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36|回复: 73

关于特拗句溯源(一)

[复制链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2-14 15: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特拗句溯源(一)2022.12.14
特拗句是王力先生命名,古称三四拗句。
今人认为律句(平仄两两相替,下不三同声)只有四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除此其它均为拗句。
拗句者非全都声调不顺,只是平仄与律句略有不同
律诗由律句构成。这里律句为广义的。
律句(广义)由律句(狭义)和拗句(狭义)构成。
律句有正拗,正如天有日月,人有男女,两者不可或缺。
古来律诗,几无一首不含拗句,如杜甫五律624首,仅五首由上列四式构成,不足1%。
。。。
特拗句溯源:
唐【文镜秘府论】之《诗章中用声法式》云:
(五言)三平声:
对明烛,兰生半上阶。
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论更漏缓,天命
平平仄仄,平仄
终缺九丹,水潢众浍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
荐雷
平平
雨梦按:特拗句排在第一位,孤平句排在第六位。这是唐人认为三平声句中的七种律句。
(七言)三平声:
相抱眠不愿起。自荡舟
平仄仄仄。仄仄平
宫美女旧名。复无双独立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朱幕。都府里无相识
平仄。平仄仄平
云气昼昏昏。自将军出细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左掖且宜。聊看玉
仄仄仄平。平仄仄
雨梦按
三仄尾排在第一位
仄收特拗句排在第二位
平收特拗句排在第三位
标律句排在第四位
准律句排在第五位
六七位为玄律句(一二音节拗替)
诗例:
仄仄平平。杜甫:千朵万朵圧枝低
平仄仄平平。杜甫:独树花发自分明
七言孤平自救三仄尾句排在第八位。
孤平拗救句排在第九位
孤平拗救三仄尾句排在第十位
这是唐人认为七言三平声句中的十种律句。)
综观以上五言及七言都言特拗句为律诗中可采用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17: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镜秘府论】论的是律诗吗?恐怕梦兄搞错了吧。上官一派论的是古风。调声来自古风,别强拉到格律上

点评

【文镜秘府论】论的是律诗吗?恐怕梦兄搞错了吧。上官一派论的是古风。调声来自古风,别强拉到格律上 雨梦就是因为这么一错就错了若干年,而且误导了许多人把此书当研究格律看,至今有那么几位顽固不化的还在顽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7:27
若是古风,三平声句咋不收仄平平手仄,及仄平仄平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18:22
除了入律的古风不避律句外,其它古风多避律句而采用拗句。 试看古诗为焦仲卿作一诗,五律32式尽数列入,那哪里符合用声法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18:09
古风还用调声吗?好好去看看调声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18:02
难道古诗还论平仄吗!! 若论古诗句式则五言32式,七言128式尽将列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18: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8: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2-14 17:06
【文镜秘府论】论的是律诗吗?恐怕梦兄搞错了吧。上官一派论的是古风。调声来自古风,别强拉到格律上 ...

难道古诗还论平仄吗!!
若论古诗句式则五言32式,七言128式尽将列入。

点评

雨梦错误之二,此书明明不讲平仄,他硬拉到平仄上。 古诗句式则五言32式,七言128式尽将列入。 ----全是想当然。不过还真佩服雨梦这种千手观音的设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7: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8: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2-14 17:06
【文镜秘府论】论的是律诗吗?恐怕梦兄搞错了吧。上官一派论的是古风。调声来自古风,别强拉到格律上 ...

古风还用调声吗?好好去看看调声术

点评

错误之三 古风才调声,声,声调呀,格律管平仄要声调吗? 是不是乱弹琴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7:34
正好是古风才要调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8: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2-14 17:06
【文镜秘府论】论的是律诗吗?恐怕梦兄搞错了吧。上官一派论的是古风。调声来自古风,别强拉到格律上 ...

除了入律的古风不避律句外,其它古风多避律句而采用拗句。
试看古诗为焦仲卿作一诗,五律32式尽数列入,那哪里符合用声法式!?

点评

错误之四:辨不清拗句的本质。搞不清拗句的针对性。于是到古风中去论拗句,纯粹的南辕北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7:43
拗句就是古风句,你怎这么顽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18: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12-14 18:29 编辑
刚刚 发表于 2022-12-14 17:06
【文镜秘府论】论的是律诗吗?恐怕梦兄搞错了吧。上官一派论的是古风。调声来自古风,别强拉到格律上 ...

若是古风,三平声句咋不收仄平平手仄,见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怅然遥相望。命如南山石。


及仄平仄平平?
见孔雀东南飞
大人故嫌迟。指如削葱根。小姑始扶床。性行暴如雷。
入门上家堂。府君得闻之。阿兄得闻之。贺卿得高迁。
举身赴清池。戒之慎勿忘。


点评

无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2-14 2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20: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2-14 18:02
古风还用调声吗?好好去看看调声术

正好是古风才要调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20: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2-14 18:22
若是古风,三平声句咋不收仄平平手仄,见孔雀东南飞出门登车去。怅然遥相望。命如南山石。

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2-14 2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2-14 18:09
除了入律的古风不避律句外,其它古风多避律句而采用拗句。
试看古诗为焦仲卿作一诗,五律32式尽数列入, ...

