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89|回复: 44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复制链接]
本站网友  发表于 2025-2-11 23:35:16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飞雪飘逸 于 2025-2-12 00:00 编辑

各位学员 请注意 写作业要求不要任何编辑,使用论坛默认字体、颜色和文字大小,要求素雅统一。


另外,请注意贴作业格式,要求一人一楼,多的删除,谢谢合作!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好了,今天的第一讲我们先说这么多。现在布置一下作业: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
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
背景,
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
需要按自己的理解,
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作业截止时间,2022.02月17日晚上八点。







0

主题

263

帖子

24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337
贡献
600
金钱
940
发表于 2025-2-12 09:2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话梅41-飞翔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杜甫与房琯是布衣之交,曾因房琯被贬上书唐肃宗,而遭肃宗疏远,以致左拾遗不保。
此诗是杜甫得到了房琯在汉州西亭旁挖的池边的一群鹅后,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小诗。

“房相西亭鹅一群”,首句叙事点题说明房相在西亭边有一群鹅。
次句写景,“眠沙泛浦白于云”,描写这群鹅的生活状态,在沙上休息,在水上泛游,羽毛如白云一样洁白。
三句起意,“凤凰池上应回首”
凤凰池:中书省的代称,因中书省为朝廷起草诏令之处,有“凤凰衔书”的传说,故称。这里借指朝廷。回首:回头想,这里指房琯在朝廷时应会想起汉州的鹅群。
四句“为报笼随王右军”以王羲之山阴黄庭换鹅典故。王羲之非常喜欢鹅,故杜甫以王羲之自比,把得到房相鹅的喜悦心情,以及对芳相的感激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74

帖子

19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76
贡献
446
金钱
750
发表于 2025-2-12 10:0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血琉璃 于 2025-2-12 10:39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27 / 血琉璃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
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
背景,
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
需要按自己的理解,
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简析:
一、题解:房公,即房琯,杜甫好友,房琯触怒皇帝,杜甫曾冒死上柬求免,后房琯被贬西蜀,值杜甫避乱于此,穷困潦倒一筹莫展之际,房琯竭力救济,两人相交莫逆。“得房公池鹅”,意思是因房公之池鹅而得诗,非得鹅而大快朵颐也。

二、首句:交代地理方位,房琯
曾于西亭掘有一池,养有鹅一群。
三、次句:言鹅之状态,眠沙泛浦,有“悠游自在、怡然自乐”的意味;白于云,喻鹅之洁净,隐含人之高洁及情闲志怡。
四、转句:凤凰池,借指中书省或宰相,为皇帝起草诏书的机构或官员。杜甫另有一首《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有一句“池上于今有凤毛”也是此意。
五、结句:东晋名士王羲之生性爱鹅,曾有为西山道观手录《道德经》,
得以笼鹅而归的雅事,杜甫借典抒情,既抒发自己对房相的怀念之情,又寄托自己对自由与高雅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本诗以托物起,以典作结,以房公池的鹅群为引子,兴起对和谐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引入王羲之爱鹅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意更加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32

帖子

12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64
贡献
296
金钱
464
发表于 2025-2-12 14: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星星过月 于 2025-2-12 20:57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星星过月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这首诗前两句交代鹅出现的地方(房相西亭),以及鹅的姿态与颜色。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作者运用想象与典故。 “凤皇池”原指中书省所在的禁苑中的池沼,这里借指房相的地位之高。诗人想象这些鹅如果在凤皇池上应该会回首怀念,并且告知人们它们如今跟随王右军(这里代指房相)入笼。此处可能是以王羲之爱鹅的典故,来增添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也暗示了对房相的赞美和对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房公池鹅的描写,既展现了生动的画面,又委婉地表达了对房相的敬意,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4

帖子

14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2
贡献
326
金钱
604
发表于 2025-2-12 17: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杏花村姑

‌《得房公池鹅》原文‌: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注释‌:

房相:即房琯,唐朝大臣,曾任宰相,这里以“房相”尊称。西亭:指房琯在汉州时所挖的池塘边的亭子。
眠沙泛浦:鹅群有时在沙地上栖息,有时在池塘中浮游。泛,浮游。浦,水边。
白于云:形容鹅的羽毛洁白,甚至比云还要白。
凤凰池:中书省的代称,因中书省为朝廷起草诏令之处,有“凤凰衔书”的传说,这里借指朝廷。回首:回头想,这里指房琯在朝廷时应会想起汉州的鹅群。
为报:替我告诉。笼随王右军:这里用王羲之爱鹅的典故。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曾写信给道士,欲以山阴兰亭换鹅。这里杜甫自比王羲之,说鹅儿连同笼子都送给他了。
‌译文‌
房琯家的西池里养着一群鹅,它们在沙滩上安眠,在池水中畅游,羽毛洁白无瑕,胜过天上的云朵。房琯大人现在在朝廷里,想必也会时常想起汉州的这群鹅吧。就让我代你转告一声,这群鹅连同笼子,都已经归我这位当代的“王右军”(即我杜甫)所有啦。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杜甫得到房琯家池塘里的鹅后的喜悦心情。首句“房相西亭鹅一群”直接点题,引出描写对象——房琯家池塘里的鹅群。次句“眠沙泛浦白于云”则进一步描绘鹅群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羽毛的洁白无瑕。后两句则巧妙运用王羲之爱鹅的典故,以幽默的语气表达了杜甫得到鹅后的得意心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房琯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05

