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远山绿叶

关于诗词的“雅”——从艺术谈起二十八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6: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贾岛的这首诗哪一字不“俗”,哪一字不“熟”呢?难道此诗不“雅”吗?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通俗的字和词并不影响雅,反而能够更好的传播表达雅,这既是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1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6: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这里一定藏着什么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6: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古人中存在着一种视“雅”为不变的诗词审美现象,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古人对雅是有着执着的态度的,毕竟一脉相承审美传统诗人们也不敢轻易否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1 16: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7: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要“避俗”、“避熟”,并顽固坚持所谓“雅材”、“雅语”、“雅意”为主张,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是古人的写诗观点,毕竟今天好多人痴迷于“诗味”,同样的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1 1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7: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且以此为诗词必恪守之“精华”,而不可逾越。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可能是一种认知上的局限,以致于审美习惯也受到影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1 16: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7: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他们又确实不太自信,因为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这并不能解释诗词关于“雅”的全部信息。

点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古人是矛盾的,因为他们没有厘清传承和发展的关系,也没有摆脱时代感的束缚,但事实又和传统观念确有冲突,所以,他们是修补工,可最终也没有让矛盾对立统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1 1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7: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山绿叶 于 2022-9-7 10:19 编辑

下一篇:关于诗词的“雅”——从艺术谈起二十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首席版主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首席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8572
贡献
24966
金钱
60940

勤勉版主勋章敬业首版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31 07: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1: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39
1、人们对诗词的“雅”的一贯认识。  就中国文化来看,从古始,人们对“雅”的理解总与《诗经》有关。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经就是中国诗的最早集大成著作,也可以说是诗的源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1: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风就是民风,说的就是大概就是民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1: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0
“颂”指祭祀祖先、歌功颂德的一类。“雅”分为“小雅”和“大雅”,是由贵族阶层采集或创作的,其中“小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颂”就是歌颂先人,雅就是贵族的雅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1: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1
显然,这里的“雅”,不仅仅是一种划分而已,还带有明显的等级色彩。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里的“雅”就是高雅,指的是贵族们的雅好,具有明显的阶级色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1: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2
这也可以看出,“雅”的含义历来是有值得商榷的成分的。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雅”在这时虽有“美”的含义,但也有“自以为美”的主观方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3
按上述,我们从艺术一般规律的角度所进行的分析,“雅”和“俗”是没用高下等级之分的,因而不该带有褒贬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雅”在当初的含义主要还是等级色彩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1: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3
但是事实上,历来人们对“雅”的判断,都未脱离开等级观念。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可能是有话语权决定的,就像教育部专家诬陷老百姓缺乏审美能力差不多的意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2: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4
清刘熙载说:“诗何为富贵气象?曰:大抵富如昔人所谓函盖乾坤,贵如所谓截断众流便是。诗质要如铜墙铁壁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写诗,富要如同究竟真理虽一却无穷无尽,贵要超越俗流而远见卓识,而诗质要贵在周密真实而无懈可击,气腰如天风海涛汹涌磅礴。

点评

可以这样理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2 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2: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4
他把“诗质”,直接概括为“贵气之象”,不难看出与“雅者,正也”之说,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可能和上古内圣外王的思想有关,“雅,正也,王政之所兴也“应该指的就是上层意识形态正四方之风气。所以,”富贵之象“应该也指具有引领风气的“精神食粮”意思。个见,错谬处还请严厉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0 22: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5
旧时文人墨客和贵族政客,好以“儒雅”自居,又多有闲情逸致,因此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些所谓贵族活动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古代贵族阶层就是所谓的“雅士”,主要还因为学习文化的权力和话语权都掌握在他们手中,必然有自我美化的成分,但也不能否认确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如屈原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2: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6
同样,受这种传统的影响,后人也自然不自然的将这些归入高雅文化,观其常常并称之固,也可见此端倪。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些多是旧社会文化观念的习惯使然,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称知县为“父母官”,未必“父母官”就是褒义,无非是对身份的尊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4: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7
就是因为,这些“儒雅”之事大都被古代贵族有闲者所喜好,又因为古代见诸文字的东西,基本是由他们传承下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古时候艺术为基本是士大夫阶层的事情,这也留给人下上层多雅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4: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7
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人们对“雅”的习惯认识,并逐渐演化成了人们的欣赏习惯或曰审美习惯。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习惯成自然,这就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4: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8
清刘熙载还说:“善古诗必属雅材。俗意、俗字、俗调,苟犯其一,皆古之弃也”(《艺概·诗概》),这证明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力量在起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4: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49
2、诗词的“雅”在认识上的误区。  刘熙载实际上概括出了人们自古以来,对待诗词这种文学艺术关于“雅”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就是诗为“雅文”的又一重含义,即形式和表面文字等等方面都要符合“雅”的要求,实际上是符合士大夫的审美和生活情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5: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50
但是他又说:“诗不可有我而无古,更不可有古而无我。典雅、精神,兼之斯善” (《艺概·诗概》)。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就是说写诗要符合文化传承,也要有自己独到的发展创新。

点评

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2 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5: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57
但是,他却坚持“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剥去数层方下笔,庶不堕熟字界里”(《艺概·诗概》)的说法,又似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避熟”应该指避免抄袭,“避俗”应是指避免低俗,当个这个低俗不完全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

点评

可以这样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22 10: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5: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50
首先就是“不可有我而无古”,即诗词要做到“高古”或“华丽”。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和中国文人传统保守的思想观念有密切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5: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51
古人评陶渊明的诗词高古,如白居易于《与元九书》说:“以康乐之奥博,多溺於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於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山水田园诗合乎高古风格,因为那是社会最原始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52
李白、杜甫、孟浩然等大家,也对其诗颇加称赞,杜甫就赞道:“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人们对山水田园诗的推崇,因为那代表着恬淡和不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53
再如,有所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称的李商隐《板桥晓别》: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有讽刺的意味,无人能解释还说好就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40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53
贡献
102452
金钱
115687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2-10-21 16: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远山绿叶 发表于 2022-8-31 06:53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

谢谢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这首诗属于借景抒情的诗,是李商隐的饯别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3 12: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