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73|回复: 43

八病论的继承与扬弃

[复制链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4 17: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针叶林 于 2016-8-24 17:54 编辑

八病论的继承与扬弃
南北朝时期沈约等人的声律论,开创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新纪元。从此中华诗词无论在声律上还是内容上焕然一新。到唐代对沈约声律研究更加深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近体诗律,“八病论”逐渐消逝。

一、平头:第一句上字、第二句上字,第一句第二字、第二句第二字,不得同声。然五言颇为不便,文笔未足为尤。但是疥癣微疾,非是巨害。
-----已经被平仄粘对律取代。

二、上尾:第一句末字,第二句末字,不得同声。
-----当时就允许首句第二句同韵,除非首句出韵,该病早已非病。

三、蜂腰:第一句中第二字、第五字不得同声。  
-----该病除了反映出五言句结构上二下三外,允许二五同平,故已失效。当时刘滔即提出“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为二四位平仄交替律的先声。

四、鹤膝:第一句末字,第三句末字,不得同声。
-----首句用韵已失效,平仄对式律代替。

五、大韵:一韵以上,不得同于韵字。如以“新”字为韵,勿复用“邻”、“亲”等字。
-----相当于现今忌挤韵,尚有意义。当时元氏曰:“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还不如现在要求严。

六、小韵:二句内除本韵,若已有“梅”字,不得复用“开”、“来”字。
-------严于挤韵:与韵脚同韵母的四声皆忌。元氏曰:“此病轻于大韵,近代咸不以为累文。”已否定。

七、傍纽(亦名大纽,或名爽切病。)双声是也。如诗二句内有“风”一字,则不得复有此等字。”傍纽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有“月”字,更不得安“鱼”、“元”、“阮”、“愿”等之字,此即双声,双声即犯傍纽。亦曰,五字中犯最急,十字中犯稍宽。如此之类,是其病。诗曰:“鱼游见风月,兽走畏伤蹄。”(如此类者,是又犯傍纽病。)
-----两句内忌同声母字,元兢曰:“此病更轻于小韵,文人无以为意者。 当时已被否定。已经被扬弃。
  
正纽。(亦名小纽,亦名爽切病。)   即忌同字四声。正纽者,五言诗“壬”、“衽”、“任”、“入”,四字为一纽;一句之中,已有“壬”字,更不得安“衽”、“任”、“入”等字。‘旷野莽茫茫。即‘莽’与‘茫’是也。
------比当今忌挤韵更多忌。已取消。


现在看来,诗词格律在声律之外,八病中唯有上述“大韵”即忌“挤韵”尚有现实意义。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1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弃,是什么意思?

点评

查查字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7: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16-8-24 17: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病说在唐朝就已失传,只留下八个名称供后人猜测解释,矛盾百出,无人相信,少忽悠如唐诗大半是古风之类!

点评

【转载】一贴给金筑子: 真正的理论研究者,是不怕有反面意见的。《切韵》1300年来,是洛阳音、长安音、一时一地之音、兼用南北古今之音,中国古今研究者、近代外国汉学研究者,从来就没统一过。理论争鸣是好事!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8: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7: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17:52
扬弃,是什么意思?

查查字典

点评

还是百度将军? 三羊发问,并非他不懂,而是提醒你用词不当! 扬弃,就是发扬和抛弃,你标题“继承与扬弃”不是八病,是一病:“不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8: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6-8-24 18: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百度将军?
三羊发问,并非他不懂,而是提醒你用词不当!
扬弃,就是发扬和抛弃,你标题“继承与扬弃”不是八病,是一病:“不通”!

点评

难道是四声八病的发展不成? 就做:叶氏四声九病如何? 临屏候教学堂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18: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声八病的内容: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
沈约讲【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未见讲【八病】的史料文献。
元兢继承和发展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之后说,【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

古贤有言早在先,何必你来乱粘贴!

点评

是供宣扬什么二五交替法者学习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8: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8: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18:14
四声八病的内容:
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
沈约讲【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

是供宣扬什么二五交替法者学习的。

点评

宣扬古贤元兢何错之有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8: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8:2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16-8-24 17:56
八病说在唐朝就已失传,只留下八个名称供后人猜测解释,矛盾百出,无人相信,少忽悠如唐诗大半是古风之类! ...

