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飞雪飘逸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七讲芷兰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0

主题

29

帖子

27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7
贡献
66
金钱
103
发表于 2025-3-31 09: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讲作业
芷兰02-简兮
    杜甫的《漫成一绝》,是一首描写江夜美景的诗作,试按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诗的意境
    诗歌通过描写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意境。明月近人,风灯照夜,沙滩上宿鹭静眠,船尾处鱼儿跃水,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江边,感受到夜晚的祥和与美好。
布局特点
    前两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从远处的江月写到近处的风灯,由高到低,先写视觉感受,为整个画面奠定了宁静的基调。后两句“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则将视角从岸边的沙头转移到船尾,由静景转为动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使全诗布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江月去人只数尺”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江月离人很近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全诗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宿鹭联拳静”与“跳鱼拨剌鸣”,以静衬动,以动显静,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虚实运用
    这首诗主要以实写为主,通过对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实际景物的描写,展现出江夜的真实景象。但在实写中也蕴含着虚的成分,如“江月去人只数尺”,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虚的意境。此外,诗人通过对这些实景的描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完整的江夜图,这也是一种虚的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4
贡献
115
金钱
201
发表于 2025-3-31 20: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月萍(开) 于 2025-3-31 20:05 编辑

第七次作业:芷兰-28四月萍
    杜甫的《漫成一绝》,是一首描写江夜美景的诗作,试按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诗的意境1
    诗歌通过描写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而又富有生机的意境。明月近人,风灯照夜,沙滩上宿鹭静眠,船尾处鱼儿跃水,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江边,感受到夜晚的祥和与美好。
布局特点
    前两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从远处的江月写到近处的风灯,由高到低,先写视觉感受,为整个画面奠定了宁静的基调。后两句“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则将视角从岸边的沙头转移到船尾,由静景转为动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使全诗布局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江月去人只数尺”使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江月离人很近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全诗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宿鹭联拳静”与“跳鱼拨剌鸣”,以静衬动,以动显静,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虚实运用
    这首诗主要以实写为主,通过对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实际景物的描写,展现出江夜的真实景象。但在实写中也蕴含着虚的成分,如“江月去人只数尺”,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虚的意境。此外,诗人通过对这些实景的描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完整的江夜图,这也是一种虚的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1293

帖子

71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519
贡献
1741
金钱
2938
发表于 2025-4-1 20: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凡川  作业

《漫成一首》
唐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夜泊之景。第一句“
江月去人只数尺”就描绘了一幅江月近人的画面。江中的月影,在舟人看来,似乎“离人只有数尺”之遥,


第二句“风灯照夜欲三更”,诗人将视线从江月转向风灯,由近及远,风中的灯火,摇曳不定,似乎照亮了诗人的心。一个“欲”字,透露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


接下来的两句“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人将笔触转向江边的沙洲和船尾的水面,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畔夜景图。沙洲上的白鹭,鱼儿跃出水面,打破了夜的宁静,也增添了夜的生机。这两句诗,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以平淡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江畔夜色的画面。诗人用“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这宁静的夜晚,诗人的内心也如同这江水一般,不能平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0

帖子

52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1
贡献
121
金钱
215
发表于 2025-4-3 14: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全诗采用四句四景的布局,并且二联都两两对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副静谧的江村夜泊图。一句写倒映在江中的月亮,前四为实景,后三为虚笔,二分句写船上的风灯,前四为实景,后三为虚笔,一写江上所见,一写舟中所见。三分句写岸边沙滩上栖息的鹭鸶,同样前四为实,后三为虚。联拳形容水鸟栖息时的形态,十分贴切形像。四分句写江水的游鱼,跳出水面,发出了拨喇之声,同样前四为实,后三为虚,拨喇的拟声词运用到位,在寂静的夜色里,听到如此活泼泼的声音,显出了无限生机。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全诗采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写出了江村月夜的美好,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6

帖子

4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45
贡献
111
金钱
156
发表于 2025-4-6 09: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芷兰组绝句提高班第七讲作业
芷兰19-云裳

漫成一绝
唐·杜甫 押庚韵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写一篇解析,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诗的意境;2、布局特点,3、用了哪些修辞?

杜甫,诗作风格沉郁顿挫,却也不乏描绘自然之美的清新佳作,《漫成一绝》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又富有生机的江畔夜景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从“漫成”可知是诗人妙手偶得之作。

从意境营造来看,诗中选取“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的意象,加上简洁的修饰,描绘出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与船上之人距离似乎仅数尺之遥的画面,营造出空灵、静谧的氛围。同时在微风中摇曳的灯盏,映照出深夜的寂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孤舟之上,感受夜的深沉。沙滩上一群白鹭蜷缩着身体静静栖息,它们的安静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祥和与安宁。而末句破了这份静谧,鱼跃出水面发出“拨剌”的声响,以动衬静,更显夜的寂静,同时也为画面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使整首诗的意境由静态的静谧转为动态的灵动,营造出亦静亦动,充满生机的江畔夜景。

在布局上,本诗巧妙地遵循了时间与空间的顺序。空间上,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江面上的明月,到船上的风灯,由沙滩上的宿鹭,最后聚焦到船尾跳跃的鱼,层次分明。时间上,从“欲三更”的时间点出发,随着对各个场景的描绘,让读者沉浸式体验这一特定时段江畔的变化,结构严谨,布局精巧。

修辞运用上,一二,三四分别对偶,首句“只数尺”夸张。手法上多处使用了感官结合的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江月去人只数尺”从视觉角度描绘江月与人的距离,“风灯照夜欲三更”进一步强化视觉感受;“船尾跳鱼拨剌鸣”则从听觉角度出发,让读者通过声音感受到鱼跃的动态。全方位地调动读者的感官,使诗歌的画面感更为立体。此外,诗歌整体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便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不着过多修饰,却尽显江畔夜景的独特之美。

在虚实处理上,诗中所描绘的江月、风灯、宿鹭、跳鱼声等均为眼前实景,只三尺,欲三更是作者的想象,是虚。通过对这些实景的细致刻画,构建起整首诗的框架。但在这些实景背后,又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与心境,虽未直接点明,却能让读者在欣赏夜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在漂泊途中,于这静谧之夜获得的片刻安宁,以及对自然生机的赞美,这种情感的表达为诗歌增添了虚的韵味,使诗歌虚实相生,余味无穷。

《漫成一绝》以其独特的意境营造、精巧的布局、巧妙的修辞运用以及虚实相生的手法,展现了杜甫高超的诗歌技艺。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江畔夜泊图,更是诗人情感与自然之美的交融,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