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47|回复: 60

沈约时期就有上去入皆算仄声的概念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0 18: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31 12:30 编辑

沈约时期就有了凡上去入皆算仄声的概念
在“调声”中,“上去入”是作为一个整体(即仄声)词组来对待的:
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双换头诗。)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
-----上去入代表平之外的三仄声,无论是一个字还是两字,无论是否同某一仄声,皆不算换头。
二、在“二十八种病”论述说明中,所举病犯的诗例,无论上去入哪种仄声,皆算同声:
第一,平头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平头诗… 又诗曰:“…
表【上声】看猿挂,
侧【入声】望熊驰。”
------ 犯“同声”平头病。

第三,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
殿【去声】秋风日【入声】
陇【上声】引夕照【去声】
暧【去声】映容质【入声】。”
步【去声】金门出【入声】。”
--------皆算同声犯蜂腰病例。
即“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指不论是那种仄声皆是蜂腰病。
第十,火灭病,谓第二与第七之犯也。即假作《闺怨》诗曰:
暗【去声】离后镜,
永【上声】别前腰。
-------算同声犯火灭。
虽然这些诗例是沈约以后的,但因空海只是解释沈约八病,对此唐代学者并无异议。元兢所补正的内容也与此无关。可见,在沈约时期就有了凡上去入皆算仄声的概念。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20: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三羊将这些例诗再查查康熙字典,看能否改变结论。

点评

既然【沈约时期就有了凡上去入皆算仄声的概念】, 在下三羊,实在不知声律鼻祖沈约什么情况时,才叫犯鹤膝,什么情况才叫不犯鹤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知就不要乱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9: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30 21: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没看明白,你要想干啥“

点评

这怎么还不明白?比如蜂腰,规定二五字不同声,就是说只要同是仄声就是同声,犯了蜂腰病了。不是像你说的只有同上声或同去声或同入声才算蜂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2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21: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30 21:55 编辑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30 21:44
三羊没看明白,你要想干啥“

这怎么还不明白?比如蜂腰,规定二五字不同声,就是说只要同是仄声就是同声,比如句中第二字是去声第五字是入声就犯了蜂腰病了。不是像你说的只有同上声或同去声或同入声才算蜂腰。听明白了吗?

点评

这怎么还不明白?比如蜂腰,规定二五字不同声,就是说只要同是仄声就是同声,比如句中第二字是去声第五字是入声就犯了蜂腰病了。不是像你说的只有同上声或同去声或同入声才算蜂腰。听明白了吗?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3 17:25
这个好象不是这样,蜂腰:二五同上,同去,同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21: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0 21:56: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0 21:48
这怎么还不明白?比如蜂腰,规定二五字不同声,就是说只要同是仄声就是同声,犯了蜂腰病了。不是像你说的 ...

这个好象不是这样,蜂腰:二五同上,同去,同入。

点评

请看看顶楼例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21: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21: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21:56
这个好象不是这样,蜂腰:二五同上,同去,同入。

请看看顶楼例句。

点评

老针没看懂原文: 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又诗曰:“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枝聚还散,吹杨凝且灭。” 释曰:上句第一、二两字是平声,则下句第六、七两字不得复用平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22: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0 22:09: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8-30 22:1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0 21:57
请看看顶楼例句。


老针没看懂原文:

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又诗曰:“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枝聚还散,吹杨凝且灭。”

释曰:上句第一、二两字是平声,则下句第六、七两字不得复用平声,为用同二句之首,即犯为病。余三声皆尔,不可不避。三声者,谓上去入也。


平头指这两句: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

点评

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这是例诗第三句和第四句,同样应该换头,但没有换,是平头了 关于全诗换头规定,请看: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2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0 22: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30 22:39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0 22:09
老针没看懂原文:

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又诗曰:“朝云晦初景 ...

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这是例诗第三句和第四句,同样应该换头,但没有换,是平头了
关于全诗换头规定,请看: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
----这个元兢的双换头,就是根据沈约的避平头而来的。
上面这首例诗是犯了平头病的例诗。不仅前2句平头,三四两句也是平头(否则按本书惯例三四两句不会列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8: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31 08:57 编辑

原文: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曰: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则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
------------------
第一,平头。
  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平头诗曰: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如此之类,是其病也。)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看猿挂,林望熊驰。”又诗曰:“朝晦初景,丹晚飞雪,飘聚还散,吹凝且灭。”
  释曰:上句第一、二两字是平声,则下句第六、七两字不得复用平声,为用同二句之首,即犯为病。余三声皆尔,不可不避。三声者,谓上去入也。
  或曰:此平头如是,近代成例,然未精也。欲知之者,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若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无问平上去入,皆是巨病。此而或犯,末曰知音。今代文人李安平、上官仪,皆所不能免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31 09:03 编辑