帖子

347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06
贡献
811
金钱
1350
发表于 2025-2-13 08:57:32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17月良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房相西亭鹅一群,”首句用平实的写景口吻说出事情。
房相西亭有鹅一群。
“眠沙泛浦白于云。”
第二句承继续写景
笔墨拔起,闲适惬意,喜形如色。
鹅睡在沙浦上,像白云一样。有隐房相才情高雅之意。
“凤凰池上应回首”第三句议论。脱跳出,得房相鹅,受宠若惊,应该要回报房相。
“为报笼随王右军。”第四句下结论,报恩房相。要像书圣王羲之一样爱鹅。所谓爱乌即乌。房相爱鹅,羲之爱鹅,吾亦爱鹅。吾亦爱房相。
跟随房相,从为像房相,羲之一样才情高雅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1

帖子

343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485
贡献
756
金钱
1440
发表于 2025-2-13 09: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傲雪飞鹰


‌《得房公池鹅》原文‌: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注释‌:
得房公池鹅,得,是得以见到的意思。
房相:即房琯,唐朝大臣,曾任宰相。
西亭:指房琯在汉州时所挖的池塘边的亭子。
凤凰池:中书省的代称,因中书省为朝廷起草诏令之处,有“凤凰衔书”的传说,这里借指朝廷。
为报:告知。
笼随王右军:这里用王羲之爱鹅的典故。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鹅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黄庭换鹅典故)
李白的送贺宾客归越也用到了这个典故。
送贺宾客归越
李白·唐代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译文‌
上联主语拆分流水句,房相家的西池里养着一群鹅,它们在沙滩上安眠,在池水中畅游,羽毛洁白无瑕,胜过天上的云。


下联也是流水句,第四句补充说明。凤凰台,代指中书省,是朝廷重地,也是房琯曾经工作的地方,鹅啊鹅,你还会记得随主人在凤凰池里嬉戏的时候吧?要感谢你的主人,房大人(王右军)提着笼子带你去的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主题

1903

帖子

2万

积分

常务管理

沧浪书院律诗兼曲二、赋二期常务管理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46
贡献
2473
金钱
19757
发表于 2025-2-13 09: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醉舞可乐 于 2025-2-13 09:36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12-醉舞可乐


‌《得房公池鹅》原文‌: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这首诗的背景可能是杜甫在房相(房琯)的西亭看到了一群鹅,从而引发了诗意的感慨。

首句,房相西亭鹅一群,直接点明地点和主体,即在房相的西亭处有一群鹅。简洁明了地交代了场景。

次句 眠沙泛浦白于云,形象地描绘了鹅的状态。它们有的在沙滩上睡眠,有的在水边游动,其洁白的羽毛比白云还要洁白,展现出鹅群的美丽与闲适。

尾句,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则蕴含深意。“凤凰池”在古代常用来指代中书省,这里可能暗示房相曾在朝中的高位。“应回首”带有一种想象和劝诫的意味,仿佛在说房相应回顾过往。而“为报笼随王右军”,王右军即王羲之,他爱鹅成癖,这里说应该告知房相,他的鹅就如同被王右军喜爱的鹅一样珍贵。这似乎在委婉地表达对房相的一种安慰或者提醒,也许是暗示他虽在政治上遭遇波折,但身边仍有像这群珍贵的鹅一样美好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房公池鹅的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可能蕴含着对房相境遇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6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8
贡献
17
金钱
25
发表于 2025-2-13 09: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39-墨妍

好了,今天的第一讲我们先说这么多。现在布置一下作业: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答:阅读背诵中。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背景,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需要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题目:“房公”指房琯,曾为宰相,这里明确了鹅的主人和出处,表明这些鹅是房公池中的鹅。“得房公池鹅”是得以见到的意思,这个题目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诗歌的核心事件和主要描写对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引导读者去理解诗人以房公池鹅为主题所抒发的情感和表达的思想。

首句:“房相西亭鹅一群”,直接点明房公西亭有一群鹅,交代了写作对象及地点,“房相”明确指出这些鹅是房公之物,为诗歌增添了特定的背景信息。

次句:“眠沙泛浦白于云”,生动地描绘了鹅群的生活状态,它们有的在沙滩上休憩,有的在水面浮游,羽毛洁白似云,突出了鹅的洁白与闲适,给人以宁静优美之感。

第三句:“凤凰池上应回首”,“凤凰池”常代指朝廷重要职位,暗示房公曾居高位,如今已不在朝堂,“应回首”则赋予房公一种回首往事的动态感,引发读者对房公经历的联想。

末句:“为报笼随王右军”,运用王羲之爱鹅,用笼子装鹅的典故,说这些鹅将像跟随王羲之一样与诗人相伴,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与趣味。

