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龙家小院

学习老师《近体诗格律探究与试解五(诗句构成)》

[复制链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8: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易《鹤》:
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
“固”、“谓”、“尔”,都是文言,且中二句都属文言结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这些方式,已成为人们结构诗句的重要手段,除第一、二种外,其它各种都可视作以凝缩或概括手法来结构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诗的语法并不同于日常一般言语语法,由于受字数的限制,诗的语言要简约概括才能表达与日常语言同样丰富的内涵,这其中还要容纳作者特殊的情感和寄托意象以营造诗不可缺少的意境,那么诗必然要对一般语法进行灵活的变通或重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例如上面诗里出现的字词省略、结构倒装、词序颠倒、主宾错位、词性转化、语义扭转等现象,已然不同于生活语言中那种自然语法现象,因而“诗的语法”也就成了诗最能表现作者诗情画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之中,如无主句(“三日入厨下”、“凿破苍苔地”),句子成分颠倒(“雄鸡一唱天下白”、“白云生镜里”、“寒郊好天气”)和省略(“愿君多采撷”“红泥小火炉”),以及文言(“谁谓尔能舞”)等遣词造句方式的运用,因为都可以看做是对诗这种独特语言形式的凝练,故也可以看做是诗语言创作与其它语言创作不同的语法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如何,诗句都是主要通过词语并结合一定的语法关系来构成的,内在的逻辑关系不容破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词语是“珠环玉扣”,语法关系是“金丝银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珠玉不存,金丝无用,银线不连,珠玉白弄”,这就是诗句中词语与语法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法关系不明,诗句就会支离破碎,词语选择不当,诗句就不好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很多情形下,诗句构成的方法并非是单一的,而是交织在一起的,这种“交织”就是构成诗句的综合技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5 19: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薛莹《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这里“落日”、“五湖”、“烟波”、“浮沉”、“千古”、“东流”都是书面语,又都是合 成名词,是较固定的搭配,其中“五湖”是特指(江苏太湖),“东流”借用为“东流水”,以指逝去往事和光阴。“处处”是叠音词。首句省略了主语“我”;也省略了时间名词“时候”,而用行为主体“落日”代指时间;“五湖游”,本该用方位词,省略“上”,而用名词“五湖”直接指地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薛莹《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这里“落日”、“五湖”、“烟波”、“浮沉”、“千古”、“东流”都是书面语,又都是合 成名词,是较固定的搭配,其中“五湖”是特指(江苏太湖),“东流”借用为“东流水”,以指逝去往事和光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处处”是叠音词。首句省略了主语“我”;也省略了时间名词“时候”,而用行为主体“落日”代指时间;“五湖游”,本该用方位词,省略“上”,而用名词“五湖”直接指地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次句非“烟波”之“处处愁”,而是“处处烟波”引我“愁”,或我看到“处处烟波”而生“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句表面上改变了语法结构,其实未改变其因果关系,这样的处理是诗句构成的重要凝缩手段,当然这样的诗句,首先要让人在字面的理解上不能有太大的难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后两句则是凝缩这样一个意思:“千古事情如这湖水浮沉一般,谁能向它问一声这里面都白白发生了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诗句要想获得亮彩,不在于选择什么高深古怪的词语,而在于恰当调动词语和巧妙运用语法关系,这些都直接关乎着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4: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这也只是从诗句的外壳可以探寻到的句子结构方法,更深层次的技巧却在人对诗意的创造性感知和运用语言即情即景的灵感当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汉语还有一类词语,有的是从句子或短语紧缩而成的,有的是从音、形紧缩而成的,有的是简称、代称或别称,因为很有概括意义,也常常用于构成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类词语,有的是社会上现成流行的简化词,如:“人行”(人民银行)、“高工”(高级工程师)、“城建”(城市建设)、“人保”(人身保险)、安检(安全检查)、“化肥”(化学肥料)、非典(非典型性肺炎)、“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有的是古来有之的,如:“凭栏”(倚仗栏杆)、“国破”(国家灭亡)、“暮钟”(傍晚钟声)、“向晚”(邻近傍晚)、“坐怀”(因为怀念)、“坐观”(坐着观看)、“客蜀”(客于蜀地)、“流响”(流动的鸣响)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类,如:诸(之于)、甭(不用)、叵(不可)、啥(什么)、莫(不要)、冇(没有)、咋(怎么)、朆(未曾)、覅(不要)、空(窟窿)、浑(囫囵)、砼(混凝土)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类,如:鸿(大雁)、鹄(天鹅)、雉(野鸡)、雏(幼鸡)、雀(麻雀)、鹦(鹦鹉)、乌(乌鸦)、畜(马牛羊猪狗鸡类)、禽(鸟类)、京(北京)、津(天津)、渝(重庆)、陇(甘肃)、秦(陕西)、鄂(湖北)、赣(江西)、皖(安徽)、滇(云南)、石头城(南京)山城(重庆)、泉城(济南)、冰城(哈尔滨)、春城(昆明)、羊城(广州)、瓷都(景德镇)、蓉城(成都)、榕城(福州)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有一些词语是作者临时创造的词语。唯这种现象是应该慎之又慎的,很多诗之所以让人读不懂,自造生硬的紧缩词语是一大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4-11-26 15:31 编辑

古人对自造凝缩语是很谨慎的。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媢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跪进”,表面看是作者由“跪着进饭”凝缩而来,其实出自典故,表示主人对客人的友好和尊敬,恰与结句“三谢不能餐”前后呼应。“跪进”,语出《汉书·张良传》:“良愕然,欲欧之。为其老,乃彊忍,下取履,因跪进。父以足受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4-11-26 15:32 编辑

韩愈亦用过“跪进”一语,如《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滇王扫宫避使者,跪进再拜语嗢咿。”不知道还有这种情况,也就很难透彻理解诗的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如杜甫《台上》(见下):“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改席”,似乎是“改换座位”的凝缩,其实也语出有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宋书·羊欣传》载:“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时混族子灵运在坐,退告族兄瞻曰:‘望蔡见羊欣,遂易衣改席。’欣由此益知名。”谢混,谢安之孙,谢灵运,谢安侄谢玄之孙,都是东晋人,因为生活接近或沿袭,唐人用这样的词语写诗本来是信手拈来的。可后人对这种情况越来越生疏,以为诗的简洁和概括就是减缩语句而来,其实是以讹传讹,于诗的创作很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诗在运用凝缩手段时,一定要谨慎。还如有时作者想把一大段话凝缩成五言或七言,这也是以紧缩式来使用语言的一种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凝缩不等于简单的切割句子,若稍有不当,恐怕又比生造紧缩词语更糟,那会让人整句话都摸不着头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47

主题

9万

帖子

31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5866
贡献
94510
金钱
10689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6 15: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语言,最好还是从熟语中寻找词语和词语之间新的联 系,巧妙地提炼成诗句,使其毫无阻碍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1: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