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29|回复: 61

大道至简的马蹄韵拼合法

[复制链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发表于 2022-1-14 10: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遥远的筑声 于 2022-3-15 19:34 编辑

十、马蹄韵的简要法则
  
  大道至简。下面是实用性马蹄韵简要法则。
  〔一〕总则
  1、马蹄韵的基本韵式有四个:单句韵、双句韵、三句韵和四句韵。
  2、四句内的短联本身就是一个基本韵,五句以上的长联是由四种基本韵拼合而成。
  
  〔二〕细则
  1、基本马蹄韵细则
  ①.四句韵由两个马步组成,马步的边界是虚拟的。马步内部相对〔抑扬格或扬抑格〕是律格的典型特征,马步内部相粘〔抑抑格或扬扬格〕,是拗格的典型特征。尤以后马步最重要。
  ②.四句韵总口诀:一二不论,三四分明。
  
  律格口诀:三四平仄相反,一二宜反可不拘。
  拗格口诀:三四平仄相同,一二宜同可不拘。
  
  ③.律式四句韵的公式:△△平仄,或△△仄平
    拗式四句韵的公式:△△仄仄,或△△平平
  
  ④.四句韵缺省首句即为三句韵,缺省前马步就是双句韵。单句韵无律拗之分。
  
  2、长联马蹄韵细则
  ①.双片联尾全为律格韵者为律联,有拗格韵者即为拗格联。
  ②.分割基本韵式的标准是语义的疏密。
  ③.单句韵只允许处在联首,且相邻者必须是四句韵;若为两句韵或三句韵,即与单句韵合并为三句韵或四句韵;两个双句韵必须合并为四句韵。
  ④.律联内部可允许少量拗格韵,当然宜少不宜多。
  ⑤.相邻马步的抑扬格式以相反为佳
  
  3、上下片相应的句脚原则上须平仄相对,但除联尾之外其余允许个别失对。
  这就是简单原理在马蹄韵里的具体表现。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4 10: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别人作联有用马蹄韵的,有不用的,关你什么事呢?

点评

先生也八十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这样无理取闹?既然您认为研究马蹄韵毫无意义,为什么又自诩三十多年前就研究了马蹄韵,比余德泉更早,还在不知什么刊物上发表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07: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07: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14 10:16
实在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别人作联有用马蹄韵的,有不用的,关你什么事呢? ...

先生也八十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这样无理取闹?既然您认为研究马蹄韵毫无意义,为什么自诩三十多年前就研究了马蹄韵,比余德泉更早,还在不知什么刊物上发表了?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点评

马蹄韵还需要你孙逐明来归纳吗?看看《文镜秘府论·文笔十病得失》你就不在声嘶力竭是乱叫唤了!你孙逐明和余德泉一样,都是狐假虎威狸猫换太子的假大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08: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先生先说说:看得懂这段话么?与你的论点有什么不同?用得着长篇大论么?

我研究长联马蹄韵在三十年前,在余德泉出书之前!马蹄韵的命名来源于清未一个叫田翠竹的湖南人,他以马蹄行走时的行状:当左蹄印一前一后时,右蹄必然两蹄印重合。一前一后印为两印相对,两印重合为两印相粘。左右相替往复,即名之曰马蹄韵!

点评

马蹄行走规律是左右右左,左右右左,以平仄代之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孙称之为正格,这是正確地理解了马步规律。(傻子一看也明白)但用来解释联脚应只指四句以上联。从联的实际来看,符合马蹄格之联仅占三分之一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5: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09: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德泉的《对联格律·对联谱》出版于1997年。1993年他来云南省楹联学会开过讨论会,我们认识。云南省楹联学会在这之前已讨论过马蹄韵。对联不讲押韵,马蹄韵者,不过是借用诗词押韵句最后一字为韵字的称谓罢了!马蹄韵只是于长联句子尾字平仄的粘对运用,这种句子尾字粘对最早出现于骈文格律,并不是什么新鲜发明。而余德泉却将其扩大至句内也讲马蹄韵,他在自己书中说:“马蹄韵的运用,除了对联句脚规则外,还包括句中规则……”(本书第72页)。他把马蹄韵可用于包罗万象,这是非常可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1

主题

58

帖子

346

积分

禁止发言

威望
33
贡献
89
金钱
133
发表于 2022-1-15 09: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7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2-1-15 10: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筑子 于 2022-1-15 10:04 编辑
乐雯 发表于 2022-1-15 09:53
争论、驳论、批评,都是正常的,只要是围绕话题而不是谩骂,都是言论权力所赋予,都为理论争鸣。拒绝争论驳 ...

