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晓风轻送 于 2016-9-3 14:29 编辑
呵呵。先生不敢正视的事实是,用什么韵写诗相当于用什么工具,就与用什么笔写字一样。平水韵表上的字,就是在当时,也是各地发音不一致的,只是在平仄和押韵上,要求大家都遵守这个罢了。。。。。。到了满清,实际官话音与我们现在基本相同,我们的普通话就是这个满人讲的汉话发展来的。然满清试贴诗还是要求用平水的,我们现在的政府可没有讲写诗必须用今声,为何?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就是用平水韵写诗,也没人会按旧音去读的,读音都是今声。用平水,不过是用来解释平仄和押韵的一个工具罢了。其实,先生只要自问一句,自己在读唐诗宋词时,会按旧音去读吗?自己都不会,又什么资格要求他人会读?!你如果还是不理解的话,那就多看看那些唐诗宋词的注音书吧, 注的都是今声。先生与其否定用旧韵,还不如提倡用今声,讲些用今声的好处(人们容易接受些)。如平仄押韵与普通话一致,不用怕失律失韵等的。然普通话讲不标准的还是大有人在,恐怕还是需要查韵表或翻字典的。以此看,无论是用旧韵,还是用今声,不要韵表(或字典)是不现实的。
又:平水韵上的字,中古读何音,那是语言学家们的事,至多也只是个拟音。
我是一开始就双轨的。如下面这首,用的就是今声,不然就孤平了:
五绝(春思) ------赠李华静 (2000年于湖州税校,依今韵) 春思泪不禁: 行道舞芳尘。 长望莫悲泣, 一枝结子新。
同学李华静对我说,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很难过的,要我写首诗给她。于是写了这首赠诗,作劝慰语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