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78|回复: 64

重弹“仄韵律诗”

[复制链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29 08: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2-12-29 08:32 编辑

重弹“仄韵律诗”

       近体律诗只能押平韵,所谓的仄韵律诗是不存在的。因为仄韵诗无法完成如平韵律诗那样“以仄对平”的完美组合。但仄韵式律诗有时又不得不有,最常见的场合是:有时文人相聚不免作诗游戏,以一句名言或一个诗句捻韵,这句话或这诗句中就必然碰到以仄声为韵的机会,于是这仄韵诗就产生了。古人有以“春城无处不飞花”为韵者,其中的“处、不”就是两个仄声韵。这回九门发起的“平安中国”四韵诗,最后押韵“国”,这“国”字就是入声韵。以仄韵写律诗,古人有两种:
       (一),首句入韵,以下三联白脚平上去入相兼,如山海闲人诗:

三年回首家和国,汗水黎民最难得。
伟业征途旗展红,蜗居入夜灯还黑。
从来胜败论英雄,那晓兴衰皆稻稷。
指盼应为耕作者,凌霄何必生鹏翼。
       金筑子诗:
爱好和平吾大国,不骄核武只防贼。
俄乌战事宜中劝,欧美抱团非上策。
各自繁荣善理家,他邦内政勿干涉。
双赢互补声名好,一唱雄鸡天下白。

       (此诗白脚平上去入皆备)

       (二)、首句入韵,以下三联全为以平对仄,白脚全平,但这样的诗无论白脚还是韵脚,都缺上、去两声,缺陷名显。如以下两首:
绵绵瓜瓞文章国,梦里荣光良有得。
天命初心照世红,人谋伟业征尘黑。
百年时盛辟乾坤,五代才高功社稷。
擘画青山绿水长,子孙他日生云翼。


舍生忘死保家国,解放官兵颇尽职。
夜半持枪踏雪冰,天明巡哨护边塞。
拼将征杀血殷红,何惧冲锋夜漆黑。
几许头颅作酒杯,横刀立马勇擒贼。

       结论:所谓的“仄韵律诗”既然两者皆可,那就说明古人也无法完成仄韵律诗的格律。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10: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12-29 09:39
仄韵不算律诗出自谁之口?

仄韵算律诗出自谁之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1

帖子

6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1
贡献
1186
金钱
2875
发表于 2022-12-29 10: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可不可以押仄韵,两位都问的好,又都提不出是谁说的,
如甲说,律诗可以押仄韵;乙说,律诗不可以押仄韵,甲乙之说
难道就作为金科玉律不成?
律诗押仄韵,前人已有成例。前人押得,后人同样押得。
就像押新韵、旧韵一样,全凭个人喜好。所以,律诗押平韵,或者
押仄韵的争论没大意思。
问一下,仄仄平平仄,是律诗的第几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1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2-12-29 10:52
律诗可不可以押仄韵,两位都问的好,又都提不出是谁说的,
如甲说,律诗可以押仄韵;乙说,律诗不可以押仄 ...

都凭自己爱好,那还要格律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1

帖子

6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1
贡献
1186
金钱
2875
发表于 2022-12-29 11: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9 10:58
都凭自己爱好,那还要格律干什么?

老金没听明白,我是说可以押平韵。亦可以押仄韵,凭个人喜好。
您老怎么弄出个“那还要格律干什么?”这样的一个问句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11: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2-12-29 11:03
老金没听明白,我是说可以押平韵。亦可以押仄韵,凭个人喜好。
您老怎么弄出个“那还要格律干什么?”这 ...

叫仄韵律诗的格律是什么?你能举例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1

帖子

6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1
贡献
1186
金钱
2875
发表于 2022-12-29 1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9 11:13
叫仄韵律诗的格律是什么?你能举例吗?

其实也简单,把平韵律诗的平仄对调一下,就可以了。
举一首我写的押仄韵的律诗:《祁寒》说明一下。
祁寒西北来,凛凛张其势。重雪翳千门,罡风缠落日。
星微云气沤,月淡光华滞。南国有消息,新春移玉趾。(新韵)
请老金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1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2-12-29 11:26
其实也简单,把平韵律诗的平仄对调一下,就可以了。
举一首我写的押仄韵的律诗:《祁寒》说明一下。
祁寒 ...

