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居笔记
(21) 余子所以慕古人者,一山一茅而已。非亲临其境,咸不知山气浩然,茅露一角,皆空外画图也。余有句曰:“白云知物华,山水有生命。”所谓爱山者如爱酒,酒之生命皆在酝酿,人之性情在于超脱,诗之灵气关乎自然。
(22) 九华寺有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善哉!譬之文人诗,往往计较于一字一典。凡大家诗,似与乞儿聊天,脱口而出。
(23) 初,事业於浙江平湖。尝十数日春雨,辄罢工,终拥被而卧。因以得句:“平湖天气养人肥。”后有同行者感慨:“此天气,真养肥人也。”余闻罢不觉失笑,宋人知‘雨肥梅子’,岂知雨亦肥人耶?
(24) 学者论诗,相持‘文以载道’。朱子曰:“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昔人尝例太白‘床前明月光’、‘凤凰台上凤凰游’。有谓前者思乡,乃文之末技也,而后来怀古,是诗之本事。使我知己之短,譬之体裁之狭,屑于古风;形容之鄙,专写私事。前者是余以为古风皆大家事,非才高不办。后者,乃眼界之限也,往往画地为牢。
(25) 清诗有云:得句知他胜得官。犹如唐人方干,因偶得佳句,跌破唇齿,被人呼作‘缺唇先生’。李贺、贾岛、陈师道等皆觅句忘形之辈。若非知诗,以为诗本是魔。
(26) 每得句,便录于笔记,后来成诗。与友论‘诗不厌改’时,颇为固执,以为诗不可改。而不自知反复清吟,已在腹中有所改矣。夫诗有不可改者,亦有不可不可者。有改不如不改者,亦有改过从新者。郑燮于《词刻自序》中云:“屡改屡蹶者,不可胜数。”袁枚在《随园诗话》里亦复有此恨。
(27) 尝忙中偷酒,袁丫头道,酒味辛辣,焉得无一物扶持?然,咸菜可佐酒,烟可佐酒,诗亦可佐酒。况且形骸不被其所缚,对山而饮,妙哉。
(28) 渊明有句:“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诗家多贫贱,似乎悲愤合诗之正途。能安贫乐道,孜孜不倦者复有几人?而陶翁《咏贫士》诗,皆源于忧道也,信然。余终不得境界,每忧贫而迫及父老妻子。
(29) 古人提起诗词,或曰:清空,不可以质实;天真,不可以娇柔。皆空外之音,徒说也。但凡艺术,其根本可循,能超脱所缚者,自高。若融化性情其中,方成一家,始不凡。
(30) 《熙州慢》多仄韵,惟上片第七句叶平声。余旧年填时始觉平仄互叶,不合唱腔。后校雠《渡江云》一曲,才知大抵古调多端,伶人可凭韵之疏密、平仄而暗换檀板、歌喉。
(31) “高手在民间”是诗友看余《春眠集》后所评,然此语早被余道过。丫头寻问棋之国手第一,余尝云或非许银川、吕钦,高手皆世外之士,不逐名利,惟其所好也。又譬如书法,抑或非公允之大家,多在尘下,是终日磨墨之所致。凡技艺之湛,多出于野人,是无旁骛之故。诗亦如此,论诗不只李杜,尚有赵钱孙李,不知姓名者。
(32) 与袁丫头论雅俗,终日莫辨。何耶?非无灵犀之通,乃体会之有深浅,意味之所限耳。夫不知《诗三百》,多尘下徒歌,弗加雕饰。俗则至雅是自然无心。
(33) 范瘦生句曰:“高手不从时尚体,好诗只说眼边情。”或云诗似人着衣,若盲从主流,徒失自己而矣。要须持吾之所好,不为外物所动,方是真诗。
(34) 僧人句多可爱者,且有天机,耐人玩味。去年夏初,丫头忙于烧菜,不觉我倚背而立,念唐僧句:“家在闽山东复东,其中岁岁有花红。而今不在花红处,花在旧时红处红。”丫头听罢,即解厨衣,直觉奇而有味,反复追问。余笑而答曰:诗咒。
(35) 前年清明,尝於文坛录古人截句:“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一时续者众多,譬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徒友王鑫磊颇感其妙。余曰,此勾心之技,止文人游戏耳。如伯玉妻之《盘中诗》,本不得已而施巧,反被后人着力。夫不知亭林之用心者乎?或曰: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36) 逋先生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辅之言此句近似野蔷薇,乃被费衮所讥,称其未为知诗者。又荆公之“青山扪虱坐,黄鸟挟书眠。”随园道首句是乞儿向阳,次句乃村童逃学。此亦当何属?故诗得话,而不得妄话。菲薄古人之学者,厥不敬矣。
(37) 余读书有好古之癖,而漠视近人著术。后读钱先生钟书之《谈艺录》,始信近人有不让古人处,其中外之惯通,美学与哲理之相融。或言静安词话多造语之奇耳,奚不知其意深不能测邪?
(38) 坡公有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希真有词:“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二者句意皆有相同处,且妙。范公诗有“好山深会诗人意,留得夕阳无限时。”而程先生词有“栽花须得诗人宅,秋亦有情难去。”二者各自成句,却俱有不可言之深意。
(39) 化诗一体且有韵者,茂林词之《贺新凉》“人面重来何处觅,问桃花、底事红如此?花不语,笑而已。”平甫词《一萼红》:“还怕是、花如人面到明年,不似者般红。”二者同出一辙,妙哉!
(40) 学诗要须多读,多为。见弟子笑笑疏于亲躬,知有顾忌也。乃谓之曰:趁著不知者无畏,要多写、乱写,到自己不敢轻易动笔处,始算得入了门户。
【作者简介】 醉书生,原名张白鹭,一九八七年生于河南漯河,寓居北京。小学因故退校,性嗜酒,癖诗不放。白鹭诗社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