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山水有相逢

“江东取韵”之我见

[复制链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楼主| 发表于 2023-6-26 08:35: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清人有研究,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王念孙、孔广森、江有诰等都有著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11: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6-26 06:06
也查看了一下网上的《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这篇文章。是篇好的资料。
最后的结果归纳为一张表,如图示:

音韵学知识这么贫乏,如果连阴声韵阳声韵都搞不懂的话就不要去跟风瞎扯什么南朝江东吴语了

点评

最后的结语已经说明了,是和《切韵》(即现在《广韵》)相比较。 看起来,你是很有把握了。那就请你来说说,阴声韵阳声韵是如何跟《切韵》相比?而有“--用韵已与《切韵》接近。”的结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19: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11: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6-25 11:41
所以你只要明白平水韵是切韵、广韵的略本,切韵、广韵的音系是文学语言的语音系统这一点就够了
----------- ...

平水韵的全名是壬子新刊礼部韵略,礼部韵略是根据什么韵的同用独用的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11: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6-25 11:48
民国音产生于1911年并非1931年,拟构者也不是黎锦熙!

1911年的是老民国音,台湾是说老民国音的?

点评

番薯岛的国语还是以北京方言为主,因为当初光复后学校老师以北京人居多。今天番薯岛人说和字,还是念han(汗),而不是he。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1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6-26 12:5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6 11:34
1911年的是老民国音,台湾是说老民国音的?

番薯岛的国语还是以北京方言为主,因为当初光复后学校老师以北京人居多。今天番薯岛人说和字,还是念han(汗),而不是he。

点评

老民国音是有入声的,到了黎锦熙手里就把入声在正则里给灭了,但却在说明里说读写古典诗词是应该保留入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12: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6-26 12:52
番薯岛的国语还是以北京方言为主,因为当初光复后学校老师以北京人居多。今天番薯岛人说和字,还是念han ...

老民国音是有入声的,到了黎锦熙手里就把入声在正则里给灭了,但却在说明里说读写古典诗词是应该保留入声的,这也是口语与文言的分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6-26 19: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6-26 19:43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6 11:29
音韵学知识这么贫乏,如果连阴声韵阳声韵都搞不懂的话就不要去跟风瞎扯什么南朝江东吴语了 ...

  最后的结语已经说明了,是和《切韵》(即现在《广韵》)相比较。
  看起来,你是很有把握了。那就请你来说说,阴声韵阳声韵是如何跟《切韵》相比?而有“--用韵已与《切韵》接近。”的结语?
为何不按 要相比的对象的平上去入分类来进行比较。

点评

简单呀,有韵尾m、n、ng的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声韵,如歌、麻。。。 《切韵》的四声相承跟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完全不是一码事,《切韵》的四声相承在阴声韵中是无入声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1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19: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6-26 20:17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6-26 19:30
最后的结语已经说明了,是和《切韵》(即现在《广韵》)相比较。
  看起来,你是很有把握了。那就请你来 ...

简单呀,《广韵》中有韵尾m、n、ng的是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声韵,如歌、麻。。。

《切韵》的四声相承跟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完全不是一码事,《切韵》的四声相承在阴声韵中是无入声相承的,而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是连阴声韵中也有入声相承的

你按《切韵》去相校自然只能得出是否用韵已与《切韵》接近。”的结语,难不成还能得出什么如《中原音韵》、《蒙古音韵》、《中华通韵》或其余子虚乌有的什么韵接近来么

点评

温柔的风:简单呀,有韵尾m、n、ng的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声韵,如歌、麻。。。 苏 问:这是普通话的《中华新韵》的罗马字拼音 跟 《切韵》(即现在的《广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2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6-26 20: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6 19:51
简单呀,《广韵》中有韵尾m、n、ng的是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声韵 ...

    温柔的风:简单呀,有韵尾m、n、ng的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声韵,如歌、麻。。。
    苏  问:这是普通话的《中华新韵》的罗马字拼音 跟  《切韵》(即现在的《广韵》)反切 相比?

    温柔的风:《切韵》的四声相承跟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完全不是一码事,《切韵》的四声相承在阴声韵中是无入声相承的,而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是连阴声韵中也有入声相承的。
   苏  问: 沈約有《四声谱》一卷,今此書已佚失。你据什么资料说:“《切韵》的四声相承跟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完全不是一码事,”?


点评

苏 问:这是普通话的《中华新韵》的罗马字拼音 跟 《切韵》(即现在的《广韵》)反切 相比? 这只能是普通话的《中华新韵》的罗马字拼音吗?《切韵》是不能拟音的吗? 苏 问: 沈約有《四声谱》一卷,今此書已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20: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20: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6-26 20:59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6-26 20:43
温柔的风:简单呀,有韵尾m、n、ng的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 ...

