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2|回复: 62

读老师《怎样写诗辨》

[复制链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无法发出,待逐句发。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怎样写诗辨
huge(远山绿叶) 发布于2019-04-15 12:12   点击:1026   评论:1  
五绝 以诗代序
悟得写诗时,缘何多老之。人生经历浅,岂可至深知。
——下面拙文里,有些话恐怕会惹起一些人不爱听,因自古真知文中有述,也只能这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写诗辨

这是在拙文《谈靠什么写诗》 第二部分里补充的几处论述,主要是为把一些认识说得更明白,更有益于思考,这样就增加了这一部分“辨别”的味道,且更利于悟到“靠什么写诗”。
故,于原处做了修改后,又摘一部分另题搁此,蓝字部分为所补充的文字。如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1、
什么是“苦吟”?“苦吟”不是“空吟”,把“空吟”当“苦吟”是对“苦吟”的歪解。真正的“苦吟”不在写诗上,而在于对生活的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里允许有针对词语的“推敲”情形,而不允许有变着法胡编乱纂的“推敲”情形,这是因为生活里没有的,或感悟不到的,在诗里也“推敲”不出来,更怎么“苦吟”都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想一想,卢延让说“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撚断数茎须。”是不是真的为了“推敲”一个字而这般?古今多从这断章取义,以讹传讹,而忘了“诗中难更无”是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经历了生活,就总需要有所感悟,可是感悟是对生活的认知升华,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得出来的,况且每个人对感悟的自我感受程度和满足程度也不一样,至于用语言能否及时概括下来,不过是个表面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有些人因为语言能力不够,而被这个表面现象难得要死,这依然是表面看似与语言有关,其实原因仍在于日常生活体会不足、思考不够,语言就必然跟不上来,还不是到写诗的时候就“难更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写诗也是不能“临时抱佛脚”的,必须注重日常生活储备,包括语言能力和用语言思考的能力,如此到了写诗时才不会有“难更无”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又说明,写诗的确不是表面“苦吟”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看,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几句作者标为《题诗后》,有具体的指向,且就是指所题诗中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以为这两个句子写得很美,故发此感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写诗可以不管日常生活,而就是从语言到语言的“推敲”?浅层看,没有平时的语言生活和本领,光凭“推敲”有用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层看,没有平时对具体事情的关注,能否有这样写诗的倾向和敏感?这等于还是在说日常生活,所以才有了期待心理中的“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的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就以为和“临时抱佛脚”时的语言能力有关,就以为写诗是“推敲”的事,最终“推敲”个天书出来也说不定,还敢否期待有人共鸣?又让人拿什么来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
再回拙诗上,那么这几首拙诗里面,有没有“苦吟”呢?有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是因为这样写诗信手拈来,哪有“苦吟”之相?况且,也没有这样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则是不便由作者来说的,而只能问问作者以外写诗的人,能否这么信手拈来地就能实现其中的表达,并这么轻松地道出其中在情感、意思、道理上的对生活的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可见,“苦吟”与“苦吟”是有分别的,这种分别就在于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悟如何,包括意识、精神、素养、认识、经历、经验等生活的具体方方面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来看,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好多人记住了这个,以为这就是作诗之法,其实是急功近利的幻想,这种幻想后果极坏,不能说诗词的衰落与这种心态心理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殊不知,诗圣本来是想把这当做教训来说的,他的真经验是“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思是,到老了才知道写诗原来是个“浑漫兴”的东西,根本无须对“春来花鸟”这种日常生活来寻求刻意“深愁”般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后来辛弃疾也有同感,所以讽刺说:“为赋新词强说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稼轩认为,写诗是生活逼出来的,方有“而今识得愁滋味”,他是如何理解写诗的?“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意味写诗是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非深深的感悟不可,岂是“临时抱佛脚”所能憋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而,一个人对待写诗在未到“欲说还休”的时候,是不可“强说愁”的,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这除了能暴露心理上的缺陷,便没有任何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几句:
悟得写诗时,缘何多老之。人生经历浅,岂可至深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感受,在陆游的嘴里,如他的《示子遹》,便直接说成了:“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可见古人对写诗真谛的探索,并早有了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一点,写诗哪怕张口就出、随手就来,也是因为有日常生活的基础,而不得不表达又难以表达的行为,这样表达才是真的表达,也才是真的写诗,也就是对谁都是“诗中难更无”的,唯生活基础越扎实,表达起来才越方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3、
不管能不能理解这些,说到底,写诗虽有时可以看成是语言上的功夫,但语言对谁都是一样的,人与人可能有学识之别,最终也还是要回到语言的约定俗成的使用上来,那么这里面就不会有太大差别,以为有太大区别是骗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3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1
贡献
94408
金钱
10678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李白《静夜思》,一说出来,哪个人都拍案叫绝,因为每个人都能说,都想说,也只有这个效果,且这个效果越大,才能越让人共鸣,那么为什么其他人还是没能说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3: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