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28|回复: 114

准律句不可入词吗

[复制链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发表于 2017-2-25 20: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下有一个观点认为词律不同于诗律,词律必须按谱填词,是耶,非耶

日前有诗友提供了二首周邦彦的早梅芳,其一


花竹深,房栊好。夜阒无人到。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余照。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正魂惊梦怯,门外已知晓。
去难留,话未了。早促登长道。风披宿雾,露洗初阳射林表。乱愁迷远览,苦语萦怀抱。谩回头,更堪归路杳。

其二

缭墙深,丛竹绕。宴席临清沼。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
酒醒时,会散了。回首城南道。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从这两首词的比较中可见其第其一之上阙四句‘’向壁孤灯弄余照‘’与其二下阙第四句‘’露脚斜飞夜将晓‘’均以准律句入词,前后并不一致,准律句不可入词么,按谱填词么,吾甚惑之,欢迎讨论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0: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填词是依凭古谱,凡有谱可依者则可。词中无拗救之说,故律句不可改为自救句(准律句),自度曲除外。

点评

果如此么,李渔窥词管见论之曰,‘’填词之难,难于拗句。拗句之难,祇为一句之中,或仄多平少,平多仄少,或当平反仄,当仄反平,利于口者叛乎格,虽有警句,无所用之,此词人之厄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0: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5 20:26
现在填词是依凭古谱,凡有谱可依者则可。词中无拗救之说,故律句不可改为自救句(准律句),自度曲除外。 ...

果如此么,李渔窥词管见论之曰,‘’填词之难,难于拗句。拗句之难,祇为一句之中,或仄多平少,平多仄少,或当平反仄,当仄反平,利于口者叛乎格,虽有警句,无所用之,此词人之厄也。‘’

点评

李渔此句似感及叹拗句难以词正句顺。  发表于 2017-7-5 16:50
这句似乎是表示,虽然为难,还是应该按照谱子执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0:48
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古人自有资格制定新词词谱吧?现代人似乎只有照谱填词的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0:35
果如此么,李渔窥词管见论之曰,‘’填词之难,难于拗句。拗句之难,祇为一句之中,或仄多平少,平多仄少 ...

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古人自有资格制定新词词谱吧?现代人似乎只有照谱填词的份了~

点评

早梅芳可不是李渔制的自度,周邦彦是宋人 李渔在窥词管见里论道‘词之关键,首在有别于诗固已。但有名则为词,而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觅相去之垠而不得者。如〈生查子〉前后二段,与两首五言绝句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主题

2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20
贡献
4075
金钱
526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17-2-25 20: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0:35
果如此么,李渔窥词管见论之曰,‘’填词之难,难于拗句。拗句之难,祇为一句之中,或仄多平少,平多仄少 ...

这句似乎是表示,虽然为难,还是应该按照谱子执行。

点评

其一 花竹深,房栊好。夜阒无人到。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余照。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正魂惊梦怯,门外已知晓。 去难留,话未了。早促登长道。风披宿雾,露洗初阳射林表。乱愁迷远览,苦语萦怀抱。谩回头,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0:59
说这几句无非表示词也有拗句之说,李渔接下论道, 填词之难,难于拗句。拗句之难,祇为一句之中,或仄多平少,平多仄少,或当平反仄,当仄反平,利于口者叛乎格,虽有警句,无所用之,此词人之厄也。予向有一法,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0:55
把酒贪看西涧月,添香不语秣陵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0: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5 20:41
李渔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古人自有资格制定新词词谱吧?现代人似乎只有照谱填词的份了~ ...