《得房公池鹅》此诗中有两处用典,具体如下:
“凤凰池”:原指禁苑中的池沼,魏晋南北朝时是中书省所在地,因接近皇帝而显贵,故常以“凤凰池”代指中书省或朝廷要职。这里借指房琯曾居的高位,暗示房琯过去在朝廷的重要地位,如今虽已不在其位,但仍可能会回首往事,引发对房琯人生经历的联想。

“笼随王右军”:出自王羲之爱鹅的典故。王羲之生性爱鹅,曾为得到山阴道士的鹅,不惜抄写《道德经》与之交换,常以笼盛鹅。此处诗人以王羲之自比,说要将房公池中的鹅用笼子装走,表明自己对这些鹅的喜爱,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趣味性,或许还暗示了诗人像王羲之一样,有着超脱世俗的情趣。

这首诗通过对房公池鹅的描写,巧妙地融合了写景、用典与抒情,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短短四句,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2

帖子

88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39
贡献
201
金钱
342
发表于 2025-2-13 14: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解析绝句——杜甫《得房公池鹅》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注释
房公:唐朝名相房琯(697—763)逝于763年赴京途中。

凤凰池:这里指中书省。

笼随王右军:这里是用典。传说大书法家王羲之极其爱鹅,曾用书法作品换取鹅。《黄庭换鹅》王羲之与友游,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为报:古人常用的,意就是告知。告诉你、给你说一下吧。

背景
    这首诗是伟大诗人杜甫之作。
     杜甫和房琯是布衣之交。公元七五七年,房琯被肃宗皇帝从宰相的位子罢免时,当时担任左拾遗的杜甫曾冒著生命的危险,上书救他,结果没帮上忙,又触怒了皇帝,自己也被放逐,后来甚至丢了官。
   760年琯当上了汉州刺史,据说,诗中所写的房相西池,就是房琯在那时候挖出来的,所以又称房公池,或房公湖。公元七六三年,房琯又被提拔回京城担任刑部尚书,杜甫听到消息,就赶到汉州,可惜房琯已经离开了。
    杜甫在赏游房琯府邸时,在房府西亭房公池见到一群白鹅,甚是喜爱。于是就写了这首《得房公池鹅》和另一首《舟前小鹅儿〉的诗作。

解析
       题目:得以见到房公池的群鹅。

        首句,“房相西亭鹅一群”,是说在房琯府的西边亭里,见到一群白鹅。

        次句,“眠沙泛浦白于云”。说这些鹅无论是安详的睡眠沙滩上,或者是自由的游戏池水里,都那么的闲适与静洁,比白云还要洁白无瑕。喻杜甫向往闲情、自由、清净的生活。

        三句,“凤凰池上应回首”,这里用典。是说 ,回首往事房公曾经在中书省任宰相之职。鹅儿,你们多么荣幸啊,能得房公喜爱,还把你们照顾的如此美丽可爱。

         四句,“为报笼随王右军”,这里用典。是说,告诉你吧,当年王右军就爱鹅成癖,他用自己一手的好书法才换得群鹅。房相像王右军一样喜爱鹅,杜甫也很喜欢鹅,更喜爱房相。这里用王羲之做比,用来赞美房琯和王羲之都是一样品德高尚的才人。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鹅的细致描述,以景寓意、以典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和谐自然的赞美;对生活境遇的感慨;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寄托诗人思念及敬重故友的深深情怀,向往闲适、自由、高雅的生活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

帖子

151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367
金钱
602
发表于 2025-2-13 18: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茹 于 2025-2-13 19:09 编辑

沧浪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作业
画梅组-静茹

赏析: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背景:
房相即房琯,他和老杜是布衣之交,两人友情深厚。房琯在位时曾举荐杜甫,使杜甫被任命为左拾遗‌,一直被杜甫称为恩相。在他后来被贬后,杜甫曾多次为房琯打抱不平,甚至因此被唐肃宗冷落和降罪‌,解了职。‌房琯被贬的时间是760年‌。具体来说,房琯在760年被贬为汉州刺史‌,在这期间,他曾在汉州的家边挖了一个池塘,被称为房相西池或房公池。在池子里养了一群鹅。在唐肃宗宝应二年,763年的时候,因为房琯在他治理的地方上干得很出色,所以又被提拔为特进和刑部尚书,皇上还想让他回长安来。那年八月,房琯急急忙忙地从外地回到京城,《新唐书》第一百三十九卷的记录:“宝应二年的时候,他被召去当了刑部尚书,但在上任路上因病去世,后来被追赠为太尉。”  也就是说在公元763年房琯在拜特进、刑部尚书途中因病去世于阆州。

这首诗据说是写于763年或764年,杜甫流浪在阆州时,去了房琯的旧居,这个时候他没见到房琯本人,此时房琯已经在上任的路上了,也可能人已经没了,但老杜当时并不一定知道这事,只见到了房琯在阆州家的鹅。凤凰池,指朝廷的中书省,房琯曾经是宰相。故这里用两年后,杜甫经过阆州,特意去看望老友的坟墓‌1。然而,关于杜甫是否在房琯去世时就已经知道这一消息,并没有明确的记录。

