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
3万
16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首席版主
使用道具 举报
4623
10万
33万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副首版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37 1、感官美 诗词是语言艺术,首先它要考虑对语言的选择。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38 但是,诗词最终是“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的一种艺术形式,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38 所以它不应该为所谓的“雅”而“雅”,而应该按照诗词的创作和欣赏需要,恰当的选择诗词语言。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0 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看着字眼舒服,读着韵味十足,听着声调和谐。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0 这才是诗词在艺术特征上的“雅”。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1 这样的诗词才能真正让人感受到艺术的美,才能让人有欣赏下去的欲望。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1 如王维《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2 诗有诗的格式,词有词的格式,但都是用语言来表现的。因此诗词首先要在看、听、读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2 再如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4 诗词必须坚持这样的特征,否则诗词将不成其为诗词,诗词的“雅”也就不复存在。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5 韵味和声调,都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选择,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5 说到底,不论是诗词的语言意义,还是其韵味和声调,都是由语言本身决定的。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5 这样,语言的选择应是诗词最关键的一项内容。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6 而且,语言文字作为诗词的外部形象,它的“雅”似乎更具有先声夺人之势。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6 如上面“桂魄”、“轻罗”、“银筝”等形象,总能给人以“高贵”的联想。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7 但是,这也正是很多人因误解,而囿于“诗要避俗,更要避熟”怪圈的原因。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8 比较这两首诗,毛泽东的这首诗可谓句句用“俗”,句句用“熟”,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8 但它为什么还能与上一首,在韵味和声调上一脉相承呢?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49 再看王维另一首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50 却构建了一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极其优美的意境,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50 从审美角度看远远胜过上一首的《秋夜曲》。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9-2 07:53 选“俗”也好,用“雅”也好,都应该视作诗词的“雅”。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4 21:05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词的雅是从内涵到形式的全面美,有主次,但并非次要的可有可无。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4 21:26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看就是看字词,听就是听韵味,读就是读声调和谐与否。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5 09:57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词的韵味和声调需要协调一致,或者说声调本身就是韵味的一部分,即语言和音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5 10:23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不能脱离生活,“避俗”,“避熟”是人读诗词后被表面语言所迷惑而造成的 ...
龙家小院 发表于 2022-10-25 11:08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语言贴近生活就纯朴,贴近自然就灵动,这才是俗,也为雅。 ...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12 是这样。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10-26 12:14 不可绝对割裂开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勤勉版主勋章
敬业首版勋章
坚持不懈勇于奉献的管理员
|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18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