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阿哥传奇

改一字便合律,何乐而不为呢?

[复制链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4 12: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2:15
呵呵。民国时,平水还有官方背景吗?民国的中华新韵算是官方背景吧,然却是无人理睬。又洪武正韵怎样,用 ...

你怎么看那时你的自由,我无权也无意干涉。但你直接或变相地阻挠诗韵研讨、无限期迟滞诗韵改革进程,和稀泥、说风凉话、施毒药、打闷棍之类行径,就绝非一个合格诗者所为。自谙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4 12:56
你怎么看那时你的自由,我无权也无意干涉。但你直接或变相地阻挠诗韵研讨、无限期迟滞诗韵改革进程,和稀 ...

呵呵。我讲的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的话,你想让旧韵退位,旧韵就按你的安排退位了?真是奇葩极了!你想让旧韵退位,也不是没有办法,你自己也办个网站论坛的,凡不是用新韵的,都不准进入,旧韵在你处不就是退位了?!

点评

呵呵,你若不怕被钉在现代诗词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铤而走险。哦,你无所谓,因为你份量毕竟太轻,过渡期未到,现在也还不是时候。 退位不是退休,若届时有人仍然愿玩所谓平水韵,那就继续玩好了,只要中古平水韵让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4 1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不会读平水韵 于 2016-9-24 13:12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4 12:23
韵乃声韵,在一般理论著作中是不通的。汉字,由声和韵两个部分组成。声就是声,韵就是韵。当然,先生的这 ...


学堂先生差矣!
我是不能同意君之所谓“平水韵是哑巴韵”这一说法的,也从未这样说过,吟者等人也没说过。
尽管古人读平水韵也像今人说普通话一样南腔北调,但彼时读书人和官场人士毕竟基本能读,这与当代读书人和官场人士根本读不出听不懂中古平水韵恰好形成鲜明对照。事实上,曾经活跃于舌间耳畔的中古平水韵早就死了,你们吟诵时采用的并非中古平水韵,而是现今某地方言。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内涵几外延均不可同日而语。
关于这一点,苏星空先生已经坦然承认了,希望学堂先生也能维护人民教师起码的诚信。同时希望今后研讨时,切莫再偷换概念为盼哈~

点评

说平水韵是哑巴韵,就是前不久的事,是马甲多了记不起来还是后来自相矛盾不肯承认都不想也没有必要追究,不认为平水韵是哑巴韵,这就好说。 汉语虽然发音有变化,但她是逐渐的,小幅度的,正因为如此,中古乃至上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7: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4 13: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3:06
呵呵。我讲的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的话,你想让旧韵退位,旧韵就按你的安排退位了?真是奇葩极了!你想让旧韵 ...

呵呵,你若不怕被钉在现代诗词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铤而走险。哦,你无所谓,因为你份量毕竟太轻,过渡期未到,现在也还不是时候。
退位不是退休,若届时有人仍然愿玩所谓平水韵,那就继续玩好了,只要中古平水韵让出全国范围的正统诗韵地位即可,此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3: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4 13:18
呵呵,你若不怕被钉在现代诗词历史的耻辱柱上,尽管铤而走险。哦,你无所谓,因为你份量毕竟太轻,过渡期 ...

呵呵。那也得要用新韵写诗的人多些才行吧。你就等二O一九五四吧,若那时还是旧韵占主流,你将如何面对呢?

点评

即便届时一个新韵诗人都没有、一首新韵作品都没有,二〇一九五四也必须切割一下,何况就全国各阶层来看,新韵队伍早就远远超过旧韵小圈子了呢?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4 13: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3:20
呵呵。那也得要用新韵写诗的人多些才行吧。你就等二O一九五四吧,若那时还是旧韵占主流,你将如何面对呢 ...

即便届时一个新韵诗人都没有、一首新韵作品都没有,二〇一九五四也必须切割一下,何况就全国各阶层来看,新韵队伍早就远远超过旧韵小圈子了呢?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3:3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4 13:31
即便届时一个新韵诗人都没有、一首新韵作品都没有,二〇一九五四也必须切割一下,何况就全国各阶层来看, ...