题目 :意思是今天得以见到房琯家里的鹅了,由此他想到了故人房相,故有此诗。

诗意:本首诗通篇以鹅写起,借物寄兴。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一分句 点明鹅所在的地点及主人,点题。二分句主写大鹅日常起居及形态,眠沙泛浦,忧游惬意的纯天然状态,鹅羽洁如白云,也有隐喻其和主人品性高洁之意。三分句中凤凰池,指朝廷的中书省,是朝廷重地,房琯曾经任宰相。那里工作过。四分句再以右军鹅之典收结,三四句意思是说:鹅啊鹅,你还会记得随主人在凤凰池里嬉戏的时候吧?要感谢你的主人,房大人(王右军)提着笼子带你去的事吧?用右军鹅的典故也是旨在抬高鹅与其主人的身份,赞美房相的风流俊雅。

本诗起承转合布局。诗意旨在托鹅寄兴,借鹅怀故人房琯,表达老杜对昔日恩相房琯的怀念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3

帖子

1510

积分

版主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74
贡献
367
金钱
602
发表于 2025-2-13 19: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静茹 于 2025-2-13 19:07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08-扁舟

‌《得房公池鹅》原文‌: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房公,即唐朝名相房琯(697—763),杜甫好友,房琯触怒皇帝,杜甫曾冒死上柬求免,后房琯被贬西蜀,值杜甫避乱于此,穷困潦倒一筹莫展之际,房琯竭力救济,两人相交莫逆。后逝于763年赴京途中。

凤凰池:这里指中书省。乃房琯昔日为相工作之所。

右军鹅:典故,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鹅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是写鹅的高级典。

诗题“得房公池鹅”,意思是因房公之池鹅而得诗,并非为老杜得到了房公的大鹅也。

首句:交代地理方位,房琯
曾于西亭掘有一池,养有鹅一群。
三、次句:言鹅之状态,眠沙泛浦,有“悠游自在、怡然自乐”的意味;白于云,喻鹅之洁净,隐含人之高洁及情闲志怡。
四、转句:凤凰池,借指中书省或宰相,为皇帝起草诏书的机构或官员。杜甫另有一首《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有一句“池上于今有凤毛”也是此意。
五、结句:东晋名士王羲之生性爱鹅,曾有为西山道观手录《道德经》,
得以笼鹅而归的雅事,杜甫借典抒情,既抒发自己对房相的怀念之情,又寄托自己对自由与高雅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本诗以托物起,以典作结,以房公池的鹅群为引子,兴起对和谐自然的赞美之情;通过引入王羲之爱鹅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意更加深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8

帖子

47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665
贡献
1153
金钱
1827
发表于 2025-2-13 19: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句研班第一讲作业
画梅25-心灵驿站

七绝  得房公池鹅
唐 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首句写房琯在西亭有一池,养有一群鹅。次句:描写这群鹅的生活状态,在沙上休息,在水上泛游,羽毛如白云一样洁白。第三句是转句,凤凰池是中书省代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机构。有凤凰衔书的传说。指朝廷。第四句用王羲之爱鹅的典故。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山阴有道士养鹅,王羲之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鹅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黄庭换鹅典故)。
历史记载房琯被贬时杜甫冒死进谏,当杜甫穷途撩倒之时,房琯竭力救济。两人成为莫逆之交。此处用典,表达杜甫爱鹅也爱房相,对房相有感恩之心。整首言简意赅,意境优雅,充满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1

帖子

20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7
贡献
498
金钱
796
发表于 2025-2-13 20: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画梅01-白雪
好了,今天的第一讲我们先说这么多。现在布置一下作业: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背景,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需要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房琯和杜甫是好朋友。公元七五七年,房琯被肃宗罢相,时任左拾遗的杜甫冒死相救,结果触怒皇帝,自己也被放逐丟官。此诗是杜甫在汉州房公池见到白鹅而写就的。
起句赋笔,点明鹅群所在位置,承句比兴,描写鹅群的动作、形态,转句起意,凤凰池,代指中书省,合句用王羲之用黄庭经换鹅典作结。
本诗句句均写鹅,只是角度不同,充分体现了绝句平起、顺承、跳转、妙合的经典布局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7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95
贡献
176
金钱
271
发表于 2025-2-14 06: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画梅26-渔樵唱晚 于 2025-2-14 06:02 编辑

