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17-4-30
威望289
金钱806
贡献515
高级会员

威望- 289 点
贡献- 515 次
金钱- 806 枚
|
发表于 2017-5-11 14: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唐诗共有2000多位诗人,你认为他们在寻常诗里会顾忌,会刻意去避这个问题(25不同声)吗。。。那怎么寻常诗不能免呢。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苧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祗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这是张籍的寻常诗了。看看有没有去避吧。而且还是初腰(首句)。
徐州试反舌无声(唐·张籍)=====【试帖诗】==================【大拗不救】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林幽仍共宿,时过即无声。
竹外天空晓,溪头雨自晴。居人宜寂寞,深院益凄清。
入雾暗相失,当风闲易惊。来年上林苑,知尔最先鸣。
仄入平仄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平平上?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去仄平入?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夏木多好鸟,偏知反舌名。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省试行不由径】张籍==================================【大拗不救】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
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〇上〇〇去,平平仄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平入去上去,平平去入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〇上〇〇入,〇平平仄平;〇平〇〇仄,〇仄〇〇平。
这两首是他的试律诗,是你举出的例子,这就说明在清都要避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