马蹄韵的命名来源于清未一个叫田翠竹的湖南人,他以马蹄行走时的行状:当左蹄印一前一后时,右蹄必然两蹄印重合。一前一后印为两印相对,两印重合为两印相粘。左右相替往复,即名之曰马蹄韵!对联不讲押韵,马蹄韵者,不过是借用诗词押韵句最后一字为韵字的称谓罢了!马蹄韵只是于长联句子尾字平仄的粘对运用,这种句子尾字粘对最早出现于骈文格律,并不是什么新鲜发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15 10: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2-1-15 07:50
先生也八十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这样无理取闹?既然您认为研究马蹄韵毫无意义,为什么又自诩三十多年前就研 ...

马蹄韵还需要你孙逐明来归纳吗?看看《文镜秘府论·文笔十病得失》你就不在声嘶力竭是乱叫唤了!你孙逐明和余德泉一样,都是狐假虎威狸猫换太子的假大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5: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2-1-15 08:44
孙先生先说说:看得懂这段话么?与你的论点有什么不同?用得着长篇大论么?

我研究长联马蹄韵在三十年前, ...

马蹄行走规律是左右右左,左右右左,以平仄代之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孙称之为正格,这是正確地理解了马步规律。(傻子一看也明白)但用来解释联脚应只指四句以上联。从联的实际来看,符合马蹄格之联仅占三分之一的平均数。孙氏为马蹄韵又剽窃他人所渭分段法,使李氏格,朱式格均合马蹄格,豈不是大笑话?六句以上之联符合马蹄格百无一是,孙却巧舌如簧认定高达百分之九十几。看来孙不懂其它格,也不懂马蹄格。

点评

马蹄韵只有【徐陵仄平平仄】和【魏收平仄仄平】两种格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8:00
请不要血口喷人! 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是剽窃? 剽窃是不引用原作者的论述据为己用。沿用了别人的论述,并注明了出处,并作出新的归纳总结,就不属于剽窃。我明文引用了李氏规则、朱氏规则,余氏规则,进行了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7: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6: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拗式四句逗的公式是:△△仄仄,或△△平平。
。。。。
上式可写成:仄仄仄仄,或平平平平。真是天大笑话!马儿难道在耍杂技,单边脚走路?!

点评

你的这些怪论早就看过,吾爱网之梓煜在2015年就发表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9:56
拗逗是违律的马蹄韵,律逗与拗逗,相当于律句与拗句。 可笑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7: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5 16:05
拗式四句逗的公式是:△△仄仄,或△△平平。
。。。。
上式可写成:仄仄仄仄,或平平平平。真是天大笑话! ...

拗逗是违律的马蹄韵,律逗与拗逗,相当于律句与拗句。

可笑吗?

点评

句脚拗则绝不是马蹄韵了。仄平平仄我拗成仄仄平仄你还认可为马蹄韵?! 诗拗也绝不会拗在句脚上。如七言绝句正格为平平仄平,你允许拗哪个脚? 若说句中拗,那是常识,废话而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2-10 08:22
律句字字分明,拗句二五必分明。句脚误不是拗句,是病句,古人称巨病。马蹄韵是谈句脚,句脚误则绝不是马蹄韵。扯到相当于律句与拗句。证明你不懂诗也不懂马蹄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20:20
律拗不分,相当可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7:55
你的律逗和拗逗多不是马蹄韵,其中只有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7: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以律句为主,不完全避拗句。

对联的律式马蹄韵当然以律逗为主,不完全避免拗逗。道理是一样的。

一旦以拗逗为主的马蹄韵,就是拗式马蹄韵了,相当于近体诗中的拗体诗。


这就普适性的艺术规律。

点评

看来先生是写不来诗的人,或是能写而在此为争強夺势说胡话。 律句包括正律句和拗律句,且百分之九十九都含有拗句。拗句只是句中平仄不合正律句,句脚是绝不可拗的,一拗就犯上尾巨病。 同理,马蹄韵句中平仄可变,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9:52
说对了一半,联变化多端,如平头对,或句脚平仄不对,甚至句式不对,戓平起仄收等。 联套上了格式则不允许有可平可平可仄脚。 若一二不论,平仄平仄是为李氏格而绝非马蹄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7: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7: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2-1-15 17:26
拗逗是违律的马蹄韵,律逗与拗逗,相当于律句与拗句。

可笑吗?