作业一:文/渔樵唱晚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背景,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需要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创作背景
房琯(房公)因触怒皇帝在760年被贬‌,杜甫为其上柬求免,结果与唐肃宗意愿相左,反而自己从左拾遗被贬到华州。房琯被贬西蜀时,值杜甫避乱于此,穷困潦倒之际,房琯竭力救济,两人相交莫逆。763年房琯又被提拔回京城担任刑部尚书,杜甫听到消息,就赶到汉州,可惜房琯已经离开了。房琯被贬期间,曾在汉州的家边挖了一个池塘,在池子里养了一群鹅。此时房琯离开赴任去了,鹅却没带走。杜甫睹物思人,写下《“得房公池鹅”》。
解析
“得房公池鹅”,意思是因见房公池鹅所感,所得。得:感想、心得。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为主语拆分句,首句写景,交代地点、事物,在房丞相居处的西亭有鹅一群。句子的中心是“鹅一群”,做主语。次句进一步说明这群鹅,是谓语。鹅群眠在沙滩,游在河里,云一样洁白。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鹅儿,鹅:你们的主人一定在凤凰池惦记你们呢,他要回来把你们接到他身边去。尾句用典,东晋名士王羲之生性爱鹅,曾有为西山道观手录《道德经》,得以笼鹅而归的雅事,杜甫借典抒情,既抒发自己对房相的怀念之情,又寄托自己对自由与高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布局:首句景起,次句说明,三、四句入情。全诗叙事为主,寓对房琯的赞美情于叙事中。通过对鹅的赞美以及王羲之爱鹅的典故来赞美房琯的高洁情操和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5

帖子

6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9
贡献
154
金钱
233
发表于 2025-2-14 11:09: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画梅35一片天空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房承相的亭子西有鹅一群,睡在水边如朵多白云。对这恩情和君的喜爱,应随王羲之装笼情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1
贡献
55
金钱
86
发表于 2025-2-14 13: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秋1 于 2025-2-14 13:24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
画梅36-清秋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背景,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需要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一、释义:
1、得:本义是获得、取得,引申为得意。 “得”作为助动词,表示许可。 “得”还可以表示需要、应该、必须等,读děi。 会意字。 这里的“得”应该是“得于”的意思,看到“房公池鹅”有所感而得此诗。
2、房公:房 琯 (697-763年),字次律,河南 缑氏 (今河南省洛阳市 偃师 区)人。 唐朝宰相,正谏大夫 房融 之子。 房琯年少好学,风仪沉稳,选为弘文生,历任 校书郎 、 冯翊县 尉、 卢氏县 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参军、 主客员外郎 、主客郎中、给事中、 宜春 太守、太子左庶子、刑部侍郎,赐爵 漳南县 男。 安史之乱 后,随 唐玄宗 入蜀,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
3、房公池:公元七六○年房琯当汉州刺史时在住地西边挖出来的一个池子,所以称房公池,或房公湖。
4、眠沙泛浦:在沙滩是睡觉,在水里游泳。
5、凤凰池:这里的“凤凰池”实际上是指中书省。 “凤凰池”这一名称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书省设于禁苑,因其掌控着机要事务,靠近皇帝,所以被比喻为“凤凰池”。
6、回首:意思是回头、回头看,回想,回忆。这里应该是回想。
7、为报:为了报答,告知的意思。
8、笼随王右军:王右军,王羲之(321年~379年或303年~361年),字逸少,世称王右军。王羲之喜欢鹅,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鹅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

二、创作背景:
房琯和杜甫是好朋友。公元七五七年,房琯被肃宗皇帝从宰相的位子罢免时,当时担任左拾遗的杜甫曾冒著生命的危险,上书救他,结果没帮上忙,又触怒了皇帝,自己也被放逐,后来甚至丢了官。公元七六○年房琯当了汉州刺史。公元七六三年,房琯又被提拔回京城担任刑部尚书,杜甫听到消息,就赶到汉州,可惜房琯已经离开了。杜甫只看到池塘里面的一群鹅而创作了这首诗。

三、试译:

因看到房公池里的一群鹅有感而得此诗
房相西亭边的池子里有一群鹅,它们不管是在沙滩上睡觉还是在水中游泳都好比天上的白云一样。
鹅啊鹅,你是不是怕去到中书省在凤凰池上怀念这里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像山阴道士的群鹅一样在笼子里随王右军而去呀。

(或者是,房相啊房相,你在凤凰池上应该会想念这些鹅吧,那你为什么不像王右军一样把它们装在笼子里带走呢?我也想去呀)

四、简析: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第一句“房相西亭鹅一群”交代整首诗的主语“鹅”所在地点,点题;
第二句“眠沙泛浦白于云”顺承第一句,描写所见“鹅”的状态,一是“眠沙泛浦”自由自在,无所事事的样子,二是颜色是白于云,我还是有我的优点的;
第三句“凤凰池上应回首”转到想象。一个“应”字表明这是想象、猜测的意思,房相呀你在中书省应该会想念这里的鹅,或者是我吧?(把自己想象成房相池子里的鹅了)。
第四句“为报笼随王右军”它们也像山阴道士的群鹅一样也想在笼子里随你去凤凰池呀,用典。

个人以为:整首诗以“鹅”寄托自己的不得志。第一句以鹅自比,第二句说明自己的优点,想象房琯会不会记得自己。按理说房琯和杜甫关系很好,杜甫认为房琯这次应该会带是自己一起回京城,但是实事却让他很失望,又不敢明说,只好借鹅说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

