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97|回复: 41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绝句?还是古诗?唐尧

[复制链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15 13: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1-11-15 14:36 编辑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是绝句?还是古诗?唐尧

长期以来,诗界对唐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认为是绝句。但归于绝句不是从绝句格律格式来区分,而是从前人是归类绝句的,诗话上讲归类绝句,内容上归类绝句,《唐诗三百首》归类绝句,只有一字出律即可归类绝句,有认为此诗艺水平高可归类绝句,等等说法,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些说法同此诗是否是绝句的判定是很牵强的,不正确的,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诗是否是绝、律应根据诗的声韵平仄格式来判断,是否出律、出格?而不是形形色色的各种说法。根据明、清以来的诗界公认的十六个律、绝格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属于"仄起平韵"格式。但此诗首句第二字用了平声字"人",而起首句第二字是诗之格律格式的基石,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否则格律格式大厦就垮了。首句第二字用平声字使此诗从仄起变成了平起,把诗格律格式的基石换了。也是一个使此诗诗体归属绝句的致命错误。由于"人"字平声,使此句出现了"四连平"。四连平在十六个诗格律格式中是没有的,也就是不准许四连平、仄的。"四连平"使此诗不能归入绝句类。在《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里的"不四"就是绝、律诗句内不准出现四连平,四连仄。否则归类古诗。

综上,根据古人使用的十六个平仄格律格式和《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古诗。而不是绝句。其实此诗只要首二字改成仄声,此诗就可归类绝句了。如下:

挚友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第三句第四句可用"一三五不论"可变通规则来解释。上面改首句首二字的李白诗可归类"绝句"。在《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中,因把绝句大类细化为四小类,此改诗只能归入第三类:古绝。因其诗四句有一、三、四、三句,都要用一三五可变通规则来解释。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18: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1-11-15 18:46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11-15 17:55
“挚友”不如用老友。

李白此时刚出川不久,年纪大约三十岁不到,同孟浩然结交时间不长。一个是诗界元老(四十岁左右),一个是诗界青年才子,二人在当时皆有诗名天下。因诗而结识,成为挚友。为什么称挚友呢?考虑到李白诗中转结句: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在黄鹤楼码头送孟浩然,船离码头而去,李白站在码头目送孟浩然乘坐的船至看不见船为止,这要多少时间?这依依不舍的情景反映了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15 19: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1-15 22:26 编辑

帮唐尧先生来作个小结:
1)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古诗。而不是绝句。
2)就算按唐尧那样改好首句第二字,也只能是归 第三类:古绝。 也是绝句。
   理由是:因其诗四句有一、三、四、三句,都要用一三五可变通规则来解释。

点评

不要不懂装懂作什么总结,你想留下备忘录?这些话我多年前就说过,哪时不知你在何方修行炼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5 22: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5 22: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15 19:19
帮唐尧先生来作个小结:
1)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古诗。而不是绝句。
2)就算按唐尧那样改 ...

不要不懂装懂作什么总结,你想留下备忘录?这些话我多年前就说过,哪时不知你在何方修行炼功?

点评

唐尧竖来不知天高地厚,不要介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08:47
是不懂,想梳理一下,都留下备忘录。 为的是,不但是我你两人,也要令来有兴趣来看的人都会清清楚楚。 也知道唐先生不会介意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06: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16 06: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5 22:51
不要不懂装懂作什么总结,你想留下备忘录?这些话我多年前就说过,哪时不知你在何方修行炼功? ...

是不懂,想梳理一下,都留下备忘录。
为的是,不但是我你两人,也要令来有兴趣来看的人都会清清楚楚。

也知道唐先生不会介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16 06: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依唐先生的看法,现在版唐诗三百首里面的卷六-七言绝句,这个分法是错误多多的了。
能不能再举一两首的错误来看看?

点评

你按照《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对照立判。《唐诗三百首》是没有平仄分类规则的情况下参照古人前人等说法来分诗体的。怎么能作定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09: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6 08:4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5 22:51
不要不懂装懂作什么总结,你想留下备忘录?这些话我多年前就说过,哪时不知你在何方修行炼功? ...

唐尧竖来不知天高地厚,不要介意!

点评

用网名发言,各发言者是平等的。这是讨论诗词学术问题。同其人的身份地位职务无关。优秀的中华传统诗词具有永久性的传世价值。是其它文学艺术作品无法比拟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09: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09: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16 06:31
这样,依唐先生的看法,现在版唐诗三百首里面的卷六-七言绝句,这个分法是错误多多的了。
能不能再举一两首 ...

