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9 1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18-1-19 19:22 编辑
诗之韵一一即用在诗句最后一个字的读音。这个字要同其它句的句尾字读音谐和、共鸣,人们读起来悦耳动听,产生音乐美感。从而使诗更容易记住並更容易流传。用韵就是用合韵的字,押韵就是押字,押字就是押字之音。古韵的韵字的选用是根据当时的通用语,诗人们感觉到韵音合谐就选用。原始的韵字就产生了,而后的诗人就根据前人的诗韵字拿来用。后来诗韵家根据诗人们用过的韵字进行分类整理修订编成韵书。便于人们写诗使用。这种原始韵字的产生是不科学和不规范的。因此韵字的读音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前进,其读音会変化。所谓新韵基本沿用古韵书的韵字,根据拼音字母为韵字注音和确定声调,取消了入声调字。实质上对古韵字不合韵的痼疾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韵字是诗韵内核)因此新韵是改良,新瓶装旧酒,换皮没换骨。新韵不新,实为旧韵。
解放后国家为了对汉字的读音容易变化的问题,采取拉丁字母为其注音,把汉字的读音细化分解再组合,使字的读音如同船抛锚那样固定下来。这样汉字的读音就具有恒定不变的性质。
根据拉丁字母拚成的汉字读音命名为普通话,为大一统的国家在文字读音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一九五六年推广普通话,经过一个甲子六十年的努力,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动摇的通用语言,並推向全世界,成为世界通用语之一。普通话的使用,就自然产生了写诗用的声韵字。王力先生指出韵母相同的字就是,同韵字,就可以押韵。据此,根据十年来的创作实践,总结出韵母相同的为正韵,韵腹相同为辅韵的经验。韵母相同押的韵最自然流畅,琅琅上口,动听悦耳。韵腹相同稍逊。
用普通话声韵写的诗较之古韵写的诗在读音上(用普通话读)有压倒性优势。这是利用科学规范选韵字的结果。所以,用普通话声韵来写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诗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附一首用普通话声韵写的七绝:
春燕衔泥带草来,洞房选定我家开。双双起舞频频叫,是喜求情给你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