帖子

1414

积分

副首版

沧浪书院词三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
贡献
330
金钱
541
发表于 2025-2-14 13:2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日暖阳: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背景:
    房相即房琯,他和老杜是布衣之交,两人友情深厚。房琯在位时曾举荐杜甫,使杜甫被任命为左拾遗‌,一直被杜甫称为恩相。在他后来被贬后,杜甫曾多次为房琯打抱不平,甚至因此被唐肃宗冷落和降罪‌,解了职。‌房琯被贬的时间是760年‌。具体来说,房琯在760年被贬为汉州刺史‌,在这期间,他曾在汉州的家边挖了一个池塘,在池子里养了一群鹅。

这首诗据说是写于763年或764年,杜甫流浪在阆州时,去了房琯的旧居,这个时候他没见到房琯本人。
得以见到房琯家里的鹅了,由此他想到了故人房相,故有此诗。

诗意:本首诗通篇以鹅写起,借物寄兴。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一分句 点明鹅所在的地点及主人,点题。二分句主写大鹅日常起居及形态,眠沙泛浦,忧游惬意的纯天然状态,鹅羽洁如白云,也有隐喻其和主人品性高洁之意。三分句中凤凰池,指朝廷的中书省,是朝廷重地,房琯曾经任宰相。那里工作过。四分句再以右军鹅之典收结,三四句意思是说:鹅啊鹅,你还会记得随主人在凤凰池里嬉戏的时候吧?要感谢你的主人,房大人像王羲之一样提着笼子带你去的事吧?用右军鹅的典故也是旨在抬高鹅与其主人的身份,赞美房相的风流俊雅。
本诗起承转合布局。诗意旨在托鹅寄兴,借鹅怀故人房琯,表达老杜对昔日恩相房琯的怀念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1

帖子

2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威望
33
贡献
64
金钱
97
发表于 2025-2-14 1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组~书儿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这首诗前两句交代鹅出现的地方(房相西亭),以及鹅的姿态与颜色。表达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作者运用想象与典故。 “凤皇池”原指中书省所在的禁苑中的池沼,这里借指房相的地位之高。诗人想象这些鹅如果在凤皇池上应该会回首怀念,并且告知人们它们如今跟随王右军(这里代指房相)入笼。此处可能是以王羲之爱鹅的典故,来增添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趣味性,也暗示了对房相的赞美和对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房公池鹅的描写,既展现了生动的画面,又委婉地表达了对房相的敬意,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

帖子

5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7
贡献
141
金钱
239
发表于 2025-2-14 16: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留白 于 2025-2-14 16:30 编辑

第一讲作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14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威望
22
贡献
34
金钱
56
发表于 2025-2-14 2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画梅组—40镜子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答:阅读背诵中。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背景,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需要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题目“得房公池鹅”
得以见到房公池塘里的鹅。题目告诉得见池鹅,接下来引申的 一系列事件。

首句“房相西亭鹅一群”
平铺直叙,房相西亭边有鹅一群。
次句,“眠沙泛浦白于云。”
继续写景,说鹅睡塘边的沙上泛着白,像云朵一样。
三句,转句“凤凰池上应回首”
凤凰池,用典,指禁苑中的池沼,借指中书省或宰相。现在的权利中心。
凤凰池上应该能让人回忆以前的往事。
结句,“为报笼随王军。”
笼随王右军,用典,王羲之爱鹅,道士让王羲之以抄经作为报酬,用笼打包带鹅回家的典故。
结句,告知笼子里的鹅随着王右军,房相的鹅也跟典故里一样。
整句诗由见到鹅而想到两个典故而变得丰富和耐人寻味,由典故而提高了诗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73

帖子

7065

积分

版主

古风学院词校九期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839
贡献
1702
金钱
2812
发表于 2025-2-14 2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1讲
解析杜甫七绝《得房公池鹅》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房相:
指房琯,他在唐玄宗、唐肃宗时期曾担任宰相,与杜甫是好友。
凤凰池:
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令,记会时事,典作文书,以其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因其位,谓之「凤凰池」焉。(唐•杜佑《通典》卷二十一《职官三》)
王右军:
王羲之字逸少。导之从子也。初讷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尝见周顗。顗异之。时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长。尤善草隶书。为今古冠绝。累迁为右将军。不乐京师。遂往会稽。与谢安、孙绰、等游处。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晋中兴书》卷七〈琅琊王录〉)
起句描写地点与实物、承句生动地描写了群鹅的状态;转句即便是在官家高位之上,也应该会喜欢此情此景。结句用典,衬托自己的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0

