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51|回复: 50

学习老师《写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

[复制链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5-1-10 11: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写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huge 发布于2019-12-10 08:50   点击:137   评论:1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写诗何浅浮,主次不知纠。蹭痒为能事,中藏大恙忧。


写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与诗友在拙作《七律·诗之活》下互动一


道和一跟评:2019-12-07 18:33
自认学诗常未入门,至少还差“五十步',功力太浅“有景道不得”,而眼观吾爱诗坛百花争艳,虽心有所属,跃跃几试,但自认难入大家法眼,故“徒有羡鱼情”!

huge跟评:2019-12-08 20:18
看到朋友这些话,为此还特地去拜读了朋友的一些作品,感觉并不像朋友说的,太过谦了,还是要有自信。
如果不反感,容说几句。朋友的诗很有诗怀,唯表达上总给人以说不到家的感受,也就是没有把朋友的诗怀充分展现或表现出来,造成了虽然作者的气很足,读者读起来却不免憋得慌。这是总的印象。
究其原因,分开说,一是对生活提炼意识,或说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生活体验还不强,不得不显现为底蕴不够。说得是这样说,但实际是能看得出朋友很有生活的,这是第一个印象。
底蕴对写诗总是越多越好。底蕴是对生活的沉淀和凝聚,与生活经历多少和年龄有关系,也与人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修养大有渊源。
生活积累越多,当然就易于沉淀和凝聚,甚至这些沉淀和凝聚有可能自动露出来,形成很有概括力的生活感悟性言语或思维火花,可是很多生活经历丰富的人,并不一定能把诗写好,这就成了矛盾。
写诗是文化艺术之事,就此推开而言,艺术总是复杂且主动的创作产物,对一个人的积淀总有个有效利用问题,单靠自然而然得来的生活感悟和自动生成的思维火花,于创作就很被动,不足以满足创作的综合需求。
艺术不仅要反映沉淀和凝聚本身,还要反映形成沉淀和凝聚的一定过程。这就如同一杯含有各种有效物质和杂质的水,最终虽要提取的是沉淀物或凝聚物,但不能因为有了这些,就不再需要形成这些物质的过程,乃至加以否定或认为不存在,艺术恰恰是通过对这些物质的发现,而对整个过程进行的部分或全部还原,这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本质和原理。
就拿写诗讲,毕竟一两句生活感悟和一点点思维火花,还仅仅是写诗的部分需要,这样的东西还得靠大量的素材来做基础支撑,因此才能通过提炼呈现沉淀和凝聚效应,不然再好的句子和思维活动就都成了空穴来风。
这样,一个人想写诗就必须面对两个任务,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面对生活和有意识地积累生活,并及时形成有效感悟,直到组织成合理的思维并用恰当的语言完整概括出来,让这些东西先在生活里,周围人中,就能有运用的机会。
从这一点看,写诗不过是给这些东西换了个场合,是把这些东西直接拿过来,再作为素材重新利用的一种创作活动,不能临时抱佛脚。
二是,平时就养成准确看问题,科学思考问题,合理对待问题和说话一说就到位的习惯。平时如果习惯了怕这怕那,遮遮掩掩,或根本就不会透视生活内涵,甚至苟且偷生,即使生活多么丰富,人也是活在现象上的,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既富于个性又带有普遍意义的生活感悟和思维火花,也就称不上是有效的积淀和凝聚,到写诗时也是干着急,空费力,所谓“憋诗”、“呻吟”都是这样的产物。
主动感悟和认识到位,是写诗最要命的两样,都反映为对生活积淀的有效利用。对生活积淀,或就是对一般般生活,有效利用是一切艺术的本真。艺术之所以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就在于艺术和生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给了艺术重新回到生活里的可能,也给了普普通通作者在缺乏生活的情况下,通过艺术修养重新认识生活的机会。
这个机会,实事求是讲,就是当今大多数人要想把诗写好的秘诀。大多数人并不一定在写诗前就有多么深的艺术修养,而且大多数人的特点就是对生活普遍认识不清,否则也不可能随波逐流,偏好扎堆。
明白了这些就知道,大多数人都能把诗写好是不能否定的,问题是以现成的东西和现成的心理心态和思维认识才写不好,要想写好,就只有主动利用写诗的过程积极修身养性,也就是学会重新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改变以往不适合写诗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以本质为规律顺应之并反映在自己的生活里。
有了这些做前提,写诗所需要的对生活的提炼,也才能够是主动且到位的,保证了主动和到位,反过来从辩证角度来讲,对生活积淀的多少又不怎么依赖了,毕竟这里面也有质和量的关系。
