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87|回复: 115

三羊求教: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的,王力说法从何而来?

[复制链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10-4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羊求教: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的,王力说法从何而来?


东南大学公开课:诗词格律与写作_全24集_网易公开课  http://open.163.com/special/cuvocw/shicigelv.html

[第3集] 平仄、 律句、 准律句 、粘对

平平

这种句型第二字与第五字,在仄声中力求其不同声调,即上去入不同。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10-4 18:3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避蜂腰病吧,王力好象没说过。

点评

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说王力有如此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4 18: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4 18: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10-4 18:37
这就是避蜂腰病吧,王力好象没说过。

王步高讲授视频讲座中,说王力有如此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7: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附:王力先生诗论:《汉语诗律学》
    11·2汉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仄格式中虽然只论平仄,但是做起仄韵诗来,仍然应该分辨上去入,上声和上声为韵,去声和去声为韵,入声和入声为韵;偶然有些上去通押的例子,那是变例。现在反过来谈平韵诗,平韵诗虽然在原则上不必考虑句中各字的上去入三声,但是有些人觉得一句之中,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地应用,比如董文焕声调四谱所举杜审言的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1·2若依照这诗做成一个谱,就是:
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第一,第三,第五和第七句都是四声俱全;第二句和第六句不能四声俱全,因为第一字若用仄声就犯了孤平。入句中,没有一句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可说是尽了错综变化之妙,如果七言诗也依照这个办法,更可能做到句句四声俱全,因为七言比五言多了两个字,B式句子四声俱全也不至于犯孤平了。

点评

王步高所说的王力观点,并不是王力这段文字的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00
附:王力先生诗论:《汉语诗律学》
    11·2汉字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平仄格式中虽然只论平仄,但是做起仄 ...

王步高所说的王力观点,并不是王力这段文字的意思

点评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四不宜(!)同上去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7: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地应用,//
王力这段话是针对所有律句而言,要求四声递用。所举诗例中仄仄平平仄.为淑气催黄鸟,其四声谱为入去平平上。(王力谱记作中仄平平仄,则两仄处肯定入去上相错)
奔丧在湘,只好引用旧文,不知王力先生其它地方还有明说否。

点评

王力关于声律的说法,绝大多数都是糊里糊涂似是而非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12
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且相间地应用,//
王力这段话是针对所有律句而言,要求四声递用。所举诗例中仄仄平平仄.为淑气催黄鸟,其四声谱为入去平平上。(王力谱记作中仄平平仄,则两仄处肯定入去上相错)
奔丧在湘,只好引用旧文,不知王力先生其它地方还有明说否。

王力关于声律的说法,绝大多数都是糊里糊涂似是而非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7: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5 07:32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5 07:10
王步高所说的王力观点,并不是王力这段文字的意思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五不宜(!)同上去入。

点评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五不宜(!)同上去入。】 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不宜】!为何不是【不可】、【不能】、【不许】呢? 可见王力的底气不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16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四不宜(!)同上去入。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不宜(!)同上去入。】
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不宜】!为何不是【不可】、【不能】、【不许】呢?
可见王力的底气不足。

点评

不宜是我的认为,不是王力的。我认为这并非格律上強性规定,而只是修辞应考虑。估计古人未见得全遵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7: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16-10-5 07:33 编辑

王力赞成“有些人”的说法。四声递用这段文字我引入我文《韵律最高形式》,只是认为最好这样,相同不为大错。

点评

仄仄平平仄: 既然是二四交替,何必再二五交替?! 既然是平仄交替,何必再四声交替?! 这不但是双重矛盾的错误,更是双倍双重矛盾的错误。 声律,没有最高(或最低)的形式! 声律,只有合律(或失律)的分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7: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5 07:19
【但这段文字及所举诗例已间接地,清楚地表明二五不宜(!)同上去入。】
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不宜】!为 ...

不宜是我的认为,不是王力的。我认为这并非格律上強性规定,而只是修辞应考虑。估计古人未见得全遵守。

点评

声律,与修辞何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42
【力求】,可是王步高说是王力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41
應該如此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118

帖子

12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84
贡献
286
金钱
478
发表于 2016-10-5 07: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28
不宜是我的认为,不是王力的。我认为这并非格律上強性规定,而只是修辞应考虑。估计古人未见得全遵守。 ...

應該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23
王力赞成“有些人”的说法。四声递用这段文字我引入我文《韵律最高形式》,只是认为最好这样,相同不为大错 ...

