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04|回复: 110

晓风轻送先生可能真不懂近体诗

[复制链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发表于 2016-9-4 22: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9-4 22:42 编辑

晓风轻送先生可能真不懂近体诗
诗经以降,直至魏晋南北朝,均未就对仗、和声、协韵等等形成严格的规律,沈约等人其实也未成气候。直至唐代沈宋时期,才在对仗、声、韵、词性、句法诸方面初步形成较为成熟的规律并约定俗成。此后又有所发展,不赘。与魏晋南北朝以前的诗体相对而言,这种崭新的诗体,就是唐人所谓近体诗或今体诗。
近体诗之对仗,主要是体现了汉字的文字美,而和声、协韵(平仄相间、粘对、押韵等等)则是体现了这种诗体独到的音乐美。稍具乐理常识的朋友都应知道,就声韵而言,近体诗或曰格律诗有别于其它诗体的本质属性或核心属性,乃在其无与伦比的音乐美。
近体诗其实就是唐人所谓律诗。此处律诗之律系指声律之律、音律之律,而非规律之律、法律之律。由此可见,脱离词句、篇章的音乐性而奢谈平仄,便是从根本上不懂律。金筑子、针叶林两位先生便是犯了这种根本性错误。那么时至今日,近体诗的音乐美究竟应该如何体现呢,当然是唱吟诵读了——最起码也该读一读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晓风轻送先生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可能真不懂近体诗。注意到晓风轻送先生的“我不懂近体诗吗?”同时注意到该帖下的一些跟帖,他绕来绕去也没绕出个所以然来。在言哉先生一再追问之下,他也不肯说出自己究竟采用了什么韵,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若他采用的是现代读书音,当然没问题;若他采用的是现今某地方言,当然也没问题;若他采用的是中古平水韵,那问题就大了,若他采用中古平水韵为诗并与当今九州诗者交流,那问题就更大了,因为中古平水韵早就沦为一张只能看不能读的纸上韵表了,既无人读得出又无人听得懂,然则何以体现音乐性,又何美之有呢?采用词韵与此类同,因为词林与平水其实一脉相承,只不过韵部更为宽泛一些而已。
晓风轻送先生或许另有所图,比如为这个版块乃至论坛义务做托儿。从他吞吞吐吐、吱吱唔唔,一会儿支持新韵,一会儿又维护旧韵,时常脚踏两只船而不遗余力地和稀泥,以及相当积极却又不能旗帜鲜明地评帖来看,这种可能不是没有。诚如是,则又另当别论。
至于罗烈烈先生炮制的那个近体诗新概念,不提也罢。

附相关链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4 22: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4 23:02 编辑

呵呵。你无非是说要用今韵,不要用旧韵吧。在这个上,我对骄骄的跟贴发来与你一看吧。

呵呵。你喜欢折腾就折腾去吧。要知道,没有那个办诗词论坛的,会同意你的观点的。要知道用何韵就相当于用什么工具而已,就象写字用什么笔一样,这个是各人自家的事。诗经算古了,人们会用古音去读吗?同样的,唐诗宋词的,在课本中的注音也都是今天的读音,只是在平仄押韵的解释上用了古时读何声、归何韵罢了。
所以,读诗根本就与用何韵无关!——无论用何韵,读的都是今音。如果你自己也办个诗词论坛看看,你会规定非用新韵的不准进你的论坛吗?!很多地方删你的贴子,也是不想让你砸他的场子罢了。你再看下,这里新韵版,不也还是允许用旧韵的吗。为何?好诗不在于何韵,更多的还是看有没有意境吧。
因用新韵的人不多,你咕噜这些,我也不太反感。毕竟我也是实用主义的双轨并行,你的咕噜不过是想叫人多用新韵呗。然我们必须明白,自己想怎么样是自己的事,但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怎样的。国家规定使用普通话,但在写诗用韵上,为何不这样?自己想想吧——写诗用何韵与平时讲话毕竟是两回事。
再告诉你点:越南有他自己的语言文字吧。然也有写对联的,用的就是我们中国字。象你这样折腾的,他们在越南又该当何罪呢?!

