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远山绿叶

关于诗词的“雅”——从艺术谈起三十六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4 09: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17: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0
当然,诗和词是有不同的,但也并非所谓“诗要避俗,更要避熟”。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和词的不同在于词更生活化,诗更理想化,即言情和言志的区别,实际是相互包容的一体,只是侧重点不同。

点评

形式也是一种客观,不同的客观就有不同的规律,唯不可绝对,客观之间总是有这样那样联系的,总是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和一分为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1
如李白的七言古诗《结袜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

如李白的七言古诗《结袜子》: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前两句写勇士们忠勇,后两句赞赏其忠义。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1
再比如他的七言绝句《巴陵赠贾舍人》: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 ...


  再比如他的七言绝句《巴陵赠贾舍人》: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前两句对比二贾不同的贬谪遭遇,后两句给出结果,看似合情合理,实际蕴含同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3
单看这两首诗里的言语,也是非“典雅”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典雅在内涵,而非外表语言。

点评

要相得益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4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前两句,通过今昔对比,更显沧海桑田的巨变。后两句是定论,也就说除了曾经的月亮还在,其它皆已不复存在,引人无限感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4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前两句陈述见闻,烘托客观氛围。后两句言杜鹃叫声给人的感受,以及杜鹃和巴蜀的关系等历史文化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5
不过,他的《望庐山瀑布》,便又属于“典雅”一类了,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艺术形式的雅和词语的表面内涵有直接关系,即大象有雅,因人有敬畏,或不经常使用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6
如: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前两句陈述景观,后两句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描述,给人以动态画面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6
还有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两句用形容的方法陈述,后两句概括性比喻,注入自然景观文化氛围,便于人理解亲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7
遍观古人诗作,并非像刘熙载所说的“善古诗必属雅材。俗意、俗字、俗调,苟犯其一,皆古之弃也”。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刘熙载说的太绝对化了,是吧雅词的内涵美等同于诗句内涵美,这是混淆了概念的大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0: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8
古人也是要根据诗的意境、用意和当时的情感、心怀、环境,来处理诗句的“雅”和“俗”的,并非刻意为之。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古人写诗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非死板教条,刘熙载这样的观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点评

人类认识总有个过程,要结合实践发展,也要结合原文学习和体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2-10-27 21:06 编辑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8
那么,刘熙载为什么还要这样说呢?

谢谢老师的讲解,大家有时间的言论也不能盲目相信,“雅材”论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点评

什么都不能盲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09
虽不得而知,但可以猜到,他恐怕是因思考诗词艺术本质的“雅”,而引发的一种印象偏离。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不能迷信权威,大家有时候也并非不会发生理解和表达上的问题,要客观公正和批判性的理解继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0
这无可厚非,都是对诗词的“雅”的认知,若如果由此生成一种偏见,就是错误。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偏见应该每一个人都会有,要事实反思和防范。

点评

偏见都是因为认识不到,或不深刻,造成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3
再如,白居易《金针诗格》所说:诗有五忌。格弱,字俗、才浮、理短、意杂。格弱则诗不老,字俗则诗不清,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古人对持“字俗”这种观点确实大有人在,“字俗则诗不清”几乎和刘熙载“俗字,俗意,俗调”雷同,士大夫观念可见根深蒂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3
其中关于“俗”的避讳,也未免偏颇。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站位对人观念的影响,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应该指的就有这方面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4
因此,诗词形而上的“俗”和“雅”,是诗词艺术两个不同侧面的欣赏需要,都是人自然而然的要求。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雅就是诗的精髓实质,俗就是其义理的通畅无碍和适宜传播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4
“俗”更像是人的感性要求,是自然状态下的无意识(其实是有意识)的审美,因而“天然去雕饰”。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俗”就是用大白话来解读雅,亦或是呈现表现雅,而雅就是用真理来概括总结大白话,实际是用内涵来承载全部的俗。

点评

“大白话”,也需要辩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5
“雅”则像是理性的要求,是主动状态下的有意识的审美,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雅是人主动修养和审美,俗则是平白如话的呈现和表现雅,前者偏重学习性,后者片中表达性,实际是一回事。

点评

“平白如话”,并非贬义词,同通俗易懂。“俗则是平白如话的呈现和表现雅”,说成“俗则是无谓的呈现和扭曲雅”更准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6
后者,有“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诗句,《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之意。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雅对于人而言是一种执着于真理的追求,而俗就是为了表达雅。

点评

“雅对于人而言是一种执着于真理的追求”,可以这样理解,“俗就是为了表达雅”,说的不准确。说的不准确,就是理解不准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6
作者在创作诗词时,因引起的感受和灵感出发的途径复杂多样,作用于诗词艺术的审美形态,也就有了“雅”和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里的“雅”和“俗”,是指美和不美,这里的“俗”是庸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7
最终形神兼妙的诗词作品,因为具有了艺术的魅力,就一定是“雅“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形神兼妙应该就是白居易所言的“纯而归正为上品”,是诗词的完美追求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7
诗词归根到底,是对语言文字艺术的,即非常态的运用,那么常态下的语言文字就是“俗”,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里说的常态指的是口语,非常态指的是书面语,后者是为了全国人民沟通而规范化的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18
但是,民谚、民谣、顺口溜,甚至打油诗,也是非常态下的语言文字,如果硬性将它们与诗词比较起来,区分哪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不能简单的按书面语和非书面语来分雅俗,这样是不科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28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37
贡献
102236
金钱
115435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7 21: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4 09:22
因为这涉及到了其它,若转移到对人类一切,语言文化现象的存在形式及其价值的思考等,已经超出了我们此时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语言也有政治历史等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官方和非官方,历史约定成俗和时下新词等等,这样区分下去会很多,反而不利于说清楚问题。

点评

这段话,你把我都说糊涂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0: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7 17:18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和词的不同在于词更生活化,诗更理想化,即言情和言志的区别,实际是相互包 ...

形式也是一种客观,不同的客观就有不同的规律,唯不可绝对,客观之间总是有这样那样联系的,总是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和一分为二。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让我明白了也要尊重不同艺术体裁的不同形式规则,还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找到它们之间的相同联系,我记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7 20:21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典雅在内涵,而非外表语言。

要相得益彰。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说的太绝对了,应该是内涵和形式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我记住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0: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7 20:59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古人写诗也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非死板教条,刘熙载这样的观点让人觉得不可 ...

人类认识总有个过程,要结合实践发展,也要结合原文学习和体会。

点评

谢谢老师的批评和教诲,我一定会结合原文学习体会,同样我也要客观的看待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0: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9 10: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7 21:00
谢谢老师的讲解,大家有时间的言论也不能盲目相信,“雅材”论确实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

什么都不能盲目。

点评

谢谢老师的教诲,我记住了,做任何事都不能盲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9 1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0 0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