既然艺术的本真是对生活积淀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就是艺术的必备客观条件,是对艺术提炼的必然要求,也就是对生活质的要求,正是这个原因,质才对艺术起决定作用,量才至多是一定的客观条件,只要满足艺术提炼的要求,也就达到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要求。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辩证法,也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写诗当然也得如此。
这又说明,什么底蕴都可以写诗,都能把诗写好,无非是怎么加工和提炼的问题,特别是以什么样的精神态度,认识角度,思想深度和价值观等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来进行加工和提炼。这是把诗写得好,实际也就是写到艺术的层次,总躲不过去的一个关键的坎。
这个坎,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问题。是人怎么认识世界,有什么立场,生活中有什么实际表现,是活得深还是活得浅,写出的诗就给出什么反映。
很多人怕提这个,一提就烦,可烦毕竟当不了真正的写诗本领,也当不了自己就是天才,根本做不到无须谙世就能把诗写得传世,所以要写诗就得走入门里。这个门里没有别的,也降低不了门坎,就只有“艺术”二字,且这两个字仍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是总的规律,无法打破。
第二个印象,是觉得朋友的表达还在时风里,受影响很重,实际走的是弯路,尤其在用词用字上有过于主观追求的一面,不能不说有时下共同的普遍恶习。“恶习”这两个字听着恐怕严重些,指现象,朋友理解。
换言之,这根本不是朋友的问题,毕竟环境造人,写诗也不例外,是这个网的风气很不好,互相所影响的都逃不出皮毛之事,除了拿形式扎筏子,要么就是浮皮蹭痒,还老一片片点赞、收藏、鼓吹、喝喊,要想不受这影响实在很难。
表达是诗与读者之间的唯一手段,用什么字词当然要讲究,这不是由作者决定的,而是由于诗的短小精悍必须得这么做,但超过了这个分寸,变成了作者主观的用武之地,过于追求起来了,便丝毫没有必要,反 倒与写诗是本末倒置的。
写诗的本,是上面说的第一个印象方面,是最关乎内容的东西,这第二个印象方面不过就是个手段。既然是手段,再怎么重视也是手段,人总是第一位的,不能当手段决定论者。
对生活的加工和提炼,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策略问题,有决定性作用,一败皆败,至于形式本身怎样来表达和表现,是方法问题,其重要程度虽绝不可小视,不重视也有可能小河沟里翻船,但与策略相比,永远是第二位的。
之所以是第二位,是因为即使小河沟里翻了船,也属于事后修改的空间,如果在第一位上出现了问题,则怎么对诗进行修改也无济于事,非得从人的方面找原因不可,人不变化,诗的漏洞就永远在,只有人改,诗才能行远。
说到底,写诗的表达,就是为了顺利把该说的东西传达给读者,其中合理的加工与提炼对读者已经足够,剩下的无非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怎么以个性的方式说出来,就像有张三李四,有男有女似的,要避免千人一面。
避免千人一面,是写诗在表达上的基本要求,也是根本要求里的,若再追求一下,恐怕像人的长相那样,就有了长得美和丑的区别,但这已经不是写诗的根本问题,而是欣赏问题。
即使是欣赏问题,也不是欣赏的根本问题,而是欣赏视角和好恶问题。总的看,欣赏决定创作,但这跟环境造人一个道理,既是渐进的,也是有赖引导的,不足以决定一个人具体怎么写诗。
哪怕很想追求表达本身的美,也是以“天然去雕饰”为原则,如同爹娘天然生出来的那样,哪怕不得不通过斟词酌句来“化妆”,也是本着不露痕迹,避免浓妆艳抹,或东施效颦,不然就只能归入酸腐和忸怩做作一类,反映的是不合理的扭曲写诗现象。这也是时风之现状的一部分,同艺术相去甚远。
说白一点,诗的表达就是站在避免千人一面的基础上,对日常语言的“换着说话”,如何“换”出艺术,亦不过是借助对生活加工和提炼的过程,而“换出美来”而已。其中“换”的过程就是艺术化过程,也就是创作过程,非此也不叫创作,更不可能提上艺术。
总的说,朋友的诗还不该照朋友那么谦虚,也没必要,写诗是一个人一个阶段的客观能力问题,总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谁都如此,也不管写到什么程度,是什么样就面对什么样,该自信还得自信,找准提高的关键就行,这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是通过读朋友诗引起的点滴感受,实际说的是写诗的方法论。朋友具体对这些看法以为如何,朋友定夺。
不妨尝以上说的这些方法论,化作一首诗,权做与朋友切磋,写得好不好暂不纠缠,意在说明写诗不仅有形式上的表达问题,更深层还在于说的第一个方面,如果没有背后的人在起作用,光凭语言起作用,下面这几句尽管说着简简单单,还是很难写出来,如此也才能避免千人一面。俟下,--
我劝学诗休学风,千人一面枉加功。宁从生活求根本,忌向潮流问变通。
自主虚怀旁不羡,群操华梦此甘空。八方弄浪听由炫,笑驭单舟独远冲。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1: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写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huge 发布于2019-12-10 08:50   点击:137   评论:1   手机浏览