【转载】一贴给金筑子:

真正的理论研究者,是不怕有反面意见的。《切韵》1300年来,是洛阳音、长安音、一时一地之音、兼用南北古今之音,中国古今研究者、近代外国汉学研究者,从来就没统一过。理论争鸣是好事!不知知味堡人、针叶林总来国学论坛吵什么?你们不有联都、百家两处吗?谁也没去你们的自留地里争种什么,你们怎么就不能自己种点像样的供人类能吃的东西来呢?!(金筑子)

-----这是刚看到的金筑子的一贴。前面说的冠冕堂皇,但后面却反对到他的自留地反驳他。这就暴露了的真实目的:原来他在十年前谩骂河马和针叶林等,就是因为视他们为入侵者,把他管的版面当做自己的自留地。他可以顺口开河,你若反驳一句,即会遭到谩骂,你若抗议,即被封杀。迄今为止学堂窝人金筑子骂声不断的原因即于此。他们以为一骂一封别人就怕了,他们的谬论就可以畅行无阻了,这是一厢情愿式的妄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18: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18:25
是供宣扬什么二五交替法者学习的。

宣扬古贤元兢何错之有呢?

点评

没错。但你将蜂腰病说成元兢声律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8: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18:31
宣扬古贤元兢何错之有呢?

没错。但你将蜂腰病说成元兢声律不对。

点评

三羊什么时候将【蜂腰病说成元兢声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8:57
具体一点说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8: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18: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18:45
没错。但你将蜂腰病说成元兢声律不对。

具体一点说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18: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18:45
没错。但你将蜂腰病说成元兢声律不对。

三羊什么时候将【蜂腰病说成元兢声律】

点评

六朝沈约、唐朝元兢、明朝真空,三大声律体系 三羊山人发表于 2016-8-15 09:44:16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24101&extra=page%3D1 二、唐朝元兢声律体系(也即近体诗的声律理论体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9: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19: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18:57
三羊什么时候将【蜂腰病说成元兢声律】

六朝沈约、唐朝元兢、明朝真空,三大声律体系
三羊山人发表于 2016-8-15 09:44:16
http://www1.hkscxh.com/forum.php ... &extra=page%3D1
二、唐朝元兢声律体系(也即近体诗的声律理论体系)

【1】律句四大类:

〇平〇〇仄
〇仄〇〇平
〇仄〇〇仄(不可同上同去同入)
〇平〇〇平(元兢的著名理论)

点评

这里何错之有啊!不要绕弯子,直说无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19: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19: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19:02
六朝沈约、唐朝元兢、明朝真空,三大声律体系
三羊山人发表于 2016-8-15 09:44:16
http://www1.hkscxh.co ...

这里何错之有啊!不要绕弯子,直说无妨

点评

你说元兢声律体系什么意思?元兢的调声三术有换头护腰和相承,这和你的“二五交替”(似就是指忌八病的蜂腰病)有什么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19: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4 19:56 编辑
学堂窝人 发表于 2016-8-24 18:07
还是百度将军?
三羊发问,并非他不懂,而是提醒你用词不当!
扬弃,就是发扬和抛弃,你标题“继承与扬弃 ...

难道是四声八病的发展不成?
就做:针氏四声病如何?简称:
针灸(谐音修辞)

临屏候教学堂老师!

点评

沈约四声八病,针叶林有所发展,针灸谐音,叫“针九病”如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19:24
这里何错之有啊!不要绕弯子,直说无妨

你说元兢声律体系什么意思?元兢的调声三术有换头护腰和相承,这和你的“二五交替”(似就是指忌八病的蜂腰病)有什么关系?

点评

元兢《诗髓脑》,你大概没读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20: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20:05
你说元兢声律体系什么意思?元兢的调声三术有换头护腰和相承,这和你的“二五交替”(似就是指忌八病的蜂 ...

元兢《诗髓脑》,你大概没读过!

点评

你的意思,因诗髓脑中列了八病,八病说就是是元兢发明的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0: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0: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20:16
元兢《诗髓脑》,你大概没读过!

