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雄关英风

从一件作品评点,谈谈如何炼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17 08: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9-17 07:55
自诗产生一来,对诗的形式的探索(或突破)一直没有停止过。诗经之后,就是楚辞、汉赋、乐府、古风、柏梁 ...

此论不错.
发展就是继承,发展就是否定,发展不过是滚动或跳跃.
诗,不过是抒情,不过是写象,不过是以写象来抒情.
写是关键.写是一种艺术创作.作是记创.创是关键.
创什么?创艺术性.什么是艺术性?
形象生动是艺术性,音韵优美是艺术性,内涵深邃是艺术性,结构协调是艺术性,意脉贯通是艺术性,
而这一切均在灵性运筹当中,均在文字运用当中.文字是灵性存在并展示的平台.
文字活用是诗的基本要求.活用就是创.不创则死.文字死则诗死.
然而,文字是死的,是历史形成的.但文字的组合是活的.这个活是语法赋于的.
死的文字,包括着弹性.这正是诗人需要发现并加以运用的地方;语法具有更大的弹性,这正是诗人的着力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08:5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关英风 于 2021-9-17 09:01 编辑

想起了鲁迅先生说过的一段话:世上本无路,....。就摘出一句,算支持吧:然而,文字是死的,是历史形成的.但文字的组合是活的.这个活是语法赋于的。——仅仅有语法的支持还是不够的,更紧要的是情与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17 09: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17 09:14
继承地发展,发展是否定和肯定的统一。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楼主| 发表于 2021-9-17 09: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关英风 于 2021-9-17 09:25 编辑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17 09:14
继承地发展,发展是否定和肯定的统一。

我崇拜马克思,他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人中所不具备的,尤其是三大规律的发现。老子的思想有与其接近的东西,不乏对立统一的思想,对否定之否定规律,似也有描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7 1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9-17 09:23
我崇拜马克思,他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人中所不具备的,尤其是三大规律的发现。老子的思想有与其接近的东西 ...



中华文化,自伏羲,就有朴素辩证法;孔子,就有大同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实施,只有在中国、中华文化圈,得以成功。

写诗,就是思维活动,一样需要唯物辩证。在大格局下,调制细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7 11: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9-14 20:21
对自己的作品,发现问题很难,一旦意识到,修改很容易;对他人的作品,发现问题容易,但修改起来很难。-- ...



肺腑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7 1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9-17 07:55
自诗产生一来,对诗的形式的探索(或突破)一直没有停止过。诗经之后,就是楚辞、汉赋、乐府、古风、柏梁 ...



这样的探讨,是十分有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7 11:3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9-17 08:55
此论不错.
发展就是继承,发展就是否定,发展不过是滚动或跳跃.
诗,不过是抒情,不过是写象,不过是以写象来 ...

文字活用是诗的基本要求.活用就是创.不创则死.文字死则诗死.


此言不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7 11: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17 09:14
继承地发展,发展是否定和肯定的统一。



写诗要懂哲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7 12: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17 12:28
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怎样发展是值得反思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最高峰之一,中国曾 ...

分析的对。

继承、吸收、创新,是诗间正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17 14: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21-9-17 11:28
中华文化,自伏羲,就有朴素辩证法;孔子,就有大同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实施,只有在中国、中华 ...

在大格局下,调制细微。----很好的观点或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17 14: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17 11:43
诗与哲理是两码事,诗的本质是抒情。

外表虽异,但内部是有通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17 14: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17 12:28
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怎样发展是值得反思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最高峰之一,中国曾 ...

这个说法是通的.
旧中国的主要问题在政府,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也有问题,但根源在政府.因此,革命救中国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旧中国的政府是不可能改良的,因此康有为的路走不通.孙中山的路是对的,但他能力有限.蒋介石是走回头路.只有毛泽东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7 1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9-17 14:21
在大格局下,调制细微。----很好的观点或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8 06: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林金建 发表于 2021-9-17 09:11
政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想回避也回避不了。



政治在题材层、哲学在思维层,都与诗有正相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8 19: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庆霖:牦牛啃夕阳句,不仅重动词“啃”,还出意料的把两个不相干事物对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9 09: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21-9-18 19:53
刘庆霖:牦牛啃夕阳句,不仅重动词“啃”,还出意料的把两个不相干事物对接。 ...

