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4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94
金钱123870
贡献94067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94 点
贡献- 94067 次
金钱- 123870 枚
  
|
65、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出处:唐:刘媛【长门怨】
含意:这是女子被人遗弃而发的悲愤之词,言丈夫把她弃了,故流泪不止。
作者简介:刘媛即刘氏媛,生平事迹不详。
原诗
相和歌辞•长门怨
雨滴梧桐秋夜长,
愁心和雨到昭阳。
泪痕不学君恩断,
拭却千行更万行。
学画蛾眉独出群,
当时人道便承恩。
经年不见君王面,
花落黄昏空掩门。
格律:乐府诗
相和歌辞:相和歌辞是乐府诗集中的一类,盛行于汉魏时期。分为相和六引﹑相和曲﹑吟叹曲﹑平调 曲﹑清调曲﹑瑟调曲﹑楚调曲和大曲等类。
这首诗没有任何解释的资料和对作者的介绍,我只能把我翻译的译文介绍给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译文
连绵细雨滴打到梧桐树叶上显得秋夜更加漫长,我心中的愁苦随着雨声进了昭阳宫。
脸上的泪痕不要像君王的恩宠那样说断了就断了,尽管擦去了千行而又流出了万行。
学习画峨眉妆的时候我是最出色的一个,当时人们都在传说我即将得到恩宠。
但是我却有很多年没有见到君王的颜面,如今人老珠黄了还是孤孤零零的。
《长门怨》是古琴曲中为爱失意的怨曲,是古琴流派里非常著名的“梅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此曲清代始现,出于民间,作者无从考证,系根据汉武帝后陈阿娇谪居长门宫之事谱成。
西汉武帝时,陈阿娇皇后被贬至长门宫(冷宫),终日以泪洗面,遂辗转想出一法,命一个心腹内监,携了黄金千斤,向大文士司马相如求得代做一篇赋,请他写自己深居长门的闺怨。司马相如得悉原因,挥毫落墨,落笔千言。这赋叫作《长门赋》,诉说一深宫永巷女子愁闷悲思,写得委宛凄楚:“……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乃陈后欲借文人笔墨,感悟主心,她命宫人日日传诵,希望为武帝所听到而回心转意。
但“长门赋”虽是千古佳文,却终挽不转武帝的旧情。到了其母窦太公主死后,陈氏寥落悲郁异常,不久也魂归黄泉。
阿娇虽用万金求得司马相如的华丽辞章,却再也无法求回从前汉武帝的感情。后人以司马相如名篇<长门赋>之意为曲意,作得琴曲《长门怨》,成为至今流传的知名琴曲。
《长门怨》,写尽一个万人之上的尊贵女子失宠后,如临万丈深渊的绝望和悲哀。凄切的旋律表现了武帝皇后陈娇失宠后被谪长门宫时的愁闷悲思,其情如泣如诉,传神地描绘了陈阿娇如临万丈深渊中的绝望和悲凉心情。
该曲在高音区有琴曲少见较激越的表现,低音区则哀婉凄丽,如泣如诉。现普遍用来表达世上被遗弃女子的悲伤。凄切的旋律如泣如诉,低音哀婉凄丽,高音则呈现琴曲少有的激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