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三羊

《白氏长庆集》,错把狸猫当太子!

[复制链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4 08: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4 06:06
五字句声调,要按2,4字位相异来安排声的平仄。 再往下就是一个难题,第五字的平仄是纯理论上严密推导出来 ...

五字句声调,要按2,4字位相异来安排声的平仄。 再往下就是一个难题,第五字的平仄是纯理论上严密推导出来的结果。
===================================
第五字的平仄,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点评

先聊聊天,放松一下。 何伟棠:我本人是很看重“二五字异声”这个发现的。我也看到,这个论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著、论文所采纳。我之所以对自己的这个假设有信心,是因为它的成立有科学的诗歌音律结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4 21: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4 21: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4 08:13
五字句声调,要按2,4字位相异来安排声的平仄。 再往下就是一个难题,第五字的平仄是纯理论上严密推导出 ...

     先聊聊天,放松一下。


     何伟棠:我本人是很看重“二五字异声”这个发现的。我也看到,这个论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著、论文所采纳。我之所以对自己的这个假设有信心,是因为它的成立有科学的诗歌音律结构理论的支持。而音律结构理论所提供的某些认识,对于解决永明声律研究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字声对立对比位置的选择问题、二四字异声还是二五字异声的问题,那是非常关键的。


    我觉得三洋先生好像受 何伟棠 先生的影响很深。

点评

【我觉得三洋先生好像受 何伟棠 先生的影响很深】 不知此话是什么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07: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07: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4 21:51
先聊聊天,放松一下。

【我觉得三洋先生好像受 何伟棠 先生的影响很深】
不知此话是什么意思?

点评

三洋先生对 “二五字异声”这一问题专钻研得很深。有时候的问题,看来是简单,而实际是很深奥。不简单。 何伟棠说,我本人是很看重“二五字异声”这个发现的。----二四字异声还是二五字异声的问题,那是非常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17: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1-25 17:03 编辑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07:52
【我觉得三洋先生好像受 何伟棠 先生的影响很深】
不知此话是什么意思? ...

     三洋先生对 “二五字异声”这一问题专钻研得很深。有时候的问题,看来是简单,而实际是很深奥。不简单。
何伟棠说,我本人是很看重“二五字异声”这个发现的。----二四字异声还是二五字异声的问题,那是非常关键的。这,看到三洋先生几乎是完整的何伟棠思路的翻版。
     因好奇,才有此问。

     回过头来回答你的问题,第5字的平仄问题,简单地来说是通过电脑,实行一种 穷举法或称 完全归纳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点评

顺便提及,由以下可见:王力教授未必明白! 王力《汉语诗律学》摘要: 6·10近体诗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为一节,最后一个音独自成为一节。如下: 五言诗每句三节: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17:14
【 回过头来回答你的问题,第5字的平仄问题,简单地来说是通过电脑,实行一种 穷举法或称 完全归纳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这一段的说法,空洞无物并未深入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17: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17:01
三洋先生对 “二五字异声”这一问题专钻研得很深。有时候的问题,看来是简单,而实际是很深奥。不简 ...

【 回过头来回答你的问题,第5字的平仄问题,简单地来说是通过电脑,实行一种 穷举法或称 完全归纳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这一段的说法,空洞无物并未深入啊!

点评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再具体一点,是这样: 开头程序一开始是这样的具体数据。 { "00011","00111","01001","01101", /* 结尾为 1组 2,4异声 共8组 */ "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17:01
三洋先生对 “二五字异声”这一问题专钻研得很深。有时候的问题,看来是简单,而实际是很深奥。不简 ...

顺便提及,由以下可见:王力教授未必明白!
王力《汉语诗律学》摘要:
    6·10近体诗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为一节,最后一个音独自成为一节。如下:
五言诗每句三节: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诗每句四节: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6·11为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将把最后一个节奏称为“脚节”,脚节之上为“腹节”,腹节之上为“头节”,头节之上为“顶节”。五言的诗句只有三节,没有顶节,这些称呼是与上文所说“七律的句子为五律的句子的延长”的理论相配合的,所谓加长,只是头上加顶,不是脚下加靴。
  7.1关于近体诗的平仄格式,相传有两句口诀,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每句的第一字、第三字和第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至于第二字、第四字和第六字则必须依照格式,该平不能用仄、该仄不能用平。这是就七言诗而论的。其所以不提及第七字者,因为第七字居于句末,尤其要分明,是不待言的。由此类推,近体的五言诗应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点评

王力教授 主要是依据以前文人教授等的著作,这些著作又依据以前的著作。正确的和错误的都混在一起,没法说是也没法说错,各说各话。一直到如今。 “其所以不提及第七字者,因为第七字居于句末,尤其要分明,是不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17:10
【 回过头来回答你的问题,第5字的平仄问题,简单地来说是通过电脑,实行一种 穷举法或称 完全归纳法,在 ...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再具体一点,是这样:
开头程序一开始是这样的具体数据。
{ "00011","00111","01001","01101",           /* 结尾为 1组  2,4异声 共8组 */
  "10011","10111","11001","11101", };        
{ "00110","01100","10010",                       /* 结尾为 0 组 2,4异声 共6组 */
  "10110","11000","11100",};

以后,就由这些数据进行组合,比较。例如:第1组的第一组数和第0组的第一组数,第二组数,---。等等组合。如示例:
  00011 00110 , 00011  01100,  00011        10010,--计48组。
这样,这样,这样 ---。

把所有的排列(大概10多万种,没有细记),一一排好对比,不合格的拿走,合格的留下。一直到完为止。


点评

说来说去,老是说不到点子上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0: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0:11
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再具体一点,是这样:

说来说去,老是说不到点子上啊!

