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6-12-17
威望27
金钱71
贡献42
注册会员

威望- 27 点
贡献- 42 次
金钱- 71 枚
|
发表于 2017-1-23 17: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雪~ 于 2017-1-23 17:26 编辑
第六讲作业
凌霜组28-晓雪
一,举例说明对联的隔和合掌。(在联群中,或者平时的练习中去找例子)
答:1.对联的隔。
例如,雨润飞红春色好,霜白落叶月光寒。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意境非常不协调。上下联缺乏有机的联系,看不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构筑什么意境。
又如,案上墨香诗隽,阵前马吼戈红。
上下联描写的景物一动一静,一近一远,一醇香一惨烈,不在一个场景内,反差巨大,且看不出二者的必然联系。应为隔景。
2,对联合掌,指的是上下联讲同一个意思。
例如,长空展翅, 广宇翔云。 广宇,就是长空;翔云就是展翅。下联的意思完全是重复上联的。这样,八个字中,四个字就算白用了。 上下联的意思完全相同的情况,相对地说要少一些,但部分词语意思相同者,则时有所见。
又如: 神州滋雨露, 赤县灿春花。 此联后三字,上下意思有别。但“赤县”就是“神州”的另一种说法,上下意思又雷同了。这种部分词语在意思上的雷同,也是合掌,也应当避免。
二,分别找出名词、形容词在对联中活用为其它词性的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1,,名词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原有的名词意义并没有消失,只是增加了和上下文相应的动词意义而已,如: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长弹万古琴。 上联“墨”原是名词,联中作动词,意为“染墨、泼墨”。“墨”与下联“弹”动词对品。
又如: 翁同龢自撰春联, 老骥思千里, 鷦鹩足一枝。
下联“足”原是名词,联句中作动词,意为“占据、栖息”,与上联“思”动词对品。
又如,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话一楼 。 下联“话”名词使动用法。“云影波光”的美景,变幻无穷,满楼茶客谈论不休。“话”与上联“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品。
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如《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的颈联: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空”原为形容词,联句中作动词,“洗尽”之意,句意是潭水洗尽世尘俗念。“空”与上联“悦”动词对品。
又如,于右任赠筱明联: 惠月朗虚室; 清风怀故人。 “朗”原为形容词,联句中作动词,意为“照”,“朗”与下联“怀”动词对品。
三.课后阅读增广贤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