你按照《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对照立判。《唐诗三百首》是没有平仄分类规则的情况下参照古人前人等说法来分诗体的。怎么能作定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09: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11-16 08:47
唐尧竖来不知天高地厚,不要介意!

用网名发言,各发言者是平等的。这是讨论诗词学术问题,同其人的身份地位职务无关。优秀的中华传统诗词具有永久性的传世价值。是其它文学艺术作品无法比拟的。

点评

你随时以你的发明“不三不四定律”指责别人,你在乎过天高地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0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6 09: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6 09:27
用网名发言,各发言者是平等的。这是讨论诗词学术问题,同其人的身份地位职务无关。优秀的中华传统诗词具 ...

你随时以你的发明“不三不四定律”指责别人,你在乎过天高地厚?

点评

我是用我发现的《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分析诗体类别。我指责人了吗?谁是李白的代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10: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0: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11-16 09:50
你随时以你的发明“不三不四定律”指责别人,你在乎过天高地厚?

我是用我发现的《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分析诗体类别。我指责人了吗?谁是李白的代表?

点评

你要分柝什么,你自管诌去,谁管你了;但别人不同意你那发现,你指责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6 10: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6 10:21
我是用我发现的《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分析诗体类别。我指责人了吗?谁是李白的代表? ...

你要分柝什么,你自管诌去,谁管你了;但别人不同意你那发现,你指责什么?

点评

我指责什么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87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7010
贡献
17322
金钱
31208

热心奉献奖章敬业首版勋章

发表于 2021-11-16 10: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里的"不四"就是绝、律诗句内不准出现四连平,四连仄。否则归类古诗。------什么玩意?唐诗三百首会依你的这发明而改写?

点评

我是发表自已对中华传统诗词格律格式的发现、看法和不同意见。怎么会变成改写《唐诗三百首》?对前人的看法不准许有不同意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6 1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1: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11-16 10:52
在《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里的"不四"就是绝、律诗句内不准出现四连平,四连仄。否则归类古诗。------什 ...

我是发表自已对中华传统诗词格律格式的发现、看法和不同意见。怎么会变成改写《唐诗三百首》?对前人的看法不准许有不同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6 1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筑子 发表于 2021-11-16 10:49
你要分柝什么,你自管诌去,谁管你了;但别人不同意你那发现,你指责什么? ...

我指责什么了?

点评

根据近现代流行的"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和《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可以认定:被历代某几个诗人和某几个诗词爱好者认为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绝句的认识是不准确不规范的的。此诗是一首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13: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13: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1-11-26 16:52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6 11:23
我指责什么了?

根据近现代流行的"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和《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可以认定:被历代某几个诗人和某几个诗词爱好者认为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绝句的认识是不准确不规范的。此诗是一首七言四句古诗。因其中首句句内有四连平,(人西辞黄)更有甚者是把仄起改变为平起格式。同样唐崔颢的《黄鹤楼》也是一首七言八句古诗。其中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鹤一去不复返)。三仄尾,三平尾(不复返、空悠悠)。严羽评此诗七律第一是不准确和不按平仄格式来说的。以上二诗均写于盛唐初,诗格律格式尚未成熟成型。

点评

在唐诗三百首里,唐崔颢的《黄鹤楼》是在七言律诗 标题下的第一首 律诗,如下示:[attachimg]333183[/attachimg]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2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6 20: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26 13:39
根据近现代流行的"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和《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可以认定:被历代某几 ...

在唐诗三百首里,唐崔颢的《黄鹤楼》是在七言律诗 标题下的第一首 律诗,如下示: 唐诗三百首之二.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6 21: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唐尧说:严羽评此诗七律第一是不准确和不按平仄格式来说的。  因为其中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鹤一去不复返)。三仄尾,三平尾(不复返、空悠悠)。所以,这是一首七言八句古诗。

点评

你累不累?我看你有点异想天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2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21: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6 21:04
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唐尧说:严羽评此诗七律第一是不准确和不按平仄格式来 ...

你累不累?我看你有点异想天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6 21: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问:请唐尧先生说一说:没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三仄尾,三平尾。”的诗就是律诗吗?

点评

你这样的提问你感到你有点反正常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2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21: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6 21:08
苏问:请唐尧先生说一说:没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三仄尾,三平尾。”的诗就是律诗吗? ...

