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苏星空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律诗还是古风?

[复制链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7 20: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7 11:11
狡辩!律诗就是指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格律诗。按你的分类定古风是父亲,而古诗是儿子? ...

唐   尧:狡辩!1)律诗就是指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格律诗。2)按你的分类定古风是父亲,而古诗是儿子?
苏回答:1)我不是说明白了吗?  这是采用了白居易对诗的分类名称“律诗”--符合格律的诗--为概念。
             2)古风 ,汉语词语是这样定义的:
            古风,--是一种文学载体,唐代以后诗人做古体诗,即称古风。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另外,唐代以后诗人们作  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看明白了没有?  

点评

所有的诗体,(包括格律诗)都是古诗的儿子,都是从古诗派生出来。而至今成气候的只有格律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唐以前有没有古风?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8 1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7 20: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7 11:15
你先弄清这里的出律是平仄格式的格律?还是指诗内容上的规则?我看你的发言是弄不清? ...

唐   尧:你先弄清这里的出律是平仄格式的格律?还是指诗内容上的规则?我看你的发言是弄不清?
苏回答:在主贴里,一开始就有说明:看一首诗,是律诗还是古风,只要看它符合不符合,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可以了,符合律诗的平仄格式,当然就是律诗了。否之,就是古风。
            唐尧先生一定是看过了,但是啊,又忘记了。

           但肯定不是指按唐尧的《不四不三平仄声调法则》。

点评

把律诗和格律诗弄清楚?如果你把"送孟诗"称律诗?那么称"登高"是什么?我看你还要去学习?或者旁听。实在拿你没办法?你到我这里刷什么存在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8 18: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18 18: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17 20:11
唐   尧:狡辩!1)律诗就是指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格律诗。2)按你的分类定古风是父亲,而古诗是儿子?
苏回 ...

所有的诗体,(包括格律诗)都是古诗的儿子,都是从古诗派生出来。而至今成气候的只有格律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唐以前有没有古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18 18: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17 20:29
唐   尧:你先弄清这里的出律是平仄格式的格律?还是指诗内容上的规则?我看你的发言是弄不清?
苏回答: ...

把律诗和格律诗弄清楚?如果你把"送孟诗"称律诗?那么称"登高"是什么?我看你还要去学习?或者旁听。实在拿你没办法?你到我这里刷什么存在感?

点评

唐 尧:1)把律诗和格律诗弄清楚? 2)如果你把"送孟诗"称律诗?那么称"登高"是什么?(我看你还要去学习?或者旁听。实在拿你没办法?你到我这里刷什么存在感?) 苏回答:1)我不是说明白了吗? 这是采用了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8 20:4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8 18:43
把律诗和格律诗弄清楚?如果你把"送孟诗"称律诗?那么称"登高"是什么?我看你还要去学习?或者旁听。 ...

唐 尧:1)把律诗和格律诗弄清楚? 2)如果你把"送孟诗"称律诗?那么称"登高"是什么?(我看你还要去学习?或者旁听。实在拿你没办法?你到我这里刷什么存在感?)
苏回答:1)我不是说明白了吗?  这是采用了白居易对诗的分类名称“律诗”--符合格律(的平仄诗式)诗--为概念。
         白居易,在他写的《白氏长庆集》里,对自己的诗的分类,最终是只分“律诗”和“格诗”两种。其中“律诗”就是符合格律的平仄诗式的诗,而“格诗”因为其名字不太为现在所熟知,故我暂改为符合现在概念的“古风”。

       请问一下,唐先生是不知道白居易仅把他写的诗分为“律诗”和“格诗”两种。还是认为 白居易 没把 “律诗”和“格律诗”弄清楚?

           2)《登高》 编在《唐诗三百首》的卷四,七言律詩。里, 按1)的理由,是律诗---符合格律(的平仄诗式)的诗,即:律诗范围里的七言律诗、或五言律诗、七言排律诗、五言排律、七言绝句,等等。总而言之就称为:“律诗”。

         唐先生记忆力好像不太好,我已经二番三番耐心说明了。怎么还在原地转来转去,绕不出来,实在拿你没办法。

点评

白居易生于什么时候?孟浩然,李白生于什么时候?白居易分的自己的诗?还是给李白送孟诗分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8 2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18 20: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唐尧 于 2021-11-18 20:54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18 20:40
唐 尧:1)把律诗和格律诗弄清楚? 2)如果你把"送孟诗"称律诗?那么称"登高"是什么?(我看你还要去 ...