苏  问:这是普通话的《中华新韵》的罗马字拼音 跟  《切韵》(即现在的《广韵》)反切 相比?

这只能是普通话的《中华新韵》的罗马字拼音吗?《切韵》是不能拟音的吗?普通话、《中华新韵》中有m、k、t、p这样的韵尾么?

苏  问: 沈約有《四声谱》一卷,今此書已佚失。你据什么资料说:“《切韵》的四声相承跟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完全不是一码事,”?

文镜秘府论中有沈约四声谱的残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6-26 21: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6-26 21:25 编辑

  现在返回原点来说:
  1)你是用《切韵》的拟音分阴阳,来说明《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那张表格的阴阳分法了。
  2)据 文镜秘府论中有沈约四声谱的残篇,来说:《切韵》的四声相承跟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完全不是一码事,《切韵》的四声相承在阴声韵中是无入声相承的,而沈约四声谱的四声相承是连阴声韵中也有入声相承的。

(tswàɹ)(ʁú)(ʔit)(mùn)ɨ́)(ʔɹim)(wú)(ta)(qaˤ),你(ɳɨ́)(ʂɨ́ə)(ɕwèɹ)(tek)(dʑíe)哪家(qaˤ)(tek)ɨ́)(ʔɹim)
ɹèn)(dʑíe)(tsʰèj)(wùn)ɨ́)(ʔɹim)


点评

用《切韵》分阴阳,不是用用《切韵》的拟音分阴阳,用《切韵》分阴阳能说明《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那张表格的阴阳分法了? 就当代来说用那家的拟音m、n、ng、k、t、p都是一样的,ng的国际音标就不复制了,可去韵典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21: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21: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6-26 21:31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6-26 21:02
现在返回原点来说:
  1)你是用《切韵》的拟音分阴阳,来说明《南北朝诗歌用韵研究》那张表格的阴阳分法 ...

《切韵》分阴声韵阳声韵,不是用《切韵》的拟音分阴声韵阳声韵,《切韵》分阴声韵阳声韵这是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就当代来说用那家的拟音m、n、ng、k、t、p都是一样的,ng的国际音标就不复制了,可去韵典网查阅

点评

说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去韵典网查阅.  发表于 2023-6-26 2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6 21: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说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去韵典网查阅.  发表于 2 分钟前

这话说得特没水平了,韵典网上有各大家的广韵拟音呀,不信去查,难不成连查都懒?

点评

温柔的风: 简单呀,《广韵》中有韵尾m、n、ng的是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声韵,如歌、麻。。。 依 切韵拼音 太晚,不再一一举例了如,有韵尾k、t、p的,不一定都是入声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6 2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6-26 22: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6-26 22:31 编辑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6 21:34
苏星空   说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去韵典网查阅.  发表于 2 分钟前

这话说得特没水平了,韵典网上有各大家的 ...

温柔的风: 简单呀,《广韵》中有韵尾m、n、ng的是阳声韵,有韵尾k、t、p的是入声韵,除阳声韵和入声韵外的都是阴声韵,如歌、麻。。。

依 切韵拼音  
太晚,不再一一举例了如,有韵尾k、t、p的,不一定都包括入声韵
    如: 十一陌入聲  射(jiaeh)舶(baek)藉(dziaeh)射(jiaeh)舶(baek)藉(dziae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6-26 22: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切韵》“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 "江东取韵,与河北复殊。” 当今之世,至今还有任何一家的汉字音标标韵,能以《切韵》之分韵相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楼主| 发表于 2023-6-27 00:34: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得远了,不妨轻松一些。

   这大概是延续中古音四声八调,当然也有说《切韵》只取“阴平”、“阳平”、“上”、“去”、“入”、而“阴平”“阳平”算作一部,即:平、上、去、入。“阴平”“阳平”不等同后来《平水韵》的上平、下平,指的是发上切声的“清、浊”音而定的阴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2:57: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是阴平阳平,阴平阳平的是调值,切韵和后来的官韵是从不确定调值的,山水兄去对照一下苏版提供的表就清楚了

点评

这个我完全不懂的。 约莫理解这是切上字的清、浊声(声母),非切下字的韵母的调值。 不知对也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6: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3:1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来说,阳声韵象普通话中的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是一样,只不过中古音多出了一个双唇音m,这个双唇音在新民国音之后一律变化成了n韵尾,阴声韵叫和单韵母复韵母一样,只是音读上古今差别较大,其分韵也更为细致,至于入声韵就不用多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3:1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说的入声韵是旧时个別的标注法,当今音韵学上统一把入声韵标注为k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3:2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韵典网上一大把音韵学家的拟音标注,这是根据各家的音韵学上标注来的,苏版最好先去查证过了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5: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版既然这么懒就干脆给你几张广韵的韵母拟音截图
2345截图20230627055044.png
2345截图20230627055103.png
2345截图20230627055130.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楼主| 发表于 2023-6-27 06:24: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7 02:57
绝对不是阴平阳平,阴平阳平的是调值,切韵和后来的官韵是从不确定调值的,山水兄去对照一下苏版提供的表就 ...

