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74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593
金钱123835
贡献94035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593 点
贡献- 94035 次
金钱- 123835 枚
  
|
27、抒情诗词名句——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出处:宋 周邦彦【西河】
含意:这是作者月夜在赏心亭畔,东望淮水,咀嚼着历代的兴衰,发出了思古的幽情。
原词
西河•金陵
周邦彦
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
髻鬟对起;
恕涛寂寞打孤城,
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
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
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
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
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
相对如说兴亡,
斜阳里。
注释
西河:词牌名,唐教坊曲。
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 。
南朝盛事:南朝宋、齐、染、陈四朝建都于金陵。
髻鬟对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
莫愁:相传为金陵善歌之女。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词牌格式
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
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平仄(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仄仄仄(韵)。
仄平平、
平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平仄(韵)。
此词系隐括刘禹锡《石头城》和《乌衣巷》二诗而成。词中咏史情古,抒情寄慨,以铺写景物抒发人事代谢古今沧桑的感慨。
上片一开始就突兀横空而出,点明六代故都金陵是一个“佳丽地”,这一句是从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中来,既切金陵,又令人浑然不觉。
结尾却又言简意赅的描写燕子的呢喃话旧,时间、地点是“斜阳里”的故都。以繁华始,以萧瑟终,全词情景的基调就这样显示了。经过词人运用了峰回路转、若断若续的手法,金陵的一幅沧桑图景刻画得深切感人。
“莫愁艇子曾系”从古乐府《莫愁乐》“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句中化出,也切合金陵之地。曾经系过曾愁佳丽的游艇,断崖倒树,触目荒凉,“空余旧迹”。接着,词人化用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境,伤心东望,淮水苍茫,不禁回想起昔时盛事,如酒帘飘飘,乐鼓咚咚,当时长街的一片喧闹景象,如今“酒旗戏鼓甚处市”这正是续而又断。最后,词人化用了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的诗境,借燕子的诉说兴亡,表现了“盛事”也许仍然可记,“旧迹”也许仍然可凭。这便是断而再续。
词的第二部分以密为主,前面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勾勒:从前面围绕故国的山峰,引出了后面的断崖树,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从前面的清江,引出后面的淮水再从前面的孤城,引出后面的雾中半垒和月下女嫱。镜头渐次拉近,到了第三部分,画面突出的就只是特写镜头:一对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正相对呢喃。小小飞禽的的对话,可以说刻画入微,密而又密。相对,是指燕子与燕子相对,尽管它们的呢喃本无深意,然而词人听来看来,却为它们的不知何世而倍增兴亡之感。
全词不直写历史事件,不加些许议论,纯以景写情。作者写景时疏密相间,既有乌瞰,又有特写;既有远景、中景,又有近景,整首词疏朗而又细密,艺术效果极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