你的意思,因诗髓脑中列了八病,八病说就是元兢发明的么?你会读书吗?

点评

三羊没有如此看法,你非得这样看,与三羊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1:06
你不会读书,还有什么资格辩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20:3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4 20:50 编辑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20:23
你的意思,因诗髓脑中列了八病,八病说就是元兢发明的么?你会读书吗? ...

你不会读书,还有什么资格辩论
你该不是【抬杠学院】毕业生或勤杂工吧?!

点评

学术没长进,嘴皮子功夫增加了不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1: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20:39
你不会读书,还有什么资格辩论
你该不是【抬杠学院】毕业生或勤杂工吧?!
...

学术没长进,嘴皮子功夫增加了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21: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20:23
你的意思,因诗髓脑中列了八病,八病说就是元兢发明的么?你会读书吗? ...

三羊没有如此看法,你非得这样看,与三羊无关!

点评

那你的什么‘’元兢四声25法”根据什么说的?拍羊脑袋拍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4 21: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21:06
三羊没有如此看法,你非得这样看,与三羊无关!

那你的什么‘’元兢四声25法”根据什么说的?拍羊脑袋拍出来的?

点评

读书读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4 21: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4 21: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4 21:08
那你的什么‘’元兢四声25法”根据什么说的?拍羊脑袋拍出来的?

雄文《诗髓脑》,读书读出来的!

点评

雄文《诗髓脑》,雄在何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7 22:43
“微观换头术”用羊眼还是用电子显微镜看出来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5 07: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7

主题

4749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241
贡献
4433
金钱
8051
发表于 2016-8-24 22: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19:50
难道是四声八病的发展不成?
就做:针氏四声病如何?简称:针灸(谐音修辞)

沈约四声八病,针叶林有所发展,针灸谐音,叫“针九病”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5 07: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21:36
雄文《诗髓脑》,读书读出来的!

“微观换头术”用羊眼还是用电子显微镜看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7 22: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4 21:36
雄文《诗髓脑》,读书读出来的!

雄文《诗髓脑》,雄在何处?

点评

就在本栏目里,就在你针叶林主贴《元兢的声律理论》里,你自己复制粘贴在你自己主贴的的跟帖里! 高级会员 威望46 点 贡献321 次 金钱392 枚 [*]收听TA [*]发消息 [/td][/tr] [/table] [/td][/tr] [/tabl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02: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02: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针叶林 发表于 2016-8-27 22:43
雄文《诗髓脑》,雄在何处?

就在本栏目里,就在你针叶林主贴《元兢的声律理论》里,你自己复制粘贴在你自己主贴的的跟帖里!




23
主题
321
帖子
1126
积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威望4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贡献3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钱392
3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诗髓脑    元兢

调 声

  声有五声,角征宫商羽也。分于文字四声,平上去入也。宫商为平声,征为上声,羽为去声,角为入声。故沈隐侯论云:“欲使宫征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固知调声之义,其为大矣。

  调声之术,其例有三:一曰换头,二曰护腰,三曰相承。

  一、换头者,若兢《于蓬州野望》诗云:“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此篇第一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平;次句头两字又平,次句头两字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去上入,次句头两字又平。如此轮转,自初以终篇,名为双换头,是最善也。若不可得如此,即如篇首第二字是平,下句第二字是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去上入,次句第二字又用平。如此轮转终篇,唯换第二字,其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用平不妨,此亦名为换头,然不及双换。又不得句头第一字是去上入,次句头用去上入,则声不调也。可不慎欤!此换头,或名拈二。拈二者,谓平声为一字,上去入为一字。第一句第二字若安上去入声,第二、第三句第二字皆须平声。第四、第五句第二字还须上去入声,第六、第七句第二字安平声,以次避之。如庾信诗云:“今日小园中,桃花数树红。欣君一壶酒,细酌对春风。”“日”与“酌”同入声。只如此体,词合宫商,又复流美,此为佳妙。

  二、护腰者,腰,谓五字之中第三字也。护者,上句之腰不宜与下句之腰同声。然同去上入则不可,用平声无妨也。庾信诗曰:“谁言气盖代,晨起帐中歌。”