再去详读我的帖。你这只有平去两声。上声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1

帖子

6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1
贡献
1186
金钱
2875
发表于 2022-12-29 13: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2-12-29 11:26
其实也简单,把平韵律诗的平仄对调一下,就可以了。
举一首我写的押仄韵的律诗:《祁寒》说明一下。
祁寒 ...

第一句,“祁寒”两字为阳平声,“西”为阴平声。“北”为上声。“来”为阳平。
第二句,凛凛为上声,等等,不举了。
按照新韵,这首诗阴阳上去,四音齐备,老金怎么有“上声在哪里?”的
又一问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9 14: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行水上 发表于 2022-12-29 13:04
第一句,“祁寒”两字为阳平声,“西”为阴平声。“北”为上声。“来”为阳平。
第二句,凛凛为上声,等 ...

好了,连基础知识都不具备,先去启素蒙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1

帖子

6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1
贡献
1186
金钱
2875
发表于 2022-12-29 14: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9 14:05
好了,连基础知识都不具备,先去启素蒙一下!

此话怎讲,什么叫基础知识。
老金也是,瞧瞧你问的那些个问题,就不在点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29 19: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格律诗由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固定,加上三相的协调,就是对仗也是中规中矩,因此格律诗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的诗体。
格律诗押平声韵,因为平声比较舒缓和谐,音长也比较长,能产生前呼后应的音响效果,更加符合中国古代“对称”的审美倾向。相比之下,仄声的读音起伏比较大,特别是入声,音长也短,所以用仄声韵的在格律诗中显得不协调。平声韵很符合格律诗的循规蹈矩,因其协调性而受到热烈欢迎。仄声的起伏,破坏了循规蹈矩,破坏了协调性,所以无人公开承认其合法性。古风和词因为不受这些限制,所以仄声韵反而很受欢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481

帖子

608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771
贡献
1186
金钱
2875
发表于 2022-12-29 19: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2-29 19:01
格律诗由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固定,加上三相的协调,就是对仗也是中规中矩,因此格律诗是一种循规蹈矩的的 ...

1,仄韵律诗一样能满足刚兄第一段所说的条件。至于说“循规蹈矩”,就不会产生
那么多的拗救,大拗.....等等的争论了。版面上不是还在争论不休吗?
2,对称的审美倾向,仄韵律诗一样可以达到。我上引的那首诗有粘有对,平仄
也是两两相间,读来也算通畅,既没有破坏所谓的“循规蹈矩”,也没有不协调的
感觉。
3,仄韵律诗可以用古韵写,当然也可以用新韵写,我所谓的新韵包括中华新韵、
中华通韵、汉语普通话的韵。
4,前人已有成例,证明仄韵律诗有它存在的理由,实践的成果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诗学》认为律诗一般押平韵,也有押仄韵的。押仄韵的较少。
写仄韵律诗的人较少,这倒是事实。但是刚兄所说的条件不足以证明其“少”
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2-12-29 21:3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讲仄韵诗不算近体格律诗,只能称仄韵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1952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336
贡献
3139
金钱
4579
发表于 2022-12-29 21:35: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格律诗必须押平韵,并且一韵到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5 09: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2-29 10:20
仄韵算律诗出自谁之口?

出自大学教材《古代汉语》主编王力教授之口!

王力《古代汉语·试律》摘要:
  (1)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的近体诗非常罕见。本单元文选中王维《杂诗》、柳宗元《江雪》是押仄声韵的。两首诗都是绝句。现在再举杜甫的《丁香》为例: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这是一首五律,押的是去声艳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1-15 1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15 09:46
出自大学教材《古代汉语》主编王力教授之口!