那你就等吧。我也还能活到那个时候呢。预祝你成功吧。

点评

希望你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有所作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3: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4 13: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3:39
那你就等吧。我也还能活到那个时候呢。预祝你成功吧。

希望你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有所作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4: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4 14:06 编辑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4 13:50
希望你能幡然悔悟,痛改前非,重新做人,有所作为~

你也看过,我是91年后不想再写诗的。然就是那么几首的,也不算太差。市诗词协会当年还是要我加入的。我因不想再写诗,故没有加入。到现在,就是本县诗协我也没有加入。但我想加入的话,恐怕也是随时就进的吧。就凭满红红,也可说是有这个实力吧。

点评

答非所问。怨不得老金总说你不知所云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4: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452

帖子

159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426
金钱
559
发表于 2016-9-24 14: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4:01
你也看过,我是91年后不想再写诗的。然就是那么几首的,也不算太差。市诗词协会当年还是要我加入的。我因 ...

答非所问。怨不得老金总说你不知所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5: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9-24 08:31
入声字我还是能感觉出的,我也在北方,先生一点也没感觉吗?

手机操作不便,贴到11楼去了:
息是入声字我是知道的;按节奏点上的平仄要求也能推断。可就是读不出,不是谦虚,是真读不出。不久前央视诗词大会上的诗词达人也把很多入声字按现代读书音读的,估计他们也是读不出吧。
至于感觉,多少也有些,可读不出就是读不出,感觉是入声字照样于事无补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5: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4 08:50
愤懑,我也犹豫过,但用于格拿丁蛮合适的,一肚子愤懑不平之气啊 ...

不管怎么说,格那丁还是有些正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5: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4 08:55
我地入声明显,没有入声的地区没有实践体验,读起来觉得别扭是可以理解的,我是普通话也懂的,因为习惯了, ...

我地也有类入声读法,比如国、得,都不读平声,而读成上声,但没有短促急收藏的味道。
先生若是只与一些老乡切磋交流本无所谓,拿到这种公共场所交流,便应照顾受众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5: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9-24 09:00
楼主要不是含有“味外味”,建议改为“转瞬”也是可以接受的,有时我也考虑尽量既合乎古声韵,又合乎新声韵 ...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用的平水韵。我研究过,东南一带方言与平水韵距离还是蛮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5: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9-24 09:24
我对入声字也读不出来!但我一点也不觉得别扭!我倒是读吟者的那些东东则感到十分别扭!对改革老干的新韵平 ...

那恐怕与你乐感不佳有关。若不能从音乐美的高度领略格律诗之律,终究不算入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6-9-24 17: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会读平水韵 发表于 2016-9-24 13:10
学堂先生差矣!
我是不能同意君之所谓“平水韵是哑巴韵”这一说法的,也从未这样说过,吟者等人也没说过 ...

说平水韵是哑巴韵,就是前不久的事,是马甲多了记不起来还是后来自相矛盾不肯承认都不想也没有必要追究,不认为平水韵是哑巴韵,这就好说。
汉语虽然发音有变化,但她是逐渐的,小幅度的,正因为如此,中古乃至上古诗作,我们还能读出韵味,不懂普通话的方言区人,看电视听广播也基本能够了解普通话说的是什么。古声韵没有消失,新声韵也不是天上突然掉下来的,因此,不要说当代方言与平水韵根本不搭边,专家学者们考察认为当代还存在中古语音的活化石并非空穴来风,也不要因为古声韵与新声韵有一定的区别就将其截然分开认为水火不容,以此作为否定用古声韵作诗词的理由。古代的黄鹂、乌鸦的声音应该没有大的变化,不会是牛或马的叫声,人的发音器官与之有区别,但发音变化不会有天壤之别。古声韵没有也不会消失,新声韵虽非同一系统,但也留着她的血。懂得这一点,就不会视古声韵为敌必欲废除而后快!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18: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4 15:52
我地也有类入声读法,比如国、得,都不读平声,而读成上声,但没有短促急收藏的味道。
先生若是只与一些 ...

呵呵。国、得在我地(吴语区)按正常音读就是入声,读音拖长才是上声。元曲的入派三声,便是因此来的。再如:在词中也有入作平现象(虽说不多),也是因为唱的缘故,才作了变音。

点评

普通话的国、得(动词)均读阳平,而我家乡的国、得却读上声,地地道道的上声,根本没有一点儿入声味道。尽管按我家乡话国、得二字的平仄归属与平水韵表一致,但我家乡话根本不是平水韵,我也不敢以我地方言冒称平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19: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19: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18:18
呵呵。国、得在我地(吴语区)按正常音读就是入声,读音拖长才是上声。元曲的入派三声,便是因此来的。再 ...

