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3-8-27
威望158
金钱454
贡献295
高级会员

威望- 158 点
贡献- 295 次
金钱- 454 枚
|
发表于 2025-4-1 08: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七讲作业
绣菊43-心向北
漫成一绝
唐·杜甫 押庚韵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解析:
一、诗的意境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而又略带生机的意境。诗人在江边夜行,江水澄澈,月光如水,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可及,展现出一种空灵之美。风灯在夜色中摇曳,更添几分静谧与神秘。沙头的白鹭安静地栖息,船尾的鱼儿偶尔跃出水面,打破了宁静却又增添了一份灵动。整首诗以静为主,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边夜景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江边,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二、布局特点
这首诗的布局十分精妙。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物。前两句从大处着眼,描绘了江月与风灯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开阔的背景。江月的近在咫尺,风灯的夜照三更,既写出了时间,又写出了环境,为后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后两句则从细节入手,写沙头宿鹭的静和船尾跳鱼的动,以小见大,以局部展现整体,使画面更加丰富细腻。这种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布局方式,使得整首诗的结构层次分明,画面感十足,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场景。
三、修辞手法
1. 拟人:“江月去人只数尺”中的“去”字,赋予了江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仿佛江月在故意与人保持距离,却又近在咫尺,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2. 比喻:“沙头宿鹭联拳静”用“联拳”比喻宿鹭的形态,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3. 通感:“风灯照夜欲三更”中的“照夜”一词,将视觉与时间感相结合,通过灯光的照耀来表现时间的流逝,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和时间感。
四、虚实结合
这首诗中虚实结合的手法运用得十分巧妙。江月、风灯、沙头、船尾等都是实实在在的景物,是诗人眼前所见,属于实写。而“欲三更”则是一种时间上的虚写,通过灯光来暗示时间的流逝,给人一种朦胧感。同时,诗人通过对这些实景的描写,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如江月的清冷、风灯的摇曳、宿鹭的安静、跳鱼的灵动等,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更加丰富、生动的画面,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