点评

呵呵,这就是尊驾的不是了,办诗词论坛的怎么看、怎么说,与我们研讨的问题何干? 又来与言哉先生那一套了,着实无趣。除了增加一些帖量,吸引一些眼球,还有何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23: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3: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4 22:59
呵呵。你无非是说要用今韵,不要用旧韵吧。在这个上,我对骄骄的跟贴发来与你一看吧。

呵呵。你喜欢折腾 ...

呵呵,这就是尊驾的不是了,办诗词论坛的怎么看、怎么说,与我们研讨的问题何干?
又来与言哉先生那一套了,着实无趣。除了增加一些帖量,吸引一些眼球,还有何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4 23: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4 23:05
呵呵,这就是尊驾的不是了,办诗词论坛的怎么看、怎么说,与我们研讨的问题何干?
又来与言哉先生那一套 ...

我就跟骄骄说过:你如果也办个论坛,规定凡用旧韵的不允许进,那你才叫强呢。不然,你也只是为了挣眼球的呢!

点评

瞧瞧,说你咳嗽还就喘上了。别离题好不好呀?诗理也好,韵理也罢,与办论坛的何干?懂不懂近体诗与办论坛与否就更没关系了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23: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4 23: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4 23:33 编辑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4 23:05
呵呵,这就是尊驾的不是了,办诗词论坛的怎么看、怎么说,与我们研讨的问题何干?
又来与言哉先生那一套 ...

我是不喜欢有什么新旧韵之争的。无论是否定旧韵,还是否定今韵,都是一样的可恶!因为用什么韵写诗,是各人自己的事,何须他人多舌!

点评

新声旧韵一个有声,一个无声,又有什么好争的呢?时至今日,无声的东西还适宜做诗韵吗? 就活的声韵而言,且不说普通话,其实采用任何一地方言,都要比拘泥于死的韵表来得痛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4 23: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3: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4 23:22
我就跟骄骄说过:你如果也办个论坛,规定凡用旧韵的不允许进,那你才叫强呢。不然,你也只是为了挣眼球的 ...

瞧瞧,说你咳嗽还就喘上了。别离题好不好呀?诗理也好,韵理也罢,与办论坛的何干?懂不懂近体诗与办论坛与否就更没关系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4 23:5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4 23:25
我是不喜欢有什么新旧韵之争的。无论是否定旧韵,还是否定今韵,都是一样的可恶!因为用什么韵写诗,是各 ...

新声旧韵一个有声,一个无声,又有什么好争的呢?时至今日,无声的东西还适宜做诗韵吗?
就活的声韵而言,且不说普通话,其实采用任何一地方言,都要比拘泥于死的韵表来得痛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0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5 01:22 编辑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4 23:56
新声旧韵一个有声,一个无声,又有什么好争的呢?时至今日,无声的东西还适宜做诗韵吗?
就活的声韵而言 ...

你回答我的问题了吗?!难道诗经你不会读?唐诗宋词你不会读?

点评

用中古读书音我的确不会读,惭愧! 唐诗是用什么韵写的?你真会读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00: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00
我回答我的问题了吗?!难道诗经你不会读?唐诗宋词你不会读?

用中古读书音我的确不会读,惭愧!
唐诗是用什么韵写的?你真会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00: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5 00:07
用中古读书音我的确不会读,惭愧!
唐诗是用什么韵写的?你真会读吗?

呵呵。诗经都按今音读,难道唐诗宋词不是按今音读?那些唐诗注音书本,都是标注今音的吧。只在解释平仄押韵时,才作旧时作何声归何韵吧。故用什么韵,只不过是个解释平仄和押韵的工具。

点评

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是用来吟咏的,不是用来解释是否符合纸面上的平仄归属的。 押韵就是押韵,不押韵就是不押韵,根本不需要解释,而应以读诵吟唱时的实际音色或音效是否相同或相近为准绳,这是唯一的判别标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00:43
诗经是用上古音写的,姑且不论。就唐诗而言,既然已经读不来中古之声,用时音来读自是无可厚非。 问题是一些时人明知用中古之声已不能读,却偏偏标个中古平水韵之类,是作诗呢还是玩文字游戏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0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26
呵呵。诗经都按今音读,难道唐诗宋词不是按今音读?那些唐诗注音书本,都是标注今音的吧。只在解释平仄押 ...

