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4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94
金钱123870
贡献94067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94 点
贡献- 94067 次
金钱- 123870 枚
  
|
66、抒情诗词名句——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出处:唐•元稹【月明三五夜】。
含意:此乃描写月夜践约之句,风吹花影动,便以为是玉人来了。
原诗
待月西厢下,
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
疑是玉人来。
格律:仄起式五言绝句。
本诗写得极富情致,花香人艳的,好不让人喜欢。由元稹的诗,自然会想到王实甫的《西厢记》。《西厢记》里的那对才子佳人,一个就是待月西厢下的张生,一个就是崔莺莺了。这两个人可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为著名的人物了。其实,这对才子佳人先是出现在元稹写的传奇《会真记》里,后来,隔过长长的一个宋代,才被元人王实甫借在了《西厢记》里。王实甫可谓是一个移花接木、拿他人梁木构建自家房屋的高手。
中国古代说故事总是泛滥着才子佳人的俗套:先是一见钟情,两心相悦,继而风生云起,一场相思一场病,最后柳暗花明,落个大团圆的结局。《西厢记》里的爱情故事自然也不例外,典型的古代爱情版本,赚足了人们的慨叹和泪水。
许多人初读《西厢记》时,有可能受之感染,心驰神往地憧憬着自己,有那么一天,也会遭遇一位佳人,与佳人共同翻刻这样的一个爱情版本,以期让人羡慕,让人慨叹。但是,看过的书多了,阅历的事多了,就知道翻版这样的爱情故事,一来要有运气,能遇到一位佳人,二来要有勇气,去面对太多的曲折坎坷。动人的爱情岂能一帆风顺。爱的历程,太平坦了,就没戏看,就不惹人眼目,就不招人牵肠挂肚,就见不出爱情的荡气回肠和忠贞不渝。
王实甫写《西厢记》,就看准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当然,戏到最后,还得是个大团圆,这才符合人们憧憬美好事物的心理。不论古今,善良的人们非常乐意看到一个光明的尾巴,缀在一个故事、一段爱情的屁股后边,就算作是一种对爱情理想的温情关怀吧。
读《西厢记》,给人印象最深的还不是故事的一波三折,而是才子佳人月下幽会的那个最经典、最具诗意的场景。因为欣赏这个诗意的场景,许多人恨不得自己就是那个“待月西厢下”的张生,为了一位佳人,倾情制造爱情诗意,让自己的爱情大放异彩。当然,这只是由阅读而来的一种不着边际的畅想而已。其实,做不做这个张生无所谓,也没必要非崔莺莺这般佳人不娶。真要做上这个张生,恐怕这些人还承受不了爱情的百般折磨。一出《西厢记》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沉浸在恋爱中的人,要像张生和崔莺莺那样,心中应该一直涌动着“待月西厢”般的爱情诗意才对,即使是面临着棒打鸳鸯散的威胁。其实,说白了,这种诗意就是执着爱情的另一种说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