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精华511
注册时间2020-1-3
威望15484
金钱48774
贡献17869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威望- 15484 点
贡献- 17869 次
金钱- 48774 枚
|

楼主 |
发表于 2022-2-4 09: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汇江还是汇江 于 2022-2-6 19:03 编辑
离乡久寄洛阳城,满院诗成漫自荣。---出句,客子之叹,不能说无情.对句,自诩之词,也不好谓之无情.
寒尽绳床秋叶满,春轻苔帻絮云生。---出句言秋,尽在此是极意.对句言春.全句写洛阳小院,即其居住环境.
心边义帝孤帆影,颔底苏仙万里情。---表面上是一组故事,其实是抒发孤独之情,思乡之情.
饮足堂前明月度,醉眸深处看前程。---出句记事写景,幽情可见.对句写无奈之中的不得已.
总之,这是一首还不错的诗.
或者会说,故事于史无据.但人诗里的故事,也不在故事本身,而在其意味.
解有主诗,或者还可参考人事.但解无主诗,诗文本是唯一的立足点.如果认为这是一首机诗,就认定它不可能有感情,那不是脱开文本以先入为主的观念解诗吗?如果这样,另一个结论就是,凡是人写的诗都是有感情的.演绎下去,恐怕就是人乱写也能写出感情来.
现在出现了或正在出现诗伦理与诗理论相矛盾的问题:那就是诗应该以人划线?还是应该以诗划线.若以诗划线,就得承认机器(电脑)也能写出好诗,这似乎不符合诗伦理.若以人划线,就必须否认本来是好诗的机诗.这似乎又不符合诗理论.
这一首机诗,还没有十分完美,固然是事实.但若真的出现了一首或若干首比较完美的机诗呢?这不是没有可能性.那时,我们怎么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