帖子

7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2
贡献
202
金钱
284
发表于 2025-2-14 22: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02-竹影和月
‌《得房公池鹅》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背景:公元七六三年,房琯被提拔回京城担任刑部尚书,杜甫听到消息,赶到汉州,可惜房琯已经离开了。杜甫在赏游房琯府邸时,在房府西亭房公池见到一群白鹅,甚是喜爱。于是就写了这首诗。
注释:得房公池鹅,得,是得以见到的意思。
房相:即房琯,唐朝大臣,曾任宰相。
西亭:指房琯在汉州时所挖的池塘边的亭子。
凤凰池:中书省的代称,因中书省为朝廷起草诏令之处,有“凤凰衔书”的传说,这里借指朝廷。
为报:告知。
笼随王右军:这里用王羲之爱鹅的典故。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鹅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黄庭换鹅典故)
分析:首句为主语拆分,意思是说,房相家的西池里养着一群鹅,鹅做第二分句的主语,即次句顺承首句,说它们在沙滩上安眠,在池水中畅游,羽毛洁白无瑕,胜过天上的白云。
第三四分句为流水句:凤凰台,代指中书省,是朝廷重地,也是房琯曾经工作的地方,杜甫借鹅感慨:鹅啊鹅,你还会记得随主人在凤凰池里嬉戏的时候吧?要感谢你的主人,房大人(王右军)提着笼子带你去的事吧?言外之意是房相对我杜甫的知遇之恩,我老杜会铭记于心。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鹅的刻画,以景寓意、以典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鹅的赞美,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也抒发了作者对故友的深深思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2

帖子

182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37
贡献
449
金钱
687
发表于 2025-2-14 22: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09-雪松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典故:

凤凰池:中书省的代称,因中书省为朝廷起草诏令之处,有“凤凰衔书”的传说,这里借指朝廷。

右军鹅:右军这里用王羲之。王羲之非常爱鹅的典故。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曾写信给道士,欲以山阴兰亭换鹅。这里杜甫自比王羲之,说鹅儿连同笼子都送给他了。

译文:
房琯家的西池里养着一群鹅,它们在沙滩上安眠,在池水中畅游,羽毛洁白无瑕,胜过天上的云朵。房琯大人现在在朝廷里,想必也会时常想起汉州的这群鹅吧。就让我代你转告一声,这群鹅连同笼子,都已经归我这位当代的“王右军”(即我杜甫)所有啦。
赏析: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杜甫得到房琯家池塘里的鹅后的喜悦心情。首句“房相西亭鹅一群”直接点题,引出描写对象--房琯家池塘里的鹅群。次句“眠沙泛浦白于云”则进一步描绘鹅群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羽毛的
山巧妙运用王羲之
爱鹅的典故,以幽默的语气表达了杜甫得到鹅后的得意心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房琯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东,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22

帖子

606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956
贡献
1378
金钱
2352
发表于 2025-2-15 08: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影子-深圳 于 2025-2-15 08:52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19-影子

好了,今天的第一讲我们先说这么多。现在布置一下作业:

1、仔细阅读讲义,尤其是几首例诗。很多诗我们早读诗读过,没有做硬性要求。
但现在的正课是要求仔细阅读背诵的。

2、仔细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学会自己查找资料,
背景,
写出一篇合格的解析。不允许抄写网上的解析。
需要按自己的理解,
以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词:
房相:指房琯 曾作过宰相,尽管仕途曲折。是杜甫的好友。

凤凰池:借指中书省或宰相。

王右军:王羲之。以才换鹅典故。

简析:

首句叙述:白描。房相房子边的西塘有一群鹅。一群鹅,数量,为形容如白云作了铺垫。
次句:一句话就概括出鹅的动态情景境况:眠于岸边的静态;漂浮于水中泛浦的动态;如云般洁白美丽,下笔已景画面撷取,白于云中爱鹅赞鹅描绘巧妙流出,不着痕迹。
第三句凤凰池上应回首:个人理解是说宰相你莫回头把鹅给我又后悔吆。担心。
结句:为报笼随王右军。戏谑口吻以王羲之得鹅典故收结。意在你不能反悔要鹅了,归我就是归我了.反映高高兴兴的得鹅的心情,杜甫爱鹅由此可见。

结构上可看作:二二分。
前二句,描述景语。
后二句,议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3

帖子

110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77
贡献
250
金钱
427
发表于 2025-2-15 11:4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中子 于 2025-2-16 08:52 编辑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作业贴
作者:画梅20~人中子
得房公池鹅  唐  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背景:作者与房琯乃莫逆之交:房琯,唐朝宰相,公元757年被唐肃宗罢相,作者冒死上书陈情,触怒龙颜,一并被免。760年房琯当了汉州刺史,期间挖了西池。763年房琯又被提拔回京担任刑部尚书。作者听到消息就赶到汉州,房琯已经离开了。就写下这首诗:

浅析:
起句:房相西亭鹅一群,点明鹅是房相在西池养的。
承句:眠沙泛浦白于云。写鹅群在沙地栖息和泛游于水面,其羽毛白如云。生动描绘鹅群的洁白可爱。
转句:凤凰池上应回首,意思是你们这群鹅啊在凤凰池(中书省)上的房公应该会回头想念你们的。
结句:为报笼随王右军。按现代的话说:你们这些鹅,如果能说话应该打个手机告诉老房,我杜甫像当年王右军一样把你们都带走了。
总结:本诗托物寄意,以典作结,引入王羲之爱鹅之典,使诗的内涵增添了幽默的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172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83
贡献
385
金钱
671
发表于 2025-2-15 14: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讲作业
画梅—31根生