诗经是用上古音写的,姑且不论。就唐诗而言,既然已经读不来中古之声,用时音来读自是无可厚非。
问题是一些时人明知用中古之声已不能读,却偏偏标个中古平水韵之类,是作诗呢还是玩文字游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00: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5 00:37
诗经是用上古音写的,姑且不论。就唐诗而言,既然已经读不来中古之声,用时音来读自是无可厚非。
问题是 ...

呵呵。这不过是个解释吧。没人会读的。我注词韵,词韵是清时编的,那编的人自己都不会读的吧。你为什么就不能从这个上去理解呢。我从不敢将自己的吴语言当平水。

点评

如果说晚清以前的骚人还有民族气节和封建科举制度可以遮羞的话,时人又拿什么遮住丑处,皇帝的新衣吗? 你不敢,可诗词中央却敢。时下业内不仅拿吴语冒称平水,还拿粤语、湘语、闽语等等冒称平水,成何体统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0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26
呵呵。诗经都按今音读,难道唐诗宋词不是按今音读?那些唐诗注音书本,都是标注今音的吧。只在解释平仄押 ...

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是用来吟咏的,不是用来解释是否符合纸面上的平仄归属的。
押韵就是押韵,不押韵就是不押韵,根本不需要解释,而应以读诵吟唱时的实际音色或音效是否相同或相近为准绳,这是唯一的判别标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00: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5 00:43
诗韵的本质乃是声韵,是用来吟咏的,不是用来解释是否符合纸面上的平仄归属的。
押韵就是押韵,不押韵就 ...

不要把诗韵喊的这么高。没用的。满清时,满人总不会汉话的入声吧,然清时试贴规定用诗韵,满人中,也有会写诗词的,也是用的诗韵或词韵的。满清时的官话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没多大的差别吧。为何这样,只不过是个解释平仄和押韵的工具吧。

点评

这就是满清时酸臭汉族文人的腐朽没落之处了,韵书与语音实际严重脱节,学而不能用,写而不能读,众多骚人(不是全部)尽扯些中看不中读的哩格儿楞,要不堂堂天朝大国怎会被个小日本乃至八国联军欺侮得跟孙子似的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4: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43
呵呵。这不过是个解释吧。没人会读的。我注词韵,词韵是清时编的,那编的人自己都不会读的吧。你为什么就 ...

如果说晚清以前的骚人还有民族气节和封建科举制度可以遮羞的话,时人又拿什么遮住丑处,皇帝的新衣吗?
你不敢,可诗词中央却敢。时下业内不仅拿吴语冒称平水,还拿粤语、湘语、闽语等等冒称平水,成何体统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00: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5 00:56 编辑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5 00:50
如果说晚清以前的骚人还有民族气节和封建科举制度可以遮羞的话,时人又拿什么遮住丑处,皇帝的新衣吗?
...

你错了。满清试贴诗规定用诗韵——何来民族气节之说?!

点评

你才错了。清廷取缔缠足文化还无功而返呢。那不过是猫捉老鼠游戏,奴役你、捉弄死你、玩死你,你还美个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0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0: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54
你错了。满清试贴诗规定用诗韵——何来民族气节之说?!

你才错了。清廷取缔缠足文化还无功而返呢。那不过是猫捉老鼠游戏,奴役你、捉弄死你、玩死你,你还美个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01: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5 00:59
你才错了。清廷取缔缠足文化还无功而返呢。那不过是猫捉老鼠游戏,奴役你、捉弄死你、玩死你,你还美个啥 ...

呵呵。是你说用平水写诗是民族气节的吧?!难道你不知道有个“该死十三元”故事?!