白居易生于什么时候?孟浩然,李白生于什么时候?白居易分的自己的诗?还是给李白送孟诗分类?如果白居易给李白送孟诗定为律诗,你拿来用还有点依据。你把白居易对自己的诗分类拿来套李白诗,这不是在胡扯吗?

点评

唐 尧:白居易生于什么时候?孟浩然,李白生于什么时候?白居易分的自己的诗?还是给李白送孟诗分类?如果白居易给李白送孟诗定为律诗,你拿来用还有点依据。你把白居易对自己的诗分类拿来套李白诗,这不是在胡扯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8 21: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21: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1-18 21:20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21-11-18 20:48
白居易生于什么时候?孟浩然,李白生于什么时候?白居易分的自己的诗?还是给李白送孟诗分类?如果白居易 ...

唐 尧:白居易生于什么时候?孟浩然,李白生于什么时候?白居易分的自己的诗?还是给李白送孟诗分类?如果白居易给李白送孟诗定为律诗,你拿来用还有点依据。你把白居易对自己的诗分类拿来套李白诗,这不是在胡扯吗?

苏回答:  是胡扯吗? 唐先生怎么这样不开窍?  把唐尧的《不四不三平仄格律法则》来套又如何?

点评

你不是胡扯?是胡闹?无能取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9 1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19 12: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18 21:16
唐 尧:白居易生于什么时候?孟浩然,李白生于什么时候?白居易分的自己的诗?还是给李白送孟诗分类?如果 ...

你不是胡扯?是胡闹?无能取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9 2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请唐尧说说:拿什么来套(判断)李白诗才算不是在胡扯?  

   唐先生似乎打算说:拿唐尧《不四不三平仄声调法则》 套(判断)李白诗,就不是在胡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0 14: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1-20 14:49 编辑

       “律诗”这概念,不单指“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也包括了 七言绝诗,五言绝句,排律、等等按律诗体的 平仄韵律来写的诗。分析一下 白居易 对自己的诗的分类方法,正是这样划分的。 这点,是跟我们目前使用的概念是有不同之处。

      白居易 把自己写的凡是按律诗体的 平仄韵律来写的诗,不管七言绝句还诗七言律诗都收编在“律诗”名下,这可谓名正言顺了。
      很容易明白,“律诗”这种格律诗体,也就是我们平时称的“近体诗”。对写诗的本质要求是须按律诗的平仄韵律来写诗。故“近体诗”即是“律诗”。 而“律诗”这个名称,比用“近体诗”个名称更为反映出其要求按律诗的 平仄韵律来写诗的实质,而且明确合理。
     七言绝诗也好,五言绝句也好,对其重要的实质的判断,就是看它是不是按律诗的 平仄韵律来写的。如果是的话,就是“律诗”。

     与“近体诗”相对的诗称为“古风”。
     古风,--是一种文学载体,唐代以后诗人做古体诗,即称古风。古风只有三类:“歌”、“行”、“吟”例如:《长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后人引申把诗歌也称为‘风’。另外,唐代以后诗人们作  古体诗,与格律诗相对,往往称之为“古风”或在题目上标明“古风”。

     正因为如此看,所以主贴的题目就写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律诗”还是“古风”?


     问题是:依照 白居易的分类来操作,对还是不对?
     唐尧先生提出反对的理由是:1)白居易生于什么时候?  2)不能把 白居易对自己的诗分类 拿 来套李白诗。

点评

律诗是近体诗的旧称。 律诗有二韵律(绝句)三韵诗(小律)四韵诗(今称律诗/狭意)N(大于四韵)韵诗,即排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2:26
请拿出白居易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归类"律诗"的证据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1 16: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21 16: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0 14:35
“律诗”这概念,不单指“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也包括了 七言绝诗,五言绝句,排律、等等按律 ...

请拿出白居易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归类"律诗"的证据来

点评

唐尧:请拿出白居易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归类"律诗"的证据来。 苏回答:白居易本人 是没有把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归类“律诗”。 李白的这首诗,到目前,我们唯一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1 18: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18: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尧 发表于 2021-11-21 16:53
请拿出白居易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归类"律诗"的证据来

唐尧:请拿出白居易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归类"律诗"的证据来。
苏回答:白居易本人  是没有把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归类“律诗”。

           李白的这首诗,到目前,我们唯一能看到历史资料证据就是 清朝的孙洙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归类“七言絕句”。

点评

不知【千家诗】收录此诗否:有书懒查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5 22:29
没有证据?不是胡说,就是造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1 18: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21 18: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1 18:02
唐尧:请拿出白居易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归类"律诗"的证据来。
苏回答:白居易本人  是没 ...

