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诗社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79|回复: 0

龙家小院在此论坛的部分评帖留言(30)

[复制链接]

4651

主题

10万

帖子

33万

积分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Rank: 7Rank: 7Rank: 7

威望
6267
贡献
102730
金钱
115996

热心奉献奖章勤勉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21-7-31 11: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龙家小院 于 2021-7-31 11:31 编辑

1. 思无邪漫谈之一百三十六:就文学个性与诗友丁商榷
1) 谢谢老师的文章,待我慢慢细读,先提起,让各位诗友共同学习.
2) 谢谢老师的文章,读后让人明白了什么是诗的个性和风格。正如您说的那样,共性是认识的结果,有没有共性和有多少共性,这即和认识的深刻性有关,也和由此深刻的认识塑造的人的情感有观。我是这样想的,每个人的任何表达,都是认识和情感的共同结果,也当然就是个性和共性的共同反映,人与人之间的表达区别就在个性的不同,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就是因为共性的深刻。共性之美必须用个性的方式来表达,因为这样才具体真实且避免了说教;而个性风格也必须孕育共性之美,因为共性是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由此,写诗者应当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共性,那就是真理,也应该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即真实。如此我可以推断出,人与人之间写诗的高下本身是思想和认识的高下,而并非是谁掌握了格式就行了,所以,诗的功夫在诗外,这也是人诗合一的道理,俗称知行合一
       从认知的角度讲,个性表达就是认知的真实暴露,而文学风格就是在就是这种暴露的艺术化结果。认识深刻的人,其文学风格一定严谨和科学,认识浅薄的人,其文也必定浅薄,比如了《狂人日记》深刻,《废都》则充满了庸俗。感情的角度讲,胸怀大的人多是见识不凡,这是外因对内因的干预问题,是文化真正起到了修身养性的作用,否则人诗两层皮就是文而不化,实际是认识不到位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胸怀和情感。创作个性就是如此,必须是建立在健康且正确的三观之上的真实表达,而文学风格正是创作个性给读者的感觉。就先说这么多,错谬之处还请多多批评和指点,向您问好。
3) 谢谢老师的讲解,是这样的,一切的个性来源于人自身的修养,否则理性不足就是能是感性和任性,学习,向您问好。
4) 谢谢老师的指点,向您问好。
2. 五绝 妻苦鸟害(新韵)
1) 谢谢诗友的诗作,这首诗写的清新朴实,感情浓郁,学习了,向您问好。
2) 清新自然,生活气息浓郁,再提以便读者感悟。
3)好,祝晚安。
3. 百年党史系列七律作品之一
1) 谢谢领导的赐玉,您的诗作让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史,充满了正能量,也同样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学习了。愿以后常来互动,祝您一切顺利,再创佳绩,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百年党史斗争篇,信仰不同相处难。
软弱只能遭杀戮,糊涂必定惹空欢。
政权出自枪杆子,决策还凭道路宽。
革命分田扶弱小,心存正义志如磐。
2) 谢谢领导的留言,您太客气了,您能来这里发文互动我倍感荣幸,期待以后常来,多多交流,向您问好,也祝您周末愉快,一切顺利。
4. 江湖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好,让我想起了东方不败的诗江湖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我也写两句向诗友问好,如下:
纵使江湖杀戮深,英雄不会昧良心。
惩奸除恶乃天职,论剑华山高处寻。
5. 关于互动的歉意
谢谢老师的鼓励和认可,向您问好。
6. 七绝·悔
谢谢诗友的文章,写的很真实,也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尤其沟通闭塞堵言路,滚字高呼胜唱歌这句,让人读了无限感慨,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当年陶令五儿痴,读罢君言更不疑。
借酒消愁诓自己,何如清醒惹人思。
7. 天宫
谢谢诗友的诗作,此篇诗作因是生活事实,所以不但语言美,而且还很有趣味和引人共鸣,写出非常好,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神州火箭射苍穹,吐雾穿云屡建功。
本身飞船能载客,炎黄从此住天宫。
8. 七绝.恐
