的三个名人谈大拗救!针叶林那知道这些?! ...

老金能否转一下原话,比如启功的,在那本第几页?

点评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118页,中华书局出版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2:05
金筑子从来拿着撒谎当饭吃,这是他十年来一贯的作风。他是绝对拿不出证据证明启功有“断手论”的!这全是他的呓语或想象。金筑子此人一贯逆反。他凡是历史名人就谩骂,从沈宋一直骂到唐寅,王士祯,王力,启功,毛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1:28
赞同  发表于 2017-5-4 10: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1: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4 10:08
老金能否转一下原话,比如启功的,在那本第几页?

金筑子从来拿着撒谎当饭吃,这是他十年来一贯的作风。他是绝对拿不出证据证明启功有“断手论”的!这全是他的呓语或想象。金筑子此人一贯逆反。他凡是历史名人就谩骂,从沈宋一直骂到唐寅,王士祯,王力,启功,毛泽东,朱德,董必武。他就是以此标榜自己赚取名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说大拗救句荒唐,是拿不出多少例证的。相反,大拗救句是多数。如杜甫五律625首中的大拗句对句都是救的:

中仄平仄仄(大拗句,失替),对句第三字平救: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乌?)尾讹。【日暮】杜甫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杜甫  
二月频送客,东津江欲平。【泛江送客】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春远】杜甫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长江二首】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初月】杜甫


中仄仄仄仄(大拗,四连仄),对句第三字平声救: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杜甫
致此自僻远,又非珠玉装。【蕃剑】杜甫
乱后碧井废,时清瑶殿深。【铜瓶】杜甫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江头四咏·栀子】杜甫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江边星月二首】杜甫
客里有所过,归来知路难。【归来】杜甫  
弱质岂自负,移根方尔瞻。【严郑公阶下新松(得沾字)】杜甫
奔峭背赤甲,断崖当白盐。【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杜甫
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雨四首】杜甫
行色递隐见,人烟时有无。【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山行三首】杜甫
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又雪】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一作后飞雁)】杜甫
幽意忽不惬,归期无奈何。【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杜甫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初月】杜甫
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病马】杜甫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独立】杜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12: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4 10:08
老金能否转一下原话,比如启功的,在那本第几页?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118页,中华书局出版社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118页.jpg

点评

请问谎言制造者:“断手”之说在哪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2: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4 12:05
张中行。《诗词读写丛话》118页,中华书局出版社

请问谎言制造者:“断手”之说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12: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拗救串讲----校文学社诗词讲义(节略版)》

    迫于人情,上周末在学校社团一个诗词高级研讨班,讲了几节近体诗词,把其中拗救部分简单整理一下,发上来,不一定都很严谨,大家择善而从吧。
   
什么是拗?拗就是错误,救是补救
   
拗救其实就是在努力保持诗词里面,平仄字数目的平等。拗救在理论上,我认为是解释不通的。比如:张三没有老婆,李四有一个老婆,男女不搭调啊,那好再让李四纳房小妾吧,这样男女比例是22了,但是这就和谐了吗?拗救做的工作,其实就是这个。启功曾言,一拗一救,一错一陪。结果是更加不均衡了,得不偿失。在诗词理论上,其实有很多东西是解释不通的。比如:王力的孤平:仄平仄仄平,这种句式绝对不允许出现,为什么呢?不知道,王力他自己也不知道。
   
既然在理论上解释不通,那怎么研究这个问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归纳。看前人是怎么用,咱跟着古人学。说白了,古人大量用过的非常句式就是拗救句,你自己发明的就是出律。



点评

王力的孤平:仄平仄仄平,这种句式绝对不允许出现,为什么呢?不知道,王力他自己也不知道。------的确王力老师没解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5:52
原来老金的说法有出处,实际是启功张中行已不理解律的含义,错误地把律当作正确,把非律当作错误。古人所以称律,拗,而不称合律不合律,是把律当调声术,拗就是不顺,别扭,上句拗,下句也拗,使上下句平仄平衡,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3:55
请问谎言制造者:“断手”之说在哪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3: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3: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4 12:52
《拗救串讲----校文学社诗词讲义(节略版)》
     迫于人情,上周末在学校社团一个诗词高级研讨班,讲了几 ...

请问谎言制造者:“断手”之说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4 13:5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4 12:52
《拗救串讲----校文学社诗词讲义(节略版)》
     迫于人情,上周末在学校社团一个诗词高级研讨班,讲了几 ...

