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
1万
7万
论坛元老
林金建 发表于 2022-11-4 08:32 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王力值得尊重,但并非不能质疑。
使用道具 举报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3 21:25 这是诗句吗?
1779
三羊 发表于 2022-11-4 10:19 叶子彤解读《联律通则》丑闻摘要: (五)、“平仄对立”,是指上下联语句节奏点平仄声调相反。具体来讲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4 11:21 联不可以诗律论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4 20:59 自题·孙中山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1-2 17:34 七律音节为二二三。意节则根据词意任意变化,但中两联各自对,上下联相对句式不能合掌!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3 21:36 应当注意,中国诗歌发展史的事实是: 五言、七言句式的定型远远早于平仄声的运用。换言之,先已存在“二三”节奏的五言、“二二三”节奏的七言,后来才配上“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之类的声调;并不是反过来,仗平仄声才配置出五言和七言来。在南朝永明声律运动以前的两汉,就出现了以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成熟的五言古诗。因此,用西洋诗的长短音节或轻重音节来比附“平平仄仄平”,把它看作“长长短短长”或“重重轻轻重”,则是天大的误会!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3 21:36 从本质上说,声调的平仄对于节奏只起装饰作用,并不是汉诗音组必备的构件。因此,所谓的平仄格律,只是一种附加律。西洋诗若离开长短音节或轻重音节的搭配,音步便不复存在;而汉诗离开了平仄声调的配置,音组却照样存在。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只需依照“前二后三”的节奏吟诵,便产生五言诗的节奏感,跟平仄是否“合律”无关。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3 21:36 汉诗的意义诗律,靠音节间的黏着性构成音组。汉语音节密合单纯,无复辅音,诵读时自然两两三三粘合成音组。可以做个试验: 念一个11位数的电话号码,有人念作“1××|×××|××|×××”,有人念作“1××|××|××|××|××”,也有人念作“1××|××|×××|×××”。除了第一节的“1××”代表电话公司的品牌,余后的数字间不存在任何意义联系,但人们一般不会念成中间弄一个前后不沾边的单音节,像“135|1|254|36|87”。如果允许两两三三音节的随意粘合,那就混同于散体文章自然节奏的语流了。所以,黏着性只提供了音组内部音节结合的纽带,并未提供划分此音组与下一音组之间的界限。这个界限便由意义或语法关系来充当。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之所以能读成“上二下三”,正因为“孔雀”与“五里”,“东南飞”与“一徘徊”都有它们语法上的意义。如果写成“东南飞孔雀,一徘徊五里”,就逼迫人们读成“上三下二”,破坏了五言诗应有的正常节奏。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0 17:02 诗的音节分两种 格律 五言:上二下三。即23(细分为上二下一二112或二一221)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0 17:02 诗的音节分两种格律五言:上二下三。即23(细分为上二下一二112或二一221)七言:上四下三即43(细分为2212和2221)修辞根据辞性划分,有223,1213,313.22111等,不能与格律混为一谈。
诗的音节分两种
格律
五言:上二下三。即23(细分为上二下一二112或二一221)
七言:上四下三即43(细分为2212和2221)
修辞
根据辞性划分,有223,1213,313.22111等,不能与格律混为一谈。
三羊 发表于 2022-11-10 17:58 愿……乘风——破——万里……浪; 甘……面壁——读——十年……书。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0 19:56 313句式古人多得很,不写诗的人自然不懂。也懒得和你摆了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0 17:02 诗的音节分两种 格律 五言:上二下三。即23(细分为上二下一二112或二一221) 七言:上四下三即43(细分为2212和2221) 修辞 根据辞性划分,有223,1213,313.22111等,不能与格律混为一谈。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2 18:58 古人云;三字句可分为上一下二,和上二下一。
三羊 发表于 2022-11-10 23:46 雨梦斑竹: 你只能用古人云的【上一下二】和【上二下一】来解读节奏! 你不能用古人云的【上一下二】和【上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1 16:36 要你不不要二者促混为一谈!!!!!!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1 16:43 杂诗 其十二 唐 · 无名氏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1 16:53 青羊宫/到/浣花溪。 313之折腰句
三羊 发表于 2022-11-11 17:51 著/麦苗/风/柳/映/堤。 青羊宫/到/浣花溪。这两个句子前4字的结构是不同的! ...
三羊 发表于 2022-11-11 17:42 格律 五言:上二下三。即23(细分为上二下一二112或二一221) 七言:上四下三即43(细分为2212和2221)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2 17:42 谁标注相同了?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12 17:43 五言23 七言43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大中华诗词网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10-11 0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