仄仄平平仄:
既然是二四交替,何必再二五交替?!
既然是平仄交替,何必再四声交替?!
这不但是双重矛盾的错误,更是双倍双重矛盾的错误。
声律,没有最高(或最低)的形式!
声律,只有合律(或失律)的分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28
不宜是我的认为,不是王力的。我认为这并非格律上強性规定,而只是修辞应考虑。估计古人未见得全遵守。 ...

【力求】,可是王步高说是王力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7: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28
不宜是我的认为,不是王力的。我认为这并非格律上強性规定,而只是修辞应考虑。估计古人未见得全遵守。 ...

声律,与修辞何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8: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翳翳月沈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5 08: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07:12
四声递用,乃是艺术的最高峰;所谓四声递用,就是尽可能在一句的五个字或七个字之内,具备平上去入四声,而 ...

支持这个说法。

点评

说说你的理由, 为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8: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羁使空斜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10-5 08: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在这个问题上说的已经很全面。

点评

如何很全面? 说说你的理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8: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8: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你的理由,
为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0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兵常斗

点评

您的很多举例,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是否要说,这样的例子很多,来证明王力的说法准确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09: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8: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10-5 08:19
王力在这个问题上说的已经很全面。

如何很全面?
说说你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09: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的很多举例,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是否要说,这样的例子很多,来证明王力的说法准确吗?

点评

我只是想说:二五同声并非大错。古诗中应有不少例证,但若从高标准要求,以避为好而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1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10: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5 09:01
您的很多举例,是想说明什么问题呢?
是否要说,这样的例子很多,来证明王力的说法准确吗? ...

我只是想说:二五同声并非大错。古诗中应有不少例证,但若从高标准要求,以避为好而已。

点评

这要看依据什么声律体系来说, 依据永明体的声律体系来说,二五同声就是病! 依据近体诗的声律体系来说,二五同平不为病,同上去入就是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1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10: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在论单句尾时,也从上尾角度,提出
四声俱递为好。并提出相邻两脚应避同声。这些并不是格律要求。现
在人写律,很多人未曾
注意

点评

永明体,讲究鹤膝,近体诗并不讲究鹤膝! 至于白脚的四声俱全都递换,则是节外生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1: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10:30
我只是想说:二五同声并非大错。古诗中应有不少例证,但若从高标准要求,以避为好而已。 ...

这要看依据什么声律体系来说,
依据永明体的声律体系来说,二五同声就是病!
依据近体诗的声律体系来说,二五同平不为病,同上去入就是病。

点评

永明体一朝之体也。已归于阗寂。现在论诗,则指近体。我对二五同声研讨不深,以前也未于此收集资料,但浏览杜公诗,亦见有同声诗例。但现在诗坛若于仄仄平平仄句指责 他人诗误,恐绝大多数人不认可。至于我,则认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11: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1: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16-10-5 10:37
王力在论单句尾时,也从上尾角度,提出
四声俱递为好。并提出相邻两脚应避同声。这些并不是格律要求。现
在 ...

永明体,讲究鹤膝,近体诗并不讲究鹤膝!
至于白脚的四声俱全都递换,则是节外生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16-10-5 11: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5 11:35
这要看依据什么声律体系来说,
依据永明体的声律体系来说,二五同声就是病!
依据近体诗的声律体系来说, ...

永明体一朝之体也。已归于阗寂。现在论诗,则指近体。我对二五同声研讨不深,以前也未于此收集资料,但浏览杜公诗,亦见有同声诗例。但现在诗坛若于仄仄平平仄句指责 他人诗误,恐绝大多数人不认可。至于我,则认为避为上,不避也可。我尊重你的观点,并不想就此展开讨论。

点评

【现在诗坛若于仄仄平平仄句】,指责25俩字仄声内部不交替,纯属胡来! 探索研究的声律,无非两个问题: 一是声调的分类,二是声点的定位。 唐朝声律的分类,是声调四元化,不是声调二元化。 唐朝声律的分类,是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16: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10-5 12: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10-5 08:57
如何很全面?
说说你的理由!

在声律上,我是比对过北曲的。在两仄上,最好不同上同去的。这在诗词中的要求也一样的哦。

点评

不是最好不最好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是否合律的问题。 唐朝唐律的声点在二五,不在二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0-5 16: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6: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10-5 12:30
在声律上,我是比对过北曲的。在两仄上,最好不同上同去的。这在诗词中的要求也一样的哦。 ...

不是最好不最好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是否合律的问题。
唐朝唐律的声点在二五,不在二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6 01: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