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精华1820
注册时间2015-4-24
威望17222
金钱122290
贡献93162
首席版主
华夏韵墨首席版主
 
威望- 17222 点
贡献- 93162 次
金钱- 122290 枚
  
|
写景诗歌名句(1)
(1)、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出处:(汉)无名氏 古风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含意:白杨树随风呜咽,悲风摇人心志。
原诗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
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
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
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
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
欲归道无因.
格律:五言诗古体不讲格律。
汉代古诗中开始出现“白杨”意象,并且与死亡和坟墓相伴。自此之后,挽歌、悼辞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经过魏晋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鼎盛。《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诗歌出现“白杨”意象,都是与死亡或坟墓相关。自此之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
《去者日以疏》一首表达的哀愁更为凝重难解。面对死亡,人总是处于四面受敌的困境中,无可逃离,连短暂的及时行乐也无法消融对死亡的恐惧。首句用“去”与“来”、“疏”与“亲”的对比,表达出对生死的强烈感受。生命日短,死亡日近,丘坟已迫在眼前。眼前坟冢累累,然而死亡永恒,坟墓却不是永在,“千载墓平”,古墓变为良田,用来标识墓地的松柏也被斫为薪柴,死去万事皆空,连留下的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无情地抹去。冢墓之间,白杨树随风呜咽,悲风摇人心志,哀愁难解,此情此景,使人想要归还故土,埋骨桑梓,却又无路可走,归还故里的念头也受阻。生命处于双重的困境中,郁结之痛,溢于言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