  “气”是第三字,上句之腰也。“帐”亦第三字,是下句之腰。此为不调。宜护其腰,慎勿如此也。

  三、相承者,若上句五字之内,去上入字则多,而平声极少者,则下句用三平承之。用三平之术,向上向下二途,其归道一也。三平向上承者,如谢康乐诗云:“溪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上句唯有“溪”一字是平,四字是去上入,故下句之上用“云霞收”三平承之,故曰上承也。三平向下承者,如王中书诗曰:“待君竟不至,秋雁双双飞。”

  上句唯有一字是平,四去上入,故下句末“双双飞”三平承之,故云三平向下承也。

        (以上《文镜秘府论》天卷《调声》)

  对 属

  《易》曰:“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书》曰:“满招损,谦受益。”此皆圣作切对之例。况乎庸才凡调而对,而不求切哉。

  一、正对。正对者,若“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若上句用圣君,下句用贤臣;上句用“凤”,下句还用“鸾”,皆为正对也。如上句用“松桂”,下句用“蓬蒿”,“松桂”是善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二、异对。异对者,若“来禽”、“去兽”,“残月”、“初霞”。此“来”与“去”,“初”与“残”,其类不同,名为异对。异对胜于同对。

  三、平对。平对者,若青山、绿水,此平常之对,故曰平对也。他皆放此。

  四、奇对。奇对者,若“马颊河”、“熊耳山”,此“马”、“熊”是兽名,“颊”、“耳”是形名,既非平常,是为奇对。他皆放此。又如“漆沮”、“四塞”,“漆”与“四”是数名,又两字各是双声对。又如古人名,上句用“曾参”,下句用“陈轸”,“参”与“轸”者,同是二十八宿名。若此者,出奇而取对,故谓之奇对。他皆放此。

  五、同对。同对者,若“大谷”、“广陵”,“薄云”、“轻雾”。此“大”与“广”、“薄”与“轻”,其类是同,故谓之同对。同类对者,云雾,星月,花叶,风烟,霜雪,酒觞,东西,南北,青黄,赤白,丹素,朱紫,宵夜,朝旦,山岳,江河,台殿,宫堂,车马,途路。

  六、字对。字对者,若“桂楫”、“荷戈”,“荷”是负之义,以其字草名,故与“桂”为对。不用义对,但取字为对也。

  七、声对。声对者,若“晓路”、“秋霜”,“路”是道路,与“霜”非对,以其与“露”同声故。

  八、侧对。侧对者,若“冯翊”、地名,在右辅也。“龙首”。山名,在西京也。此为“冯”字半边有“马”,与“龙”为对;“翊”之半边有“羽”,与“首”为对。此为侧对。又如“泉流”、“赤峰”,“泉”字其上有“白”,与“赤”为对。凡一字侧耳,即是侧对,不必两字皆须侧也。以前八种切对,时人把笔缀文者多矣,而莫能识其径路。于公义藏之于箧笥,不可示于非才。深秘之,深秘之。

        (以上《文镜秘府论》东卷《二十九种对》)

  文 病

  一、平头。(平头诗者,五言诗第一字不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不得与第七字同声。同声者,不得同平上去入四声,犯者名为犯平头。)此平头如是,近代成例,然未精也。欲知之者,上句第一字与下句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同上去入声,一字即病。若上句第二字与下句第二字同声,无问平上去入,皆是巨病。此而或犯,未曰知音。今代文人李安平、上官仪,皆所不能免也。

  此段文字未必出于元氏,然《诗髓脑》既有对八病旧说之补正,则当先列旧说,后作补正。下同。
  二、上尾。(上尾诗者,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名为上尾。)如陆机诗云:“衰草蔓长河,寒木入云烟。”“河”与“烟”平声。此上尾,齐、梁已前,时有犯者。齐、梁已来,无有犯者。此为巨病。若犯者,文人以为未涉文途者也。唯连韵者,非病也。如“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是也。下句有云“郁郁园中柳”也。

  三、鹤膝。

  四、蜂腰。(蜂腰诗者,五言诗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似蜂腰也。)诗曰:“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君”与“甘”非为病;“独”与“饰”是病。所以然者,如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去上入,皆是病,平声非病也。此病轻于上尾、鹤膝,均于平头,重于四病。清都师皆避之。已下四病,但须知之,不必须避。

