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诗词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晓客

如何把诗句写通

[复制链接]

3万

主题

9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翰墨清吟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43984
贡献
63816
金钱
155540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5-11 11: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鹤语写春秋 发表于 2023-5-10 21:09
2.再看这一首七绝《叹别》:
草色渐深花欲尽,万般无计待君留。
今宵离后何时聚?且听秋蝉诉别愁。

多谢老师赏阅鼓励!敬茶问好,夏安文琪!期待指正!

点评

佳作复赏点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5-13 06: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5-13 06: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客 发表于 2023-5-11 11:52
多谢老师赏阅鼓励!敬茶问好,夏安文琪!期待指正!

佳作复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鹤语写春秋 于 2023-7-18 21:50 编辑

如何把诗句写通

讲述:雪窗(帝乡子)
整理:望远

今天我们的公开课,主要围绕把诗句“写通”的问题,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什么现代人写诗,会出现各种“不通之句”或“似通非通”的语言;二是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

一、为什么现代人写诗,会出现各种“不通之句”或“似通非通”的语言。

从诗词审美或鉴赏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往往喜欢从诗词的艺术手法,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境界入手,去“高屋建瓴”地分析。以至于总是强调诗词创作,需要诗人有深厚的学养,崇高的境界,深厚的情感,丰富的阅历等等。似乎只要这些具备了,诗就自然而然写好了。但是对于写作者,尤其是初学者而言,一味昂着头去望高处的“风景”,而忽视脚下的路,这是很危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创作,最终要达到精彩绝妙的水平,绝不可一味好高骛远,而忽视最基本的东西。最近,我有一位诗友调侃说:“诗词写作,就像工地施工一样,要打好基础。还是多研究古人的字法、句法、章法,这三法不牢固,往上盖楼容易出问题。我现在就是返工再搞基础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创作的原理,就像搞建筑一样。从基础建设到上升为艺术美,必然要经历很多阶段,一环扣一环,综合各方面来考量。建筑师对于建筑的设计,不可能任意放飞自己的想象,每一处建筑的设计往往要兼顾社会实用、工程技术和艺术审美。作为欣赏者,我们可以忽略基础设施的建设,单纯从艺术审美的层面来看。但是对于设计者或建筑工来说,则不得不把每一处基础部分的科学性、可行性考虑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搞诗词创作的人据说有数百万之巨,但是我们随便从网上、刊物上、朋友圈里看到今人所作诗词,总是会出现各种“不通之句”或“似通非通”的语言。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可以看看搜韵上所收集的古人诗词作品,数量那么庞大,而罕有不通之句。今人写作诗词,不通之语比比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有人会觉得我是“厚古薄今”,戴着有色眼镜在看今人作品,实则绝非如此。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创作诗词,不管写得好与不好,最起码“基础建设”打得扎扎实实。你的诗句可以不出彩,但是不能整出一堆硬伤来,不能拿故作高深而又似通非通的语言来糊弄人。写诗从炼字、选词、造句再到章法结构的安排,这是基础中的基础,而我们很多人在创作时,连这一基本功都不具备,却在侈谈写诗要有深厚的情感、寄托,要有崇高的境界。试问,你连句子都写不通,那些情感、境界等等,能表达出来、能表达到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对基本功的匮乏,很多人在写诗的时候,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诗句是不通的,反而觉得自己的诗句高妙无比,并解释得头头是道。这种现象在懂诗的人看来,是很滑稽的。搜韵有一篇文章叫《一篇文章了解如何学习写诗词》,有一段话讲如何阅读,讲得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鹤语写春秋 于 2023-7-18 21:55 编辑

