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7|回复: 0

妙改诗联出新意

[复制链接]

9385

主题

6万

帖子

2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山水摇篮特邀顾问

Rank: 6Rank: 6

威望
15062
贡献
58652
金钱
83543

特别贡献奖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7-2-20 07: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妙改诗联出新意

      茶后饭后,品赏一些妙改诗联的趣闻轶事,不仅启人心智,而且给人以精神享受。
      古时候, 江南有个浪荡公子叫郁二毛, 不学无术, 好吃懒做。父母相继去世后, 他很快便将家产挥霍一空, 沦落为四处乞讨的流浪汉了。
       一次, 郁二毛乞讨到一家老农门口。 这位老农上下打量了他一下,便对他说: “我看你也是堂堂七尺男儿, 不缺胳膊不少腿, 为啥自己养活不了自己, 却要当个乞讨鬼?”郁二毛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 用筷子在地上写了4句打油诗:朝吃千家饭, 夜宿古庙亭。未犯朝廷法, 任我天下行。
       这个浪荡公子写罢对老农冷笑道这个浪荡公子写罢, 对老农冷笑道: “关你屁事!”对此, 老农顺手捡起一根树枝, 在其每句打油诗的后面各添了两个字:朝吃千家饭——不饱,夜宿古庙亭——盖草。未犯朝廷法——犹好,任我天下行——狗咬。
郁二毛看了老农添的字, 幡然悔悟, 痛改前非, 变成了一个辛勤劳作、 自食其力的好农夫。
      从前,有一个名叫王老五的花花公子,虽父母花钱不少,他也上学多年,但不好好读书,徒费光阴,胸无点墨。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又叫他再次赴省城应试科举。在考场上,王老五面对试卷,急得满头大汗,怎么也写不出文章来,无奈,只好在卷子上写了一首打油诗:
  我是豪门王老五,十年读书寒窗苦,
  倘若今年考不中,回家怎见我父母。
  考官阅卷,十分生气,提笔在此诗每句后面各添两字:
  我是豪门王老五也许,
  十年读书寒窗苦未必。
  倘若今年考不中一定,
  回家怎见我父母跪下。
考官添字后,怒将此卷退还该生,以此对其进行训斥。
       南宋诗人林升曾写有一首传诵不衰的《题临安邸》,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清兵南下时,有个文人叫张岱,也住在杭州。当时正是明清易代之际,朝廷不思进取,也只忙于争权夺利,致使杭州老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地,臭气薰天。而地方官吏却仍在搜刮民脂民膏。于是,他将林升诗改为:“山不青来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作汴州。”这是对贪官污吏、富戚豪门的当头棒喝,表达了作者对腐败官场无耻行径的极端厌恶。如此改诗,改出了新意,改出了水平,令人叫绝。
        郑板桥1 0岁那年的春天, 随老师去野外游玩。 沿河走上一座石桥, 忽见河面上有一具少女尸体。 那少女红衣绿裙, 仰面朝天, 长发散乱, 面色未改。 老师深表怜惜, 随口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 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 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听了觉得不对劲, 于是提出疑问: “老师, 你怎么知道这少女是1 6岁?又是被风吹下小桥的?” 么知道这少女是岁 又是被风吹下小桥的老师被“将” 了一“军” ,就说: “那依你看, 这诗该怎么改呢?”郑板桥琢磨一阵后, 将此诗改为:谁家女多娇, 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 粉面泛波涛。老师听了, 觉得比原诗形象具体多了, 因而禁不住称赞少年郑板桥学有创见, 才思敏捷。
       在民间流传着一首颇具影响的《四大欢喜》诗,这首诗代表了人生中最高兴的四件事:“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纪晓岚给此诗加了八个字:“十年久旱逢甘露,千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状元金榜题名时。”五言变成了七言,而且是喜上加喜了。
       后来却有位秀才,乡试没有考中,途中住店时又逢一阵小雨,傍晚时分,又逢店旁有人娶亲。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见闻,颇有感慨,他也给《四大欢喜》诗加了八个字,原诗成为:“久旱逢甘露——几滴,他乡遇故知——仇敌,洞房花烛夜——隔壁,金榜题名时——落第。”“四大欢喜”在秀才的笔下却变成了一场空欢喜。原本幽默的话语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也折射出秀才当时悲凉与无奈的心情。         
       1 943年2月的一天, 我国著名剧作家于伶过37岁生日。 重庆进步文艺团体的许多朋友登门为他祝贺生日,夏衍即席赋《赠于伶》 七绝一首:长夜行人三十七, 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 英烈传奇说大明。此诗中巧妙地把于伶的4部剧作《长夜行》 《花溅泪》 《杏花春雨江南》 《大明英烈传》 的名称镶嵌进去,形象生动地概述了于伶的艺术和人生之经历, 而且完全符合诗词格律。同贺于伶生日的郭沫若在赞赏该诗之余, 表示诗的情调太低沉了, 因为是挚友, 于是他就提笔改为:大明英烈话传奇, 长夜行人路不迷。春雨江南三七度, 如花溅泪发新枝。郭沫若改过的诗, 除忠于原诗外, 又对于伶同志寄予了“路不迷” 、“发新枝” 的厚望, 希望他坚持正确文艺方向, 谦虚勤奋, 不断有好作品问世。 在座的同志,无不称赞此诗改得好。
        上述诗例,是指在某种场合,将他人的诗信手拈来,针对所要表达的人和事,稍加改动,以达到改诗言志,收到风趣的艺术效果。改诗换句有此妙用,改联换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传说某师六十大寿,几位学生拟一副对联相送:“诗书满架;桃李盈门。”不料老师乐极生悲,突然病逝。正当家人取下这副寿联时,只见一位弟子在原联上各增三字:“诗书满架悲空座;桃李盈门哭吾师。”寿联遂成挽联,且十分切合此景此情。
         有个懒汉好逸恶劳,爱睡懒觉,寅吃卯粮,但却略通文墨。临近春节,大家忙着准备年货,可他家一贫如洗,米缸空空。大年三十,为了自宽自慰,他在大门上贴山一副对联:“行节俭事;过淡泊年。”贴毕,懒汉饿着肚皮,又钻到被窝里呼呼大睡。春节这天,时近中午,懒汉被喧闹声惊醒。不知是谁已在他的对联上各加一字,对联成了“早行节俭事;不过淡泊年。”懒汉看了很受教育,从此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从前,有个专横跋扈、不可一世的进士老爷,春节时在自家大门上贴了这么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正巧,镇上有个穷秀才路过这里,看见这副自夸自擂的对联露出鄙夷的神态。到了晚上,他见四下无人,就悄悄地在对联上加改了一些笔画。第二天一大早,进士的门前围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有说有笑、议论纷纷,都称赞说:“改得好!改得好!”门外的吵嚷声,惊动了进士老爷,他打开大门一看究竟,立即昏倒在了门前的台阶下。原来,进士大门上的对联已被秀才改成了这样:“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明代解缙,家境贫困,靠父母磨豆腐供他读书,他学习勤奋,少年时就聪明过人。一年除夕,父亲叫他写副春联,他家的对面是一户富豪的竹林,解缙题了“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一副春联贴在门上,富豪见了,心里十分不满,令手下人将竹子全砍了。解缙深解其意,于是在上下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4-5-4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