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赤足者 于 2021-9-28 15:22 编辑
转自兄弟诗词园地:
《题驴磨图》是否有隔之争启示录(十五)
十五、当代平水韵作品严重有隔的根源乃在作者与读者隔心
第十三期《《题驴磨图》是否有隔之争启示录》曾经斩钉截铁地断言:“本世纪以来,名义上的中国当代古典诗词作品最荒唐、最严重、最普遍的“有隔”,乃是声韵之隔。其荒唐堪称亘古,其严重足以致命,其普遍则涵盖了当代几乎所有所谓的诗词名家,包括《题驴磨图》作者、《咏枇杷》作者等大神、大咖级别的腕儿,也包括如《听蝉》作者那样的轿夫、吹鼓手以及小喽啰们。”
第十四期《《题驴磨图》是否有隔之争启示录》进一步指出:
“以句内平仄相间、联内平仄相对、联间平仄相粘所体现的既抑扬顿挫又富于相间、相对、相粘等灵动变化的音乐美,与韵脚押韵所体现的回环音乐美一起,共同铸就了近体诗或曰格律诗有别于其它诗体的独到的无与伦比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既是近体诗或曰格律诗所固有的音乐属性,更是近体诗或曰格律诗作者理应向当世读者所传达的事物,除非他/她压根儿就不想传达抑或根本无法传达。
不想传达也好,无法传达也罢,以全国范围广大读者和潜在读者的角度观之,其实都是一种严重“有隔”。这无疑是一大笑话,可笑至极的笑话,堪称亘古荒唐的笑话。近体诗或曰格律诗所固有的无与伦比的音乐美理应向天下读者传达,而时下的所谓近体诗或曰格律诗作者却根本无法传达,甚或干脆不想传达。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呢?难道不值得每个迄今仍在死死抱住中古平水韵粗腿不放却又良知未泯的所有平水韵拥趸深刻反思吗?”
至此,该是进一步点破当代平水韵作品普遍严重有隔的根源的时候了。这一根源问题其实很简单,看过《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以及十年来一众天下同仁无数篇批评批判文章的朋友,都会毫不犹豫而又不约而同地得出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当代平水韵作品严重有隔的根源,乃在作者与读者隔心。尽管还有认知水准低下、利令智昏等其它原因,但作者与读者隔心才是最根本、最致命的。
唐宋诗词研究大家周汝昌先生曾经说过大意是这样的一句话:诗人之心与天地万物都是没有隔阂的。吟者在《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第二章也曾披露,曾就处女作《端午杂咏》与西岭雪大姐进行过一次心之灵层面的真诚交流:西岭雪大姐首先谈到诗贵含情,说了一大段,并谈及她的一位吟长也是这么说的;吟者则在西岭雪大姐原话的基础上总括并引申了一下,也是一大段,什么无情则无诗啦,诗意出乎心啦,心又关乎天地人神鬼啦,其实也是说的诗者之心与天地万物均无隔阂。
天下诗友、列位看官不妨稍微品味一下:诗者之心与包括天地人神鬼在内的万事万物尚且没有隔阂,与自己的读者乃至潜在读者又怎么能有隔阂呢?
匠人则不然。据笔者将近十年的拉网式考察,就以老年人愣充门面的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而言,在四位一体的为诗之道“缘情,得味,出新,炼字”层面,匠人朋友们唯一的相对优势只在“炼字”一端,另外三大方面几乎乏善可陈。而其“炼字”之优势也只是相对广义老干而言,在惜字如金的真诗者面前则无一例外地相形见绌,文字功夫真正过关的匠人朋友其实很少很少,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匠人型平水韵诗者的文字功夫其实远未过关,只不过沾了“点水成神”之光而已。
然而,在诗词界高端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精心构造的惊天骗局的加持之下,就是这样一些在不同程度上粗通文墨而又不识变通的落魄学者、过气政客、诗词掮客、诗词企业家及其看门人、轿夫和吹鼓手们,却共同演绎了一场以现今某地方言公然冒称中古平水韵的闹剧或曰神剧,强行误导了整个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数十年之久,并以作践唐宋诗词读诵吟唱优良传统、无情剥夺一代代广大中小学生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利为代价,无节制、无休止地玩弄只能看不能读、仅供圈内玩乐的纸间平仄游戏,居然成就了不计其数的沽名钓誉、附庸风雅、唯利是图的当代古典诗词大神、中神、小神和小鬼。
名利双重驱使之下,有关诗词组织、诗词企业、诗词蛀虫上下其手,左右勾连,沆瀣一气,为了保住既得利益,公然屡屡瞪着眼睛说瞎话,采用一切龌龊手段,长期强力打压诗词学术民主,严密封锁有关中古平水韵真相和古典诗词真谛的诗词学术文章。在这一过程中,有关诗官、有关大神、有关诗词掮客、有关诗词企业家、有关大小喽啰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在建党百年庆典前后,在理当积极寻求自我救赎的当口,公然发动新一轮诗词大革命和诗词大跃进,并将麻绳改成铁链,于光天化日之下,进一步绑架了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尤其是在《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业已公开发表多时的背景下,有关老干和匠人佯装没看过或没看完,继续掩耳盗铃,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强行误导,愣把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打造成了针扎不穿、水泼不进、理讲不透的铜豌豆式独立王国。
