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精华47
注册时间2014-12-20
威望2884
金钱16442
贡献11403
栏目顾问
中华玉律特邀顾问
 
威望- 2884 点
贡献- 11403 次
金钱- 16442 枚

|
也谈燕楠芝庵是哪里人
燕楠芝庵是宋末元初人。回答燕楠芝庵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必须遵循四条原则:
其一:元代原则;
其二:正史原则:
其三:名人原则;
其四:家乡原则。
据《中国文学家大辞典》(1981年重印光明书局1934年版)载:燕公楠,字国栋,号芝庵……工作南词,有《五峰集》。
其一:有《五峰集》,尽管我没有《五峰集》直接资料,但《元词选》中有选自《五峰集》燕公楠的词作,清人《词综》也有燕公楠的词作——《摸鱼儿》,并介绍云“燕公楠,字国栋,江州人”。 江州是哪里呢?河北吗?
其二:有一名大师,看到“词”字,便是唐宋词的“词”;看到“曲”字,便是元曲的曲,有这样做学问的吗?如我的《唐诗三百首》刘禹锡有《宫词》、朱庆馀有《宫词》其实质都是诗——唐诗,而王昌龄有《塞上曲》、《塞下曲》,卢纶有《塞下曲》四首,李益有《江南曲》,王维有《秋夜曲》、《渭城曲》其实质都是诗——唐诗。 唐诗大部分是可以唱的,当唱诗时,其诗的文字部分便是歌辞,如《宫词》。其音乐部分便是曲,如《秋夜曲》、《渭城曲》。有时艺人按作者的原诗唱,有时艺人不按作者的原诗唱,而进行了加工,变为长短句唱。其音乐部分是曲,其文字部分到了元代也称为曲。如《渭城曲》。
“南词”是什么呢?——南宋末、元、元以后称为南曲。
什么地方兴南曲呢?或长江以南,或淮河以南,或黄河以南。而元代的河北则是兴北曲。查《全元散曲》有燕公楠的北曲吗,没有!像燕公楠这样有名的河北人,却没有北曲。不恰恰证明他是南方人吗!
其三:中华民国吴梅的《顾曲麈谈》、《中国戏剧概论》等著作,对诗、词、曲都有论述。吴梅的《顾曲麈谈》有对燕公楠的介绍。吴梅的《中国戏剧概论》146页,有元人散曲与唐诗、宋词可以鼎足的论述。
有人曾高度评价了吴梅,曾高度评价了吴梅的《顾曲麈谈》。是不是别人写的文章而人云亦云呢?不到一年又大骂吴梅,像这样出尔反尔的人,实在少见!
其四:《南昌人文》、《九江名人》、《江西名人》、《江西文学史》、《江西通史》不仅仅有对燕公楠,字国栋,号芝庵的介绍,还有对他家庭以及父辈,祖辈的介绍,云:南宋官员。南宋政权会在河北吗?
我想,最为一个南宋官员的后代,率军帮助蒙古人推翻了南宋政权,其号“芝庵”不正表达了燕公楠辜负了父辈“国栋”期望的反思,与表示归隐的心愿吗?
至于“公”则是蒙古人对他推翻南宋政权功劳的肯定与表彰。
其五:我发现有那么一个怪人,对一水先生好起来,便化名孤山(楚山孤云),一水,孤山,对耦多工稳呀!不好便骂一水。
对徐耿华先生也是如此,全盘否定他的曲谱,也就是全盘否定戏剧博导蒋星煜先生的曲谱。
那不是比徐耿华、李涛先生更有学问,那不是比戏剧博导蒋星煜更有学问。
他们也会五批“五音”吗?
他们也会散曲投稿不标明宫调吗?
他们也会认为【骤雨打新荷】不是曲吗?
他们也会看错曲谱写出三连上、四连上的曲作吗?
一面高度评价吴梅,一面又否定吴梅。
一面高度评价任纳,一面又否定任纳。
一面高度评价郑骞《北曲新谱》,一面又否定郑骞《北曲新谱》
(如“四连上”也可以、认为《骤雨打新荷》不是曲、认为“凉夜厌厌露华冷”四连去《北曲新谱》第一页 等等,)。
【涂案】“厌厌”与“恹恹”为古今通假字,平声。犹如“说”与“悦”为古今通假字一样,“说”读如“悦”。只有楚山孤云大师说,“说”与“悦”为同音字,试问:楚山孤云大师,能举出“古今通假字”有不同音的吗?
《骤雨打新荷》曲谱,见《北曲新谱》382页
一面高度评价周德清《中原音韵》,一面又大骂周德清《中原音韵》。
一面要我找《骤雨打新荷》是曲的例作,我找到后,一面又大骂豫章台为江湖骗子、日本鬼子、摸象的瞎子、坏了脑子、不懂曲子……等等,简直不堪入耳。
就《燕楠芝庵是哪里人》一文来说:
一面说散曲界对“燕公楠”没有定论,一面自己却在定论,不矛盾吗?
一面说是僧,一面又是庵,不矛盾吗?
“有人”是不是也想学唐“僧”去取经,到了女儿国,住进“庵”里呢?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豫章台是散曲的业余爱好者?谁是专业的呢?当然是自己啰。
那就请拿出专业职称证书我看一看,看一看谁更早,谁更过硬!
其六:如果不是有人在我的栏目留言骂人,我根本不会写这篇文章。
如果不是文史类、戏剧类、音乐类大专院校毕业生,如果连第一位将剧曲引入大学课堂吴梅先生,如果连第一位将散曲引入大学课堂王力先生也说三道四的人,我根本就不想与他讨论什么诗、词、曲的问题。
因为正如徐耿华先生所说,谈不清!永远也谈不清!
如“中华诗词学会”的“诗”,本身就有“词”与“散曲”的意思;而“词”,本身就有“散曲”的意思。连这一点也搞不懂,也值得所谓散曲大师去问这问那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