你的律逗和拗逗多不是马蹄韵,其中只有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是。

点评

你必须全文阅读我的本文。先生不仔细阅读我的全文,断章取义,然后信口开河地进行批评。这种讨论毫无意义。我不打算再多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7: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7: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2-1-15 17:29
近体诗以律句为主,不完全避拗句。

对联的律式马蹄韵当然以律逗为主,不完全避免拗逗。道理是一样的。

说对了一半,联变化多端,如平头对,或句脚平仄不对,甚至句式不对,戓平起仄收等。
联套上了格式则不允许有可平可仄脚。
若一二不论,平仄平仄是为李氏格而绝非马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5 15:58
马蹄行走规律是左右右左,左右右左,以平仄代之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孙称之为正格,这是正確地理解了马 ...

请不要血口喷人!

我们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是剽窃?

剽窃是不引用原作者的论述据为己用。沿用了别人的论述,并注明了出处,并作出新的归纳总结,就不属于剽窃。我明文引用了李氏规则、朱氏规则,余氏规则,进行了新的解释,怎么是剽窃?


此外,马蹄韵拼合法,是个人根据实际作品进行归纳所得。其中借鉴了余德泉的分段法,只具体处理方法与余德泉先生根本不同,这在论文中有清楚的论述。
本人的《诗词赋联形式通论》初稿发给刘太品先生后。刘太品先生把蔡东藩的联脚规则以及刘太品先生自己的研究发给了我,我发现他们二位的论述与我相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我就在《诗词赋联形式通论》作了详尽的论述,原文于下:




第一节 对联平仄篇法概述
一种完备的平仄声律体系,理应有句法和篇法之分,近体诗、宋词和元曲莫不如此,对联也应如此。对于对联的平仄篇法,古代文献上亦有几位学者论及,均语焉不详。直至1997年,余德泉教授出版了《对联格律·对联谱》,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对联平仄篇法,并称之为“马蹄韵”。之后,又有几位学者相继发表了新见。现将明代至今的各家学说,按照出现年代的先后简介于下。
一、李开先的“李氏规则”
明代楹联大家李开先《中麓山人拙对》是较早的个人楹联专集,其作品单边句脚多呈一平一仄交替的模式。此式应当源于律诗,明代长联中多有采用,清代也有不少联例。李开先本人并没有论述联脚的平仄规则,湖南余德泉先生视其作品后,称之为“李氏规则”。
二、朱恂叔的“朱氏规则”
清末同治年间,吴恭亨《对联话•卷七》载:“忆予垂龆时,请业于朱恂叔先生,研究作联法。问句法多少有定乎?曰:‘无定。昌黎言之,高下长短皆宜,即为联界示色身也。’又问:‘数句层累而下,亦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皆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今论汪著,爰追系之。世界之大,作者牛毛,非敢徇一先生之说,以辽豕自矜异,然而大端则无以逾是。”这是古代第一个正面介绍联脚平仄的学者,余德泉称之为“朱氏规则”。其规则是:上联末句落仄声,前面都是平声,下联则反之。
二、蔡东藩的“蔡氏规则”
民国时期,蔡东藩于1964年出版《对联作法》一书,第一次全面介绍了各种长短联句脚的平仄规则,可称之为“蔡氏规则”。其具体规则于下:
〔一〕三句以下的短联平仄规则
蔡氏用例举法展示了三句以下的短联规则:一句联是上联仄、下联平;二句联是上联平仄、下联仄平;三句联是上联平平仄、下联仄仄平。〔按:蔡东藩还介绍了联句“句腰”与“句脚”的平仄搭配关系,其法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如有必要,将另文专论。〕
〔二〕四句以上长联的平仄规则
《联对作法》云:“凡句与句相迭,句分而意相连属,或二句或三句乃尽者,谓之节。”又云:“长联必有节奏。即如以四句为一联,亦多分两节。起二句为一节,末二句为一节;或起三句为一节,末句总束为一节。”
也就是说,蔡氏认为一句联、二句联和三句联的平仄格式是长联的基础,分别称之为一句节、两句节和三句节。所有长联〔包括四句联〕都是这三种基本句节的组合。按联意分割出基本句节后,联脚平仄格式就可照推。
三、余德泉的“余氏规则”
一九九七年,《对联格律·对联谱》[1]里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马蹄韵”这种“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并认为“联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蹄韵”。余教授的马蹄韵理论包括联句平仄句法和平仄篇法两部分,其总规则是“平平仄仄”递换。“其所以叫马蹄韵,在于其规律正像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都要踏两次。”本书把以“平平仄仄递换”为纲的篇法规则称之为“余氏规则”。
“余氏规则”认为句脚马蹄韵有正格与变格之分,如表所示:
  