赏析:
《得房公池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借物抒怀的七绝。通过描绘房琯池中白鹅的高洁形象,含蓄表达对友人境遇的关切和对时局的感慨。

首句“房相西亭鹅一群”,点明了地点和主题,描绘出了一群鹅在房相西亭的场景。这一句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了画面。

第二句“眠沙泛浦白于云”,更细腻描述了鹅的形象。这句诗不仅突出了鹅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纯洁美好的事物的喜爱之情。“白于云"的夸张对比,既突显鹅之洁白,亦暗喻房琯品格的高洁超逸。

后两句“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用典表达了诗人对鹅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最后一句“为报笼随王右军”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鹅能够像王羲之时代的鹅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束缚。

整首诗通过描绘鹅的生活状态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的鹅不仅是自然界的生灵,更象征着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

此诗绝非单纯的咏物之作,而是杜甫将友情、身世、历史兴叹熔铸一体的精心结撰。白鹅之“白”,既是对房琯人格的礼赞,亦是对浊世中高洁灵魂的守望;而“凤凰池”与“王右军”的今昔对照,则暗含对仕途浮沉的洞见。全诗言简意深,典故化用无痕,堪称唐代咏物绝句的典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高远,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不仅是杜甫与房琯友情的见证,也是唐代士人精神追求的缩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

帖子

5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81
贡献
135
金钱
219
发表于 2025-2-15 21: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作业
画梅10-庄楚

解析: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注释:
得房公池鹅,得,是得以见到的意思。
房相:即房琯,唐朝大臣,曾任宰相,举荐过杜甫,被杜甫称为恩相。
西亭:指房琯在汉州时所挖的池塘边的亭子。
凤凰池:中书省的代称,因中书省为朝廷起草诏令之处,有“凤凰衔书”的传说,这里借指朝廷。
为报:告知。
笼随王右军:这里用王羲之爱鹅的典故。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鹅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黄庭换鹅典故)
李白的送贺宾客归越也用到了这个典故。
送贺宾客归越
李白·唐代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背景:
杜甫流浪在阆州时,去了房琯的旧居,当时人没在,只见到了鹅,他以鹅起兴,表达了对房相的怀念之情。

诗意: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首句赋起点题,房相即房公琯,西亭点明鹅所养地点,次句描写鹅之生活形态,眠沙泛浦,言其生活环境,融于自然,悠游自在,白于云,谓其羽洁白,也暗喻白鹅主人的高洁之品格。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第三句扣房相职位而来,尾句以右军鹅之典收结,意在赞美其主人的风雅。鹅啊鹅,你还会记得随主人在凤凰池里嬉戏的时候吧?要感谢你的主人,房大人像王羲之一样提着笼子带你去的事吧?

本诗起承转合布局。以物寄兴,以典抒情,表达了老杜对昔日恩相房琯的深深怀念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主题

1005

帖子

7896

积分

版主

沧浪诗话华南诗社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06
贡献
1704
金钱
3215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5-2-15 22: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敬新谱 于 2025-2-15 22:12 编辑

沧浪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作业

画梅08-东江渔夫
原文:
得房公池鹅
唐·杜甫 押文韵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得房公池鹅》是杜甫押文韵的诗作。首句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群鹅图。点明地点为房相西亭,“鹅一群” 直观展现数量。“眠沙” 描绘鹅慵懒卧于沙滩,“泛浦” 呈现鹅浮游水滨,动静结合。“白于云” 将鹅的洁白与云朵相比,突出毛色纯净,营造超凡脱俗之感,尽显诗人对鹅的喜爱。
         后两句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巧用想象与典故。“凤凰池” 原指中书省禁苑池沼,象征权力核心,此处借指房相高位。诗人想象鹅若身处凤凰池会回首,如今却随房相,以爱鹅成癖的王羲之代指房相,既增添文化底蕴,又委婉赞美房相情趣高雅,也流露出对鹅的珍视。
全诗前两句绘鹅之态,展现自然美;后两句借典故升华内涵,言简意赅,在对鹅的描绘中蕴含复杂情感,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5

帖子

57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76
贡献
141
金钱
217
发表于 2025-2-16 07: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沧浪书院绝句提高班第一讲画梅组论坛作业贴
画梅22-凰兮

‌《得房公池鹅》原文‌: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解析:
房琯家西边池里养着一群鹅,它们在沙滩上睡觉,在池水中游玩,羽毛洁白无瑕,胜过天上的云朵。房琯大人现在在朝廷里,想必也会时常想起汉州的这群鹅吧。就让我代你转告一声,这群鹅连同笼子,都已经归我这位当代的“王右军”(即我杜甫)所有啦。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得到房琯家池塘里的鹅后的喜悦心情。首句直接点题,引出描写对象——房琯家池塘里的鹅群。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鹅群的生活状态,以及它们羽毛的洁白无瑕。后两句则巧妙运用王羲之爱鹅的典故,以幽默的语气表达了杜甫得到鹅后的得意心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房琯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充满了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