=第三,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瞳陇引夕照,晻暧映容质又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又曰:徐步金门出,言寻上苑春。
  释曰:凡句五言之中,而论蜂腰,则初腰事须急避之。复是剧病。若安声体,寻常诗中,无有免者。
  或曰:非为病;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请北山再仔细看看。

点评

你把蜂腰例句扩大了。 王利器校《文镜秘府论》附录有日本关于省试诗声病讨论,明确标明蜂腰是同去,同入,同上,而不是同仄。比如:寰中唯守礼,海外都无怨齐名难云:“‘外’与‘怨’同去声,是蜂腰病也。诸《诗髓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顶楼说法成立,则三羊“四声25法”所谓“元兢声律体系”,不攻自破。

点评

关键的关键,是顶楼的说法不成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3 17: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09:3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8-31 09:34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09:01
=第三,蜂腰。
  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 ...


你把蜂腰例句扩大了。
王利器校《文镜秘府论》附录有日本关于省试诗声病讨论,明确标明蜂腰是同去,同入,同上,而不是同仄。比如:寰中唯守礼,海外都无怨

齐名难云:“‘外’与‘怨’同去声,是蜂腰病也。诸《诗髓脑》云:‘蜂腰者,每句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是也。古诗日,“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平声,“独”与“饰”同入声。)元乾
日:““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上去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

点评

你还是没有解释顶楼例句的问题。 空海书中所举例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 -----难道后两句诗是正确的或多余的吗?估计连王利器都忽略了这一点。上去入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43
所以后人对腰蜂的解释是否是沈约的八病解释,应该存疑。永明体句子二五同上去入的多的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43
有名王及第诗: 初知标帝道,始觉呈皇德。(觉与德同入声。) 坡上斯文及第诗(题同): 覆焘专布德,逐育正施德。(育与德同入声。) 《听古乐》诗(以卧为韵,百二十字成之)。题者少辅力 都良香及第诗第八句云: 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09:4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09:31
你把蜂腰例句扩大了。
王利器校《文镜秘府论》附录有日本关于省试诗声病讨论,明确标明蜂腰是同去,同入 ...

有名王及第诗:
初知标帝道,始觉呈皇德。(觉与德同入声。)
坡上斯文及第诗(题同):
覆焘专布德,逐育正施德。(育与德同入声。)
《听古乐》诗(以卧为韵,百二十字成之)。题者少辅力
都良香及第诗第八句云:
明王尤好古,静听时临座。(听与座同去声。
滕原渊名及第诗第五七句云;
三���奏转切,肆夏歌何惰。(夏与惰同去声。)
文声方亮发,韵气宁残破。(气与破同去声。)
高阶令范及第诗第四句云:
郊天功如洽,陈庙德终播。(庙与播同去声。)
《龙图授婆》诗(以德为韵,限八十字)。题者赠太政大[
杨公服及第诗第八句云:
至哉先圣道,斟酌方甜塞。(酌与塞同入声。)
多治敏范及第诗第一句第三句云:
三皇谁在昔?穆穆客羲德。(德与程同入声。)
垂衣施化远,刻木出震直。(木与直同入声。)

点评

三个入声,组合只有6种: 上---上,上---去,上---入; 去---去,去---入; 入---入, --------所以每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是均等的,都不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09:42: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扫描输入的,有错误,但可看出这些蜂腰诗例是同去同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09: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09:31
你把蜂腰例句扩大了。
王利器校《文镜秘府论》附录有日本关于省试诗声病讨论,明确标明蜂腰是同去,同入 ...

所以后人对腰蜂的解释是否是沈约的八病解释,应该存疑。永明体句子二五同上去入的多的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09:31
你把蜂腰例句扩大了。
王利器校《文镜秘府论》附录有日本关于省试诗声病讨论,明确标明蜂腰是同去,同入 ...

你还是没有解释顶楼例句的问题。
空海书中所举例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
-----难道后两句诗是正确的或多余的吗?估计连王利器都忽略了这一点。上去入有一声同声即是病,不唯同上同去同入。原来普遍存在误解。

点评

三四两句是多余的,有释曰,只标注平声,说明针对的是一二句。 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又诗曰:“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枝聚还散,吹杨凝且灭。”释曰:上句第一、二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09:50: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09:43
你还是没有解释顶楼例句的问题。
空海书中所举例诗是最能说明问题的。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 ...

