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蓝心

古风学院绝句班二期第五讲梅组作业贴

  [复制链接]

1

主题

81

帖子

7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3
贡献
182
金钱
297
发表于 2016-5-3 09: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心 于 2016-5-4 01:01 编辑

古风绝句二期第五讲09-浅溪作业
1简述五言七言的音节划分
五言通常是“二三”式,即分上二字下三字两个较大的单位。从意义上看,上“二”有时可分为“一 一”,下“三”常可分为“二一”或“一二”。因此,五言句式有多种。
七言通常是“四三”式,即分为上四字下三字两个较大单位。上“四”往往又可分为“二二”“三一”。下“三”如同五言,往往又可分为“二一”、“一二”。所以,七言句式更多。

2划分一下下面这首诗音节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212,212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221,221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212,212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221,221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212,212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221,212

3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答: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4对仗有几种变格,简述一下
答:
1, 丝绦格 : 首联,颈联,颔联三联对仗,古人称之为’“前三对格”又称为  “垂绦格”。
诗句好像上边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一样。
2,垂绦变格 :全诗只是首联对,其余不对,古人称为  “垂绦变格”诗篇结构好像上面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
3,  偷春格: 律诗正格是首联尾联不对, 颔联颈联对仗。偷春格是首联颈联对,而颔联不对, 古人形容为:“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   
4, 雀屏格 : 首联颔联不对,颈联尾联对仗。
5,雀屏变格 :颔联,颈联,尾联  对仗,古人称之为,“后三对格”也称“雀屏变格” 。
6,蜂腰格: 整首诗只有颈联一处对仗,被称为  “蜂腰格”。
7,扇面格 :扇对即隔行对仗,犹如摺扇一般,扇骨与扇骨之间是相隔。词中常能遇到这种对仗的形式。
5标出这首诗对仗的联,韵字,入声字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答:对仗的联有:首联:因为是首句入韵,句脚是平声韵字,不属于对仗联;颔联、颈联、尾联皆对仗的联。
韵字:哀、回、来、台、杯。
入声字:急、白、落、木、不、作、百、独、客、浊。
因此在写作绝句律诗时,构造句子就要在这框架内进行。

绝句律诗基本上是由一个双音词或一个双音词组作为个节奏单位,即一个节拍,

                 句末单字可自成一拍,所以五言必然是上二下三,七言必然是上四下三


2划分一下下面这首诗音节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3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答: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

              对仗。

              区别是;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

              而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对仗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

              对”, 节奏对拍,结构相应,语意相关。
   
              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而且,对仗不允许合掌。

4对仗有几种变格,简述一下
      答:有七种。分别是
             一. 丝绦格

            这种变格,采用 首联,颈联,颔联三联对仗,古人称之为’“前三对格”又称为 “垂绦格”。

            诗句好像上边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一样。

            二. 垂绦变格

                   全诗只是首联对,其余不对,古人称为 “垂绦变格”诗篇结构好像上面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

           三.  偷春格

                   这种格式是首联颈联对 , 就好像首联先抢了颔联的对仗一样,古人形容为,“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

                  因此叫 偷春

          四.   雀屏格

                  首联颔联不对,颈联尾联对仗,诗句就如孔雀开屏的样子

          五.   雀屏变格

                 颔联,颈联,尾联 对仗,古人称之为,“后三对格”也称“雀屏变格”

         六.   蜂腰格  

                 整首诗只有颈联一处对仗,被称为 “蜂腰格”,原本是 腰部颔联颈联对仗, 但这种格式只是颈联对,颔联不对

                如同瘦了腰,因此叫  蜂腰格

        七.   扇面格

                这种对仗的形式,在很多词谱里经常能遇到,所谓扇对,指的是隔行对仗,犹如摺扇一般,扇骨与扇骨之间是相隔的。

5.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标出这首诗对仗的联,韵字,入声字

          答:押灰韵 韵字是 哀 回 来 台 杯

                入声字是 急 白 落 木 作 客 百 独 浊

                对仗的联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选做题以菊为题写一副诗的流水对,或对偶句
要求用韵一东,平起平收,做此题者以上5题可免做。

点评

第5题:四联都对仗。  发表于 2016-5-4 2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0

帖子

164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11
贡献
403
金钱
620
发表于 2016-5-3 20:4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秒的记忆 于 2016-5-3 20:47 编辑

古风学院绝句班二期第五讲梅32-七秒

1简述五言七言的音节划分
答;五言通常是二三式,二二一式:“二一二式:一一三式。
七言;四三式,二二三式,三一三式,二二一二式,二二二一式

2划分一下下面这首诗音节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3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答,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仗不允许上下句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形叫合掌,是极不能犯的错误。

4对仗有几种变格,简述一下
答,丝绦格,垂绦格,偷春格,雀屏格,雀屏变格,蜂腰格,扇面格。

5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标出这首诗对仗的联,韵字,入声字
对仗联;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韵字,哀,回,来,台,杯。
入声字,急,白,落,木,不,作,客,百,独,浊

6选做题以菊为题写一首诗的流水对,或对偶句

点评

第5题:尾联也对仗啊。  发表于 2016-5-4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387

帖子

3996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01
贡献
842
金钱
1565
发表于 2016-5-4 11: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绝句班二期梅副组-凌泽第五讲作业

1简述五言七言的音节划分
  答:
      五言
      [1]二三式
      [2]二二一式
      [3]二一二式
      [4]一 一三式
      七言
      [1]四三式
      [2]二二三式
      [3]三一三式
      [4]二二二一式
      [5]二二一二式