有人拗,这个“拗”,既可动又可名。看作者怎么用了。

贾岛为诗炼“字”,炼出名堂了,叫“推敲”。



推与敲,在今天小学生都懂,是在“动词”上下功夫。不懂吗?
名词不用“炼”,北京不能换成南京。形容词可以换。但,在炼字功夫上,得放在“动词”之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19 13: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在企业仲秋晚会,与寸草晨露先生交流。说道土坷垃、木疙瘩,先生说,你犯忌了!我愕然。先生说,在你们那里“毛驴子”是骂人话,伊斯兰教有禁忌,你知道,在“口里”,木疙瘩也是不尊重人。“木疙瘩”,是说人不开窍。
那,我就对不懂炼字第一个,就是“动词”应用的,说句别木疙瘩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20 05: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里炼字,就是炼“动词”的运用。


贾岛以“推敲”炼字典故闻名。因侧重炼字的“郊寒岛瘦”,被称为苦吟诗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按现代语法,是主-谓-(补)宾结构。谓语“敲”是动词,是下了一番苦吟功夫的。可见“动词”之炼的重要。


苦吟先河当推张继。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是寻常句式;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两句就超常了。

月落,乌啼两个主(名)谓(动)结构,霜满天是主-谓-宾结构,这句三景物并列;江枫、渔火,是两个名词并列;对,是动词是谓语,愁眠是宾语。能分裂式考察语句吗?按诗意走,不可乱指摘,是“”这个主语省略了。


罗列式句式,是诗简练表达,是其绝优,而非不会说话,不会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20 06: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21-9-20 05:10
诗里炼字,就是炼“动词”的运用。

推和敲都是动词,但推敲还是动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0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雄关英风 于 2021-9-20 07:12 编辑

推敲是联合词组,其词性仍然是动词性质的,与此含义相近的词或词组还有斟酌、掂量、衡量等。古典诗词中的“炼”包括炼字和炼意多个方面。炼字,首推对动词的选择,这里面有选取哪个动词更为合适,表达更准确,表现力更强等等,此外,还有其他类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变通的情况。炼意的内容就更广泛了,包括句式的选择,实词与虚词的选取与搭配等。炼的目的只有一个,增强诗的意境与表现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20 08: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9-20 07:07
推敲是联合词组,其词性仍然是动词性质的,与此含义相近的词或词组还有斟酌、掂量、衡量等。古典诗词中的“ ...

是不是有了形容词的性质或有了部分形容词的性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08: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汇江还是汇江 发表于 2021-9-20 08:14
是不是有了形容词的性质或有了部分形容词的性质?

作推敲状时,作形容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万

主题

2万

帖子

12万

积分

版主

沧浪诗人奇文神韵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5484
贡献
17869
金钱
48774
发表于 2021-9-20 08: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9-20 08:17
作推敲状时,作形容词。

有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5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副首版

律诗绝句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1613
贡献
11717
金钱
14656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08: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知道。这不稀奇,古汉语基础知识中,有专节讲词的活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威望
2763
贡献
13776
金钱
16768
发表于 2021-9-20 08:5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雄关英风 发表于 2021-9-20 08:21
早就知道。这不稀奇,古汉语基础知识中,有专节讲词的活用的。

古人的门,多有铜铺(首)衔环(现代农村,多为铁质),“推敲”,大致知道是什么回事就算了,再深究下去,根本经不起推“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20 10: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句式,张继《枫桥夜泊》有意思。《枫桥夜泊》前两句,集中六个景物;后两句就是寺的地点与夜半钟声,第三句就是个“主语”。诗人文字(语言)功夫,在这里体现到极致。




  诗的大格局,是作者在胸中的筹划(策谋)。炼诗,大体两个面出发:特色与个性。景物的特色不与它地同;诗人情的个性通过物事体现,不与他人同。黄鹤楼日景,寒山寺夜景各具特色;崔颢“愁”与张继“愁”,各有“个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824

帖子

31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3
贡献
882
金钱
1264
发表于 2021-9-20 11: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淬叶之声 发表于 2021-9-20 10:53
探讨句式,张继《枫桥夜泊》有意思。《枫桥夜泊》前两句,集中六个景物;后两句就是寺的地点与夜半钟声 ...

没有个性,便没有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20 13: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味难求兀自求 发表于 2021-9-20 11:11
没有个性,便没有诗词。

共性,是通过“个性泄露”出来的。不会把个性弄的淋漓尽致,那个“情字”就黯然失色。《涛声依旧》,就贯彻全篇。《涛声依旧》,短时间风靡大江南北,是知诗者众的体现。


再回首说张继苦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按现代汉语语法严格说句式,就是写“钟声到客船”的主--谓--宾,“姑苏城外”为第一定语、“寒山寺”为第二定语、“夜半”为第三定语。

该挤短则挤短,该拉长则拉长,有传说评话的手法采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9

主题

883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诗词交流专版轮值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2099
贡献
9199
金钱
13708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9-22 10: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的全方位探讨,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大顾小。整体里的细节,也不可忽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5-6 1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