拗句就是古风句,你怎这么顽固

点评

你这种认知,和你谈格律,与对牛弹琴无异。律句孤平,救了便是合律的,不救也只是病句,何来的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07: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1:1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调声今称拗救,古风句要调声,又不知哪位大神说的?!

点评

古风叫调声,为什么到格律中叫拗救,知道为什么有这种变化么?诗体变了,情况变了调声一不适用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7: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1:15: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顽固坚守诗律,你是冥顽不化,信口开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4 21: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刚刚不但不懂律,对古风也是一塌糊涂,实无讨论价值。

点评

自己一塌糊涂,反说别人糊涂,犯错的人常常如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5 00:4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诗之句均为古风句,以诗律而观,古风句包括律句,拗句,非律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6-24 07:4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 发表于 2022-12-14 20:16
拗句就是古风句,你怎这么顽固

你这种认知,和你谈格律,与对牛弹琴无异。律句孤平,救了便是合律的,不救也只是病句,何来的古风?

点评

你理解错了。刚刚说的拗是指雨梦大谈特谈的拗救。与你说的一点都不矛盾  发表于 2023-6-27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6-24 07:58: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拗句溯源于《诗章中用声法式》,乃是当年毕罗首倡,后来张培阳《近体律句考》又给予启发,开始重视《诗章中用声法式》,雨梦先生于此刚有开端,却不幸去世,非常遗憾,这应该是诗律界没有重视到的领域,完全可以解释特拗句起因。

点评

所谓的特拗句,只是个错误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08: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6-24 08:1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6-24 07:58
特拗句溯源于《诗章中用声法式》,乃是当年毕罗首倡,后来张培阳《近体律句考》又给予启发,开始重视《诗章 ...

所谓的特拗句,只是个错误的观点。

点评

唐代并没有二四分明的格律观,二四分明只是占比例高的律句,即便到了宋代格律也是五言中三字不连平或连仄,后来有了二四格律观,便把非二四分明的视作拗句,清代赵执信《声调谱》有律句,拗句,古句,与现在叫法相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09:16
“所谓的特拗句,只是个错误的观点。”赞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09: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6-24 09: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6-24 08:13
所谓的特拗句,只是个错误的观点。

“所谓的特拗句,只是个错误的观点。”赞同

点评

牛皮大王:你不懂不要装懂  发表于 2023-6-27 19: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6-24 09:16: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6-24 08:13
所谓的特拗句,只是个错误的观点。

唐代并没有二四分明的格律观,二四分明只是占比例高的律句,即便到了宋代格律也是五言中三字不连平或连仄,后来有了二四格律观,便把非二四分明的视作拗句,清代赵执信《声调谱》有律句,拗句,古句,与现在叫法相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6-24 09: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有存在,然后有发现,然后有不断地归纳,最后形成一套理论。
实例先行理论滞后。
理论都是后人对前人的结论。
那种认为后人理论不合唐时情况的人确实是种站在门外,不敢走进去的人。
咄咄怪事,“唐代并没有二四分明的格律观”,居然会诞生格律诗。底线(24异平仄)没出来,却出现这种文体,岂不是咄咄怪事??

点评

牛皮大王:你不懂不要装懂  发表于 2023-6-27 19:30
至论善哉。理论这玩二,永远都是后来者居上。如果你认牛顿已经登顶,那又该如何安放爱恩斯坦? 我不反对从归纳中发现规律,但绝对反对仅限于归纳。经验只有化实就虚,才能上升为理论,因此我对咩咩之流动辄就拉出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6-24 11:1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3-6-24 09:44
先有存在,然后有发现,然后有不断地归纳,最后形成一套理论。
实例先行理论滞后。
理论都是后人对前人的结 ...

至论善哉。理论这玩二,永远都是后来者居上。如果你认牛顿已经登顶,那又该如何安放爱恩斯坦?
我不反对从归纳中发现规律,但绝对反对仅限于归纳。经验只有化实就虚,才能上升为理论,因此我对咩咩之流动辄就拉出一万公里长的例句来的作派,一向嗤之以鼻吼。有理一句话就ok了,除非你是南郭先生。

点评

理论是后来者居上?那创作是不是也应该后来居上,今诗胜于清,清胜明,明胜于元,元胜于宋,宋胜于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2: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6-24 12:1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6-24 11:18
至论善哉。理论这玩二,永远都是后来者居上。如果你认牛顿已经登顶,那又该如何安放爱恩斯坦?
我不反对 ...

理论是后来者居上?那创作是不是也应该后来居上,今诗胜于清,清胜明,明胜于元,元胜于宋,宋胜于唐?

点评

你还真能瞎扯恐龙蛋,我说的是理论,你偏往创作上扯。这么扯,疼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2: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6-24 12:3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6-24 12:10
理论是后来者居上?那创作是不是也应该后来居上,今诗胜于清,清胜明,明胜于元,元胜于宋,宋胜于唐? ...