点评

君不闻抗战时众多国人自觉抵制日货吗?是日货比国货差吗?民族气节之下,日货好也不好,国货不好也好。此等事例不是按寻常标准来衡量的。 我没说用平水韵写诗就是民族气节,我只是说,当时(元蒙与满清)历史条件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0: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5 08: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怀疑他跟筑子同学一样用的方言混同普通话。

点评

很有可能啊。不过,晓风轻送在声韵问题上的认知水平,应比金筑子高出不止一筹吧? 当然,晓风轻送亦属既得平水利益者,为此而说些糊涂话办些糊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1:03
呵呵。是你说用平水写诗是民族气节的吧?!难道你不知道有个“该死十三元”故事?! ...

君不闻抗战时众多国人自觉抵制日货吗?是日货比国货差吗?民族气节之下,日货好也不好,国货不好也好。此等事例不是按寻常标准来衡量的。
我没说用平水韵写诗就是民族气节,我只是说,当时(元蒙与满清)历史条件下,汉人用平水韵写诗总还有民族气节和封建科举制度可以遮羞。五十六个民族天下一家亲的当下,时人尤其是广义北方人用他自己也读不出听不懂的中古韵败坏基本韵理,又拿什么来遮羞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0: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5 08:45
其实我怀疑他跟筑子同学一样用的方言混同普通话。

很有可能啊。不过,晓风轻送在声韵问题上的认知水平,应比金筑子高出不止一筹吧?
当然,晓风轻送亦属既得平水利益者,为此而说些糊涂话办些糊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6-9-5 11: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5 11:48
在西方现代文明面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怎样横向移植西方文化,一是怎样纵向承继传统文化。稍有偏 ...

是的。我们还应当学学古人,不断创造新的体裁,但绝不改革旧的体裁。元人创造了曲,但诗词创作决不用北方音韵,也不提什么双轨制。继承就老老实实继承,创新就踏踏实实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1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5 08:45
其实我怀疑他跟筑子同学一样用的方言混同普通话。

你以为你是谁啊。讲普通话的,不标准也是大有人在。以为用普通话写诗就不用韵表或查字典,那是你幼稚到家了!无论用什么韵,想不要韵表或字曲的,那是不可能的。用什么韵,只是不同的工具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12:4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〇一九五四 发表于 2016-9-5 10:51
很有可能啊。不过,晓风轻送在声韵问题上的认知水平,应比金筑子高出不止一筹吧?
当然,晓风轻送亦属既 ...

我即不需要你来捧,也不怕你否定。我就是我,想用什么韵写诗,是各人自己的诗,何须你来多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12: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5 08:45
其实我怀疑他跟筑子同学一样用的方言混同普通话。

呵呵。你自己的普通话讲得如何?恐怕要打个问号呢。以讲话音写诗,就敢保不出律出韵了?还得要有韵表或字典检验吧。
这里不封杀你,你还有什么好不满的。有本事,你就自己开个网站去,凡非新韵写诗的,一律不准进你的网站好了——这才叫做强呢。借他人的地盘,挣你的眼球,不感觉太搞笑了?

点评

呵呵,你终于夹不住滑出来了啊。 在普通话之内犯错误和方言普通话混用终究是两回事,小孩子也能分辨的事有聊头吗? 用方言读古诗,就是实质上对古音的抛弃。你们哪个没抛弃而用古音了?说狠话有什么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5: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13: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5 11:26
这一讨论涉及到该怎样学写古典诗词问题,值得一论。我个人认为要学写古典诗词而不费功夫学点古音是绝对不行 ...

是的。我是浙江吴语方言的,对于入声还有保留较好的。然后辈如何,就不可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9348

帖子

3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00
贡献
10187
金钱
11640

中坚诗友勋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16-9-5 13: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5 14:23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16-9-5 11:07
有一点弄不明白,中古平水韵怎早就沦为一张只能看不能读的纸上韵表了?果真如此的话岂不等于说用平水韵创作 ...

