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精华14
注册时间2021-3-6
威望6255
金钱115772
贡献102533
副首版
沧浪诗人评点写论副首版
  
威望- 6255 点
贡献- 102533 次
金钱- 115772 枚
 
|
发表于 2021-6-21 18: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的文章,读后让人明白了什么是诗的个性和风格。正如您说的那样,共性是认识的结果,有没有共性和有多少共性,这即和认识的深刻性有关,也和由此深刻的认识塑造的人的情感有观。我是这样想的,每个人的任何表达,都是认识和情感的共同结果,也当然就是个性和共性的共同反映,人与人之间的表达区别就在个性的不同,能引起别人的共鸣就是因为共性的深刻。共性之美必须用个性的方式来表达,因为这样才具体真实且避免了说教;而个性风格也必须孕育共性之美,因为共性是人与人之间能相互理解和沟通的桥梁。由此,写诗者应当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共性,那就是真理,也应该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即真实。如此我可以推断出,人与人之间写诗的高下本身是思想和认识的高下,而并非是谁掌握了格式就行了,所以,诗的功夫在诗外,这也是“人诗合一”的道理,俗称“知行合一”。
从认知的角度讲,个性表达就是认知的真实暴露,而文学风格就是在就是这种暴露的艺术化结果。认识深刻的人,其文学风格一定严谨和科学,认识浅薄的人,其文也必定浅薄,比如了《狂人日记》深刻,《废都》则充满了庸俗。感情的角度讲,胸怀大的人多是见识不凡,这是外因对内因的干预问题,是文化真正起到了修身养性的作用,否则人诗两层皮就是文而不化,实际是认识不到位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胸怀和情感。创作个性就是如此,必须是建立在健康且正确的三观之上的真实表达,而文学风格正是创作个性给读者的感觉。就先说这么多,错谬之处还请多多批评和指点,向您问好。
|
|