  五、大韵。(大韵诗者,五言诗若以“新”为韵,上九字中,更不得安“人”、“津”、“邻”、“身”、“陈”等字,既同其类,名犯大韵。)此病不足累文,如能避者弥佳。若立字要切,于文调畅,不可移者,不须避之。

  六、小韵。(小韵诗,除韵以外,而有迭相犯者,名为犯小韵病也。)此病轻于大韵,近代咸不以为累文。

  七、傍纽。傍纽者,一韵之内,有隔字双声也。此病更轻于小韵,文人无以为意者。又若不隔字而是双声,非病也。如“清切”、“从就”之类是也。

  八、正纽。正纽者,一韵之内,有一字四声分为两处是也。如梁简文帝诗云:“轻霞落暮锦,流火散秋金。”“金”、“锦”、“禁”、“急”是一字之四声,今分为两处,是犯正纽也。此病轻重,与傍纽相类,近代咸不以为累,但知之而已。

  兢于八病之别为八病。自昔及今,无能尽知之者。近上官仪识其三,河间公义府思其余事矣。八者何?一曰龃龉,二曰丛聚,三曰忌讳,四曰形迹,五曰傍突,六曰翻语,七曰长撷腰,八曰长解镫。

  一、龃龉病。龃龉病者,一句之内,除第一字及第五字,其中三字,有二字相连同上去入是。若犯上声,其病重于鹤膝,此例文人以为秘密,莫肯传授。上官仪云:“犯上声是斩刑,去入亦绞刑。”如曹子建诗云:“公子敬爱客”。“敬”与“爱”是,其中三字,其二字相连同去声是也。平声不成病,上去入是重病,文人悟之者少,故此病无其名。兢案《文赋》云:“或龃龉而不安”,因以此病名为龃龉之病焉。

  二、丛聚病。丛聚病者,如上句有“云”,下句有“霞”,抑是常。其次句复有“风”,下句复有“月”,“云”、“霞”、“风”、“月”,俱是气象,相次丛聚,是为病也。如刘铄诗云:“落日下遥林,浮云霭曾阙。玉宇来清风,罗帐迎秋月。”此上句有“日”,下句有“云”,次句有“风”,次句有“月”,“日”、“云”、“风”、“月”相次四句,是丛聚。盖略举气象为例,触类而长,庶物则同。上十字已有“鸾”对“凤”,下十字不宜更有“凫”对“鹤”;上十字已有“桂”对“松”,下十字不宜更用“桐”对“柳”,俱是丛聚之病,此又悟之者鲜矣。

  三、忌讳病。忌讳病者,其中意义,有涉于国家之忌是也。如顾长康诗云:“山崩溟海竭,鱼鸟将何依。”“山崩”、“海竭”,于国非所宜言,此忌讳病也。此病或犯,虽有周公之才,不足观也。又如咏雨诗称“乱声”,泝水诗云“逆流”,此类皆是也。

  四、形迹病。形迹病者,谓于其义相形嫌疑而成。如曹子建诗云:“壮哉帝王居,佳丽殊百城。”即如近代诗人,唯得云“丽城”,亦云“佳丽城”。若单用“佳城”,即如滕公佳城,为形迹病也。文中例极多,不可轻下语也。

  五、傍突病。傍突病者,句中意旨,傍有所突触。如周彦伦诗云:“二亩不足情,三冬俄已毕。”“二亩”涉其亲,宁可云“不足情”也?此与忌讳同,执笔者咸宜戒之,不可辄犯也。

  六、翻语病。翻语病者,正言是佳词,反语则深累是也。如鲍明远诗云:“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伐鼓”,正言是佳词,反语则不祥,是其病也。

  七、长撷腰病。长撷腰病者,每句第三字撷上下两字,故曰撷腰。若无解镫相间,则是长撷腰病也。如上官仪诗云:“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花。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上句“随”,次句“入”,次句“萦”,次句“拂”,次句“写”,次句“笼”,皆单字,撷其腰于中,无有解镫者,故曰长撷腰也。此病或名“束”。

