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0
注册时间2021-6-8
威望281
金钱1111
贡献655
高级会员

威望- 281 点
贡献- 655 次
金钱- 1111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4-1-20 2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是古代的歌谣,是要歌唱出来的,但毕竟是民间的小调,所以内容简单,这就限定了内容雅俗的融合。此时是不被士大夫规虑的。至李白有了机遇。李白的挫折,注定他不走平常路。天赋也使他有资格把作品走宽。忆秦娥就是代表。忆秦娥长短句的变化,使节奏明显比诗的变化来的丰富,也可爱。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其后白居易、刘禹锡的加入,使小调作品的流传更丰富和适众性。也深深的给了诗命运一击。花间派的产生不是想来的,是生活反复的修理来的。
到了李煜时代就水到渠成了,词客的身份使词的内容境界纷繁,但终究离不开文理,文字的典雅与雕琢,这是不会变的。
一切都有改变,能改变的人一定是巨匠。苏轼,就是这么一位。他把词的歌变成了咏,避开了音乐的束缚,所以,后世的流传方便了多多。因此,也使李清照大为不满,也就间接的造就了词的清浅性。之后词牌是越来越多,应该是李清照改变了词的生活。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点绛唇·蹴罢秋千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