早梅芳可不是李渔制的自度,周邦彦是宋人

李渔在窥词管见里论道‘词之关键,首在有别于诗固已。但有名则为词,而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觅相去之垠而不得者。如〈生查子〉前后二段,与两首五言绝句何异。〈竹枝〉第二体、〈柳枝〉第一体、〈小秦王〉、〈清平调〉、〈八拍蛮〉、〈阿那曲〉,与一首七言绝句何异。〈玉楼春〉、〈采莲子〉,与两首七言绝句何异。字字双亦与七言绝同,只有每句叠一字之别。〈瑞鹧鸪〉即七言律,〈鹧鸪天〉亦即七言律,惟减第五句之一字。凡作此等词,更难下笔,肖诗既不可,欲不肖诗又不能,则将何自而可。曰,不难,有摹腔炼吻之法在。诗有诗之腔调,曲有曲之腔调,诗之腔调宜古雅,曲之腔调宜近俗,词之腔调,则在雅俗相和之间。如畏摹腔炼吻之法难,请从字句入手。取曲中常用之字,习见之句,去其甚俗,而存其稍雅,又不数见于诗者,入于诸调之中,则是俨然一词,而非诗矣。是词皆然,不独以上诸调。人问以上诸调,明明是诗,必欲强命为词者,何故。予曰,此中根据,未尝深考,然以意逆之,当有不出范围者。昔日诗变为词,定由此数调始,取诗之协律便歌者,被诸管弦,得此数首,因其可词而词之,则今日之词名,仍是昔日之诗题耳。’

莫非今人真不知词亦诗之变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25 20:48
这句似乎是表示,虽然为难,还是应该按照谱子执行。

说这几句无非表示词也有拗句之说,李渔接下论道,

填词之难,难于拗句。拗句之难,祇为一句之中,或仄多平少,平多仄少,或当平反仄,当仄反平,利于口者叛乎格,虽有警句,无所用之,此词人之厄也。予向有一法,以济其穷,已悉之《闲情偶寄》。恐有未尽阅者,不妨再见于此书。四声之内,平止得一,而仄居其三。人但知上去入三声,皆丽乎仄。而不知上之为声,虽与去入无异,而实可介乎平仄之间。以其另有一种声音,杂之去入之中,大有泾渭,且若平声未远者。古人造字审音,使居平仄之介,明明是一过文,由平至仄,从此始也。譬之四方乡音,随地各别,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河汉。而一到接壤之处,则吴越之音相半,吴人听之觉其同,越人听之亦不觉其异。九州八极,无一不然,此即声音之过文,犹上声介乎平去入之间也。词家当明是理,凡遇一句之中,当连用数仄者,须以上声字间之,则似可以代平,拗而不觉其拗矣。若连用数平字,虽不可以之代平,亦于此句仄声字内,用一上声字间之,即与纯用去入者有别,亦似可以代平。最忌连用数去声,或入声,并去入亦不相间,则是期期艾艾之文,读其词者,与听口吃之人说话无异矣。

以上所论,以上代平的论点很明确吧

点评

词之句应称作定句。即规定的句式,包括律句,拗句,非律句及杂言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7-5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0: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瑞丰堂 发表于 2017-2-25 20:48
这句似乎是表示,虽然为难,还是应该按照谱子执行。

其一


花竹深,房栊好。夜阒无人到。隔窗寒雨,向壁孤灯弄余照。泪多罗袖重,意密莺声小。正魂惊梦怯,门外已知晓。
去难留,话未了。早促登长道。风披宿雾,露洗初阳射林表。乱愁迷远览,苦语萦怀抱。谩回头,更堪归路杳。

其二

缭墙深,丛竹绕。宴席临清沼。微呈纤履,故隐烘帘自嬉笑。粉香妆晕薄,带紧腰围小。看鸿惊凤翥,满座叹轻妙。
酒醒时,会散了。回首城南道。河阴高转,露脚斜飞夜将晓。异乡淹岁月,醉眼迷登眺。路迢迢,恨满千里草。

再比较一下以上两首,是否以上代平、以入代平的迹象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如观 于 2017-2-25 22:20 编辑

词就按照曲谱去写,很多曲牌都有几式,可供选择,不可再随意创偏韵。

《词林正韵》就是把以前很多随意写的、不规范的韵加以总结规范,删减了一些偏韵。规范的目的都是为了符合词的音律和便于传承。

点评

讨论的问题是准律句不可入词么 按谱填词,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很明显的准律句入词,平仄失其递如何体现音乐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1: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25 21:37
词就按照曲谱去写,很多曲牌都有几式,可供选择,不可再随意创偏韵。

《词林正韵》就是把以前很多随意写的 ...