五绝 以诗代序

写诗何浅浮,主次不知纠。蹭痒为能事,中藏大恙忧。



  

写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与诗友在拙作《七律·诗之活》下互动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1: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和一跟评:2019-12-07 18:33

自认学诗常未入门,至少还差“五十步',功力太浅“有景道不得”,而眼观吾爱诗坛百花争艳,虽心有所属,跃跃几试,但自认难入大家法眼,故“徒有羡鱼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1: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huge跟评:2019-12-08 20:18

看到朋友这些话,为此还特地去拜读了朋友的一些作品,感觉并不像朋友说的,太过谦了,还是要有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1: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反感,容说几句。朋友的诗很有诗怀,唯表达上总给人以说不到家的感受,也就是没有把朋友的诗怀充分展现或表现出来,造成了虽然作者的气很足,读者读起来却不免憋得慌。这是总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1: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究其原因,分开说,一是对生活提炼意识,或说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生活体验还不强,不得不显现为底蕴不够。说得是这样说,但实际是能看得出朋友很有生活的,这是第一个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1: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底蕴对写诗总是越多越好。底蕴是对生活的沉淀和凝聚,与生活经历多少和年龄有关系,也与人的文化意识和精神修养大有渊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2: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积累越多,当然就易于沉淀和凝聚,甚至这些沉淀和凝聚有可能自动露出来,形成很有概括力的生活感悟性言语或思维火花,可是很多生活经历丰富的人,并不一定能把诗写好,这就成了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2: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是文化艺术之事,就此推开而言,艺术总是复杂且主动的创作产物,对一个人的积淀总有个有效利用问题,单靠自然而然得来的生活感悟和自动生成的思维火花,于创作就很被动,不足以满足创作的综合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2: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不仅要反映沉淀和凝聚本身,还要反映形成沉淀和凝聚的一定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2: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如同一杯含有各种有效物质和杂质的水,最终虽要提取的是沉淀物或凝聚物,但不能因为有了这些,就不再需要形成这些物质的过程,乃至加以否定或认为不存在,艺术恰恰是通过对这些物质的发现,而对整个过程进行的部分或全部还原,这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本质和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3: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如同一杯含有各种有效物质和杂质的水,最终虽要提取的是沉淀物或凝聚物,但不能因为有了这些,就不再需要形成这些物质的过程,乃至加以否定或认为不存在,艺术恰恰是通过对这些物质的发现,而对整个过程进行的部分或全部还原,这是所有艺术创作的本质和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3: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拿写诗讲,毕竟一两句生活感悟和一点点思维火花,还仅仅是写诗的部分需要,这样的东西还得靠大量的素材来做基础支撑,因此才能通过提炼呈现沉淀和凝聚效应,不然再好的句子和思维活动就都成了空穴来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3: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一个人想写诗就必须面对两个任务,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主动面对生活和有意识地积累生活,并及时形成有效感悟,直到组织成合理的思维并用恰当的语言完整概括出来,让这些东西先在生活里,周围人中,就能有运用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0 13: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一点看,写诗不过是给这些东西换了个场合,是把这些东西直接拿过来,再作为素材重新利用的一种创作活动,不能临时抱佛脚。
二是,平时就养成准确看问题,科学思考问题,合理对待问题和说话一说就到位的习惯。平时如果习惯了怕这怕那,遮遮掩掩,或根本就不会透视生活内涵,甚至苟且偷生,即使生活多么丰富,人也是活在现象上的,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既富于个性又带有普遍意义的生活感悟和思维火花,也就称不上是有效的积淀和凝聚,到写诗时也是干着急,空费力,所谓“憋诗”、“呻吟”都是这样的产物。
