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4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94
金钱123870
贡献94067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94 点
贡献- 94067 次
金钱- 123870 枚
  
|
本帖最后由 仙洲子 于 2016-4-8 15:06 编辑
81、抒情诗词名句——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出处: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含意:抒发离愁之句。玉体消瘦,并非因为酗酒,也不是悲叹秋天到来,而是怀念心上人。
原词
香冷金猊,
被翻红浪,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
多少事、
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
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
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个词牌最早见于晁补之词,最著名的作品是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通常以《漱玉词》为标准。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十句四平韵,后片九句五平韵。
词牌对照格式
平仄平平,
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韵)。
平平(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平仄,
平仄仄、
平仄平平(韵)。
平平仄,
平平仄平,
仄仄平平(韵)。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一般写离情,总是着重写别时如何难舍难分,此词则截取别前别后的两个横断面。别前词人神情慵怠,懒于梳妆,表达了害怕离别的心态。中间进行大幅度跳跃,过渡到别后。此时丈夫赵明诚远去,词人被重重烟雾所封锁,天天倚楼凝望楼前流水,觉得流水也对她的离别表示同情和怜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她先从人生的广义概括致瘦的原因:有人是因“日日花前常病酒”,有人是因“万里悲秋常作客”,而自己却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
下片先是接写去者难离之苦,然后用一“念”字领起,设想别后情形。
换头一句采用叠字以加重语气,极写词人留人不住的失望之情。“休”,犹罢了、算了的意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表明今朝去意已决,再难挽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传达出丰富的感情信息。就“武陵人”的辞面来说,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以“捕鱼为业”的武陵人;二是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晨、阮肇。唐吾涣《惆怅》诗:“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和凝《天仙子》词:“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都是借刘晨、阮肇天台遇仙故事写男女相恋之情。易安此词以“武陵人”拟明诚,其实也就是用阮肇或刘晨来拟明诚,言外有“桃溪不作从容住”(周邦彦《玉楼春》)之怨意,正所谓“辞之中又有辞焉”。
下片后半段用顶真格,使各句之间衔接紧凑,而语言节奏也相应地加快,感情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强,使词中所写的“离怀别苦”达到了高潮。
“惟有楼前流水”句中的“楼前”,是衔接上句的“秦楼”,“凝眸处”是紧接上句的“凝眸”。把它们连起来吟诵,便有一种自然的旋律推动吟诵的速度,而哀音促节便在不知不觉中搏动人们的心弦。“惟有楼前流水”以下数句,设想离别后怅望楼前流水思念远人。
以上古代这些写倚楼怀人的佳作,却没有如李清照写得这样痴情的。“武陵人”词人用刘晨、阮肇典故,借指心爱之人。她心中的“武陵人”越去越远了,人影消失在迷濛的雾霭之中,她一个人被留在“秦楼”,呆呆地倚楼凝望。她那盼望的心情,无可与语;她那凝望的眼神,无人理解。唯有楼前流水,映出她终日倚楼的身影,印下她钟情凝望的眼神。
词笔至此,主题似已完成了,而结尾三句又使情思荡漾无边,留有不尽意味。凝眸处,怎么会又添一段新愁呢?自从得知赵明诚出游的消息,她就产生了“新愁”,此为一段;明诚走后,洞房空设,佳人独坐,此又是“新愁”一段。从今而后,山高路远,枉自凝眸,其愁将与日俱增,愈发无从排遣了。
这首词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上未脱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层层深入地渲染了离愁别念,以“慵”点染,“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它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具有感人的审美艺术魅力。
全词按生活的逻辑自然展开,情意又随叙事脉脉流淌;叙事抒情曲折跌宕,表现了女主人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