  八、长解镫病。长解镫病者,第一、第二字意相连,第三、第四字意相连,第五单一字成其意,是解蹬;不与撷腰相间,是长解镫病也。如上官仪诗云:“池牖风月清,闲居游客情。兰泛樽中色,松吟弦上声。”“池牖”二字意相连,“风月”二字意相连,“清”一字成四字之意。以下三句,皆无有撷腰相间,故曰长解镫之病也。撷腰、解镫并非病,文中自宜有之,不间则为病。然解镫须与撷腰相间,则屡迁其体。不可得句相间,但时然之。近文人篇中有然,相间者偶然耳。然悟之而为诗者,不亦尽善者乎。此病亦名“散”。

        (以上《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病》)




点评

所答非所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02: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255
贡献
19862
金钱
22853

中坚诗友勋章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8-28 02: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三羊 发表于 2016-8-28 02:02
就在本栏目里,就在你针叶林主贴《元兢的声律理论》里,你自己复制粘贴在你自己主贴的的跟帖里!

所答非所问。

点评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三羊再细说如下, 1、 元兢的换头,包含【二七】和【二二】。【二七】是换句头。【二二】是换联头。【换句头】、【换联头】,都是平仄相换。或以平换仄,或以仄换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04: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04: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8 04:30 编辑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〇二〇〇五
〇七〇〇十

三羊再细说如下,
1、详见《诗髓脑○调声》:
元兢的换头,包含【二七】和【二二】。【二七】是换句头。【二二】是换联头。【换句头】、【换联头】,都是平仄相换。或以平换仄,或以仄换平。每句的第二字,是句头。每联的第二字,是联头。

2、详见《诗髓脑○文病》
首联押韵不为病。

3、详见《诗髓脑○调声》
二五同平不为病。
元兢的声律论理体系就是四条:

平与非平换句头、平与非平换联头;
首联押韵不为病、二五同平不为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主题

6431

帖子

2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21
贡献
6693
金钱
7449
发表于 2016-8-28 05: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三羊 于 2016-8-28 05:16 编辑

三羊评论针叶林的楼主贴

一、平头:第一句上字、第二句上字,第一句第二字、第二句第二字,不得同声。然五言颇为不便,文笔未足为尤。但是疥癣微疾,非是巨害。
-----已经被平仄粘对律取代。


三羊评论:五言诗联〇二〇〇五,〇七〇〇十,
【二七】俩字,平仄递换是元兢发展沈约的论理。

二、上尾:第一句末字,第二句末字,不得同声。
-----当时就允许首句第二句同韵,除非首句出韵,该病早已非病。


三羊评论:五言诗联〇二〇〇五,〇七〇〇十,
【五十】俩字,因押韵虽犯上尾,不作为犯上尾而论,是元兢发展沈约的论理,也即,首联押韵不为病。

三、蜂腰:第一句中第二字、第五字不得同声。  
-----该病除了反映出五言句结构上二下三外,允许二五同平,故已失效。当时刘滔即提出“又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亦不能善。此虽世无的目,而甚于蜂腰。”为二四位平仄交替律的先声。


三羊评论:
刘滔的说法,是基于平上去入四声,而不是针对平仄两声。对于二四俩字的调声,刘韬是【四声交替】的先声,而不是【平仄交替】的先声。二四平仄交替的说法,其依据现有可见文献最早的记录,是真空《贯珠集》的【上去入仄声,二四六分明】。最准确的说法:刘韬是【二四异声】的先声。


四、鹤膝:第一句末字,第三句末字,不得同声。
-----首句用韵已失效,平仄对式律代替。


三羊评论:
【鹤膝】,与【首句的押韵】何干?
【鹤膝】,与【平仄对式律】何干?
沈约的【鹤膝】,是两联之间的声调关系;元兢的【换联头】,是两联之间的声调关系。元兢的【换联头】,是沈约【鹤膝】的发展或改进。



点评

还是所答非所问。 你说“雄文《诗髓脑》,读书读出来的!” 我的问题是:“雄文《诗髓脑》,雄在何处?”不是问你《诗髓脑》发表在何处。听懂问题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8-28 12: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15 08: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