这个我完全不懂的。  约莫理解这是切上字的清、浊声(声母),非切下字的韵母的调值。   不知对也不对。

点评

这真不对的 你去看下苏版的截图就能明白,如阴声下是歌麻支佳咍皆等,如阳声韵下是东钟阳江真文元寒删先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6: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6: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6-27 06:35 编辑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3-6-27 06:24
这个我完全不懂的。  约莫理解这是切上字的清、浊声(声母),非切下字的韵母的调值。   不知对也不对。 ...

这真不对的

你去看下苏版的截图就能明白,如阴声韵下是歌麻支佳咍皆等,如阳声韵下是东钟阳江真文元寒删先等,它们只表韵而根本就无关清、浊、调值

点评

这些我真不懂。 是不是现代说法即:阳声韵以鼻音-、-n、-ng等收尾;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 若是的话,表中所列阴、阳声韵是对的呀。 反正我是不懂的,只有照本宣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6-27 06: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潘悟雲擬音: 九屑入聲: 鷩(piᴇi˥˩)橇(kʰɣiᴇu˧)偈(ɡɣiᴇi˥˩)準(tɕʷin˧˥)---。

陷入迷阵了。
为何不干脆按《广韵》的平上去入 来相比?

点评

研究方法不同,采用的方式不同,这也有好奇怪的? 阴声韵与阳声韵本身就含有三声,加一个入声不就是四声了么?采用阴声韵与阳声韵不过就是省了些麻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6: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6: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6-27 06:37
潘悟雲擬音: 九屑入聲: 鷩(piᴇi˥˩)橇(kʰɣiᴇu˧)偈(ɡɣiᴇi˥˩)準(tɕʷin˧˥)---。

陷入迷阵了。 ...

研究方法不同,采用的方式不同,这也有好奇怪的?

阴声韵与阳声韵本身就含有三声,加一个入声不就是四声了么?采用阴声韵与阳声韵不过就是省了些麻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6-27 06:5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3-6-27 06:57 编辑

省是省了些麻烦,使用擬音正好是迷阵的入口。还是不谈了,各位自己会有判断。

论省,不如平仄+入声。--这也是我一直作为分析近体诗的一个方案。

点评

你不懂而已,使用拟音的我,我是在跟你解释什么是阴声韵、阳声韵 不排除那个作者隐含的严肃性,四声学说是永明之事,作者研究的却是整个南北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6: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6: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6-27 07:17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6-27 06:52
省是省了些麻烦,使用擬音正好是迷阵的入口。还是不谈了。

论省,不如平仄+入声。--这也是我一直作为分析近 ...

你不懂而已,使用拟音的是我,我是在跟你解释什么是阴声韵、阳声韵

不排除那个作者隐含的严肃性,四声学说是永明之事,作者研究的却是整个南北朝,论省用平仄+入声更不靠谱,如果这样去作学术论文别说学术机构可能通不过,我都会持质疑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楼主| 发表于 2023-6-27 07:0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7 06:33
这真不对的

你去看下苏版的截图就能明白,如阴声韵下是歌麻支佳咍皆等,如阳声韵下是东钟阳江真文元寒删 ...

这些我真不懂。

   是不是现代说法即:阳声韵以鼻音-、-n、-ng等收尾;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

  若是的话,表中所列阴、阳声韵是对的呀。

   反正我是不懂的,只有照本宣科。

点评

“……以鼻音-、”,脱m。应该为:-m。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7:14
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主题

7247

帖子

2万

积分

首席版主

诗词理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231
贡献
7950
金钱
10407
发表于 2023-6-27 07: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有相逢 发表于 2023-6-27 07:08
这些我真不懂。

   是不是现代说法即:阳声韵以鼻音-、-n、-ng等收尾;阴声韵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

点评

谢过风兄指教,再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0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59
贡献
13772
金钱
16760
 楼主| 发表于 2023-6-27 07: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温柔的风 发表于 2023-6-27 07:09

谢过风兄指教,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1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