讨论的问题是准律句不可入词么

按谱填词,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很明显的准律句入词,平仄失其递如何体现音乐性

点评

就是按谱填,谱中的平仄是什么样就按什么样去填,不管是不是准律句。 总之,词韵、曲牌都要标准化,不能随意乱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2: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1:54
讨论的问题是准律句不可入词么

按谱填词,为什么会有这么个很明显的准律句入词,平仄失其递如何体现音乐 ...

就是按谱填,谱中的平仄是什么样就按什么样去填,不管是不是准律句。

总之,词韵、曲牌都要标准化,不能随意乱来。

点评

你也就只知平仄而不知词尚论阴阳清浊之理 我也只能说,目前声律之学的研究是有所缺失的,平仄只是最为简约化的东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7-2-25 22: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词为诗余,源于诗,诗可用准律句,词自然也可,平平仄平仄,也见于联中,同理。

点评

词为诗余,源于诗,有理 楹联亦源于诗律,同其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2: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2: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25 22:02
就是按谱填,谱中的平仄是什么样就按什么样去填,不管是不是准律句。

总之,词韵、曲牌都要标准化,不能 ...

你也就只知平仄而不知词尚论阴阳清浊之理

我也只能说,目前声律之学的研究是有所缺失的,平仄只是最为简约化的东东

点评

现在就先按照那些规范去写,不用管其它。 等以后声律学研究取得进展突破,或是以后的哪个墓中出土了古诗词乐谱,我们写的这些诗词就马上复活,立刻可以谱曲演唱。 总之,古人让你按照律写、按照词牌写肯定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2: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2: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7-2-25 22:03
词为诗余,源于诗,诗可用准律句,词自然也可,平平仄平仄,也见于联中,同理。 ...

词为诗余,源于诗,有理

楹联亦源于诗律,同其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2: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2:12
你也就只知平仄而不知词尚论阴阳清浊之理

我也只能说,目前声律之学的研究是有所缺失的,平仄只是最为简 ...

现在就先按照那些规范去写,不用管其它。

等以后声律学研究取得进展突破,或是以后的哪个墓中出土了古诗词乐谱,我们写的这些诗词就马上复活,立刻可以谱曲演唱。

总之,古人让你按照律写、按照词牌写肯定有道理。

点评

不如说是如观让我怎样写就怎样写,对着谱填字就是,不用探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2: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2: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25 22:25
现在就先按照那些规范去写,不用管其它。

等以后声律学研究取得进展突破,或是以后的哪个墓中出土了古诗 ...

不如说是如观让我怎样写就怎样写,对着谱填字就是,不用探讨

点评

何为阴阳清浊?何为平仄? 我告诉你,清浊就是阴阳、平仄也是阴阳。中国古代受道家思想影响,把一切事物都喜欢划分阴阳。阴阳、五行,八卦,这些学说一直影响这中华文化。 诗词也是如此,平仄的搭配要合理、平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3:07
何为阴阳清浊?你懂吗?你不懂就老老实实地按律写、按曲牌写。 我们现在迫切的任务是什么?是尽快进行标准化规范,以利于诗词尽快普及推广。而你却总是热衷于写这种平平仄平仄,那就是无组织无纪律。 我们现在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2: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2:29
不如说是如观让我怎样写就怎样写,对着谱填字就是,不用探讨

何为阴阳清浊?你懂吗?你不懂就老老实实地按律写、按曲牌写。

我们现在迫切的任务是什么?是尽快进行标准化规范,以利于诗词尽快普及推广。而你却总是热衷于写这种平平仄平仄,那就是无组织无纪律。

我们现在标准化还来不及,而你还要故意添乱。我没说不可以讨论,而是要分主次。准律体和真正的正格体律诗不剥离是对律诗的发展有害的。

学律诗就是在描红模字,写正楷,要一笔一划地练。而你非要喜欢把那些平平仄平仄加入律诗中去,给那些初学者制造学习障碍。



点评

好吧,你赢了,俺乖乖听组织的话就是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2: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5 2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25 22:44
何为阴阳清浊?你懂吗?你不懂就老老实实地按律写、按曲牌写。

我们现在迫切的任务是什么?是尽快进行标 ...