1)谢谢诗友的赐玉,写的非常好。前两句说理且言志,让人读了很受鼓舞。第三句有迷茫感,因心有所求而不得,这也是很多人的共同心理,能够引起读者的普遍共鸣。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回答,所求正是为了家人的幸福。整首诗气正且内心充满了迷茫和矛盾,非常真实,和题目相合,达到了艺术的感染效果,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万花阵里能分辨,外表内涵需两观。
气正身端堪益友,虚荣懒惰不相干。
2) 客气
9. 五律 蔡和森
谢谢老师的文章,写的很有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大义蔡和森,忠贞赤子心。
既然投革命,誓死布春霖。
10. 七绝.吓
1)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真实,学习了,问好。
2) 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大英本是老流氓,日薄西山尚演兵。
可惜今时非往日,炮声一响改行程。
11. 七绝.猫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有趣,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自古与人有大功,飞檐走壁护粮农。
谁知今日多慵懒,老鼠跟前不想冲。
12. 五律 陈独秀
1)_ 谢谢老师的诗作,写的很客观,让人了解了一个真实的陈独秀,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革命先驱陈独秀,只因过错少人知。
书生纵使无谋略,风骨犹存德少亏。
2) 谢谢老师的讲解,确实如此,向您问好。陈独秀此人虽有错误,但为人有骨气,意志也坚定,没有什么旧官僚习气,为中国共产党的开创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至于成败有能力因素的客观性起决定作用,也不能完全否定他的努力。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737071-1-1.html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737071-1-1.html
13. 七绝 群主(新韵)
1) 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很真实。我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全靠个心诚,遇见这样的朋友交流就多多益善,这也是生活就是艺术的源泉的真实内涵。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世上真诚最是香,交流互动即文章。
一来二去成朋友,流水高山余韵长。
2) 谢谢诗友的鼓励和认可,您过奖了,这是有原因的。首先,交流互动才能给人以有针对性,也让写诗有了抓手,写上两句就是换着说话。至于信手拈来,那是写诗的自由王国,我还在学习阶段,并没有这样的本领,差的太远了。其次,论坛是一个交流互动的地方,这里每天的流量,都是各位师友的大力支持和参与的结果,我应该谢谢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所以,这里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再次谢谢诗友的支持和鼓励,向您问好,祝一切顺利。
3) 诗友的诗写得真实且自然,我非常喜欢,这就是诗的方向,向您学习,问好。
4) 谢谢诗友的鼓励和认可,也向您问好,学习。
14. 七绝.戏和蜀女
1) 谢谢诗友的留言,写的很风趣,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莫言蜀女都来夸,丽质天生醉晚霞。
只是英雄需在意,胸怀大志莫贪花。
2)握手。
15. 慕容复
1谢谢诗友的诗作,完全把慕容复这个小人的痴心妄想写了出来,学习了。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江湖总是小人多,诡计阴谋表面和。
可惜贪婪藏不住,鲜廉寡耻见情讹。
2)也向您问好。
16. 五律 党百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观后
1谢谢老师的诗作,写出来七一勋章获得者们英雄的一生,向他们致敬。奉本人民记,报国青史光。正是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内涵,也是我党的行为宗旨,也写两句表达心情,如下:
致敬七一勋章获得者蓝天野
天道自昭彰,英雄把姓藏。
一生奔革命,百岁上华堂。
艺术忠魂铸,生活冒险王。
人民难忘记,垂钓老儿郎。
2)谢谢老师人鼓励和认可。
17. 闻高考放榜
1谢谢诗友的诗作,写的是真实的事件,很好。只是今天华夏儿女是五十六个民族的统称,已没有华夷之分,南北地域虽不同,但考试基本是公平的。