拿到一首诗词作品,字斟句酌,逐字细抠,搞清楚每个字的准确含意和用法、搞明白作者大概的用意、通篇的构思,仔细辨别字词的好坏,做到锱铢必较、字字吃透。这个过程想想就知道累,去菜场买菜都没这么计较这么心累过。而这个过程本应该像特级厨师的刀功一样劝退很多想要学做菜的人。很多人学做菜,看完教学视频觉得做菜不难,但当自己去实操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连切菜都做不好——因为刀工不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是如此,创作何尝不是如此?在创作的过程中,字斟句酌,逐字细抠,搞清楚每个字的准确含意和用法,仔细辨别字词的好坏,做到锱铢必较、字字吃透。炼字、选词、造句,一步一个脚印,一层一层的打牢,先做到通,才能进一步求好。语言是一切的载体。再有高妙的构思,深远的寄托,而没有对语言的驾驭力,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写诗不通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诗是不通的。因为很多人创作诗词时,他们的写作导向发生了偏差。这一点很重要。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一般的写作者来说,他们能意识到的首先是格律规则很难,在创作时束缚了他们,但是他们也明白绝句、律诗必须合格律,否则就不能成为绝句、律诗,而丧失了绝句、律诗这种形式,他们不知道还能往哪些方向努力了。因此,他们在创作的时候是格律导向型创作,一切字词造句都是为格律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很多人在创作时,只要是为了符合格律,其他方面都可以牺牲。因为格律主导了他们的创作导致了他们没有明晰的写作思路,就胡乱下笔,为了平仄押韵对仗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汉语的基本语法要求,不顾任何写作常识,从而延伸了以下六种问题。他们忽视了,诗词创作应该是思路导向型,而非格律导向型创作。写诗词,符合格律固然重要,但是把句子写通,保证创作思路贯通,更为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我们的创作不应该为了符合格律,而把其他方面都牺牲掉,这样会导致各种句子不通的毛病。在我看来,写诗不通的问题,比偶尔不合格律的问题还要严重。因为格律好改,但是不通之句难改,尤其养成积习后,那是越发难改的。故而希望大家以后创作诗词,要以思路型导向为主,兼顾格律,同时一定要注意思路贯通,意脉的连贯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关于今人出现的诗句不通的六种问题,前两种属于格律导向型创作所导致的典型问题,后四种属于创作思路不明晰导致的问题。但这两大类问题又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

这里先声明一下。我这里举例,会列举到一些现代人乃至学员的句子。但我会把名字隐去,只针对句子进行分析。我这里并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主要是为了讲解时便于分析,便于掌握。如果有不当之处,我先在这里致歉。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现代人写诗,导致诗句不通的六种常见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生造词
    写诗词使用生造词,是初学者经常犯的毛病。我带过二十多期诗词基础班的学员,基本每一期都会有学员写诗使用生造词的现象。“生造词”,往往是写作者临时造的词,不合汉语要求,会很生硬。诗词的创作,对于词语的使用,要求是非常严谨的。尽量要有依据,要么从前人的典籍中来,要么从生活中来,绝对不能为了符合平仄,自己造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学者写诗经常会出现为了符合平仄,而自己造词的现象。把生造词写进诗里,经常会造成诗句不通的现象。这其实是水平不足,不能兼顾表达与意思,硬凑的情况。我随便举两首古人的五绝: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这两首诗,每一句里的词语,红豆、南国、采撷、此物、相思,天下、伤心、劳劳、送客、春风、不遣、柳条等等,都是前人的书中或者生活中见过的词语,没有一个是作者自己生造的。今人写诗凡是有生造语、生造词,往往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问题是,很多人写完句子之后,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词语是生造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最好在网上或者搜韵输入这个词,看能不能查到这个词,有没有这个词语的解释,以及前人有没有用过这个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几个例子:
1.十载寒窗似铁窗,正值勺蔻好时光。(《高考有感》)
这里的“勺蔻”一词,我没有查到,不知何意。可能有人会觉得是指豆蔻年华,但是用“勺蔻”一词,是没有依据的,属于生造词,故而第二句不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2.石岩云殿梵山峋,层岭恒屏绿为邻。(《鸡足山寺》)
这里的“恒屏”一词,我也没有查到。大概是说鸡足山寺位于鸡足山上,有层层山岭作为屏障。但不知道为何用“恒屏”一词,莫非是说层层山岭像永恒的屏障?然而,“永恒的屏障”并不能缩写为“恒屏”一词,压根没有“恒屏”的说法。因此,第二句是属于不通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3.寒,孤夜偏居望雪颜。青灯下,林叟枕衾眠。(《十六字令》)
这里的“雪颜”,我乍一看不知道什么意思。就问作者,回答是“白色的雪”。这种其实是属于生造了。古诗词中有“冰雪颜”一词,要么是指女子的美貌,像“洛阳佳丽本神仙,冰雪颜容桃李年”;要么是指高人逸士的风貌,像“青天荡荡海月出,照见先生冰雪颜”,从来就没有“白色的雪”这样一种意思。这是根据自己的臆想,生造出来的词,不合汉语要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词里,形容雪色,可以用“皓”,比如“庭户皓已盈”;可以用“皑皑”,比如“皑如山上雪”;可以用“积素”,比如“积素广庭闲”。而关于雪的替代词,可以用“琼花(琼英)”、“玉屑”、“玉蝶”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1: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第二句“孤夜偏居望雪颜”,孤夜、偏居、雪颜,语感都很不好。那么,怎么把这一句改好呢?我觉得写雪色,不太好写,可以换一换思路,写雪多,“雪漫漫”、“雪满山”等等。可以试着把“孤夜”改为“永夜”;“偏居”改为“幽栖”;“望雪颜”改为“雪满山”,这一句就改为这样:永夜幽栖雪满山。全词就写成:
寒,永夜幽栖雪满山。青灯下,林叟枕衾眠。(《十六字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2: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缩写不当。
因为近体的律诗绝句,要么每句五个字,要么每句七个字。有的人写诗为了压缩字数,经常会想当然的缩写,从而导致句子不通。这种也是很常见的弊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2: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有一个人写诗,有一句叫:“黄鹂邀眉探春色。”这里的“邀眉”,我是怎么也看不懂。就问作者是何意,结果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这一句的意思是:黄鹂邀请画眉鸟一起探寻春色。——他把“邀请画眉鸟”,缩写为“邀眉”,这肯定是不通的。画眉鸟,怎么可以简称为“眉”呢?邀请画眉鸟,简成“邀眉”,这不是闹笑话吗?这种想当然的缩写,是很有问题的。