好吧,你赢了,俺乖乖听组织的话就是了

点评

诗友的谦虚精神真的很难得。 现在的诗坛都是一个不服一个的,想对某个问题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很难。要是都是象诗友这样具备这种优良的品质何愁诗坛不旺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5 23: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3: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2:29
不如说是如观让我怎样写就怎样写,对着谱填字就是,不用探讨

何为阴阳清浊?何为平仄?

我告诉你,清浊就是阴阳、平仄也是阴阳。中国古代受道家思想影响,把一切事物都喜欢划分阴阳。阴阳、五行,八卦,这些学说一直影响这中华文化。

诗词也是如此,平仄的搭配要合理、平衡,要讲求阴阳结合。起句韵尾仄声、对句韵尾平声,就是要阴阳对称的。你的那些什么平平仄平仄肯定是破坏阴阳平衡的。

律诗的正格体就是相当于布了一个打仗的基本阵法,但是为了怕被敌人识破,可以进行一些变阵。本句拗救就是一种变阵。但是这变阵也不可以过多,过多不易操练,连你自己的士兵都会搞混。

所以,律诗不主张变格体过多,就是正格体加本句拗救就完了,其它的都应剥离。





点评

李渔的理念,应该是来自于曲的影响。基本上是脱离了词的传统。如观先生虽然有时未免矫枉过正甚至有些莫名,但标准化,简约化的精神并非一无可取。现在对于前人的这些遗产,确实继承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太多发散,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主题

6653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573
贡献
8110
金钱
11911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3: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5 22:54
好吧,你赢了,俺乖乖听组织的话就是了

诗友的谦虚精神真的很难得。

现在的诗坛都是一个不服一个的,想对某个问题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很难。要是都是象诗友这样具备这种优良的品质何愁诗坛不旺啊?



点评

你都要把准律句踢出律体了,我再不谦虚还能咋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5 23: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兰1 ]梅花山人版主,你提的"准律句不可入词吗 "?这个问题问得奇怪,因为准律句和词没有关连,不是个问题,----你说:"向壁孤灯弄余照",  "露脚斜飞夜将晓'均以准律句入词,------我认为:这不算什么准律句.这两句,都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是按谱填词,必须如此。詞里面从来没有听说过"准律句一說"。词只依谱而填,不与"律句,准律句,非律句"有丝毫关系啊.

点评

词是词,诗是诗。文体不同,无关联  发表于 2017-7-5 21:58
半山主人这是要玩概念游戏的节奏么,平平仄平仄,王力称之为特拗句,也叫准律句,赵执信则直称为律句,七言是五言的延续,仄仄平平仄平仄就不是准律句了么 词只依谱而填,知否词乃诗余,很多词直接就是从律诗演变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0:42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0: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观 发表于 2017-2-25 23:14
诗友的谦虚精神真的很难得。

现在的诗坛都是一个不服一个的,想对某个问题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很难。要是都 ...

你都要把准律句踢出律体了,我再不谦虚还能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

主题

4791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844
贡献
5681
金钱
6700
 楼主| 发表于 2017-2-26 0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2-25 23:40
[若兰1 ]梅花山人版主,你提的"准律句不可入词吗 "?这个问题问得奇怪,因为准律句和词没有关连,不是个问题,-- ...

半山主人这是要玩概念游戏的节奏么,平平仄平仄,王力称之为特拗句,也叫准律句,赵执信则直称为律句,七言是五言的延续,仄仄平平仄平仄就不是准律句了么

词只依谱而填,知否词乃诗余,很多词直接就是从律诗演变而来,律诗体现为律诗就有律句之说,律诗小变为词就不可以说律句,这是什么道理

点评

我非常歡迎有識之士能心平氣和的開展學術研討,文明禮貌,不意氣用事的發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8:22
平平仄平仄,王力称之为特拗句,也叫准律句,赵执信则直称为律句,七言是五言的延续,仄仄平平仄平仄就不是准律句了么 …… 五律中有永明体的残留平平仄平仄,到七律就格律渐严,不再有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准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7:07
词乃诗余,很多词直接就是从律诗演变而来, ----你说的很对。如“向壁孤灯弄余照”句式肯定来源于律诗。但这不等于说先在可以将词谱中的七字律句自作主张改为准律句----这是目前填词的共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4: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04:5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6 00:42
半山主人这是要玩概念游戏的节奏么,平平仄平仄,王力称之为特拗句,也叫准律句,赵执信则直称为律句,七 ...