点评

按这样写下去,交给电脑,电脑就实行计算,最后给出 只有 四个正确的结果。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17:14
顺便提及,由以下可见:王力教授未必明白!
王力《汉语诗律学》摘要:
    6·10近体诗句的节奏,是以每 ...

王力教授 主要是依据以前文人教授等的著作,这些著作又依据以前的著作。正确的和错误的都混在一起,没法说是也没法说错,各说各话。一直到如今。

“其所以不提及第七字者,因为第七字居于句末,尤其要分明,是不待言的。”
这个论断,也就是说第5字,尤其要分明,是不待言的。

点评

你给王力的译文,一点错误也没得! 问题是三羊问的是王力的理论对不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20:26
说来说去,老是说不到点子上啊!

按这样写下去,交给电脑,电脑就实行推算,最后给出 只有 四个正确的结果。

点评

电脑实际也是人脑! 没有正确的指令,电脑如何运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0:26
王力教授 主要是依据以前文人教授等的著作,这些著作又依据以前的著作。正确的和错误的都混在一起,没法 ...

你给王力的译文,一点错误也没得!
问题是三羊问的是王力的理论对不对!

点评

我只是关心,依据的是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20:30
你给王力的译文,一点错误也没得!
问题是三羊问的是王力的理论对不对! ...

我只是关心,依据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0: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0:29
按这样写下去,交给电脑,电脑就实行推算,最后给出 只有 四个正确的结果。 ...

电脑实际也是人脑!
没有正确的指令,电脑如何运算?!

点评

37# 的就是实际指令。做了一些省略,为的是让你明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20:34
电脑实际也是人脑!
没有正确的指令,电脑如何运算?!

37# 的就是实际指令。做了一些省略,为的是让你明白。

点评

你的律句格式,是怎么得来的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0:36
37# 的就是实际指令。做了一些省略,为的是让你明白。

你的律句格式,是怎么得来的呢?

点评

简单地来说是通过电脑,实行一种 穷举法或称 完全归纳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的一段信息是这样定的:
char     Basic01[20][6]={ "00011","00111","01001","01101",           /* 01 偲丂2,4丂岎姺丂8丂慻丅*/
                                     "10011","10111","11001","11101", };
char     Basic00[20][6]={ "00110","01100","10010",                        /* 00 偲丂2,4丂岎姺丂6丂慻丅00 为结尾的 11 种    */
                                    "10110","11000","11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20:39
你的律句格式,是怎么得来的呢?

简单地来说是通过电脑,实行一种 穷举法或称 完全归纳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进行对比而得到的。

点评

简单说也要有依据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4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1-25 21:02 编辑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指 联句相对,联间相粘,24字位平仄相异,如上面的 00011 等。

点评

术语【粘对替】,没问你粘对,只问你句中交替!说粘对实际就是【离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0: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0:42
简单地来说是通过电脑,实行一种 穷举法或称 完全归纳法,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五言句间的所有的组合和排列 ...

简单说也要有依据啊!

点评

37# 的就是依据(数据)的一小部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0: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0:46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指 联间相对,联间相粘,24字位平仄相异,如上面的 00011 等。 ...

术语【粘对替】,没问你粘对,只问你句中交替!说粘对实际就是【离题】!

点评

三 洋:术语【粘对替】,没问你粘对,只问你句中交替!说粘对实际就是【离题】! 苏回答:你是仅问 24 字平仄交替,那么,第5字怎么定。对了吧? 我是回答,要在 要粘对 的条件下,才有谈论第5字的是平是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0: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20:48
简单说也要有依据啊!

37# 的就是依据(数据)的一小部分。

点评

句中交替,就是谁和谁交替? 你明白了吗?你说明白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0: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0: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0:52
37# 的就是依据(数据)的一小部分。

句中交替,就是谁和谁交替?
你明白了吗?你说明白了吗?

点评

联句相对,联间相粘,24字位平仄相异,如上面的 00011 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1: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1: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20:54
句中交替,就是谁和谁交替?
你明白了吗?你说明白了吗?

联句相对,联间相粘,24字位平仄相异,如上面的 00011 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5 2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5 20:50
术语【粘对替】,没问你粘对,只问你句中交替!说粘对实际就是【离题】! ...

三  洋:术语【粘对替】,没问你粘对,只问你句中交替!说粘对实际就是【离题】!
苏回答:你是仅问 24 字平仄交替,那么,第5字怎么定。对了吧?
        我是回答,要在 要粘对 的条件下,才有谈论第5字的是平是仄的意义。

点评

有了这54楼的观点,再去看36楼王力的说法,你就可以知道王力说法的错误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02: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0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5 21:06
三  洋:术语【粘对替】,没问你粘对,只问你句中交替!说粘对实际就是【离题】!
苏回答:你是仅问 24  ...

有了这54楼的观点,再去看36楼王力的说法,你就可以知道王力说法的错误了!

点评

所说的结果是对的。 但依据就不合理,按旧本本,谁也无法说明白,只能是依某某名人,这也是传统的推理办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06: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6 06: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羊 发表于 2021-11-26 02:28
有了这54楼的观点,再去看36楼王力的说法,你就可以知道王力说法的错误了! ...

所说的结果是对的。
但依据就不合理,按旧本本,谁也无法说明白,只能是依某某名人,这也是传统的推理办法。

点评

依据名人说,只是有了名人依据,还是没有理论依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07: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2657
贡献
20946
金钱
26620

热心奉献奖章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07:2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羊 于 2021-11-26 07:31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6 06:21
所说的结果是对的。
但依据就不合理,按旧本本,谁也无法说明白,只能是依某某名人,这也是传统的推理办 ...
依据名人说,只是有了名人依据,还是没有理论依据!这也就是刘滔【世无的目】的感慨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21: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