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
3万
16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首席版主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10万
33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副首版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44 上篇讲到:评一首诗,诗虽几句话,篇幅短小,但评者的脑袋,实际是学问和实践功底,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45 有问题,且问题依然在于怎么认识和判断是否偏题,依然在于怎么认识或解释这个“一梦”。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46 你与作者共同面对的,都需要最先弄明白的,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47 不仅什么都会看不准,对的也可能变错的。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48 还要看对意思说得怎么样和如何说这一技术问题,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49 并用技术问题来证明具体意思的表达效果,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49 即,实际呈现出的语言和思维逻辑怎么样。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58 便匆匆联系起了生活,这就是固执己见,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59 不能具体情形具体分析的表现。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8:59 哪怕说的有可能正确,也意味你自己先“偏离题目”,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00 过分忙于讲道理,而非紧扣“一梦”摆事实,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00 也就很难与作者站在同一客观上了。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07 即使这还无意义,也不能说从这上“偏离题目”。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09 而这恰恰反映出的,又是二人共同出现了 (下页还有)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09 对艺术的理解,对技术的运用,都不合理才造成的。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11 实际是,这首诗的得来,并非真处于实景之下,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12 致使少了艺术的真情实感一面。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13 即,没有理解如何运用艺术联想,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13 进行对意象的合理虚构,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19 又不得不反映为相应的技术问题。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20 十九 技术问题就是艺术性问题,反之也一样。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22 设身处地不够,造成考虑不周,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1-1 09:22 最终不得不反映为语言和思维逻辑问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