词乃诗余,很多词直接就是从律诗演变而来,
----你说的很对。如“向壁孤灯弄余照”句式肯定来源于律诗。但这不等于说现在可以将词谱中的七字律句自作主张改为准律句----这是目前填词的共识。

点评

这个观点我还是基本认同的,不可否认的是各体都有其一定的规则,词虽多有律体,但以准律句入词确有待商榷,盲目突破并不可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9: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05: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6 06:20 编辑

词中是有律句这一说法的。比如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等五字句或七字句符合律诗声律,可以叫律句。但一般来说词中所谓律句与律诗所谓律句有很大不同。如王力在阐述词律时就借用了律句的概念讲解词律。但王力声明这是“得便陈说,并无深意”,意思是不可以与律诗混淆。比如词中四字句声调是“仄平平仄”,王力也称之为律句,如“望中犹记”(辛弃疾永遇乐),但这在诗中显然不是律句,只是截取了某律句的四字而已。所以在词中说律与非律,与诗中的概念是有区别的。词中也管“平平仄平仄”叫准律句,但和律句“平平平仄仄”是“不通用的”(见王力汉语诗律学词律)。

点评

王力 《诗词格律》   第三章 词律 第一节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诗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 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7 15:12
但王力声明这是“得便陈说,并无深意”,意思是不可以与律诗混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8: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7-2-26 07:07: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6 00:42
半山主人这是要玩概念游戏的节奏么,平平仄平仄,王力称之为特拗句,也叫准律句,赵执信则直称为律句,七 ...

平平仄平仄,王力称之为特拗句,也叫准律句,赵执信则直称为律句,七言是五言的延续,仄仄平平仄平仄就不是准律句了么

……
五律中有永明体的残留平平仄平仄,到七律就格律渐严,不再有仄仄平平仄平仄这样的准律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07:5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7-2-26 08:09 编辑

北山:七律同样有准律句(特拗句)啊!比如皇甫冉《春思》为问元戌窦车骑”杜甫《咏怀古迹》庾信平生最萧瑟“皆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08: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7-2-26 05:57
词中是有律句这一说法的。比如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等五字句或七字句符合律诗声律,可以叫律句。但 ...

但王力声明这是“得便陈说,并无深意”,意思是不可以与律诗混淆。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08: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花山人 发表于 2017-2-26 00:42
半山主人这是要玩概念游戏的节奏么,平平仄平仄,王力称之为特拗句,也叫准律句,赵执信则直称为律句,七 ...

我非常歡迎有識之士能心平氣和的開展學術研討,文明禮貌,不意氣用事的發言.

点评

王力先生的說法也僅僅是一種說法.古今的詩話,詞話,汗牛充棟.但目前學界的共識好象是:"準律句,律句,只是針對詩而言的,詞,則是按譜填詞,不關準律句的事.假如某句詞的詞譜是:"平仄平平仄平仄"---你只能按此填,不能象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8:38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0

主题

3079

帖子

1万

积分

栏目顾问

大中华楹联特邀顾问

Rank: 5Rank: 5

威望
895
贡献
3675
金钱
5767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7-2-26 08: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楼主人 发表于 2017-2-26 08:22
我非常歡迎有識之士能心平氣和的開展學術研討,文明禮貌,不意氣用事的發言.
...

王力先生的說法也僅僅是一種說法.古今的詩話,詞話,汗牛充棟.但目前學界的共識好象是:"準律句,律句,只是針對詩而言的,詞,則是按譜填詞,不關準律句的事.假如某句詞的詞譜是:"平仄平平仄平仄"---你只能按此填,不能象寫詩一樣,任意改為:"仄仄平平平仄仄"或"平仄平平平仄仄".
我們歡迎就詩詞而談理論;不要跑題最好.

点评

词乃诗余,甚至早期就是律诗,词人选其可歌者披之弦管,依之宫商而歌之便称之为词,如瑞鹧鸪,《苕溪词话》云:“唐初歌词,多五言诗,或七言诗,今存者止《瑞鹧鸪》七言八句诗,犹依字易歌也。”据《词谱》说,《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2-26 08:59
周泽安-半山楼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201206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7 06: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