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精华38
注册时间2017-4-29
威望3287
金钱28499
贡献21799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威望- 3287 点
贡献- 21799 次
金钱- 28499 枚
 
|
发表于 2023-8-8 20: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节韵对
属于挤韵。所谓“挤韵”,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格律诗,一般来讲可以错律但不允许错韵。诗中叫犯韵、句中韵、暗韵、腹韵、藏韵、赘韵。词曲中则多见,于句中节奏点加暗韵(只能加在小停顿处,其它部位加之,则失去音节韵味),曲家萧自熙先生称之为“竹节韵”(注意这“节”字,不是随便随处可加的)。相邻两句或三句韵脚及句中节奏点均用同一韵部的不同韵字,相互形成对仗,便叫“竹节韵对”。此类对仗,散曲中特有,量较小。曲中的短柱体也是用竹节韵,为顺时秀、虞集所创,节奏密集,所以叫短柱体,短柱体与竹节韵对的区别在于一为文体一为对仗。
沈义父《乐府指迷》云:“词中多有句中韵,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叶。”暗韵在词和曲谱中是有规定的,比如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中《沁园春》一调注明: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亦有于过片处增一暗韵者。李文溪《沁园春》下片起句“平生黄卷青灯”,“生”字暗韵。在元曲中更是有六字三韵,王实甫《西厢记》中“忽听一声猛惊”六字中,“听”“声”“惊”押韵。这在元曲中是随手可找到例证的,沈德符《顾曲杂言》引周德清话:“此类凡元人皆能之,不独西厢为然。如春景时曲云:‘柳绵满天舞旋’、冬景云:‘醉烘玉容微红’、私情时曲云:‘玉娘粉妆生香’,俱六字三韵。”散曲中的【仙吕】・金盏儿,【越调】・庆元贞中皆有暗韵,作曲时当注意。
【太平令】小令兼用。亦入【正宫】。可代尾声用。第五、六、七句为三个两字句,文义独立或连贯均可,谓之短柱体。短柱体偶有增至四句或减为两句者。
鸾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乎/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元/虞集《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柱体》)短柱体词。“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为短柱鼎足对。“美乎周瑜妙术,悲乎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分别为合璧对。
锦江头/一掬/清愁,回首/盟鸥,杨柳/汀洲。俊友/吴钩,晴秋/楚岫,退叟/齐丘。赋远游/黄州/竹楼,泛中流/翠袖/兰舟。檀口/歌讴,玉手/藏阄。诗酒/觥筹,邂逅/绸缪,醉后/相留。(元/张可久《【双调】折桂令•湖上即事叠韵》)短柱体词。其中“俊友吴钩,晴秋楚岫,退叟齐丘”为短柱鼎足对。“赋远游黄州竹楼,泛中流翠袖兰舟”、“檀口歌讴,玉手藏阄”分别为合璧对。