比如还有一位朋友,写过两句诗:“夏日炎炎何纳凉,云山隐隐紫薇旁。”其实,她这里的第一句,我倒能看明白,大概是说:夏日炎炎,该向何处纳凉呢?但是“何处纳凉”,缩写为“何纳凉”,这是不合语言表达要求的。此外,这里的“何纳凉”,也有歧义。因为“何”有“何处”之意,还有“如何”之意,“何纳凉”也容易让人理解成“如何纳凉”。因此,这种表达也不严谨。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关于连绵词的用法问题。连绵词是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一般在近体诗对仗句里,连绵词要对连绵词,比如陈与义的“前冈春泱漭,后岭雪槎牙”,泱漭对槎牙,二者都是连绵词;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对空濛,二者都是连绵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2: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提到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因此,连绵词不可随意拆开只用一个字。举个例子,我们表达情感不顺、孤寂的时候,可以用“情怀落寞”。这个落寞,是个连绵词,结果有人写诗,这样来写:“孤灯照客情怀寞”。这样可以吗?当然不行,落寞是一个连绵词,你把它拆开,为了凑成七个字,只用一个字“寞”字。这叫生造,不尊重汉语规范,想当然去缩写,就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2: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在初学者中是屡见不鲜的毛病。我这里举两个例子:
1.日照波光潋,风拂柳色新。(《春湖晚步》)
上句想写太阳照在水面,波光潋滟的情景。但“潋滟”是一个连绵词,作者硬把它拆开,为了凑成五字句,只用一个“潋”字,这样是不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8

主题

29万

帖子

9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178
贡献
298552
金钱
324242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7-18 2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2.石岩云殿梵山峋,层岭恒屏绿为邻。(《鸡足山寺》)
这个例子,其实前面提到了,第二句的“恒屏”是生造词。但第一句也有问题,“梵山峋”,梵山是有佛寺之山,这里指鸡足山。她想写鸡足山嶙峋巍峨,突兀高耸的样子。但是“嶙峋”一词是连绵词,不能拆开只用一个“峋”字。因此,“梵山峋”,其实也是不通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8-7 15: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