三四两句是多余的,有释曰,只标注平声,说明针对的是一二句。

又诗曰:“山方翻类矩,波圆更若规,树表看猿挂,林侧望熊驰。”又诗曰:“朝云晦初景,丹池晚飞雪,飘枝聚还散,吹杨凝且灭。”释曰:上句第一、二两字是平声,则下句第六、七两字不得复用平声,为用同二句之首,即犯为病。余三声皆尔,不可不避。三声者,谓上去入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09:40
有名王及第诗:
初知标帝道,始觉呈皇德。(觉与德同入声。)
坡上斯文及第诗(题同):

三个仄声,组合只有6种:
上---上,上---去,上---入;
去---去,去---入;
入---入,
--------所以每种情况出现的几率是均等的,都不少。

点评

语文不及格,难道算数也不行吗? 【三个仄声,组合只有6种】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8:29
这个不争了,学界都是这样认识的,你再多读几遍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09:5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09:53
三个入声,组合只有6种:
上---上,上---去,上---入;
去---去,去---入;

这个不争了,学界都是这样认识的,你再多读几遍吧。

点评

未必。平头只限于平声?第二字同仄声不算平头?这个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09: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31 10:00 编辑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09:55
这个不争了,学界都是这样认识的,你再多读几遍吧。

未必。平头只限于平声?第二字同仄声不算平头?这个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
如果同仄(非唯同上同去同入)也算平头,则证明很多人以往的观点是误解。三羊正是上了这些误传的当,才反复从康熙字典找字的“又音”~

点评

台湾学者的一段话你看看: (一)平头   列於八病的第一的是「平头病」,即「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   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61文中的「同声」是指「不得同平去入四声」62,   亦即五言诗第一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10:06: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北山钓者 于 2016-8-31 10:08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09:57
未必。平头只限于平声?第二字同仄声不算平头?这个说法倒是第一次听说。
如果同仄(非唯同上同去同入)也 ...


台湾学者的一段话你看看:

(一)平头
  列於八病的第一的是「平头病」,即「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
  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61文中的「同声」是指「不得同平去入四声」62,
  亦即五言诗第一与第六字、第二与第七字不得同平声,亦不得同上、同去或同入声。劉善经曾引沈约言:「第一、第二字不宜与第六、第七同声。若能参差用之,则可矣。」可知沈约时「平头病」应该已经被提出讨論了,而沈约很可能也就此实际发表意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10: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换头只是平仄交换而不是四声平上去入交换。

点评

换头讲平仄交替,是近体律。平头讲四声,是永明体声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10:24: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1 10:13
换头只是平仄交换而不是四声平上去入交换。

换头讲平仄交替,是近体律。平头讲四声,是永明体声病。

点评

指出永明体用四声换头的诗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10: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10:24
换头讲平仄交替,是近体律。平头讲四声,是永明体声病。

指出永明体用四声换头的诗来!

点评

永明体不换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10:4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31 10:26
指出永明体用四声换头的诗来!

永明体不换头。

点评

永明体是不换头,因为那时还没出现元兢换头理论。但永明体名义上讲究四声八病,平头病是首忌。你能肯定说两句的第二字皆仄声但非同上同去同入就不是“平头”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1:01
对了,平仄换头是为了有规律的粘对,只有近体诗才讲换头,而换头是用平仄换头而不是四声换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0: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31 10: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平仄换头是为了有规律的粘对,只有近体诗才讲换头,而换头是用平仄换头而不是四声换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1: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永明体是不换头,因为那时还没出现元兢换头理论。但永明体名义上讲究四声八病,平头病是首忌。你能肯定说两句的第二字皆仄声但非同上同去同入就不是“平头”吗?

点评

肯定! 总不对对的诗例就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 18:34
这是肯定的,你下载个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pdf看看,有注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11:0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11:01
永明体是不换头,因为那时还没出现元兢换头理论。但永明体名义上讲究四声八病,平头病是首忌。你能肯定说 ...

这是肯定的,你下载个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pdf看看,有注释。

点评

那“平头”指什么? 无论谁说永明体换不换头是没用的。因为永明体不但不换头,连其他八病实际也是不忌的。但其理论确是另一码事。请看: “永明体 ” 沈约和周颙, 考辨四声 ,创为四声八病之说;谢朓、王融、范云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1: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1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钓者 发表于 2016-8-31 11:08
这是肯定的,你下载个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pdf看看,有注释。

那“平头”指什么?
无论谁说永明体换不换头是没用的。因为永明体不但不换头,连其他八病实际也是不忌的。但其理论确是另一码事。请看:
“永明体 ”
沈约和周颙, 考辨四声 ,创为四声八病之说;谢朓、王融、范云等人也积极参与 。
《南史•陆厥传》说:“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为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二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风格如篇幅 短, 大都用对仗句,严整工丽。谢朓 “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 矫正了晋、宋以来过于艰深沉重芜杂拖沓的弊病,转向清新通畅、明净凝炼。

点评

你这个问题属于三羊老金级别的,都是挑战权威,三羊挑战王力,老金挑战空海,你挑战王利器,不是我这个小级别人能回答了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31 1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4107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486
贡献
6411
金钱
9920

特别贡献奖功勋诗友奖章

发表于 2016-8-31 12:03: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31 11:37
那“平头”指什么?
无论谁说永明体换不换头是没用的。因为永明体不但不换头,连其他八病实际也是不忌的 ...

你这个问题属于三羊老金级别的,都是挑战权威,三羊挑战王力,老金挑战空海,你挑战王利器,不是我这个小级别人能回答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4 2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