客多才/无奈/愁怀,春隔蓬莱,冻解/秦淮。眼擘/金钗,情裁/柳带,粉改/桃腮。待月来/云埋/凤台,爱花开/人在/天台。香霭/书斋,绿界/苍苔;半折罗鞋,懒蓦瑶阶。(元/张可久《【双调】折桂令•高邮即事叠韵》)短柱体词。其中“眼擘金钗,情裁柳带,粉改桃腮”为短柱鼎足对。“春隔蓬莱,冻解秦淮”、“待月来云埋凤台,爱花开人在天台”、“香霭书斋,绿界苍苔”、“半折罗鞋,懒蓦瑶阶”分别为合璧对。
至/当时/处士/山祠,渐次/南枝,春事/些儿。枫渍/殷脂,蕉撕/故纸,柳死/荒丝。目寒涩雄雌/鹭鸶,翅/参差/母子/鸬鹚。再四/嗟咨,捻此/吟髭,弹指/歌诗。(元/乔吉《【双调】折桂令•拜和靖祠双声叠韵》)句中的“至、时、士、次、事、渍、撕、死、雌、翅、差、子、四、此、指”等字为句中韵(按:乔吉曲之双声叠韵之谓与今之双声叠韵不同,谓短柱为双声叠韵,而元/张可久只谓之叠韵。)共26个韵字,句句押韵,又是排韵体(柏梁体)。其中“枫渍殷脂,蕉撕故纸,柳死荒丝”为短柱鼎足对。“目寒涩雄雌鹭鸶,翅参差母子鸬鹚”为合璧对。
柳屯云/护城闉/两岸黄金嫩,杏酣春/映山村/万树胭脂喷,草铺茵/绕湖滨/一片绿绒新。(元/汤式《【仙吕】醉太平•约游春友不至效张鸣善句里用韵》)除句尾韵外,句中的“云、闉、春、村、茵、滨”等字为句中韵。又为鼎足对。
俺如今改腔/换妆,俺如今变娼/做娘。弟所为替虎伥/阱羊,兄所为把马缰/捆獐。这滋味蔗浆/拌糖,那滋味蒜秧/捣姜。避炎途趁太阳/早凉,设计较如海洋/斗量。(徐渭《翠香梦》【收江南】)
佐朝堂/三纲/一匡,显家声金章/玉榼。假神仙云庄/月窗,真配合鸳鸯/凤凰。颓行者敲榼/打梆,苦头陀柴扛/碓房。(徐渭《翠香梦》【收江南】)三个合璧对。又兼当句对。
捷机锋刀枪/斗铓,钝根苗蜣螂/跳墙。肚疼的假孀/海棠,报怨的几霜/鸹鸧。(徐渭《翠香梦》【收江南】)两个合璧对。
溯空行/小艇/风轻,万顷/潮平,清兴/堪乘。山迥/云生,林青/雨映,一帧/金陵。景阳井/苔崩/旧京,石头城/烟冷/新亭。茶鼎/禅灯,竹径/江声,酒圣/诗盟,少摒/尘缨。(清/厉鹗《【北双调】折桂令》)(按:《全清散曲》帧字作 ,依意和《康熙字典》简化为帧)短柱体词。其中“茶鼎禅灯,竹径江声,酒圣诗盟”为短柱鼎足对。“山迥云生,林青雨映”、“景阳井苔崩旧京,石头城烟冷新亭”分别为合璧对。
横塘/一望/空凉,梦向/莼乡,无恙/渔庄。画舫/琴堂,文窗/书幌,俯仰/羲皇。话沧浪/龙冈/门巷,卧沧江/元亮/柴桑。绛帐/笙簧,金榜/文章。怎样/思量,一晌/都忘。(近代/吴梅《【北双调•折桂令】题谢平原逢源读书图戏效虞伯生短柱韵》)短柱体词。其中“茶鼎禅灯,竹径江声,酒圣诗盟”为短柱鼎足对。“画舫琴堂,文窗书幌”、“话沧浪龙冈门巷,卧沧江元亮柴桑”“绛帐笙簧,金榜文章”分别为合璧对。
草儿卧/风儿暖和,坎上坐/鸥儿戏波;叶儿裹/腌鸡卤鹅,调儿左/他弹我歌。直吃得碗儿破/盘儿梭/酒儿浊,醒一伙/醉半坡/跌三个,堪笑他/滚草窝/体似田螺。(萧自熙《那吒令》)“卧、和”,“坐、波”,“裹、鹅”,“左、歌”,“破、梭、浊”,“伙、坡、个”,“他、窝、螺”,前四句每句中设两韵,后三句每句设三韵,七句中共有十七韵,将韵文之韵味,随意发挥到极致,充分显示出散曲韵密的独有特色。(他:【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tuō,是第三人称代词的又音。刚刚按,tuō,是他做第三人称代词的正读音,tā音本是方言音,见【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今鸠占鹊巢,tā音反而成正读音了。)前四句为两个合璧对,兼肩头对,第二个合璧对又兼当句对。
(更多的例子可看鼎足对中“暗韵鼎足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