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再读老师《关于诗歌的评论》

[复制链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5: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诗评则集中于对某一作品本身的领会和解读,因而诗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倾向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5: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论所运用的经验和表达出的见地,既可来自于亲身实践经验,也可来自于日常阅读所形成的学识性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6: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评由于要深入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创作的实践过程,仅凭学识性经验是不够的,诗评者必须是具有很高水平的实践者,所以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分析和良好的实践经验,是诗评最基本的要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当下很多情形却不是这样的,很多诗评文章既看不出评者的实际创作能力,也看不出他真正深入了诗的作者的创作过程多少,甚至还没有读懂就赤膊上阵了,这很符合现今的浮躁风气,却不符合诗评的规律和诗评者自身应该尽到的责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由于中国的文化发展历史实在之神奇,独一无二,比如中国文学从民谣和占卜起步,人人便懂得追寻日月星辰与天地人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构想和借助适应了人的心理寄托,有利于释放生活中的烦恼与迷惑,诗歌很快便占据了主导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音乐的采集和宫廷音乐的发展,让上至帝王下至地方官吏都能以倚声填词为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5-1-15 17:32 编辑

更甚者从毛笔诞生之日起,凡拿得起毛笔的人便人人不(都)是书法家,这就注定了中国文化始终不能将艺术的探求(包括理论)与实践分开,所以今天也不便违背这个规律了,“别人实践,我来评”的现象,也就是毫无道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都认为诗是形象语言的艺术,这没错。但如何把形象语言变成艺术?这中间的门道就值得说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什么呢?是抽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象语言必须经过人脑的抽象才能上升为艺术,诗歌就是最重视这个“抽象”的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而可以说,诗是运用形象语言以抽象化的方式结构起来的韵文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同一首诗歌的价值评判不同?有人说是人的好恶和欣赏习惯作祟,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对诗的抽象方法的感受和理解有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语言不过是作者给诗披上的一层外衣,他的真实内涵是通过作者抽象劳动完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然而在“七分衣裳三分人”的欣赏心理状态下,人的眼睛对本质的认识有些模糊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对一首诗其作者抽象劳动的认识,必须要通过亲身经历与实践才可领悟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诗的语言是通俗还是华丽,是细腻还是粗犷,是简约还是繁冗,是严肃还是俏皮,等等,有人把这归结为风格,毋宁说是作者的抽象劳动或抽象劳动习惯使然,因为“风格”一词可以概括一首诗的特点,但不能因此而揭开它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抽象劳动在其它文学形式中也大量存在,但深刻程度皆不如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7: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像“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样的语汇,谁都会说,但把这些结构为“飞流直下三千尺”,却是作者独特的抽象劳动的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用这种抽象劳动去写小说、散文、剧本,那最终也不是真面目的小说、散文,而是史诗(长篇叙事诗)、散文诗、诗歌剧一类的东西,或如古代楚辞、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抽象劳动,其结果是语言的标志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李白)、“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一览众山小”(杜甫)、“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等皆属标志性语言,这些语言代表了诗人各自抽象劳动的深度,一经面世便不可被替代,后人可以引用,但不具新意的重复却只能是徒劳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就是这些标志性语言的集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所谓“炼字”、“炼语”、“炼句”虽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这层意思,但也不无误导,因为没有在本质上真正说清怎么“炼”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志性语言,因为其标新立异且前所未有的言语结构和内涵,往往被人喜爱而成为广为传咏的名言警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任何这样的句子当时都是作者写来为全诗服务的,是作者在运用形象语言的基础上抽象劳动自然而然的结晶,而非为写名言佳句而故意累积成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写诗填词出现为追求警言佳句而写诗并乐此不疲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尽管众多,却不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求佳句而写诗,必然离“苦吟先生”越来越近,而距在诗意调动下自由展现人写诗的情趣越来越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前者也不乏灵感刺激,但因违背了写诗的意义,其诗的价值也就打上了问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人评论起诗来定然南辕北辙,可能入得潮流,却找不到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6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5
贡献
94410
金钱
10679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5 18: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主张是为了杜绝这种情形,才提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08: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