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门外谈诗

如此歧解

[复制链接]

203

主题

2640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655
贡献
2893
金钱
4490
发表于 2021-12-9 09: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句不离膝已定,复却去就是害怕担心大人再离 开,畏并不是害怕大人面容离开,假如前句为不绕膝可以这么理解。

点评

对。畏字的宾语是“复却去”。“复却去,久视而畏”,翻译出来就是:父亲再次离家而去,是孩子久看父亲之后产生的担心的心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2-9 10: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主题

502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67
贡献
5372
金钱
6956
发表于 2021-12-9 10:02: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2-9 09:30
我发现吴小如等诗词大伽都倾向仇的观点。

林先生啊,你就爱纠结。我不是详细说明了吗?没有两说,只有一说。所谓两说,其对杜诗的解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可以合为一说。
两说论者,是不懂文言句法的人,理解错了那个姓仇的人的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219

帖子

217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98
贡献
442
金钱
908
发表于 2021-12-9 10:18: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第二种说法,更确切。娇儿,多指孩童。类似,杜甫的《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出小儿的稚气,也写出了杜甫的慈祥和悲哀。《百忧集行》,杜甫还将自己的童心少年,和自己的痴儿作了对比。表达了心里的哀愁,很真实。
杜甫小时候,家境优越,七岁就能做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主题

5027

帖子

1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1167
贡献
5372
金钱
6956
发表于 2021-12-9 10:2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毅忠 于 2021-12-9 10:33 编辑
门外汉 发表于 2021-12-9 09:31
前句不离膝已定,复却去就是害怕担心大人再离 开,畏并不是害怕大人面容离开,假如前句为不绕膝可以这么理 ...


对。畏字的宾语是“复却去”。“复却去,久视而畏”,翻译出来就是:父亲再次离家而去,是孩子久看父亲之后产生的担心的心理。换一个句子来翻译:孩子久看父亲之后,产生了父亲再次离家的担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347

帖子

211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21
贡献
519
金钱
809
发表于 2021-12-9 18: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载道 于 2021-12-9 18:50 编辑

楼主观点前后矛盾,讨论中的观点否定了此前主贴的观点。
主贴两个观点,一认可复却去主语是我,二以为另种解读不属诗无达诂。

对老杜此句两个观点分岐很久,未有定论,但有较为一致性倾向。两种解析,应该属于诗无达诂。都有持论(都为诗之大家、训诂学大家和诗评大家),都有根据。不属学养低、不属词语理解力不足、亦不完全属解诗乏能。

其实对有争议字词的认读,不应该只从训诂学,更重要的是要从此作全部文本和老杜写作此诗的思想感情和其要表达的情绪主题来解读。从这一点考虑,写孩子的“不离膝,乍见而喜,复却去,久视而畏,此写幼子情状最肖”,是误解。从情节细节乃为全篇服务乃为表意服务来说,这样设置细节是跑偏游离,老杜此等为诗巨匠,岂能疏漏于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主题

4495

帖子

1万

积分

副首版

中华诗联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962
贡献
5221
金钱
6577

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12-9 23: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畏,生怕。复,又。应该是“ 我回到家,可爱的孩子围绕在我膝边,生怕我又离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3: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