有人为捞钱捞得痛快,有人为沽名钓誉沽钓得痛快,有人为附庸风雅附庸得痛快,有人为玩诗弄韵玩弄得痛快,有人为搏一丝政绩,有人为出一次名,有人为露一小脸,各色人等纷纷粉墨登场,自动结成并进一步强化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变本加厉地继续演绎着一出出荒唐透顶的闹剧。就在不久以前,行业最高诗词学术组织便公然违背诗词创作规律和学术规矩,公然将诗词创作定性为“诗词工作”,两三个国字号诗词论坛则分别演出了一幕幕足以载入史册的诗坛丑剧。
一家国字号论坛不仅严密封锁《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白皮书》和《《中华通韵》批判》的系统性学术研究成果,甚至对正常的文学批评也百般刁难,强力掣肘,横加干预,直至将有关热心诗友封杀个片甲不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大家猜测的生就无数颗头颅的吟者先生,以致众多诗友纷纷为吟者鸣不平。比如,淬叶之声先生便曾公开表示:
“我以为,吟者也罢,马甲也吧,倡新韵没有错。既然有人提出“双轨”,新这个轨,有人提起,是一股空气袭人。我到小中华时,不曾见过“吟者”,被人封杀,如割韭菜,是韭菜生命力强。
既是说双轨,就不要只提一轨。管他是谁,有三分道理,就洗耳恭听。”
在另一家国字号论坛的诗词理论版,本坛家贼与他坛外鬼则对“学术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全世界公认的最基本的学术交流原则及其倡导者也合力绞杀。其惨烈程度诚如北山某某先生所言:
“现在理论界是八个论坛,三个理论家,一个话题,地大物薄人烟稀少。我看到吟者于理论确有修养,但却被四处禁言,觉得该给他留个落脚地方,但却惊动了四方冬眠的神仙,大家欲禁杀吟者方能安心去睡,我觉得大家不妨学会与吟者相处。吟者也自谦希望试作一段版主,不合适就下,大家都学一学吟者谦虚的态度。”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因为吟者等人的一系列诗词学术研究成果对中国当代古典诗词界奉为葵花宝典的中古平水韵的合情合理合法性提出了颠覆性的质疑,进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以现今各地方言土语冒称的时下所谓平水韵的根基。利益攸关之下,有人担心不能继续像以往那样大发而特发诗难财了,有人担心既得的虚拟地位恐将不保,有人担心业已浪得的几两虚名或将化为泡影,有人则担心已经分取多年的那一杯羹恐怕难以为继了......
于是乎,四方冬眠的神仙终于坐不住了,终于不失时机地露峥嵘了。有人便曾公然如是污指与挑事:
“这是一个阴谋。刚刚露出端倪。几个推崇新韵的诗友的组合体,其中大体有吟者、救心者、一味、赤足者,也许还要加上一个:偏向虎山行。目标,就是以新韵取代平水韵的统治地位......但楼主等人的这种做法,令人不齿!请站方按相关规定,对此作出处理!”
四方冬眠的神仙以及不甘寂寞的小鬼们究竟在担心什么呢?前文中的这句话作出了赤裸裸的坦白:“以新韵取代平水韵的统治地位”。他们怕这个,怕的要死,怕得要命。大神怕,小鬼怕,业已尝到发诗难财甜头的诗词掮客们怕,业已窃据虚拟高位的诗官们怕,业已浪得大小不等虚名的酸臭匠人和糊涂老干怕,中高端惯于自欺欺人的一切有关人等没有不怕的。
这就是彼等心里的小九九,这就是彼等暗自打的小算盘。满脑子都是诸如此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谁还有心思顾及习总书记二十一世纪中国梦伟大构想呀?谁还有心思顾及现代民族诗词文化大义呀?谁还有心思顾及广大中小学生名正言顺的为诗填词权利呀?谁还有心思顾及诗作缘不缘情、得不得味、出不出新、炼不炼字呀?反正有了虚拟官位,有了虚拟牌位,有了虚拟名头,有了虚拟小喽啰和看门鹰犬,便可肆无忌惮地呼风唤雨,便可肆无忌惮地禁删锁沉,便可肆无忌惮地打压诗词学术民主,便可肆无忌惮地摆平一切。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苦心经营多年的此等大势之下,谁又肯于放下虚拟身段尊重读者和潜在读者“隔与不隔”的切身感受呢?
也正因此,普天之下早已无人能够确读的中古平水韵,才在建党百年庆典之后,继续堂而皇之地执二十一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诗韵之牛耳啊!隔心怎么啦?无情怎么啦?无味怎么啦?不出新怎么啦?不炼字怎么啦?照样可以被圈内大神封为诗人甚或大家,照样可以大发而特发诗难财,照样可以自费付梓纸间平仄诗集,照样可以沽名钓誉,照样可以附庸风雅,照样可以人前显贵,照样可以分取本不属于自己的那一杯羹,吟者也好,他人也罢,其奈我何!
天下诗友,列位看官,此等心理支配之下,作者之心与读者以及潜在读者之心隔着十万八千里呢,连诗八股和律体文字游戏作者自己都既读不出又听不懂的只能用以自欺欺人的平水韵肆虐当代古典诗词界,还不是“顺理成章”吗?既然如此,他/她那所谓的平水韵作品在广大读者和潜在读者视角下能不严重有隔吗?
中国大陆当代所谓平水韵作品普遍严重有隔的根源乃在作者与读者隔心,沽名也好,钓誉也好,装也好,玩也好,趁机大发而特发诗难财也罢,总之是只图自己痛快,而不顾及读者、潜在读者、现代读书人乃至全国人民的感受。换而言之,便是严重欠缺甚或根本不具诗者之心亦即仁者之心。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也是最致命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