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尘与沙 于 2024-10-4 21:08 编辑
春(素无名)
恍惚东君舞,轻歌泛渌洄。百花垂玉泪,万物结珠胎。香渐幽幽冷,燕将款款回。二三四五月,红素没青苔。
东君,一说大阳也,主春的神。首先点题。春天载歌载舞的来了。算是有声有色。百花垂泪,盖指雨水多,万物结珠胎,亦或指雨,又抑或指春天生发之始。香渐幽幽冷,香、花之借代,冷与热相对,盖指逐渐消沉。燕将款款回,燕子代迁鸟,春归。二三四五月,点时。红素没青苔。指花谢了。
这首诗中用以借代春的事:花.香、红素,泪、珠,归鸟,二三四五月,东君、绿。
整个格调比较低沉。除了破题有歌舞比较极积,恍惚、泛却又都是纤弱词调。即便写到万物生发也要与泪、冷相冲突,没有积极向上的意境,盖是想翻用花落知多少的旧事,无异于败笔。破题已用东君点了遍题,七句又用四个月再来一次,画蛇添足,不仅直白、也使八句成了强弩之末,尽矣。
总之,破题不响、中腹拖沓不炼、煞尾道尽了无余味。
叶 当时青一色,脉络各由衷。在树风和雨,离枝蚁与虫。看花多结果,无翅不飞鸿。待到秋萧瑟,归根神助攻。
世有红花绿叶之说,由颜色入题亦属自然,然脉络由衷就嫌琐碎纤弱了。在树风和雨,离枝蚁和虫,此乃兴笔,若作比就不通了。但要提醒的是只承上面一个绿字是不够的,以虚对虚,终究落不实,一个枝字也扶不稳,因为沾上蚁虫而未安。看花多结果,无翅不飞鸿。又是兴。看花结果,是个陪衬位置,无翅不飞、有翅也不飞鸿,一句废话。待到秋萧瑟,再用归根二字来扶,黄花菜都凉了,入境太晚,且须借典,神助攻,续貂之尾。
所不到处:花有结果也有不结果,叶无论如何是飞不了鸿的。
总之,起不警醒,中不琢炼,收亦草草。败笔也。
尘(素无名) 云雨雪霜虹,和光七色中。原形消白眼,变态夺天工。了了无穷尽,纷纷断灭空。几人能见得,浑浊即玲珑。
三首之中,以这首最差。咏物之法,在于离即得当,不脱于形神、不悖于情理。题为尘,乃地上/人间之物,若起在天上诸物,则难免满纸无牛。让大家把题目捂住,读一读就知道,明显是靴中动趾,故弄玄虚,缺了一个诚意。
一树谦谦色,知秋不折衷。青黄删作雨,好景片成空。独醉寒霜尽,偏醒夕照同。谁能共萧瑟,春后落梅风。
红花配绿叶,叶子通常被视为陪衬,难得当一回主角,所以用谦谦。叶色一般在秋天才会变化,所以不折衷。青黄皆叶色,伤秋作雨。好景成空。独醉在寒霜尽头,偏醒在夕阳红处。那种萧瑟,只有春后落梅懂。
坐见南枝舞,忽聞花鸟回。雨青抛涩泪,风乱着红胎。流水晴尤冷,远山阴自洄。惟将空寺月,依旧照墙苔。
南枝,-说朝南的枝杆,一说梅花,都能说得过去。向阳花木早逢春,就是这个道理。望着望着忽然花鸟出现了,鸟语花香,春的气息。点题。春天天气多变,雨青抛涩泪,风乱着红胎。古人有感时花落泪,此处亦是兴笔。喻春多情耳。流水晴尤冷,远山阴自洄。初春天气尚冷,山影在水中掩映。转入感触。惟将空寺月,依旧照墙苔。空寺当然有人,静处耳。古人也有今月曾经照古人一说,这月又何尝不是古月,何尝不是今月呢?余味自见矣。
尘/尘与沙 车过客看虹,清虚在眼中。一朝迷面目,半晌断时空。 摸象玄难尽,涂鸦妙易终。斯文庶几识,七窍失玲珑。车过客看虹,清虚在眼中。尘土的感知一般大都是在动静之间,车过会带起风尘来,隔尘看物或清或虚。一朝迷面目,半晌断时空。被扬尘迷了眼睛时,会一下失去视觉感知,短暂看不见。莫象玄难尽,涂鸦妙易终。这个时候的状态就像摸象的瞎子,说画的盲人。斯文庶几识,七窍失玲珑。正如自认为识得斯文的人,七窍不清矣。此盖也是寻常人一段尘缘耳。