主动感悟和认识到位,是写诗最要命的两样,都反映为对生活积淀的有效利用。对生活积淀,或就是对一般般生活,有效利用是一切艺术的本真。艺术之所以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就在于艺术和生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给了艺术重新回到生活里的可能,也给了普普通通作者在缺乏生活的情况下,通过艺术修养重新认识生活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1: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这一点看,写诗不过是给这些东西换了个场合,是把这些东西直接拿过来,再作为素材重新利用的一种创作活动,不能临时抱佛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2: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是,平时就养成准确看问题,科学思考问题,合理对待问题和说话一说就到位的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2:5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时如果习惯了怕这怕那,遮遮掩掩,或根本就不会透视生活内涵,甚至苟且偷生,即使生活多么丰富,人也是活在现象上的,不可能形成有效的既富于个性又带有普遍意义的生活感悟和思维火花,也就称不上是有效的积淀和凝聚,到写诗时也是干着急,空费力,所谓“憋诗”、“呻吟”都是这样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主动感悟和认识到位,是写诗最要命的两样,都反映为对生活积淀的有效利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生活积淀,或就是对一般般生活,有效利用是一切艺术的本真。艺术之所以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就在于艺术和生活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给了艺术重新回到生活里的可能,也给了普普通通作者在缺乏生活的情况下,通过艺术修养重新认识生活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机会,实事求是讲,就是当今大多数人要想把诗写好的秘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人并不一定在写诗前就有多么深的艺术修养,而且大多数人的特点就是对生活普遍认识不清,否则也不可能随波逐流,偏好扎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这些就知道,大多数人都能把诗写好是不能否定的,问题是以现成的东西和现成的心理心态和思维认识才写不好,要想写好,就只有主动利用写诗的过程积极修身养性,也就是学会重新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改变以往不适合写诗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以本质为规律顺应之并反映在自己的生活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这些做前提,写诗所需要的对生活的提炼,也才能够是主动且到位的,保证了主动和到位,反过来从辩证角度来讲,对生活积淀的多少又不怎么依赖了,毕竟这里面也有质和量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3: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艺术的本真是对生活积淀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就是艺术的必备客观条件,是对艺术提炼的必然要求,也就是对生活质的要求,正是这个原因,质才对艺术起决定作用,量才至多是一定的客观条件,只要满足艺术提炼的要求,也就达到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5: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艺术的本真是对生活积淀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就是艺术的必备客观条件,是对艺术提炼的必然要求,也就是对生活质的要求,正是这个原因,质才对艺术起决定作用,量才至多是一定的客观条件,只要满足艺术提炼的要求,也就达到了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5: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辩证法,也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写诗当然也得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6: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又说明,什么底蕴都可以写诗,都能把诗写好,无非是怎么加工和提炼的问题,特别是以什么样的精神态度,认识角度,思想深度和价值观等生活体验和对生活的理解,来进行加工和提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6: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把诗写得好,实际也就是写到艺术的层次,总躲不过去的一个关键的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18
金钱
106803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 16: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坎,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1: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