从方言讲,平水韵是还在的。然,由于各地的发音的不同,谁也不能保正自己讲的就是正宗音。其实,就是在切韵编成的当时,也是各地读音不同的。故有“以洛阳音正之”之说。吟者之流,就是想让人说是方言音,然后再来个你冒充平水韵。在宋修广韵时,实际语音与切韵时,有些已经变化很大了,然还是依切韵编的。平水韵不过是将写诗的一些常用字编在一起,便于查用罢了。直到明时,搞了个洪武正韵,没有成功。在民国时搞的中华新韵,更是无人问津。其实,搞韵学研究的,并不是都是当时语音,更多的对前人用韵的总结(如词韵)。清时编的词韵,编的人会讲标准的平水音吗?显然不会,就是会也只是个拟音。所以,当诗词由吟唱转为诵读时,人们写诗词也只是依格的了,不再有原来吟唱的声律节凑了。用韵也只是个工具书了。因曲是用来唱的,故在调中多强调平上去的用法。又曲韵将入派三声,目的是为了便于唱,但并没有否认入声,故有入作平、入作上、入作去的说明。然在写诗时,还是依诗韵的。那么,在当前,该如何呢。 个见,还是相互尊重:既互不否定。有很多诗,无论是按今音,还是按旧韵,都是合律的——如我的那首七律(大水),那也不凡既发律诗版,也发新韵版,就算是支持下新韵吧。问好林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二〇一九五四 于 2016-9-5 15:46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00:47
不要把诗韵喊的这么高。没用的。满清时,满人总不会汉话的入声吧,然清时试贴规定用诗韵,满人中,也有会 ...

这就是满清时酸臭汉族文人的腐朽没落之处了,韵书与语音实际严重脱节,学而不能用,写而不能读,众多骚人(不是全部)尽玩些中看不中读的文字游戏——诗八股,要不堂堂天朝大国怎会被个小日本乃至八国联军欺侮得跟孙子似的而毫无脾气呢?唉,酸臭文人空谈向来误国啊!
须知,唐宋时候的平水韵所基于的中古读书音可是读得出听得懂的,很多唐人绝句更是可以像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吟唱的,根本不需要解释的。诗韵本来并不高深,也没什么好神秘的,只要会说某种读书音,只要稍具押韵常识,谁不会组织押韵呢?却偏偏被一些诗词中央要员及其抬轿者神化,借以蒙蔽国人、欺世盗名。遗憾的是,你居然也跟着瞎起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主题

1166

帖子

40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44
贡献
1213
金钱
1402
发表于 2016-9-5 15: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言哉 于 2016-9-5 15:03 编辑
晓风轻送 发表于 2016-9-5 12:53
呵呵。你自己的普通话讲得如何?恐怕要打个问号呢。以讲话音写诗,就敢保不出律出韵了?还得要有韵表或字
典检验吧。
这里不封杀你,你还有什么好不满的。有本事,你就自己开个网站去,凡非新韵写诗的,一律不准进你的网站好了——这才叫做强呢。借他人的地盘,挣你的眼球,不感觉太搞笑了?!
...

呵呵,你终于夹不住滑出来啊。
在普通话之内犯错误和方言普通话混用终究是两回事,小孩子也能分辨的事有聊头吗?
用方言读古诗,就是实质上对古音的抛弃。你们哪个没抛弃而用古音了?说狠话有什么用。

点评

用方言读古诗,就是实质上对古音的抛弃。 好像也不宜简单地这么说吧?若是用现今某地方言去读真古人之真古诗,自然无可厚非;若是用现今某地方言去读假古人之假古诗,并拿那方言冒称中古平水韵,就不是抛弃那么轻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5:23
在中华新韵吟坛版块的同名主帖下,他就先期露出马脚了。一个两边都想沾光的投机客而已。 呵呵,现在的小孩子可是厉害得很哦,包括东南一带各语言孤岛上的小孩子,普通话讲得好着呢。不过话说回来,小孩子能分辨的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5 15: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9

主题

330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49
贡献
3100
金钱
4310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言哉 发表于 2016-9-5 15:02
呵呵,你终于夹不住滑出来啊。
在普通话之内犯错误和方言普通话混用终究是两回事,小孩子也能分辨的事有聊 ...

在中华新韵吟坛版块的同名主帖下,他就先期露出马脚了。一个两边都想沾光的投机客而已。
呵呵,现在的小孩子可是厉害得很哦,包括东南一带各语言孤岛上的小孩子,普通话讲得好着呢。不过话说回来,小孩子能分辨的是非,一些道貌岸然的所谓骚人墨客还真就分辨不清呢。奈何?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