恍惚东君舞,轻歌泛渌洄。百花垂玉泪,万物结珠胎。香渐幽幽冷,燕将款款回。二三四五月,红素没青苔。
这首诗从诗法上看,作者只是初步掌握了平仄,对仗,押韵而已,对于律诗的内在结构一无所知。何以见得呢? 不知道眼在哪里。起句:东君是眼,则轻歌应该是眼,眼不对位,则应该作错位对才是,可是,完全没有对。其次是气不贯。首联载歌载舞来了,下面却以垂泪,结胎应之,此所谓底面不投。第三联同理也立不住。虽然诗中每句与题有关,但句与句,联与联之间的联系既无理趣,也无情趣。纯粹是拼凑成篇。严格上讲,这是篇失败的作品。
"春/尘与沙
坐见南枝舞,忽闻花鸟回。雨青抛涩泪,风乱坐红胎。
流水晴尤冷,远山阴自洄。惟将空寺月,依旧照墙苔。
坐见南枝舞,忽闻花鸟回。//坐看向阳的树枝(南枝作梅花解问题更多)舞动,忽然听见花鸟回来了。闻字用得微妙,一以嗅觉识花香,一以听觉听鸟语。
雨青抛涩泪,风乱坐红胎。//涩泪,且勉为其难作苦涩的泪或青涩的泪解。红胎是什么胎,我猜是指红色的花骨朵。春只坐红胎么,红白绿黄紫等胎大概也是有的。所以还是读作坐喜(庆的)胎比较合理。此联不但字词生涩,首联颔联之间气脉也不通畅。
流水晴尤冷,远山阴自洄。//此联主要写春水,次写春山。出句感觉比较细腻,对句可有可无不好不坏,无明显春之特征,为对而对。
惟将空寺月,依旧照墙苔。//好了,现在回看首联。诗人"坐看南枝舞"的地方是否为"空寺",如果是,则寺显然不可能空,有人有花有鸟有青苔。月光普照是常识,为何只照墙苔不照其余。如果不是,则空寺是为凑够七个字凭空拈来。无论是不是,但凡有点眼力,都会发现问题出在"惟将"与"依旧"上。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改下尾联使之与前几联无缝衔接~
这首写得不好,后两联可以用在四季每一个寂寥的白天和夜晚,尤其尾联用来咏"春"有取材不当之嫌~
白话翻译下:
坐看向阳的树枝舞动,忽然听见鸟儿回来花儿开。青色的雨抛下苦涩的泪,缭乱的风中春天怀了喜庆的胎。流水在晴天里越发冷了,远山深处水流回旋。惟有将这空寺的月,依旧照着墙上的青苔~
像咏春吗,不太像,更像诗人擅长的无题~"(素无名)
盲人摸象的故事,说首联不好,就是瞎说。为什么,因为没有诗眼,根本就不知道意眼所在。说南枝如果是梅就问题更大,看到没,梅有报春之德,古人都知道,只有这没诗眼的视而不见,乱指乱点。首联都没看明白,后面就更加只能望文生义了。这种评就是地地道道的瞎评无疑了。
当时青一色,脉络各由衷。在树风和雨,离枝蚁与虫。看花多结果,无翅不飞鸿。待到秋萧瑟,归根神助攻。(素无名)
当时清一色,打麻将。脉络各由衷,商量怎么糊牌。这闷头是跑不了了。在树风和雨,离枝蚁和虫。不在树也风和雨,不离枝也蚁和虫。这理没法说去。看花多结果,无翅不飞鸿。一句地上,一句天上。花有结果的,也有不结果的。叶子飞不飞还两说,但肯定是不会飞鸿的。这两联一废,无异于家徒四壁了。再看结,待到秋萧瑟,归根神助攻。两句一意,明显已气力败矣。十个字只七个有用,神助攻,废话。这下这秃尾又逃不了了。加一起就是一贫如洗。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