你这样的提问你感到你有点反正常吗?

点评

苏问:请唐尧先生说一说:没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三仄尾,三平尾。”的诗就是律诗吗? 唐尧回答:你这样的提问你感到你有点反正常吗? 苏再问:这一问有点反正常,那就是说:没有"六连仄(古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6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6 2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26 21:13
你这样的提问你感到你有点反正常吗?

苏问:请唐尧先生说一说:没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三仄尾,三平尾。”的诗就是律诗吗?
唐尧回答:你这样的提问你感到你有点反正常吗?

苏再问:这一问有点反正常,那就是说:没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三仄尾,三平尾。”的诗也不是律诗,才是正常,是吗?

点评

22楼三个你指你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8 10: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6 21: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1-26 22:00 编辑

   我再看了一下,唐尧是说:根据近现代流行的"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才可以认定是否是律诗。    似乎是说,唐尧的《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也要靠“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的补助,才能判断一首诗是否是“律诗”。

   这不就是等于在贬低唐尧的《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价值吗?
   应该理直气壮地说:其中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鹤一去不复返)。三仄尾,三平尾(不复返、空悠悠)。所以,这就是一首七言八句古诗。不用说什么“根据近现代流行的"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
    要是“根据近现代流行的"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的话,这不就是现在所有的人的理所当然的做法吗?那里还有人去用唐尧的《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


     唐尧先生的有专权利的独特理论,是应该使它发扬。


点评

前禁忌指什么?后法则指什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8 10: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10: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6 21:21
苏问:请唐尧先生说一说:没有"六连仄(古声),"四连仄"(普声)。三仄尾,三平尾。”的诗就是律诗吗 ...

22楼三个你指你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10: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6 21:40
我再看了一下,唐尧是说:根据近现代流行的"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和《不四不三平仄格律 ...

前禁忌指什么?后法则指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28 1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只知入门知识,正格正律,不知拗格变体。且拿今律责唐律,无知甚也。档次太低,无讨论意义。

点评

我看你还在诗平仄格律的门外八百米。你的合诗词平仄格律的标准和规则是什么?就是古人、前人、多数人讲这是绝句就是绝句?这是律诗,就是律诗?我的诗规则和标准是:句内不能四连平仄。句尾不能三连平仄。如違反则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8 14: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14: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1-11-28 21:03 编辑
潭州雨梦 发表于 2021-11-28 10:23
唐尧只知入门知识,正格正律,不知拗格变体。且拿今律责唐律,无知甚也。档次太低,无讨论意义。 ...

我看你还在诗平仄格律的门外八百米。你的合诗词平仄格律的标准和规则是什么?就是古人、前人、多数人讲这是绝句就是绝句?这是律诗,就是律诗?我的诗规则和标准是:句内不能四连平仄。句尾不能三连平仄。如違反则属于古诗。如不違反,则归属格律诗,四句归广义绝句。八句归广义律诗。

你不妨把你们的绝句,律诗的规则和标准亮出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8 19: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唐尧已经说了,我的诗规则和标准是:句内不能四连平仄。句尾不能三连平仄。如違反则属于古诗。加(如果)不違反,则归属格律诗。

       这样不就足够了吗? 还用什么"十六个诗平仄格律格式及其禁忌规则"?问不问“前禁忌指什么”有什么关系?  不是“后法则指什么?”才重要吗?

       按照《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对照(《唐诗三百首》)立判。 ---唐尧

点评

二种说法各指什么?是同一件事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8 21: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8 21: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8 19:43
刚才唐尧已经说了,我的诗规则和标准是:句内不能四连平仄。句尾不能三连平仄。如違反则属于古诗。 ...

二种说法各指什么?是同一件事吗?

点评

唐尧的这两个说法实际是同一回事。 1)句内不能四连平仄。句尾不能三连平仄。如違反则属于古诗。加(如果)不違反,则归属格律诗。 2)按照《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对照(《唐诗三百首》)立判。 ---唐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8 2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发表于 2021-11-28 21: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28 21:01
二种说法各指什么?是同一件事吗?

唐尧的这两个说法实际是同一回事。
1)句内不能四连平仄。句尾不能三连平仄。如違反则属于古诗。加(如果)不違反,则归属格律诗。
2)按照《不四不三平仄声韵法则》去对照(《唐诗三百首》)立判。 ---唐尧

点评

你再仔细看一下,是一回事?还是二回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9 1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4: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