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龙家小院

学习老师《近体诗格律探究与试解八(一三不论,二四分.....

[复制链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66
金钱
1068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仙这首诗,别处亦见“不遣柳条青”,这涉及到流传问题,不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66
金钱
1068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项斯《送僧归南岳》:
心知衡岳路,不怕去人稀。(船)里谁鸣磬,沙头自曝衣。
(有)家从小别,是寺即言归。料得逢春住,当禅(云)满扉。
末句与杜诗二句“风花高下飞”、“春风花草香”格式一致,都是“仄仄平平仄”的对句,可见第三字用平声,要么出于“不论”,要么出于避孤平,而非对出句相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66
金钱
1068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6: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赋得白鹭送宋少府入三峡》: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66
金钱
1068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6: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句拗,同“野火烧不尽”句式,然而对句第三字亦缘于避孤平考虑,并非有其它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66
金钱
1068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6: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句属特殊格式,下句因为仄起,想救上句也没法救,所以任何拗句作为出句,都非所谓“拗体自然不是律诗的正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66
金钱
1068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6: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可知,王力先生说:“律诗一般总是合律的。有些律诗看来好像不合律,其实是用了拗救,仍旧合律。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为较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有帮助的”,这段话有的正确,有的不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466
金钱
106851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6: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力先生还在他的《汉语诗律学》中说:“诗人对于拗句,往往用救。拗而能救,就不为病。”看来他承认近体诗可以用拗句,即用拗句也属于近体诗的范畴,只是他纠结于“今天当然不必模仿”和“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不必模仿”呢?“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又为了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6: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