原来老金的说法有出处,实际是启功张中行已不理解律的含义,错误地把律当作正确,把非律当作错误。古人所以称律,拗,而不称合律不合律,是把律当调声术,拗就是不顺,别扭,上句拗,下句也拗,使上下句平仄平衡,这才是律的本旨,今人已不了解这些含义了。就象共产党创建之时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有个现代干部不理解,竟然责问来访者是代表党还是代表人民。金筑子三羊就是这样的干部吧。

点评

有了律,当然律是正确的,非律就是错误的。谁说律只当调声术?你的理解不可强加于人呢。如果是真的,请把古人论述一一列出来分析。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4: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4: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4 15:04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4 13:55
原来老金的说法有出处,实际是启功张中行已不理解律的含义,错误地把律当作正确,把非律当作错误。古人所 ...

有了律,当然律是正确的,非律就是错误的。谁说律只当调声术?你的理解不可强加于人呢。如果是真的,请把古人论述一一列出来分析。盼。我的理解,律,意为法律、规则,表示约束。是规章、准则,而不是方法(术)

点评

科举考试里做试帖诗是不能破律的,但是允许小拗,不允许大拗。大拗在酬赠闲咏里是不禁忌的。在清代的《诗法易简录》里说:六韵八韵切不可讲借还补救,以应试应制贵从律也,五律用于试作只可用小借还法,如少陵“何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04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格律本来自音乐,在音乐散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5: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5-4 15:25 编辑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4 14:56
有了律,当然律是正确的,非律就是错误的。谁说律只当调声术?你的理解不可强加于人呢。如果是真的,请把 ...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格律本来自音乐,在音乐散佚后,经研究者总结古诗歌的共同规律,便形成了今天看到的格律。(来自百度)
-------可见这是一系列的准则,规律,绝不是你所谓的“僵化的模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5: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的拗救,就是一种规律,也是一种写作方法。这个规律能够得出,归功于清代和近代几位大师。其中王力贡献最大。拗救方法来自于唐初的“调声术”,可谓源远流长。拗救方法的明确,无疑拓宽了诗人的诗艺。虽然一些浅薄的不懂诗的人仍在拼命攻击,但无损于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学习和使用。

点评

就你懂诗?也不怕人笑话,也不感到皮厚?  发表于 2017-5-4 15: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5: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所抄倒没有什么问题。
1.紧缩则为准则,我的说法不存在问题,准则相当于法律、规范条例,因此它不是方法(术),你认为错了吗?
2.格律诗的格律,这是特称名词,与古风的声律加以区别的。特称更有他严格的内涵和外延。他定下来的就是僵死不可变的东西。当你改变了他,他就不受这种“律“的限制了,冲破了限制,他就获得了新生,于是他就成为一种新的东西。他与原来的“律”就分开了。这与分子裂变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5: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僵死的东西多得很,1+1=2,你就不能说等于3,二字规定为两笔,你写三笔就是三了。太字犬字的点就僵死在那,你敢移动吗?别把僵死的东西看得那么可怕。

点评

这证明你的思维的僵化。你不仅不懂文学,也不懂理工。数学家绝不会把1+1看作僵死的东西。你还是少说为佳,免得露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5: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7-5-4 12:52
《拗救串讲----校文学社诗词讲义(节略版)》
     迫于人情,上周末在学校社团一个诗词高级研讨班,讲了几 ...

王力的孤平:仄平仄仄平,这种句式绝对不允许出现,为什么呢?不知道,王力他自己也不知道。------的确王力老师没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4 16:0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4 14:56
有了律,当然律是正确的,非律就是错误的。谁说律只当调声术?你的理解不可强加于人呢。如果是真的,请把 ...

科举考试里做试帖诗是不能破律的,但是允许小拗,不允许大拗。大拗在酬赠闲咏里是不禁忌的。在清代的《诗法易简录》里说:六韵八韵切不可讲借还补救,以应试应制贵从律也,五律用于试作只可用小借还法,如少陵“何时一樽酒”(此本句单拗法),刘睿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此本联双拗法),皆无碍于应试体,唯大拗不可轻用,若用于酬赠闲咏则工于补救乃见法度之妙。

点评

小 拗没违反本句平仄相间的基本规矩,主考先生们如果不允许,考生们口水会淹没他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6: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4 15:44
世界上僵死的东西多得很,1+1=2,你就不能说等于3,二字规定为两笔,你写三笔就是三了。太字犬字的点就僵死 ...