每边句数
  
上联正格
上联变格
  
一 句
  
  
两 句
  
平仄
仄仄
  
三 句
  
平平仄
平仄仄
  
四 句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五 句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
  
六 句
  
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
  
七 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
  
八 句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余教授还对不遵守基本规则的长联提出了多种补充规定,包括全合式、段合式、间破式、段合间破式和变格式〔全合式是完全遵守者〕。
四、时习之的《质疑“马蹄韵”》
余教授在《对联格律·对联谱》里统计了篇法规则的吻合率,自称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2008年,时习之先生写作了《质疑“马蹄韵”》[2]一书,认为余教授的统计方法并不恰当,时先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统计后,得出余氏规则吻合率低下的结论,还对段合法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五、刘太品的“刘氏规则”
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刘太品于2016年写作了《对联写作入门》[3],论述了对联句脚的平仄规则,可称之为“刘氏规则”。“刘氏规则”沿袭了蔡东藩的句节理论,但有所发展,其具体规则如下:
一、宽式法则
联脚只要满足如下条件,就算合格对联:
1、上联仄收,下联平收;
2、多分句对联各分句的句脚的平仄,上下联必须相对,同句之间要求有所变化。
3、两句联通常是上联平仄,下联仄平;近年来,上联仄仄,下联平平亦可通过。
4、三句联只要不是全平全仄,均可通过,即可以是: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和平仄平;
5、三分句以上的长联,句脚平仄至少要有所变化,从合格角度来说,有所交替,即可通过。
二、严式法则
为了进一步求得音韵的和谐,长联还可以提倡如下几条法则:
〔一〕上联以平仄收尾,下联仄平收尾。
〔二〕多分句联的句脚的交替要有一定的规律。通常有以下四种有规律的交替方式,这四种方式也任人选择:
1、平仄单交替式,即“李氏规则”。
2、平仄双交替式:指单边各分句句脚采取两平两仄交替的方式,此方式源于骈文,因骈文系四六句两两对仗,以四分句为一个对偶单元,一个单元内会形成“仄平平仄”这样一个周期,予以重复。
3、多平一仄式,即“朱氏规则”。
4、分节粘接式。即蔡东藩的句节拼合法。不过蔡东藩的基本句节只有一句节、二句节和三句节。刘太品增加了四句节。基本句节的平仄格式如上所述。
七、本人的“孙氏规则”
2018年,本人在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的基础上,采纳了时习之《质疑“马蹄韵”》的批评意见,写作了《对联“马蹄韵”新铨——“马蹄逗拼合法”》一文,发布在中国楹联论坛和国粹论坛的理论版里。此文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借鉴近体诗的粘对规则,演绎出了一套新的马蹄韵规则,可称之为“孙氏规则”。
2019年,我开始写作《诗词赋联形式通论》,根据“雷学原理”和“顶针格”理论重新诠释了马蹄韵孙氏规则的基本原理。刘太品先生审阅书稿后指出:民国蔡东藩的《对联作法》和他在《对联写作入门》里归纳的长联句脚规则,与我的马蹄逗拼合法很接近,并将这两本资料发给了我。我阅读之后,发现确如所言;本应把他们二人的观点重新写入本论,当时顾虑重写比较困难,于是在“余论”里增添了“蔡东藩论联脚法则”和“刘太品论联脚法则”两个章节作为补充,并对本论作了适当的修正。
近日重审原稿,感觉这种修修补补的写法不妥,于是把本论全部重写于后。


[1]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

[2] 时习之《质疑“马蹄韵”》,原载中国楹联学会会刊《对联文化研究》,以下引用此文不再注明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人先发,而你称独创则剽窃。

点评

原以为先生是认真作学问的人,想不到如此无聊。我的文章和书,哪一句说过我独创了“马蹄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8: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7: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5 17:39
你的律逗和拗逗多不是马蹄韵,其中只有仄平平仄,平仄仄平是。

你必须全文阅读我的本文。先生不仔细阅读我的全文,断章取义,然后信口开河地进行批评。这种讨论毫无意义。我不打算再多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15 17: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2-1-15 17:26
拗逗是违律的马蹄韵,律逗与拗逗,相当于律句与拗句。

可笑吗?