2划分一下下面这首诗音节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3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答:对仗都是对偶,对偶未必都是对仗。对仗对词性的要求工整严格,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下句同一结构 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节  奏对拍,结构相应,语意相关]

4对仗有几种变格,简述一下
  答:七种
     [1]丝绦格
     [2]垂绦变格
     [3]偷春格
     [4]雀屏格
     [5]雀屏变格
     [6]蜂腰格
     [7]扇面格


5
               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标出这首诗对仗的联,韵字,入声字
   答:四联均为对仗
   
   韵字:哀  回  来  台  杯
  入声字 :急  白  落  木  不  作  客  百  独  浊

点评

第4题:没有简述噢。  发表于 2016-5-4 22: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8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3
贡献
19
金钱
32
发表于 2016-5-4 11: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绝二梅06-久寂第五讲

6选做题以菊为题写一副诗的流水对,或对偶句
要求用韵一东,平起平收,做此题者以上5题可免做

疏篱独守冷风中
不与百花相竞红

点评

不是流水对,也不对仗。  发表于 2016-5-4 22: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主题

387

帖子

3996

积分

首席版主

古风学院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601
贡献
842
金钱
1565
发表于 2016-5-4 19: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校绝句班二期第五讲梅35-寒流作业
1简述五言七言的音节划分
五言:常用的是二三式。其它还有二二一式,二一二式,一一三式等
七言:常用的是四三式。其它还有二二三式,三一三式,二二二一式等。
2划分一下下面这首诗音节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3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4对仗有几种变格,简述一下
垂绦格:首联,额联,颈联对仗。
垂绦变格:只有首联对仗。
偷春格:首联,颈联对仗。
雀屏格:颈联,尾联对仗。
雀屏变格:只有只有首联不对仗,其余三联对仗。
峰腰格:只有颈联一联对仗。
扇面格:隔行对仗。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标出这首诗对仗的联,韵字,入声字
   由于回对哀,平对平,所以起句是对偶,非对仗。额联和颈联都是对仗
韵字:哀,回,来,台,杯。
入声字:急,白,木,百,病,浊。

6以菊为题写一副诗的流水对,或对偶句
任凭雁去百花落
唯有菊妍瘦句肥

点评

病是去声,不是入声字,入声字还有:落、不、作、客、独  发表于 2016-5-5 02:03
第6题:不是对偶,也不流水,凑句了  发表于 2016-5-4 22: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2

帖子

15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17
贡献
39
金钱
56
发表于 2016-5-4 19: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学院绝句班二期第五讲梅33-沉花作业

1简述五言七言的音节划分
答:五言通常是“二三”式,即分上二字下三字两个较大的单位。从意义上看,上“二”有时可
       分 为“一 一”,下“三”常可分为“二一”或“一二”。因此,五言句式有多种。常见几种句式
       二三式,二二一式,二一二式,一一三式。
     七言通常是“四三”式,即分为上四字下三字两个较大单位。上“四”往往又可分为“二
      二”“三一”。下“三”如同五言,往往又可分为“二一”、“一二”。所以,七言句式更多。常
     见几种句式举例如下:四三式,二二三式,三一三式,二二二一式,二二一二式。

2划分一下下面这首诗音节
使过襄阳登凤林寺阁
宋之问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山云/浮栋/起,江雨/入庭/飞。
信美/虽/南国,严程/限/北归。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3对偶和对仗的区别
答: 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
        素。对仗亦称对偶,但对偶不一定是对仗,对偶要求比较宽松,词中用的居多。对仗
        对词性的要求更工整严格。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
        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4对仗有几种变格,简述一下
答:第一种变格叫  丝绦格这种变格,采用 首联,颈联,颔联三联对仗,古人称之为’“前三
       对格”又称为 “垂绦格”。诗句好像上边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一样。除了尾联外,前三联
       全部采用对仗的格式
       第二种变格叫,垂绦变格 全诗只是首联对,其余不对,古人称为 “垂绦变格”诗篇结构
       好像上面整齐下面松散的丝绦。
       第三种变格叫  偷春格,首联颈联对,而颔联不对,
       第四种是 雀屏格 首联颔联不对,颈联尾联对仗,诗句就如孔雀开屏的样子。
       第五种,雀屏变格颔联,颈联,尾联 对仗,古人称之为,“后三对格”也称“雀屏变格”。
       第六种变格 叫  蜂腰格整首诗只有颈联一处对仗,被称为 “蜂腰格”,只是颈联对,颔联
       不对。
       第七种 是扇面格,这种对仗的形式,在很多词谱里经常能遇到所谓扇对,指的是隔行
       对仗,犹如摺扇一般,扇骨与扇骨之间是相隔的。


5、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标出这首诗对仗的联,韵字,入声字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皆对仗。韵字:哀,回,来,台,杯。入声字:急,白,落,木,
不,作,客,白,独,浊。                                                                                                              

6选做题以菊为题写一首诗的流水对,或对偶句
要求用韵一东,平起平收,做此题者以上5题可免做




      

     


      


     

点评

独揽一江春问好沉花。作业非常棒,继续加油! 2, 幽寻/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发表于 2016-5-4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8

帖子

5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17
金钱
200
发表于 2016-5-11 19: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之梦 发表于 2016-4-29 23:53
梅02-云之梦

6选做题以菊为题写一副诗的流水对,或对偶句

我感觉,菊与菊花有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3 21: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