这证明你的思维的僵化。你不仅不懂文学,也不懂理工。数学家绝不会把1+1看作僵死的东西。你还是少说为佳,免得露怯。

点评

此林针叶纷纷下,一败涂地鬼也愁  发表于 2017-5-4 16:20
木在口中栽,非困也  发表于 2017-5-4 16:18
一无是处用于你最适合  发表于 2017-5-4 16:15
证明你极左,无可救药  发表于 2017-5-4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6: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4 16:12 编辑
图书府吏 发表于 2017-5-4 16:04
科举考试里做试帖诗是不能破律的,但是允许小拗,不允许大拗。大拗在酬赠闲咏里是不禁忌的。在清代的《诗 ...

小 拗没违反本句平仄相间的基本规矩,主考先生们如果不允许,考生们口水会淹没他们。平时写诗谁管得了谁,你要大拗、三仄收、失粘,谁也无可奈何

点评

赵执信《声调谱》关于律与拗的论述可参悟: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詩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則為落調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律詩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變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則古詩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主题

1740

帖子

951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016
贡献
2251
金钱
3495
发表于 2017-5-4 16:1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4 16:10
小 拗没违反本句平仄相间的基本规矩,主考先生们如果不允许,考生们口水会淹没他们。 ...

赵执信《声调谱》关于律与拗的论述可参悟:

平平仄仄仄下句仄仄仄平平律詩常用若仄平仄仄仄則為落調矣盖下有三仄上必二平也  律詩平平仄仄平第二句之正格若仄平平仄平變而仍律者也【即是拗句】仄平仄仄平則古詩句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論二語誤之也

点评

他也只有看法,说不出个甲乙丙丁来  发表于 2017-5-4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6: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就你懂诗?也不怕人笑话,也不感到皮厚?

------正告这位先生要文明用语。
关于懂不懂诗,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懂不懂拗救,确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拗救理论,是一个诗词入门的问题。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弄不懂,谈何理论探讨?不如去诗词版写写习作有用。

点评

关于懂不懂诗,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但懂不懂格律,确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格律理论,是一个诗词入门的问题。如果连这么简单的道理也弄不懂,谈何理论探讨?不如回家去烧火扫地抱小孩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6:50
最不文明用语的是你,我正在向你学习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6: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传刚 于 2017-5-4 16:2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4 16:19
许传刚:就你懂诗?也不怕人笑话,也不感到皮厚?

------正告这位先生要文明用语。

最不文明用语的是你,我正在向你学习呢。你如果想正正经经做人,还是我来教教你吧:首先要正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点评

请你列举或举报。但若发现你再不文明用语帖,会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6: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4 16:22
最不文明用语的是你,我正在向你学习呢

请你列举或举报。但若发现你再不文明用语帖,会删。

点评

要我把你的劣迹一一抄出吗,举报?我还没吃饱了撑得慌呢,只有你这种人才会拼命打击别人  发表于 2017-5-4 16:31
那是你的权力,大家在看着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6: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5-4 16:24
请你列举或举报。但若发现你再不文明用语帖,会删。

那是你的权力,大家在看着你的

点评

这和权力无关。凡污人眼目的词语,你愿意见到吗?若见到的网站尽是污言秽语,网民会逗留下去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6: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5-4 16: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传刚 发表于 2017-5-4 16:28
那是你的权力,大家在看着你的

这和权力无关。凡污人眼目的词语,你愿意见到吗?若见到的网站尽是污言秽语,网民会逗留下去吗?

点评

30楼的话击中了你的要害,你只好匆匆忙忙的删了。一乐。告诫你一句:做人要正,大家才会尊你敬你爱护你,删帖是没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6:43
这和权力无关。凡污人眼目的词语,你愿意见到吗?若见到的网站尽是污言秽语,网民会逗留下去吗? .-----这正是我们要问你的话,你回答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5 16:43
30楼的话击中了你的要害,你只好匆匆忙忙的删了。一乐。告诫你一句:做人要正,大家才会尊你敬你爱护你,删帖是没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4 1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65

主题

3966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49
贡献
4059
金钱
4870
发表于 2017-5-4 16: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4: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