王力《古代汉语·试律》摘要: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

--------------
近体诗的根本原理是讲平仄相对,这两句“弱”对“垫”、“后”对“占”,均为仄对仄,所以它不是律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15 11: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1-15 11:49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5 10:14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

【仄对仄】,并不等于【上对上】、【去对去】、【入对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0 18: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1-20 18:53 编辑
金筑子 发表于 2023-1-15 10:14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深栽小齐后,庶近幽人占。
--------------
近体诗的根本原理是讲平仄相对,这两句“弱”对“垫”、“后”对“占”,均为仄对仄,所以它不是律诗。
【近体诗的根本原理是讲平仄相对】?
金筑子:

你见过唐朝宋代有【24两字异平仄】的理论证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0 19:3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20 18:52
【近体诗的根本原理是讲平仄相对】?
金筑子:
你见过唐朝宋代有【24两字异平仄】的理论证据吗?

唐代并没有说二四分明,但《诗章中用声法式》基本反映了二四分明的规律,《作文大体》有二四不同,二九对避的说法,明代才明确有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到宋以后平平仄平仄句式基本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0 19:4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0 19:35
唐代并没有说二四分明,但《诗章中用声法式》基本反映了二四分明的规律,《作文大体》有二四不同,二九对 ...

《诗章中用声法式》,反映的:

完全是【25俩字异四声】!
不全是【24俩字异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0 19: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0 19:35
唐代并没有说二四分明,但《诗章中用声法式》基本反映了二四分明的规律,《作文大体》有二四不同,二九对 ...

《作文大体》的二四不同:
是【二四俩字不同四声】,而不是【24俩字不同平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0 19: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0 19:35
唐代并没有说二四分明,但《诗章中用声法式》基本反映了二四分明的规律,《作文大体》有二四不同,二九对 ...

平平仄平仄,不是【24俩字异平仄】,而是【25俩字异四声】!
将【平平仄平仄】当成【平平平仄仄】!
纯属拗救理论的【无中生有故弄玄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0 20:1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20 19:49
《作文大体》的二四不同:
是【二四俩字不同四声】,而不是【24俩字不同平仄】 ...

平他谱都有了,还讲什么四声,讲四声应该是25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0 20:3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0 20:13
平他谱都有了,还讲什么四声,讲四声应该是25不同。

《作文大体》摘抄: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
【天宝集曰:二四不同,二九对避之。又避下三连病云云。】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汝同归。

第五 诗病
  凡诗有八病,其尤可避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此四病也。
  平头病者,近来不去之。上句第一二字与下句第一二字,同平上去入是也。但第一字同平声不为病也。
  上尾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诗第五字与第十字。又七言诗第七字与第十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随四声诗分别之,但发句连韵不为病矣。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平声不为病,但上句云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3-1-20 23: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20 20:38
《作文大体》摘抄:
第二 五言诗
  凡五言诗者,上句五字,下句五字,合十字成一章之名也。

《唐音癸籖》 蜂腰谓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犯在一句内,
《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平上去入是也。[谓之二四不同矣(有謂二四不同矣)]。

这样看来  蜂腰病是如《唐音癸籖》所提: “蜂腰谓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在一句内,--。”为正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3-1-20 23: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3-1-21 02:15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3-1-20 23:01
《唐音癸籖》 蜂腰谓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犯在一句内,
《作文大体》 蜂腰病者,近来尤避之。五言七言共每句 ...

【蜂腰谓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犯在一句内】?!

《唐音癸籖》是在瞎扯蛋!永明体蜂腰的准确说法就是:
五言诗句,二五俩字,可以同平,不可同上同去同入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1 07:0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3-1-20 23:46
【蜂腰谓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犯在一句内】?!

《唐音癸籖》是在瞎扯蛋!永明体蜂腰的准确说法就是:

三羊难道不读《炙毂子》诗格:

9.讦调体

  
浙河馆

李郢

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
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
何处樵渔将远饷,故园田土忆春耕。
千峰万濑水潏潏,羸马此中愁独行。

李郢诗: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此“种”字合用平而用侧(仄),是讦调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1 07:1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1 07:09
三羊难道不读《炙毂子》诗格:

9.讦调体

种字处于第六字,七言第六字相当于五言第四字,炙毂子诗格说诗中此字该用仄声,这不就是二四六要分明吗?讦调体就是今天说的拗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1-21 07:35: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1-21 07:09
三羊难道不读《炙毂子》诗格:

9.讦调体

青蛇(上竹一种色),七言看后五字,竹,色都是入声,《炙毂子》怎么不说此处违反了大唐二五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1: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