没有证据?不是胡说,就是造谣。

点评

唐 尧:没有证据?不是胡说,就是造谣。 苏回答:我什么时候说过:白居易本人 是没有把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归类“律诗”? 有没有证据? 我已经重复了第n次了,长点记性好不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1 18: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1 18: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星空 于 2021-11-21 18:24 编辑
唐尧 发表于 2021-11-21 18:06
没有证据?不是胡说,就是造谣。

唐   尧:没有证据?不是胡说,就是造谣。
苏回答:我什么时候说过:白居易本人  把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归类“律诗”?  有没有证据
       我已经重复了第n次了,长点记性好不好?
          1)我不是说明白了吗?  这是采用了白居易对诗的分类名称“律诗”--符合格律的诗--为概念

点评

你累不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21 22: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33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733
贡献
14701
金钱
21372
发表于 2021-11-21 2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1 18:23
唐   尧:没有证据?不是胡说,就是造谣。
苏回答:我什么时候说过:白居易本人  把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 ...

你累不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25 22: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0 14:35
“律诗”这概念,不单指“七言律诗”,“五言律诗”。也包括了 七言绝诗,五言绝句,排律、等等按律 ...

律诗是近体诗的旧称。
律诗有二韵律(绝句)三韵诗(小律)四韵诗(今称律诗/狭意)N(大于四韵)韵诗,即排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25 22: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潭州雨梦 于 2021-11-25 22:32 编辑
苏星空 发表于 2021-11-21 18:02
唐尧:请拿出白居易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归类"律诗"的证据来。
苏回答:白居易本人  是没 ...

不知【千家诗】收录此诗否:有书懒查得。还有【唐诗别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25 22: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盛唐 · 李白
七言绝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一作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入蜀记》:
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唐诗正声》:
燕公(张说)《送梁六》之作,直以落句见情,便不能与青莲此诗争雄。
《唐诗绝句类选》:
末二句写别时怅望之景,而情在其中。
《唐诗直解》:
更不说在人上,妙,妙。
《唐诗解》:
“黄鹤”分别之地,“扬州”所往之乡,“烟花”叙别之景,“三月”纪别之时。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长,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说“孤帆”即是说人。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陈继儒曰:送别诗之祖,情意悠渺,可想不可说。
《唐诗摘钞》:
不见帆影,惟见长江,怅别之情,尽在言外。
《增订唐诗摘钞》:
“烟花三月”四字,插入轻婉;“三月”时也,“烟花”景也。第三句只接写“辞”字、“下”字。
《而庵说唐诗》:
有神理在内。诗中用字须板,用意须活。板则不可移动,活则不可捉摸也。
《唐宋诗醇》:
语近情遥,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
《网师园唐诗笺》:
语近情遥(末二句下)。
《唐诗选胜直解》:
首二句将题面说明,后一句写景,而送别之意已见言表。孤帆远影,以目送也;长江天际,以心送也。极浅极深,极淡极浓,真仙笔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不必作苦语,此等语如朝阳鸣风。
《唐诗三百首》:
陈婉俊补注:千古丽句(“烟花三月”句下)。
《诗境浅说续编》:
送行之作夥矣,莫不有南浦销魂之意。太白与襄阳,皆一代才人,而兼密友,其送行宜累笺不尽。乃此诗首二句仅言自武昌至扬州。后二句叙别意,言天末孤帆,江流无际,止寥寥十四字,似无甚深意者。盖此诗作于别后,襄阳此行,江程迢递,太白临江送别,直望至帆影向空而尽,惟见浩荡江流,接天无际,尚怅望依依,帆影尽而离心不尽。十四字中,正复深情无限,曹子建所谓“爱至望苦深”也。
《唐诗绝句精华》:
善写情者不贵质言,但将别时景象有感于心者写出,即可使诵其诗者发生同感也。
《唐诗鉴赏辞典》: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象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再说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呢?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乃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呢?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者,烟雾迷蒙,繁花似锦也。给人的感觉决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固然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何尝不是烟花之地呢?“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是单纯写景呢?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不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吗?诗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余恕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25 22: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言无古绝句之称。上列评中称其为绝句,自是认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9

主题

1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

威望
4910
贡献
18609
金钱
25360
发表于 2021-11-25 23: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家诗未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06: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家诗》未见有分类。
所以,白居易 对自己的诗进行分类,实际上是一份很宝贵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33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诗词理论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236
贡献
3575
金钱
4986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6 06: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梦 有很多地方有很独到的见解。
多谢你的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4 17: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