普通话的国、得(动词)均读阳平,而我家乡的国、得却读上声,地地道道的上声,根本没有一点儿入声味道。尽管按我家乡话国、得二字的平仄归属与平水韵表一致,但我家乡话根本不是平水韵,我也不敢以我地方言冒称平水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20: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4 20:52 编辑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4 19:42
普通话的国、得(动词)均读阳平,而我家乡的国、得却读上声,地地道道的上声,根本没有一点儿入声味道。 ...

呵呵。不能把自己家乡语等同于平水,这没错。至少在满人入关后,其官话就没能读出平水中的入声。经过近三百年的教化,很多地方入声的消失,是必然的。就是现在有入声的地方,再过个几代会如何?恐怕那时,入声绝对性的消失了。如我地会讲方言的孩子已经不多了,再过个几代,方言消失也是必然的。但在目前,平水作为写诗的平仄押韵的工具书,这个还是不能否认的。新韵必然要代替平水,但不能心急,任何事都有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欲速则不达。

点评

用与平水韵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的现今某地方言为诗,却用平水韵表解释,然后号称用的平水韵,这算什么逻辑呀?这不分明自欺欺人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23: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3: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20:38
呵呵。不能把自己家乡语等同于平水,这没错。至少在满人入关后,其官话就没能读出平水中的入声。经过近三 ...

用与平水韵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的现今某地方言为诗,却用平水韵表解释,然后号称用的平水韵,这算什么逻辑呀?这不分明自欺欺人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23: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4 23:46 编辑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4 23:18
用与平水韵根本不能同日而语的现今某地方言为诗,却用平水韵表解释,然后号称用的平水韵,这算什么逻辑呀 ...

呵呵。是你自己不敢承认这个事实。满人入关后,满人当中也有写诗词好手的,但他们会读汉话中入声吗?显然不会。——但纳兰词可是写得好呢?!在明时,平水与实际语音已经相差较大了,还不是继续用着平水,这是习惯和氛围的问题。——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国家也不会象推行普通话一样,也来个行政命令的。毕竟诗词是文学的艺术,与一般文体不同,与讲普通话不同。人们需要的是写得怎样,才不会管你何韵呢。不然人们还会读古诗词吗?

点评

纳兰是什么时候人,彼时汉语实际读音尽管已与中古平水韵相差较大了,可明朝毕竟是汉族政权,清朝中叶以后北京官话才主导官场和读书音的。再说了,纳兰读不利索,毕竟还有明朝遗老以及有家学渊源的汉人大体能读,这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4 23: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94

帖子

7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3
贡献
183
金钱
283
 楼主| 发表于 2016-9-24 23: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24 23:39
呵呵。是你自己不敢承认这个事实。满人入关后,满人当中也有写诗词好手的,但他们会读汉话中入声吗?显然 ...

纳兰是什么时候人,彼时汉语实际读音尽管已与中古平水韵相差较大了,可明朝毕竟是汉族政权,清朝中叶以后北京官话才主导官场和读书音的。再说了,纳兰读不利索,毕竟还有明朝遗老以及有家学渊源的汉人大体能读,这个例子什么也说明不了嘛。
至于“不准用旧韵”云云,全是尔等刻意编排的,我可从未说过这样的话,我去吟者空间查过,吟者也没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4 23: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4 23:52
纳兰是什么时候人,彼时汉语实际读音尽管已与中古平水韵相差较大了,可明朝毕竟是汉族政权,清朝中叶以后 ...

纳兰是满人,满人是不会讲汉话中入声的。这个事实要承认,官话没有入声便是证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25 00: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25 00:13 编辑
阿哥传奇 发表于 2016-9-24 23:52
纳兰是什么时候人,彼时汉语实际读音尽管已与中古平水韵相差较大了,可明朝毕竟是汉族政权,清朝中叶以后 ...

呵呵。如果政府不下个“不准用旧韵”行政命令的,那么由于习惯和氛围的原因,写诗词的还是用旧韵的人多些。除非会用旧韵的人死得差不多了,新韵才会占据主流地位。在这些人一时还死不了时,是否要杀了他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2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