律拗不分,相当可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15 18: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5 15:58
马蹄行走规律是左右右左,左右右左,以平仄代之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孙称之为正格,这是正確地理解了马 ...

马蹄韵只有【徐陵仄平平仄】和【魏收平仄仄平】两种格式!

点评

支持此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9: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8: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文章看得太多。
马蹄韵平仄一字不可易,易则未入门的闲话,有啥看头。

点评

最早余德泉胡说八道,孙逐明是效颦余德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发表于 2022-1-15 18: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5 18:00
此类文章看得太多。
马蹄韵平仄一字不可易,易则未入门的闲话,有啥看头。 ...

最早余德泉胡说八道,孙逐明是效颦余德泉!

点评

三羊说得很正确,稍读过论联之士,都知道马蹄韵是他首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9: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8: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蹄韵只宜在四排比句中运用,其它皆不适用。
友人(当代楹联名家)作奥运连,适逢2008年,遂作2008字长联,无一字重(已镌刻在奥运会场)马蹄韵平仄从句脚倒数,则起句脚该平该仄还大费脑筋。固知马蹄韵不适用。
后又作2048字联,号称天下第一长联。谁去注意他联之平仄规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8: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遥远的筑声 于 2022-1-15 18:46 编辑

对于有理有据的批评意见,无论如何激烈,我都欢迎。对于用谩骂、诛心之论、恶意中伤以及扣大帽子的无聊帖子,再也懒得理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主题

589

帖子

80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256
贡献
1620
金钱
335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5 18: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5 17:50
别人先发,而你称独创则剽窃。

原以为先生是认真作学问的人,想不到如此无聊。我的文章和书,哪一句说过我独创了“马蹄韵”?

点评

不是独创,有何理责人剽窃!这是孙子兵法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2-12 15:56
谁说你说过马蹄韵是你独创? 就是余徳泉欺名盗世。说是他独创。而你学问还不至此。。脑子也不够用,才会如此联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5 19: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9: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2-1-15 18:54
原以为先生是认真作学问的人,想不到如此无聊。我的文章和书,哪一句说过我独创了“马蹄韵”?

...

谁说你说过马蹄韵是你独创?
就是余徳泉欺名盗世。说是他独创。而你学问还不至此。。脑子也不够用,才会如此联想。

点评

先生出尔反尔,当面撒谎,否认你诬蔑我自称独创,下面这两句话是哪个人的胡说八道? “别人先发,而你称独创则剽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6 07: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9: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2-10 08:25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2-1-15 18:02
最早余德泉胡说八道,孙逐明是效颦余德泉!

三羊说得很正确,稍读过论联之士,都知道马蹄韵是他首创,不过余还是剽窃了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9: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2-1-15 18:00
马蹄韵只有【徐陵仄平平仄】和【魏收平仄仄平】两种格式!

支持此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9: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2-1-15 17:29
近体诗以律句为主,不完全避拗句。

对联的律式马蹄韵当然以律逗为主,不完全避免拗逗。道理是一样的。

看来先生是写不来诗的人,或是能写而在此为争強夺势说胡话。
律句包括正律句和拗律句,且百分之九十九都含有拗句。拗句只是句中平仄不合正律句,句脚是绝不可拗的,一拗就犯上尾巨病。
同理,马蹄韵句中平仄可变,而句脚绝不可变,一变则不是马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19: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2-2-12 15:57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2-1-15 16:05
拗式四句逗的公式是:△△仄仄,或△△平平。
。。。。
上式可写成:仄仄仄仄,或平平平平。真是天大笑话! ...

你的这些怪论早就看过,吾爱网之秋童在2015年就发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2-1-15 20: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筑声 发表于 2022-1-15 17:26
拗逗是违律的马蹄韵,律逗与拗逗,相当于律句与拗句。

可笑吗?

律句字字分明,拗句二五必分明。句脚误不是拗句,是病句,古人称巨病。马蹄韵是谈句脚,句脚误则绝不是马蹄韵。扯到相当于律句与拗句。证明你不懂诗也不懂马蹄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