2)谢谢朋友的留言,您说的也有道理,不过,这已经是封建社会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老话了。事实上,华夏族在历史就没有停止过融合,从上古阪泉之战,涿鹿之战时,南北融合就已经开始了,又经过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和周文化的激烈碰撞,秦朝的统一天下,汉朝的收服南匈奴,汉族到此才形成雏形。之后再到晋时的五胡乱华,到贞观之治(李世民)都有鲜卑族的血统,继而宋元明清,哪个朝代没有民族的融合痕迹呢?由此可见,包容和融合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汉族本身就是一个统一团结的代名词,就连华夏族中的华夏也只是区域的划分,哪有以什么以血统论的可能?可以这样说,凡是认同中国文化,并致力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中国人,都是一家人,发展到今天地球村的时代还谈什么华夷之分?之所以汉人今天主持国政,是因为汉文化的承载主要是汉人,如果有一天,各个民族所有人都是汉文化的认同者和守护者,都以国家团结和人民幸福为最大的使命和责任,那谁来作领导都是一样的。何况中国文化本身就在海纳百川,这足以证明我们的文化本身也同样具有包容性和自我的升华功能,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们又如何可以自高自大和固步自封呢?
3)谢谢朋友的留言,您这样说就等于说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的认同,而只需要战胜别人,这就是丛林法则。
4)人类是一个群体动物,也就不可能总是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别人的死活,以前就因为这样死了多少人,所有战争的起源最初应该都是为了侵略别人,难道世界永远就逃不出这样的弱肉强食的宿命吗?
5)世界一家和人类和谐共存永远是人类应该追求和发展的方向,但这并不意味不维护本民族的利益。比如,汉族确实不应该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处于劣势,尤其是质量上,因为这不利于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一个民族要想在世界上永远自立自强就不应该让自己处于劣势,不论是数量上,还是道义上,前者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后者是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所以,生存和发展不能总只停留在数量取胜的基础之上,还应在生存意义上站的住脚,即有利于世界一家和人类和谐共存这个主题,这就是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
18. 闻印度国产航母下水
1谢谢朋友的诗作,写的很好,很真实,学习。也写两句向您问好,如下:
想起印邦常感叹,同为古国忍相残。
佛经自是传中土,战火焉能屡寇边。
旧日争端应悔过,今朝抗疫大于天。
从来百姓望安定,世代邻居友谊连。
2)谢谢诗友留言,左派思想是相对于右派思想而言的。
19. 郭沫若:从这样的历史态势中走进历史学
谢谢老师的文章,从历史的发展角度讲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这就是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以我感觉,马克思理论对人三观的改变和帮助是毋庸置疑的,这点我能理解。就郭老的学术精神而言是严肃且认真的,从他挖了那么多古坟的实际行动来看,确实是可以自证的。从中西方文化混杂对人内心的塑造而言,郭老却有传统且开放的一面,两者的优点都能兼容并蓄,在他自身的情感史上也有很好的证明。再从文革中的政治立场来看,就更是如此,他老人家已经把灵活应变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作为文人他无疑是有成就的,作为政治家他无疑也是很成功的,是个货真价实的能人。
20. 郭沫若《女神》在新文学史上的意义
1谢谢老师转的文章,客观的说出来新诗的发展史,让我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平心而论,郭沫若此人我非常不喜欢,但我也绝不敢否认他的才华,因为那也是事实。我对他的文章读的不多,《洪波曲》我是拿来当民国历史看的,因此,对他本人好的方面真的是知之甚少。我以后还是尽量多了解了解这位文豪,也许是我听到关于他的负面消息过多,故而心存成见的缘故。
2谢谢老师的教诲,确实如此。不管怎么说,从民族大义来看,郭老确实堪称红色革命的啦啦队长,起来了在文化阵营中传播革命思想的积极作用。我以后还是要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待其中的人和事,否则难免脱离历史真实,即脱离实际。
http://www.hksc888.com/thread-1744017-1-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嘤鸣诗社 ( 湘ICP备17006309号-1 )

GMT+8, 2025-7-26 07: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