你还真能瞎扯恐龙蛋,我说的是理论,你偏往创作上扯。这么扯,疼不?

点评

成天咩咩咩咩的,你和咩咩有多大区别?理论能后来居上,创作却不能后来居上,你能说说原因是什么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2: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6-24 12:58: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门外谈诗 于 2023-6-24 13:01 编辑
大眼怪归来 发表于 2023-6-24 12:36
你还真能瞎扯恐龙蛋,我说的是理论,你偏往创作上扯。这么扯,疼不?


成天咩咩咩咩的,你和咩咩有多大区别?理论能后来居上,创作却不能后来居上,理论脱离了实践,你能说说原因是什么吗?

点评

你这提出一个好话题。 理论能后来居上,一是集体的力量,是接力棒。二是踏着前人的肩膀,所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创作永远是个人的事,哪怕前人提供了多少养料,个人也只能消化其中的一点点。勤奋、积累,更得有天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5

主题

6269

帖子

2万

积分

轮值首版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94
贡献
6367
金钱
89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3-6-24 13: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6-24 12:58
成天咩咩咩咩的,你和咩咩有多大区别?理论能后来居上,创作却不能后来居上,理论脱离了实践,你能说说原 ...

你这提出一个好话题。
理论能后来居上,一是集体的力量,是接力棒。二是踏着前人的肩膀,所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创作永远是个人的事,哪怕前人提供了多少养料,个人也只能消化其中的一点点。勤奋、积累,更得有天才,所以它不存在后来居上,只存在偶然性。

点评

牛皮大王:你不懂不要装懂  发表于 2023-6-27 19:30
对他而言太深奥了,没法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4: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诗无敌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146
贡献
24007
金钱
26445
发表于 2023-6-24 14:30: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孤鹤 发表于 2023-6-24 13:31
你这提出一个好话题。
理论能后来居上,一是集体的力量,是接力棒。二是踏着前人的肩膀,所以站得更高看 ...

对他而言太深奥了,没法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6-24 15:39: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的理论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王明博古自以为理论很高,遇到实践却一塌糊涂,也有张国焘只讲军事不讲政治理论,长征路上却找不着北。理论好与坏都是相对而言,理论可能越研究越偏离,也可能越研究越完善。可能后来居上,也可能后来居下。

点评

革命理论与诗词理论虽然都是理论,但是是两条道上跑的马,不能相提并论。 就好像人与猴子属同一种类,但不能相提并论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6: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主题

709

帖子

49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589
贡献
1188
金钱
1838
发表于 2023-6-24 15:50: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比如后来总结的二四分明的格律,却解释不了唐代律诗中平平仄平仄的存在,说明二四分明在唐代并非一刀切的格律,翻开《文镜秘府论》也找不到二四分明的格律。

点评

这段实在实在好笑,这才是真正的奇谈怪论。《文镜秘府论》研究的是声律,你硬要给人家安上格律,你怎么能在《文镜秘府论》找到二四分明的格律呢?上官仪元竞等若活着,看不揍你?生蛋本是母鸡的事,你却要公鸡生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8 16:00
不知道平平仄平仄是什么回事,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不要乱抡王八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8:59
课堂上没有理论: 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考场上没有理论: 考生咋答卷?考官咋判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7 18:34
先生,你们一直理解错了。《文镜秘府论》是唐初声律学家上官仪、元竞他们的理论,是研究与深化永明体齐梁体的声律、对偶理论。他们那时还没有24异平仄之说,只有24异声。虽然这些僧人在唐已接触了平仄,由于他们这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3-6-24 16: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24 16: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6-24 15:50
就比如后来总结的二四分明的格律,却解释不了唐代律诗中平平仄平仄的存在,说明二四分明在唐代并非一刀切的 ...

先生,你们一直理解错了。《文镜秘府论》是唐初声律学家上官仪、元竞他们的理论,是研究与深化永明体齐梁体的声律、对偶理论。他们那时还没有24异平仄之说,只有24异声。虽然这些僧人在唐已接触了平仄,由于他们这本书是谈上官仪元竞的理论,所以不牵涉平仄和格律诗,当然许多诗已符合格律诗,但概念还不一样,所站的角度也不一样。
《文镜秘府论》是研究什么的,许多专家学者已发表了文章,谈得很清楚的。当年你们热烈讨论此书时,我看了你们发出的原书稿,就多次指出你们理解错了,但无人听我的希望大家不要再误下去。
其实我得感谢大家讨论这本书,我用这本书写出了一部数十万字的《对偶对仗》,在网络上还挺受欢迎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86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诗趣长青首席版主兼奇文神韵执行首版

Rank: 8Rank: 8

威望
3269
贡献
21770
金钱
28425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3-6-24 16: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诗 发表于 2023-6-24 15:39
最好的理论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有王明博古自以为理论很高,遇到实践却一塌糊涂,也有张国焘只讲军 ...

革命理论与诗词理论虽然都是理论,但是是两条道上跑的马,不能相提并论。
就好像人与猴子属同一种类,但不能相提并论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2 23: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